通常水果所使用的「催熟劑」,其實就是可以產生「乙烯」或類似氣體的相關化合物,而乙烯是果實後熟過程中,本身就會散發出的植物荷爾蒙,因此對人體無害,而且廣泛被應用在水果後熟處理上。
乙烯是果實後熟過程中,本身就會散發出的植物荷爾蒙,少部分水果如香蕉、木瓜及檬果等,若不經催熟,緩慢的後熟過程,會造成消費者的不便,因此業者通常在裝箱時便會置入少量的電石,讓果實在運輸途中成熟更為整齊,以方便市場銷售,讓消費者更方便食用。
早期農村把綠熟的檬果或香蕉,放到米缸中,或是點香燜熟,過 2-3 天後,便有水果香撲鼻而來,這是很多人兒時的記憶,而這就是媒體所謂的「催熟劑 - 乙烯」的作用。
但是在不需要後熟的水果,如番石榴、蓮霧及印度棗等,對乙烯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乙烯的發現,為園產品處理開啟光明的一面,而且絕對是食用安全無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