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知
  【專題報告】水稻田二氧化碳吸存量之研究
【計畫介紹一】苗栗區建構RFID 於農產品倉儲管理之應用
卓蘭鎮位於苗栗縣南端,由於環境條件適合,可生產多種品質及風味絕佳的.........
 
【科技新知】台灣荷蘭乳牛之育種改良與發展趨勢
「濃、醇、香」是我們在電視廣告中常聽到對優質鮮乳的最佳描述,但是消費者.............
 
【專題報告】水稻田二氧化碳吸存量之研究
全球暖化所帶來氣候不穩定及災害頻繁的結果,使農業生產面臨挑戰,而農產品............
 
【計畫介紹二】簡介冷鏈管理
熱帶水果是台灣特有的氣候與地理環境下生長,具世界市場競爭潛力。國內..........
 
 

農業試驗所 農業工程組 姚銘輝、蔡致榮

研究動機
    全球暖化所帶來氣候不穩定及災害頻繁的結果,使農業生產面臨挑戰,而農產品產量及品質也將難以掌握。氣候變遷主因在於人類過度使用石化原料而排放溫室氣體所致,溫室氣體因光化學特性吸收地面反射的長波輻射,將太陽輻射能保留在大氣層內而造成暖化,依據實測結果,近百年來全球溫度上升0.5℃,而未來增溫趨勢只會更嚴重。同時越來越多證據也顯示,暖化和氣象災害發生頻度及強度有密切關係。由於這是全球性議題,任何人都無法倖免於難,唯有透過國際社會共同力量,才能救贖人類自己所造成的災難。因此,1997年所簽訂之『京都議定書』即是希望利用全球共同力量來減緩溫室氣體的排放速度。目前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約佔全球1%,每人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全球第4,超越歐洲及日本,而二氧化碳排放成長率更高居全球第1,因此,國際社會如果以經濟制裁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手段,則我國應嚴肅面對經濟的衝擊,但另一方面,身為地球公民及為後代子孫生存著想,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本來就是我們應積極進行的工作。

    溫室氣體是大氣中具有吸收長波輻射氣體的總稱,以二氧化碳為指標氣體。我國農業二氧化碳吸存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森林地區,而佔80萬公頃之農田則研究闕如,由於農作物相較於森林作物有較多人為耕作部分,包括作物選擇、種植方式、施肥及水分管理等,具有增加吸存及減少排放的潛力,雖然農地耕種時期較短且作物種類較多,但佔30萬公頃之水稻田則有較一致的種植順序,通常採一、二期作水稻配合冬季裡作(如油菜、田菁),所以就CO2的釋放及吸收而言,較不受作物種類更迭的影響。農作物日間行光合作用消耗CO2,夜間則釋出CO2,全天的淨CO2通量是評估農田吸存量的重要數據。事實上,除作物本身外,土壤也是溫室氣體重要排放或吸存之源,依據估算全球土壤之CO2釋出量約為工業化所產生CO2的10倍,因此在探討溫室氣體減量的同時,也應重視農田在減量潛力的重要性。近年來有些研究認為,農田經由土壤有機碳的累積,可將大氣中二氧化碳藉由植物體碳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在土壤中,尤其將傳統耕犁改變為最小或不耕犁方式,每年農田可增加有機碳積存57 gm-2,以我國80萬公頃農田估算,每年即可增加45萬噸有機碳,除有利於作物栽培(減少肥料用量)外,另一層意義為將農業由溫室氣體排放源轉換為吸存源,可強化永續農業在減緩氣候變遷的潛力。

回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農委會資訊中心農業資通訊推動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