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告二】
國家水產生物種原庫之任務與E化系統介紹
 

作者:
水產試驗所企劃資訊組 林志遠 副研究員
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白志年 助理研究員
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呂逸林 技師

壹、工程緣起
     有鑑於台灣本土性魚類因環境污染而日益枯竭、養殖魚種因近親雜交以及外來魚種的入侵而品系混亂等問題,1994年水產學術界包括水產試驗所、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台灣大學動物系、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研商後,乃有種原保存的共識與興建種原庫的計畫。

     水產生物因種類歧異度高且相關保種技術未臻發達,使得建立水產生物種原庫的工作較其他農、林、畜產業及菌種等為晚且困難度高。因此,經過學者專家的研商並考量水產試驗所在水產生物的繁養殖研究與設備上已有良好而穩固的基礎,乃決議由本所籌建「水產生物種原庫」。

     為建立一個長久性、整體性與前瞻性的「水產生物種原庫」,於1998年1月「水產生物種原庫計畫研議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中決議以本所前鹿港分所(今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為種原庫之主庫,另於前台南(今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及東港分所(今東港生技研究中心)設立支庫。

     2000年1月再召開「研商修正水試所中長程建設計畫」會議決定基於「分擔風險」之理念,除了原有的二個支庫外,另增加台東及澎湖支庫。2000年6月行政院核定本所籌建國家水產生物種原庫後於2002年委託台灣漁業及海洋技術顧問社完成全案五庫之規劃作業,以分別肩負生物技術與藻類、淡水生物、海水生物等水產生物的保種工作。

     其後雖行政院於2003年9月核示原則同意,但本所依各相關機關意見修正計畫書後再於2003年11月重新報核修正種原庫工程計畫調整為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計畫時程自2001∼2005年,僅新建「鹿港」及「澎湖」兩支庫,台東、東港兩支庫則列為第二階段。目前第一階段工程計畫已完成,第二階段台東支庫部分則正進行興建中。因此本文將僅介紹「鹿港」(淡水魚類為主)及「澎湖」(海水魚蝦貝類為主)兩支庫之主要任務與E化系統。

貳、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鹿港)水產生物種原庫之主要設施與任務
     一、種原保育館
          執行吳郭魚(台灣鯛)之選育及品系改良任務。其中包括吳郭
     魚優良品種的保存、品系的選育以及優質種苗的培育等工作,以維
     持此重要外銷水產養殖魚類之國際市場競爭力,如圖1所示。

圖1 種原保育館外觀及內部之設施

     二、遺傳育種館
          以本土河川魚類及淡水養殖魚類之種苗生產為主要任務,以避
     免因近年環境污染及外來種魚類的入侵所造成本土水生生物滅絕的
     危機。設施包括河川魚類迴游池、自動化產卵孵化與育苗生產系
     統、初期飼料藻類區、餌料生物培育池等,可參考圖2所示。

圖2 遺傳育種館外觀及內部之設施

 
<<上一頁│下一頁>>回首頁
 
【活動花絮】「農業資通訊創新應用技術」成果發表會活動花絮
當全球各國農業紛紛應用資通訊技術以提升效能並加強對環境保護之際,
為了讓更多民眾瞭解農業資通訊應用現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
 
 
【科技新知】使用RFID進行冷凍鏈之溫度管理
所謂的「冷凍鏈」是指物流作業環境中的溫度因素受到特定限制(如溫度
或濕度)的產品供應鏈,例如許多加工食品、水果、肉類、蔬菜等...........
 
 
【專題報告一】加州蔬果採後處理實務介紹
加州位在美國西岸,緯度介於北緯32-42度之間,其氣候不似高緯度的
寒冷也沒有大陸中心的乾旱,因地處大陸西岸更可避免夏季颱風.............
 
 
【專題報告二】國家水產生物種原庫之任務與E化系統介紹
有鑑於台灣本土性魚類因環境污染而日益枯竭、養殖魚種因近親雜交以及
外來魚種的入侵而品系混亂等問題,1994年水產學術界包括.............
 
 
農業資通訊推動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