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2010農業資通訊科技應用成果發表會
 
      台灣農業與其他產業同步並進,在行政、生產管理等各方面都已應用資通訊技術,自2007年以來更陸續導入RFID於農業生產管理、WSN於環境監測應用及實驗室檢驗資訊系統等,為了使民眾瞭解各領域農業資通訊應用成果,農委會與農業資通訊推動辦公室於11月3日舉辦「農業資通訊科技應用成果發表會」活動,會中針對農、畜及花卉等三大產業別共六個計畫內容及成果進行分享與展示,期望藉由農業資通訊應用成果的分享,進一步帶動台灣整體農業環境的升級。
     資訊中心林貞主任在開場時提到,台灣ICT在硬體方面是很先進的,而如何將這先進的技術與硬體運用在農業上,需要靠農委會研究人員與民間資訊業者一同創新發想幫助農民。其實ICT運用在農業上確實是可以提升生產管理效益,例如農產品檢驗,本國外銷到日本的農產品都需要經過檢驗,過往的檢驗產生報告需要2-3週,現今要求的是一天24小時內完成,靠的就是ICT的流程控管與資訊傳遞才能達成。RFID在鹿場、牛場、種原庫的應用部分,導入ICT管理之後,也著實提升整個管理效益。希望藉由本次成果發表會讓農牧業者、資訊業者瞭解ICT對農業的貢獻,思考如何開花結果,繼續給農業支持,讓研發結果能被廣泛的使用,達到對農民有所幫助,且讓農民收益增加。

圖一:農委會資訊中心林貞主任開場致辭
圖二:計畫發表主持人大合照

     首先在農業方面,藥試所黃鎮華副研究員表示,為配合政府節能減碳目標,藥試所於97年開始導入符合ISO/IEC 17025規範之「實驗室資訊管理系統」,經由介接農委會「檢驗資訊服務平台」,除確保檢驗數據之品質符合安全性、完整性及追溯性,有效控管農藥檢驗作業流程外,另透過檢測儀器數據擷取系統,提昇整體檢驗作業效率40 %以上,並降低1倍以上紙張之需求量。

圖三:藥試所「農產品農藥檢驗資訊系統」之介紹

     氣候變遷的關係,使得害蟲侵襲更加肆虐,農業試驗所徐武煥先生在會中提到,東方果實蠅每年造成的農業生產重大損失,係我國最重要果樹害蟲之一。然而國內一直以來仍缺少一套可自動且兼具良好時間與空間解析度之全面性偵測機制,因此農業試驗所農工組與台灣大學研究團隊共同合作開發,利用WSN無線感測器網路、GSM無線資訊傳輸以及GIS地理資訊系統等技術,結合國內既有研發之新型東方果實蠅誘引模組、田間閘道器及後端伺服器等,進行遠距自動化害蟲生態環境監測與區域監測網先導應用評估。

圖四:東方果實蠅計畫介紹

     除了害蟲之外,農業試驗所國家種原庫陳述副研究員提到,種原的多樣性是作物品種改良、因應氣候變遷與維持永續農業經營的基礎。國家作物種原庫以極低溫低濕保存之種原多達7萬餘份,在業務上辦理種原分贈、交換、繁殖更新及種子發芽率檢測,以往在傳統上是使用一維條碼方式進行庫存管理,耗時又耗力,國家種原庫之長期庫在導入RFID技術除有效提升盤點速率外,更提高種原資料正確性。以單盤讀取效率比較,舊有一維條碼盤點一盤種原資料需費時約5分鐘,導入RFID盤點每盤點一盤僅需20秒,單盤讀取效率提昇15倍,整個庫房盤點人力也由6人5個月大幅提升至1人20個工作天即可完成。既可免除條碼低光源、近距離、一次讀取一個等限制,並降低人員在庫房低溫低濕的環境下工作的負荷,進而提高庫存管理效率。

 
<<上一頁│下一頁>>回首頁
 
【科技新知】資訊監測技術應用於堰塞湖防災通報
堰塞湖是指山崩、土石流或熔岩堵塞河谷或河床,儲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
的湖泊,通常為地震、風災、火山爆發等自然原因所造成,也有人為因素所造就出的堰塞湖,例如:炸藥.............
 
【專題報告一】動物醫療資訊M化計畫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最新的展望預測顯示,3G手機至2013銷
售量將達到近一億五千五百萬支。至2011年,全球出貨的手機中,超過85%的手機將內建瀏覽.............
 
【專題報告二】農業生態系長期研究場址無線感測網路建置
目前生態研究的資料收集,多數需仰賴人工操作儀器進行資料採集,或定
時前往採集點讀取感測器收集之資料,收集回來之資訊需經過整理、分類、分析與處理,才能提供給研究者........
 
【專題報告三】全球亞熱帶農作物重要有害生物資料庫查詢暨臺灣農作物有害生物流行病學研究平台系統之建置
近年來農業受到全球氣候變遷、交通貿易便捷、耕作措施改善、生物科技
發展及栽培品種改良等因素影響,可生產熱帶或亞熱帶農作物的國家或地區隨之增加,其有害生物的組成...........
 
 
農業資通訊推動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