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二季
農委會「農業資訊科技應用發展」電子報 健康 效率 永續經營
訂閱   取消訂閱   客服信箱
 
[活動花絮] 2012農業資通訊創新技術應用專題座談會
 

在資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中,為有效利用資通訊技術,提升農業在產業界實質的競爭力及拓展農業未來的發展力,因此於6月20日舉辦「2012農業資通訊創新技術應用專題座談會」。當天正值泰利颱風侵襲台灣,出席的參與人員仍相當踴躍,針對本次座談會主題結合了應用與創新概念,透過公開資料加值(Open data)、應用程式軟體(APP)及農業雲端技術應用等主題,分享台灣現行的資料公開規則與應用現況、生態資料的APP加值運用及農業雲端地理資訊系統內容;且借鏡國際經驗,分享身處沙漠地帶的以色列如何讓農業開花結果。期能透過本次座談會分享激盪出不同的思考方式,推動農業創新應用思維模式。

圖1、參與人員不畏颱風侵襲前往會場參與座談會與講者進行經驗交流。

圖1、參與人員不畏颱風侵襲前往會場參與座談會與講者進行經驗交流。

圖2、農委會資訊中心潘主任國才與講者農業試驗所郭組長鴻裕、資拓宏宇陳協理炤堅,與會眾仔細聆聽講者的經驗分享。

圖2、農委會資訊中心潘主任國才與講者農業試驗所郭組長鴻裕、資拓宏宇陳協理炤堅,與會眾仔細聆聽講者的經驗分享。

什麼是Open Data?為什麼需要Open Data?民眾可以從政府機關獲取哪些資訊?而政府機關又可以公開哪些資訊讓民眾讀取?這就像天平的兩端,努力的想要達到平衡。Open Data又稱為公開資料加值,除科學領域外,就是政府單位。這些資料的提供,絕對不包含專利、版權、或是其他需要授權的資料等。英國推動Open Data行之有年,成立小型中央團隊,每個階段訂定明確的目標,快速反應使用者意見及融合政府專家的建議,讓資訊提供者擁有資訊的控制權,Open Data最重要是不儲存資料而是提供元資料(metadata)。在台灣,第四代電子化政府推動開始,Open Data概念日顯重要,既有的政府資訊公開法外,研考會正在研擬相關規範;台北市政府建置公開資料平台,目前揭露的資料以民眾所需要的日常資訊為主。農民所需要的資訊與一般民眾不同,農委會該如何從既有的系統資料中制訂規範,讓農民可以取得公開且有用的資料,值得更進一步的研究與討論,也將成為農業雲的一部分。

目前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民眾接收資訊最主要的來源之一,無論政府機關或是民間單位都以開發APP(應用程式軟體)做為訊息分享的一個新興方式。研究蝴蝶多年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楊燿隆博士意識到此一方法可將研究多年的全台蝴蝶物種分類及分佈,透過i35愛蝴蝶的APP軟體分享給喜愛蝴蝶的民眾。楊博士認為資訊的傳遞不是僅靠單一方式就有效果,而且光靠研究人員的採集有樣本數也有限,因此改變以往單向給予訊息的方式,邀請民眾一同愛台灣,將生活周遭所發現的生物拍攝、地點記錄下來,透過APP的傳遞提供給特生中心,不僅可以提升APP的使用率外,也可增加採集的樣本數,增加雙方的互動,共同關懷台灣的生態環境,此經驗不只記錄台灣的蝴蝶,也推廣到特生中心其他研究的相關生物,成效不斐,邀請全民一同下載APP更了解台灣生物。(iOS作業系統APP:i35愛生物;Android作業系統APP:i35愛蝴蝶、i35愛生物、i35愛青蛙。)

以農立國的台灣,無論水稻或水果品質在世界上都為人所稱讚,除了氣候配合外,土壤的品質也是關鍵之一。農業試驗所致力於研究台灣農業不遺餘力,引進資通訊技術幫助農業有更好發展。農化組郭鴻裕組長利用GIS的技術,建立屬於台灣的農業地理資訊系統,建置農田土地覆蓋資料庫,台灣西部農田土地覆蓋資料庫,結合了航照圖及台灣氣候變化等相關資料增加農地週邊環境的判別;土壤資源資料庫則透過實際土壤採樣進行分析及與系統資料進行比對,並與國外的土壤進行調查項目比較,確認土壤資料庫的建置。透過上述資料分析與建置,對於農民可以進行實際推廣與應用。結合農田土地覆蓋資料庫及農糧署的作物調查系統,未來可提升休耕地活化再利用及適地適作的農地建議。

此外,農業雲的推動首要以生產專區經營管理為主要的範疇,借重郭鴻裕組長的農業地理資訊系統作為資訊提供的基礎。郭組長研究了與台灣農業環境相近但技術已趨於成熟的日本雲端技術進行經驗分享,並提供台灣農業雲組成所需的相關技術,以利未來的推動。

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區,擁有了全球最珍貴的黑金-石油,其他的生活所需,都需要靠人的智慧及現代科技與天鬥智,如何在沙漠走出農業的一片天?是身為沙漠子民所關心的民生議題。以色列一個和台灣大小差不多的國家,所有的農業生長條件都比台灣差,卻成功的創造出沙漠的綠色奇蹟,除供給國人民生存之外,更外銷到歐洲,被稱為「歐洲果藍」,外銷產值更高達每人8,235美金,令世人嘖嘖稱奇,成功的經驗足以讓世人學習參考。採取農地國有化,並成立了完善的農業生產組織(基布茲、莫沙夫及莫沙瓦),這三組織的農業產值佔全國80%以上。汙水回收率使用高達75%、農民與農業研究人員緊密配合,加上政府每年投資8,000萬美元進行農業研發工作是以國農業成功的秘訣。其中農業部所屬的ARO(T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Organization)組織負責研發、試驗,並與大學公共研究機構及企業合作研發。另有農業技術推廣局負責研究成果的推廣及灌溉、農機等專業部門,提供農民指導。灌溉是以國利用資通訊科技發展農業成效之一,導入3G水表讓漏水率僅有5%及採取滴灌技術種植作物,讓沙漠的每一滴水在農業發揮最大的效用。

回首頁
 
【專題報導一】實驗室資訊管理系統在茶葉農業檢驗實驗室的應用
本研究旨在建立茶業改良場凍頂工作站及南投農藥檢驗站之檢驗電子化管
【專題報導一】相關圖片
理系統,以確保茶葉農藥檢驗工作安全驗證及品質保證。茶葉農藥檢驗資訊管理系統包含基本資料管理子系 ........
 
【專題報導二】重要果樹生產管理系統之建立
本所研究團隊經多年努力,已發展出可穩定產量並控制產期之玉荷包荔枝
【專題報導二】相關圖片
栽種面積有2,500公頃,產值約17億元。惟實際栽培時的花芽分化受氣溫影響極大,為求確實掌握開花期 ........
  詳細內容
【專題報導三】優質荷蘭種乳公牛選配改進後裔性能決策支援系統之建置與應用
「優質荷蘭種乳公牛選配改進後裔性能決策支援系統」試驗所新竹為畜產
【專題報導三】相關圖片
試驗所新竹分所規劃研發,主要建置目的在落實推動酪農產業知識的開發、應用與管理,將酪農產業導向知 ........
 
【專題報導四】日本植物工廠參訪與發展現況介紹(學術單位篇)
植物工廠為一種在氣密性較高的栽培設施環境下,實現對植物生長環境與
【專題報導四】相關圖片
營養需求提供最佳化條件精準調控的作物栽培體系,並利用高科技化的栽培輔助設施結構的投入應用,建構 ........
 
 
農業資通訊推動辦公室
 
101年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