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

農業新聞

首頁 > 農業新聞 > 茶改場讓咖啡與水果的相遇成真 推出具水果甜感與醇厚度的特色咖啡
茶改場讓咖啡與水果的相遇成真 推出具水果甜感與醇厚度的特色咖啡
Plurk分享 G+ facebook分享 Twitter分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新聞稿                            中華民國 111 年 12 月 5 日

茶改場讓咖啡與水果的相遇成真 推出具水果甜感與醇厚度的特色咖啡

研發水果風味咖啡 帶動多元化咖啡品飲新浪潮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茶改場)指出,目前國人平均每年喝掉約 177 杯咖啡,僅次於日本 354 杯、韓國 295 杯,為亞洲第 3 名,顯示國內咖啡消費市場還有增加的空間。同時也帶動了國內咖啡種植風潮,據調查國產咖啡栽培面積由民國 96 年約 560 公頃成長至 110 年約 1,167 公頃,十幾年間栽培面積倍增,目前國內咖啡豆消費總量概估約 4 萬公噸,國產咖啡僅占全國咖啡豆總用量 2.25%,其餘則倚賴進口。因此,國產咖啡更需要多元的風味來吸引消費者的味蕾,茶改場首次針對咖啡加工後製醱酵階段研發創新技術,增加咖啡風味及品質,以期提升國產咖啡的多元風味,達進口替代及建立國產咖啡新價值。

咖啡後製醱酵新技術 與國產水果共創豐富的新風味

  茶改場蘇宗振場長表示,生豆品質會因不同的生長環境、栽培管理與加工處理方式而有所差異,因臺灣花東地區咖啡栽培面積約 220 公頃,環境以中低海拔為主,咖啡品質較難維持穩定。該場指出,為穩定增加咖啡風味的豐富度,茶改場臺東分場近年研發咖啡後製加工醱酵處理技術,利用國產的咖啡於醱酵階段融合當地盛產水果,如鳳梨、鳳梨釋迦及柑橘等水果,並搭配控制醱酵環境的條件(如溫度及時間等因子),成功讓咖啡帶有濃郁水果風味,並提升中低海拔咖啡豆之醇厚度及甜感。本技術之水果材料可取自食品加工業者的剩餘資源或農家自有,除讓咖啡帶有豐富的水果風味,也增加在地水果的多元利用性及資源再利用率,解決部分之產銷問題,同步達到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及農業剩餘資源利用之雙重目標。

來自東太平洋的左岸咖啡 值得您細細品嚐

  臺東近年來咖啡產業迅速發展,該縣咖啡種植面積約 143 公頃,僅次於屏東縣與南投縣,已成為國內重要的咖啡生產基地之一。臺東咖啡種植區域集中於太麻里鄉、金峰鄉與卑南鄉等地,在茶改場臺東分場積極輔導下,提供咖啡農栽培管理與加工處理等專業知識,逐漸讓臺東咖啡朝精品咖啡邁進,茶改場也積極推廣水果醱酵技術,讓臺東咖啡帶有香甜的水果風味,大幅提升咖啡品質與增加風味豐富度與層次感,讓臺東左岸咖啡不同於現行的咖啡香氣及滋味進而飄香全國。

  茶改場說明,該技術可應用於全國咖啡產區,創造出不同的咖啡特色,未來農友或企業對本技術有興趣,可洽茶改場臺東分場,以取得相關製造方法之技術授權(089-551446 轉 217,聯絡人:黃校翊助理研究員)。

新聞聯絡人:

茶業改良場 邱垂豐副場長 聯絡電話:03-4822059 轉 202

茶業改良場臺東分場 黃校翊助理研究員 聯絡電話:089-551446 轉 217

圖一、臺東優質海岸咖啡園
圖一、臺東優質海岸咖啡園

圖二、臺東咖啡生豆結合水果醱酵製程(A.檸檬、B.柳橙、C.鳳梨釋迦、D.香蕉、E.鳳梨、F.對照組)
圖二、臺東咖啡生豆結合水果醱酵製程(A.檸檬、B.柳橙、C.鳳梨釋迦、D.香蕉、E.鳳梨、F.對照組)

圖三、臺東咖啡結合水果醱酵的成品風味表現
圖三、臺東咖啡結合水果醱酵的成品風味表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