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6996

農委會以負責態度處理流浪犬議題 不能忽視民眾權益

  • 發布日期:103-05-10
  • 發布機關:農委會(畜牧處)

  針對今 (10) 日動保人士遊行訴求「流浪犬被濫捕、濫殺,要修法全面採行絕育放養」一事,農委會表示,瞭解動保人士不捨動物面臨人道處理的想法,該會也一樣希望停止人道處理措施,但負責任的政府,不能讓流浪犬在街頭影響民眾日常生活。農委會指出,對流浪犬管理爭議,不能只考慮關心動物民眾的觀點,對其他社會大眾希望擁有安全無虞、不被流浪犬干擾的日常生活需求,也應被考量與重視。且我國參考美、日等國所採取之流浪犬收容、認養模式,無論在增加認養或減少人道處理等方面,均逐年持續改善,該會將持續強化推廣認養措施,以加速降低人道處理數量,期達成動物福利與民眾權益都被照顧的友善動物社會。

絕育不能改變或降低流浪犬造成民眾人身安全等風險

  農委會表示,部分動保人士指 TNR( 誘捕 Trap 、絕育 Neuter 、放養 Release) 為國際認同的有效做法,但其實 TNR 在國際間一直是存有許多爭議的做法。該會說明,政府及各界對於推廣絕育是有共識的,主要問題在於絕育後放養的犬群要怎麼管理?民眾是否能接受生活空間長期存有流浪犬群?民眾是否能接受等到狗攻擊人之後或有攻擊人之虞時,才能檢具相關事證要求政府捕捉?而在其他狀況,如攻擊畜禽、破壞農作物、影響安寧、污染環境或基於防疫需求時,政府則無須處理?

  該會嚴正指出,這是涉及廣大民眾權益的公共政策,社會要審慎思考修正動物保護法納入 TNR 相關條文的全面性影響,法律修正後是全國一體適用,一定要衡量實務執行可行性及對民眾權益的影響程度。

近年收容動物認領養率持續增加 人道處理率持續減少

  我國現行流浪動物末端處理作法與美、日、多數歐盟地區是一樣的,即收容流浪犬、推廣認養。近年來該會持續致力於提升認養率以降低人道處理率,近 5 年來的數字顯示,認領養率自 98 年之 13.7% 提升至 102 年之 40.8% ,而人道處理率也自 98 年之 73.1% 降低至 102 年之 40.6% 。農委會與地方政府會更努力推廣認養收容動物,如能獲得全體國人認同、支持與共同投入,一定可加速達成不再因收容空間不足,而人道處理收容動物的目標。

嘗試以擴大民主決策模式化解爭議

   農委會表示,社會各界因流浪犬管理政策見解不同而紛爭不斷,該會為嘗試化解爭議及聆聽一般民眾多元聲音,以廣納各方意見,自 102 年起導入公民審議機制,目前已完成籌備工作,並於 5 月 8 日召開記者會公開招募公民參與流浪犬管理政策討論,希望透過開放、透明的新興民主決策模式,讓來自不同生活經驗與背景的公民,在彼此尊重、相互瞭解的基礎上思考、溝通、對話,尋求共識,提出建言,做為政府流浪犬管理政策的參考,而不再停留於政府與關心動物人士因不同觀點的不斷爭論。

具共識之條文應儘速完成修正 強化源頭管理效果

   農委會進一步表示,目前尚待立法院朝野協商之動物保護法修正案,其中有許多已具共識之條文包含「加重棄養寵物罰則」、「設置棄養檢舉獎金」、「犬隻原則應絕育」、「強化飼主責任」、「警察協助動物保護執法」、「地方政府應設機關專責動物保護」、「寵物食品源頭管理」、「展演動物業管理」及「政府特殊功能犬隻管理」等,均是可提升我國動物福利及改善流浪動物問題之規定,該會企盼能擱置爭議條文,儘速讓已具共識之條文完成修正,才能制度性的強化源頭管理工作。

  農委會最後表示,對今天所有關心動物民眾遊行訴求的理念,該會甚表重視也能理解其訴求,但因社會環境是所有民眾共有的,政府須以負責的態度來制定相關公共政策。該會也希望各界了解,政府與動保人士對於提升動物福利的目標與立場都是一致的,期望未來能有更多合作,共同幫助更多動物。

  • 回上一頁
  • 103-05-10: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