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7348

農業施政有成價值提升 農產品安全持續強化

  • 發布日期:105-01-04
  • 發布機關:農委會(企劃處)

  針對本 (4) 日自由時報刊載臺灣農業產學聯盟理事長吳明敏投書「請問朱立倫開放美豬的真正立場」乙節,文中論及諸多農業議題及現象,所敘有關農產品價值滑落、農業技術品種外流、不重視產銷履歷及有機農業、動植物防檢疫未把關等,均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農委會對此嚴正表示,政府現階段推動農業政策,以創新加值為目標,積極推動地產地消、糧食安全、強化農產品安全管理,以促進臺灣農業永續發展,該文內容有諸多不實,該會特予澄清以正視聽。

農業產值、出口、農家所得及糧食自給率均明顯提升,確保糧食安全

  農委會說明, 2007 年至 2014 年國內農業產值由 3,891 億元提高至 5,210 億元,增加 1,319 億元,增幅達 34% ,並無所謂「國內農產品市場價值大幅滑落」現象,又農家所得於 2014 年首度超過百萬元 ( 達 102 萬元 ) ;同時期,糧食自給率明顯提升 3.8% ,此係遵循國際間慣例以熱量為計算糧食自給率基礎,用以確保國內糧食安全,。

  我國加入 WTO 後,在政府加強農產品外銷措施下,臺灣農產品出口雖逐年增加,由 2007 年 34.3 億美元,增加到 2014 年 52.6 億美元,但因大宗飼料穀物進口需求量大價格漲,導致我農產貿易逆差不易大幅縮小;該會將加強辦理國外拓銷計畫,並推動國內種植進口替代作物,以減少農產貿易逆差。

  農委會表示,臺灣與中國大陸自開放貿易以來,受惠兩岸 2005 年開始逐步推動農業貿易互動政策,包括:部分臺灣水果出口中國大陸零關稅、石斑魚活魚搬運船直航中國大陸 15 個港口、兩岸直航等, 2013 年兩岸由貿易逆差轉為順差 0.17 億美元, 2014 年順差為 0.3 億美元。

加速推動農產品安全措施,促進國產消費

  農委會指出,該會自 2007 年起依據 「 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 」 實施產銷履歷驗證制度,並有嚴謹認驗證把關。推動迄 2015 年 12 月底止,產銷履歷驗證有效家數達 1,570 家,較 2007 年底 310 家成長逾 4 倍; 2015 年每月生產 525 萬份以上產銷履歷農產品,較 2007 年每月平均 7 萬份成長 74 倍;另 2013 年起推動之產銷履歷專櫃及溯源餐廳,至 2015 年已分別達專櫃 392 處、溯源餐廳 181 門市,產銷履歷政策持續擴大推動。

  為擴大溯源農產品範圍,農委會依糧食管理法要求糧食輸入及加工業者記錄供應來源與流向,及推動自願性 CAS 、有機農產品驗證制度、吉園圃標章、國產牛肉生產追溯制度、臺灣農產品生產追溯制度、及 104 年 9 月 1 日起推動散裝雞蛋溯源標示制度等,以多元方式提供農產品溯源功能,確保消費者權益。

農業技術升級永不間斷,技術及品種保護機制化

  農委會表示,農業科技升級是產業升級之重要關鍵,該會重視國內研發之各種農業技術、優良品種及研發人才,農委會為積極保護臺灣農業敏感技術,將之列為應強力防止外流中國大陸之重點項目,另對農業品種、技術及人員輸出也有相關管理措施。 2000 年兩岸簽署「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將農業品種權透過兩岸植物品種權工作組協商,促成陸方將蝴蝶蘭、芒果、枇杷、棗納入保護名錄,將我國農業技術及品種保護機制化。

落實動植物防疫檢疫與檢驗,確實把關國人健康

  另所稱「 2008 年 9 月馬政府將帶骨牛肉、牛絞肉、加工肉品、牛雜、腦和脊髓,全部列為開放項目」並非完全正確。農委會說明,目前頭骨、腦、眼睛、脊髓、絞肉及內臟等牛肉產品,因受「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限制,尚不得開放。且政府 為保障消費者食用信心及選購權益,含牛肉或牛可食部位為原料之包裝食品、散裝食品或直接供應含牛肉餐食的飲食場所等,自 101 年 9 月起都需要明顯標示「牛肉原料原產地(國)」,供民眾清楚辨認,及作為消費選擇。

  另外,近年政府口蹄疫防疫工作有成,農委會於 2015 年 10 月 16 日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IE )申請認定臺灣本島、澎湖縣及連江縣為施打疫苗之口蹄疫非疫區。臺灣雖於 2015 年 1 月發現新型禽流感案例,但即時啟動多項監控及防疫措施,配合產業自主落實各項生物安全工作,疫情已趨緩和。

  對於開放萊克多巴胺的豬肉一節,該會強調,唯有尊重食品衛生安全的專業評估,並考量臺灣養豬產業的發展與農民利益及國人消費習性,才是處理含萊劑豬肉議題的正確態度與做法。

推動新世代農業,促進我國農業永續發展

  農委會強調,未來的農業必須以跨域加值與創新思維,進行產業及人、地、水資源結構調整;並擴大農業科技創新,將科技產業化,打造年輕、高競爭力及所得穩定之樂活農業。該會也已推動地產地消、加強食農教育與溝通、開創特色型產業、引進青年農民、推動農業食品雲,強化農產品安全管理等納入施政方針,期望能讓臺灣農業繼續深根發展。

  • 回上一頁
  • 105-01-04:5,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