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7395

高雌性比甲魚苗技術領先業界 提升本土產業應用效益

  • 發布日期:105-03-31
  • 發布機關:農委會(科技處)

  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指導、台灣經濟研究院主辦之農業研發交流與策略合作活動,於本 (105) 年 3 月 31 日在屏東縣里港鄉三和生技有限公司種甲魚養殖場發表農委會農業業界科專計畫「創新甲魚養殖技術 - 提增雌性種苗、受精卵生產效能及種甲魚飼料之研究」成果。該計畫已成功將雌甲魚孵化率自 4 成提升至 9 成,且可因應市場需求調整甲魚卵供應時期,協助甲魚養殖戶掌握受精卵生產效能。預估施用技術後,每百萬顆甲魚受精卵所增加之種甲魚,每年可增加整體甲魚受精卵養殖產業之產值約 1 億元以上。

研發高雌性比甲魚苗及受精卵保存技術 力推臺灣自有品牌

  農委會指出,臺灣種甲魚養殖在全球甲魚養殖產業供應鏈上扮演著重要之生產者角色,食用甲魚主要消費市場為中國大陸,該市場每年自臺灣進口 4 億顆甲魚受精卵,占其總需求量 6 成以上。而甲魚受精卵列為 ECFA 早收項目,自 102 年起中國大陸進口稅率由 20% 降為零,產業利潤空間迅速擴增。自然孵化甲魚種苗 6 成為雄性、 4 成為雌性,臺灣甲魚養殖戶以飼養雌性甲魚為主,所需雄性甲魚數量僅需 1 成,過多雄甲魚造成養殖成本之浪費。另臺灣甲魚生殖期為每年 2 至 11 月,生殖高峰約在 5 至 8 月,恰與中國大陸甲魚生殖期 4 至 8 月重疊,致價格常低迷且大幅波動。

  農委會說明,三和生技有限公司執行農業業界科專計畫,引進屏東科技大學雌性甲魚苗生產技術,試驗結果雌甲魚比率達 90% 以上,且可成功調節受精卵供應量,避免量高價跌。據該公司預估,施用技術後每百萬顆甲魚受精卵可增加至少 34 萬隻種甲魚,育成 2 年後開始產卵,每年可增加整體甲魚受精卵養殖產業之產值約 1 億元以上,並可節省雄甲魚之飼養與管理成本約 2,300 萬元。

該會表示,三和生技有限公司亦致力於研發種甲魚生殖營養配方飼料,所開發之浮性膨發飼料適口性佳,致種甲魚存活率較一般濕性團料增加 0.8% 、產蛋量提升 6% ,且更節省原有濕性團料之冷凍室空間、設備及電費,減少生菌來源,降低養殖池病原菌數量,使甲魚生產效能提升。該公司近年陸續取得 ISO22000:2005 及 HACCP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雙驗證,並通過輸中國大陸甲魚養殖場及中轉包裝場,且已成立臺灣甲魚受精卵自有品牌,後續將與學術單位合作研發甲魚疫病防治技術,持續提升甲魚產量與產值,提高研發成果之價值與應用。

鼓勵企業投入創新研發 帶動臺灣農業新價值鏈

  農委會最後表示,農業業界科專計畫自 96 年推動迄 104 年底,已完成 51 件計畫,累計執行成果顯示,政府每補助 1 元,平均可帶動業者直接及衍生投資 9.25 元,並創造 3.82 元產值。未來該會將持續推動農業業界科專計畫,鼓勵創新研發,達成科技成果產業化目標,成功創造臺灣農業新價值鏈。
  • 回上一頁
  • 105-03-31: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