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文號8874

聯手創新科技-點亮臺灣新農力 農委會頒發2021第二屆國家農業科學獎

  • 發布日期:110-12-14
  • 發布機關:農委會(科技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今(14)日舉行「2021國家農業科學獎」頒獎典禮,是繼2019首屆國家農業科學獎後第二次舉辦,行政院蘇貞昌院長特別蒞臨並致詞表達祝賀之意,肯定各得獎人對農業的努力與貢獻,並頒發「前瞻創新」、「社經發展」、「產業領航」及「環境永續」四大類,各類別選出之傑出(獎牌及獎金20萬元)、優選(獎牌及獎金15萬元)及佳作(獎牌及獎狀)等3組研究團隊共計12組,另於每類別各擇取1名潛力新秀,頒給千里馬獎(獎牌及獎金5萬元)共計4名,以鼓勵優秀新進研究人員投入農業科技研究的領域。

國家農業科研最高獎項,著重跨域整合、團隊成就、改善或解決農業面臨關鍵問題

       農委會表示,「2021國家農業科學獎」仍秉持原創辦精神,除定位為國家級農業科技研發的最高獎項外,著重於改善或解決臺灣農業面臨或即將面臨之關鍵問題,鼓勵研究人員透過跨域整合、團隊合作及問題解決導向為出發點,投入並獲得實質貢獻於農業之科研成果,實際解決農業問題,有別於過去以強調個人成就之農業科研獎項,讓研發之成果與技術能夠實際於農業推廣運用。     

大數據分析應用及農民福利平台建構、天敵昆蟲智慧化量產、農產品電磁保鮮、農牧循環經營模式引領農業轉型

       農委會說明,在社經發展面上,獲本次「社經發展」類傑出團隊之農民福利大數據行政創新團隊建構福利大數據平台,透過農民福利資料大數據勾稽與分析應用,除大幅提升行政效能,協助各項福利措施推動外,並於3天內完成99萬農民直接撥付、開辦農民退休儲金嘉惠45萬農民,在公共利益貢獻方面,透過農民福利大數據平台清查比對,成功節省公帑約469億元的經費支出,同時協助老農津貼領取資格調整為年資15年以上,平均每年可節省30億元,更能落實公平正義,將省下的經費投資於農業建設、輔導青農等,創造更大的公共利益。

       在產業競爭力面向,結合採後預處理、倉儲以及包裝的農產品冷鏈為未來發展重點,本次獲獎之電磁保鮮加值服務平台團隊所建立的物理保鮮模組以及活性包裝能有效延長漁農產品架售期2-3倍,藉此提升農產品架售期並且減少農產品機能性成分流失,增加漁農產品的衍生效益,相關技術並已實際技轉產業應用中,未來亦可結合倉儲空間或是長程貨櫃進一步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品質以及銷售潛力。

        在環境食安面向,國人關注的化學農藥減量議題,本屆獲獎之天敵昆蟲量產智慧化技術,可大幅節省逾90%生產天敵昆蟲的人力成本,並降低整體生產成本逾70%,系統滿載之生產量亦為傳統生產方式的4倍,並已成立一家新創公司。妥善運用天敵昆蟲可以大幅降低農友的殺蟲劑使用次數,增加環境友善之栽培技術的選擇性,降低農作物生產時因農藥的大量使用而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及農藥殘留的風險,進而有效地提升食品安全,同時兼顧永續栽植與食安政策之方向。

       在淨零碳排面向,畜牧業碳排放導致溫室效益的問題長期受到國際關注,本次獲獎之畜牧廢棄物循環加值利用團隊打造廢水處理示範場域,一年可減碳約9,500公噸,建構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典範。

       本次所有獲獎團隊跨域合作研究成效讓我們引頸期盼的於日後能持續擴大發展,帶來整體農業的綜合效益,打造幸福農民、安全農業、富裕農村的全民農業新願景,達成我國農業永續發展之目標。

鼓勵跨域人才聯手創新科技,點亮臺灣新農力

     「國家農業科學獎」是農業研究上,層級最高的獎項,不僅要鼓勵更多國內優秀跨域科學人才,投入具有潛力之農業前瞻創新、社經發展、環境永續以及對產業有實質貢獻的科技研發工作,解決臺灣農業基本問題,如人力結構、土地規模、產銷調節、通路、加工等農業基礎建設,更希望透過跨域研究及先進科技技術,解決全球政經、環境生態變化所產生的農業相關問題。另國家農業科學獎參選團隊有資深專家帶領年輕的科技研究人員共同研究相關技術外,也看見年輕的活力、創新的科技技術,不但有傳承也有創造力,顯現農業的希望與價值,更冀望透過獲獎的成就感與榮譽感,讓研究成果與精神得以延續使臺灣農業發展與時俱進、絡繹不絕。

2021國家農業科學獎-佳作團隊

得獎團隊大合照

附件下載

  • 回上一頁
  • 110-12-14: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