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香菇

前言
問1:我國加入WTO香菇談判內容為何?
問2:依談判內容進口後對香菇產業之實際影響為何?
問3:政府採取哪些因應對策?
相關事務手續及政府機構等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訂: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一月

前言

香菇  乾香菇目前為管制進口貨品,現行稅率為50%或每公斤221元,依據WTO入會諮商結果,入會後香菇採關稅配額管理(15頁註1)措施,入會第一年配額量115公噸,逐年增加至2004年為288公噸。配額內稅率為25%或每公斤110元,採從高課稅,配額內數量採標售進口權利金(15頁註2)方式分配;配額外採從量稅,即採取進口產品依重量課徵稅金,入會第一年關稅為每公斤434元,並逐年調降至2004年為每公斤369元。

  菇菌產業為我國農業生態中最特殊之一環,屬資本與技術密集之產業,總投入成本高昂,年產值高達55億元,佔總蔬菜產值之14%,其中以香菇為最大宗,佔50﹪以上。目前國內之消費型態可分為乾香菇(約佔80%)及鮮食香菇(約佔20%)二種。

  國產乾香菇生產成本高,品質中等,競爭對手主要為中國大陸與日、韓等國。近三年國內乾香菇生產成本平均每公斤約490元,而大陸乾香菇雖品質較差,平均生產成本每公斤僅100至160元,遠低於國產者,惟日、韓所產乾香菇品質甚佳,雖然生產成本高,但仍可佔據國內高級品市場。

  為安定國產香菇價格,必需進行產業調整對策,如減少栽培量、提昇自動化層級以降低生產成本、及擴展多元化經營型態等,以提升競爭力,並藉各項措施之推行,將進口量增加對產業之衝擊降至最低,以維持農民之收益。

  希望藉由本文宣資料,促使香菇生產農家及相關人員充分瞭解並配合政府政策,同時農民亦應具備現代化農業經營理念,體認市場已轉變為價格決定生產之時代,藉由競爭力之提升,促使本產業政策發揮更大之效果,達到平穩價格,減輕衝擊的目的,以維護產業之永續經營。

問1:我國加入WTO香菇談判內容為何?

一、 乾香菇屬管制進口貨品,現行稅率為50%或每公斤221元,依據WTO入會諮商結果,香菇部分我已爭取入會後採關稅配額進口,入會第一年配額量115公噸,逐年增加至2004年為288公噸。配額內稅率為25%或每公斤110元,採從高課稅,配額內數量採標售進口權利方式分配;配額外採從量稅,入會第一年關稅為每公斤434元,並逐年調降至2004年為每公斤369元。

二、 入會後乾香菇將可採行特別防衛措施(SSG),當進口量高於基準數量或進口價格低於基準價格時,可對進口產品課徵額外關稅,以保護國內農民。

問2:依談判內容進口後對香菇產業之實際影響為何?

  乾香菇因單價高、容易儲存運輸,開放進口後,國產乾香菇在大陸貨與日、韓貨上下挾擊下,品質差者將逐漸淘汰,高品質香菇經加強提昇品質後,將可競爭日、韓產品之市場空間。目前香菇年栽培數量約1.6億包,產量3千多公噸,產值近24億元;近三年乾香菇生產成本每公斤約490元,高於大陸產品近4-6倍,預估入會年國內乾香菇栽培數量將縮減15%,產值減少25%。

  未來農委會將輔導香菇產業以生產高品質國產乾香菇及朝向鮮食用香菇與其他多樣化菇類生產為主要目標,以分散入會之衝擊。

問3:政府採取哪些因應對策?

一、 生產調整對策

(一) 目標

  推動生產調整計畫,健全產銷預警制度,調整國內生產數量,擴展多樣化經營形態以分散市場衝擊,並降低生產成本,以提高競爭力。

(二) 行動計畫

1. 生產調整計畫

(1) 調整經營結構:由農委會透過所屬試驗所及相關學術單位研發生產與加工技術,辦理講習會推廣,並由縣政府及轄區農民團體輔導香菇農民調整經營結構,規劃朝向鮮食用菇與其他新興菇類相關產品發展。部分老舊菇舍及不適宜種植之區域應優先予以淘汰,以逐年減少乾香菇之生產。

(2) 擴展多元化經營形態:

A. 開發新興菇類產品:由農委會透過所屬試驗所及相關學術單位合作改良菌種培養,運用生物科技方法開發新興菇類及其它菇類加工技術,以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並辦理講習與示範觀摩會,將新技術與品種推介予農民;另輔導縣政府及農民團體,以少量多樣化產品策略區隔市場,以爭取較高之利潤。

B. 推展菇蕈生態教學:菇蕈類具有特殊之生態,極富教育意義,透過縣政府輔導農民團體與農民,利用及改善部分現有之栽培環境,結合當地觀光資源,並與教育單位以戶外教學之合作模式,推展菇菌生態教育及教學展示,以促使產業升級。

2. 建立產銷預警制度

  由農委會召開生產會議,訂定年度生產目標,透過縣市政府、產區鄉鎮公所、農民團體及產業策略聯盟等宣導農民配合;另由農情調查系統,提早掌握生產資訊,預估產量,俾利農委會評估及邀集縣市政府與主要產區鄉鎮農民團體召開預警會議,決定後續因應措施,並由農委會依產量、進口量、產地價格、市價等資訊建立預警系統,預防產銷失衡。

3. 提昇生產力

(1) 推廣自動化作業流程:為降低勞動支出與栽培環境之污染,提昇自動化作業水準及推廣分級包裝機械之使用。加強引進國外先進自動化作業系統外,亦鼓勵民間自行研發改良適用於臺灣栽培環境與氣候型態之省工機械。

(2) 改善採後保鮮及分級流程,提升鮮菇品質:鮮食用菇極易產生劣變,而影響品質與消費者購買意願,為有效延長保鮮期限,採後保鮮及產品分級工作必須確實執行。經由農委會所屬試驗所、改良場及相關學術單位之合作,辦理講習與示範觀摩會,將合適之保鮮技術推介予農民使用。另配合財團法人食品科學工業研究所與塯公基金會,推廣「CAS生鮮食用菇類」與「安心國產菇類」予消費者,建立優良國產品牌。

二、 運銷調整措施

(一) 目標

  建立國產品牌形象,加強分級包裝以區隔市場。

(二) 行動計畫

1. 加強分級包裝、建立品牌與宣導

  輔導農民團體建立分級與品質控管制度,建立鮮食用菇自動化包裝作業線,節省包裝成本與包裝過程之人為污染,將不同等級之產品作不同通路之利用,建立優良國產品品牌形象,利用媒體廣為宣傳,以與進口產品形成消費市場區隔。

2. 組織菇蕈產業策略聯盟

  由農民、農民團體或產業團體等自發性組織同業或聯合異業(如運輸、銷售等單位)成立產業策略聯盟,以聯盟之力量配合農委會加強對資訊之建立、計畫產銷、新興菇類之開發、消費者宣導教育、鮮菇與加工品行銷網之拓展及教育農園等工作,進行整合與推廣,以擴大產業服務之層面,透過多數農民之合作,降低產銷成本以提昇競爭力。

3. 加強鮮菇與新興菇類促銷

  開拓鮮香菇與其他新興菇類市場,以取代部分乾香菇市場,並透過產業聯盟經由量販店、連鎖超市、農會超市、農產品展售會與機關團體等,加強產品促銷及行銷通路之拓展。

三、 價格穩定措施

(一) 目標

  為避免入會初期造成短期產銷失衡狀況,採取價格穩定措施,必要時辦理受進口損害救助工作,保障農民收益。

(二) 行動計畫

1. 短期價格穩定措施(加入WTO第一年)

(1) 當產地價格下跌至直接生產成本之90%以內時,輔導農民團體加強辦理國產香菇促銷活動,以增加農民收入。

(2) 當產地價格下跌至直接生產成本之80~90%之間時,除續辦理國產香菇促銷活動外,另輔導農民團體收購香菇,並交由廠商加工製成其他產品,減少市場流通量,穩定價格。

(3) 當產地價格下跌至直接生產成本之80%以下時,續加強輔導上述之因應措施。

2. 香菇農民之救助救濟措施

  當香菇產業遭受進口損害時,可由農民團體、產業團體或地方政府依「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辦法」規定向農委會提出申請,或由農委會主動提出。

相關事務手續及政府機構等

對於有關香菇生產調整計畫、生產技術改良及進口救助等相關問題,請就近向縣政府農業局或農委會暨所屬農業試驗所等單位查詢。聯絡電話如下:

農業委員會
-中部辦公室 049-2332380
-國際合作處 02-23125808
-農業試驗所 04-23302301

台中縣政府
-農業局農務課 04-5282062

南投縣政府
-農業局農務課 049-2229443

苗栗縣農會
-農業局農務課 037-328115

新竹縣農會
-農業局農務課 03-5518101

彰化縣農會
-農業局農務課 04-7222151

嘉義縣農會
-農業局農務課 05-3620123

台南縣農會
-農業局農務課 06-6322231

註1: 關稅配額管理措施,即針對特定貨物訂定進口數量,在此數量內適用海關進口稅則所訂之較低關稅稅率(以下簡稱關稅配額內稅率),超過數量部分則適用反映國內外差價之高關稅稅率。

 

註2: 標售進口權利,為關稅配額內進口農產品之分配方式之一,即每年由財政部委託中央信託局辦理核配,欲參與農產品核配者應先提出申請,中央信託局則依參與競標者投標之金額高低排列得標之順序。

 

  • 發布日期:90-11-01
  • 回上一頁
  • 94-03-01:33,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