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土石流防災應變與避難措施

水土保持局監測管理組技正 陳振宇

壹、前言

  每到颱風季節,土石流即成為人人聞之色變的坡地災害代名詞。事實上,土石流是一種自然現象,人類無法控制其完全不發生,但若能將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內之民眾於災前提早疏散,落實避災、減災等相關措施,則絕大多數土石流災害都是可以預防、可以減輕,或可以避免的。以93年七二水災受創嚴重松鶴部落為例,農委會水土保持局89年及92年均已辦理過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演練,當地居民在土石流警戒區發布後第一時間也順利地疏散至水土保持局事前規劃的避難處所,將傷亡降至最低;同時,在94年的歷次颱風豪雨期間,由於土石流警戒區發布及地方政府疏散得宜,也創下土石流災害零傷亡的佳績。

貳、土石流防災應變與避難措施

  對於土石流防災應變與避難措施,我們以簡單的問答方式,帶領大家認識土石流,並且更進一步了解要如何降低或避免土石流災害。

一、要如何知道住家附近有沒有土石流潛勢溪流?

  如果想要知道住家附近有沒有土石流潛勢溪流,您可以上網連結「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http://fema.swcb.gov.tw)查詢,或者留心住家附近有沒有土石流警告標誌,如圖1。

  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與土石流警告標誌
圖1 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與土石流警告標誌

二、颱風豪雨期間電視新聞報導的土石流黃色及紅色警戒代表什麼意思?

  由於雨量是土石流發生的重要因素,當氣象局發布某地區之預測雨量大於該地區之土石流警戒基準值時,水土保持局即針對該地區發布黃色警戒,此時地方政府應進行疏散避難勸告;若某地區實際雨量超過土石流警戒基準值,則代表累積雨量已經很大了,隨時有可能發生土石流,則水土保持局即針對該地區發布紅色警戒,地方政府得視實際狀況進行強制疏散。

土石流黃色及紅色警戒區發布時機
圖2 土石流黃色及紅色警戒區發布時機

三、我要如何知道住家附近有沒有發布土石流黃色或紅色警戒?

  土石流警戒區發布後,水土保持局會利用五種管道通知附近居民,包括:

  (一)電視新聞跑馬燈。

  (二)網路公布(http://fema.swcb.gov.tw)

  (三)傳真與電話通報地方政府災害應變中心。

  (四)語音廣播及手機簡訊通知緊急聯絡人

  (五)當地土石流防災專員協助通知居民

  (六)撥打土石流防災專線0800-246-246 (土石流-土石流)詢問。

四、已發布土石流紅色警戒區時,是否需全鄉或全村疏散?

  事實上,土石流災害是一種局部性災害,有其一定的影響範圍,故疏散時只需優先針對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內的保全對象進行疏散(如圖3之紅線區域內),並非全鄉或全村均需疏散。

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圖
圖3 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圖

五、遷村是不是解決土石流問題的萬靈丹?

  對於土石流災害的防治方法,除了傳統建造防砂壩等硬體工程外,軟體措施如土地利用管制、住宅遷建及臨時避難等均屬重要且有效的預防對策,遷村僅是其中選項之一。

  事實上,全面遷村所牽扯出來的問題太廣,執行上也有困難,例如許多高山村落居民的生計生活問題必須照顧、子女就學就養問題、公共設施必須重建,整體所必須付出的代價非常高,所涉及的層面不單只是土石流災害處理的問題,更涉及社會、經濟層面,必須要有配套的措施以及法源依據。同時也要利用公權力,否則遷村後的民眾如果再遷回原來的部落,大雨一來,悲劇還是會重演。

  有鑑於遷村困難太高,已有許多學者建議改以部分「遷居」的方式取代遷村,將部分處在真正危險地區的居民,遷移到當地比較安全的地區,如此一來,成本較遷村節省不少,引起的爭議也比較小。

  相對而言,臨時避難係為成本最低、影響最小的土石流災害預防對策。所以近年來國內土石流災害之中央業務主管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正積極推動民眾避災及自主防災觀念的建立,同時協助地方政府完成土石流潛勢地區之防災疏散避難規劃,並在防汛期前辦理疏散演練及宣導。

六、民眾平時應如何作好土石流防災整備工作?

  為避免發生或降低土石流災害之危害程度,除由政府擬定相關防範措施外,亦需民眾參與配合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工作,以達全面減災,例如:

  (一)提高警覺,主動疏散避難:颱風豪雨期間,居住及出入於山坡地的居民及遊客,應留心處所周遭環境及天氣變化,以保障自身安全,當中央氣象局預測雨量大於土石流警戒基準值時,水土保持局或地方政府會發布土石流「黃色警戒」,地方政府進行疏散避難勸告,此時,民眾要配合做主動疏散避難準備,離開潛勢溪流附近危險住所,至避難所或至親友家暫住。

  (二)配合撤離,強制疏散:當某地區實際降雨已達到土石流警戒基準值時,水土保持局或地方政府將發布該地區為紅色警戒,此時地方政府得執行撤離或強制疏散,地方民眾應全力配合,以減少傷亡的發生。

  (三)參與土石流防災專員培訓:為強化社區及基層民眾之自主防災能力,水土保持局自94年起結合地方意見領袖、睦鄰救援隊、村里長、村里幹事及水土保持義工等人力,擇重點防災地區組訓成立「土石流防災專員」,由在地人進行社區防災,協助政府觀測雨量,掌握山區雨量變化,並協助地方政府進行災情通報與疏散民眾等工作。

  (四)積極參與土石流防災宣導與疏散避難演練:社區居民應積極參加各級政府舉辦的土石流防災教育宣導及疏散避難演練,颱風豪雨期間,並做好居家附近設施安全檢查、以簡易雨量筒做自主雨量觀測等社區自主防災工作。

  (五)熟悉避難路線與避難地點:熟悉居住環境內安全避難地點及路徑,檢查準備充足之飲水、食糧、醫療器材、發電機、挖土機及燃料用油,以備不時之需。

  (六)熟悉緊急聯絡人通報系統:當災害可能發生時,可透過緊急聯絡人通報系統通知其他住戶緊急疏散,降低人員傷亡之可能,亦可透過該通報系統掌握傷亡人數或是災害狀況,以提供救災人員正確災情,加速救災時效。

  (七)參與社區與居民自救隊之組成:居民位於災害現場之第一線,最了解居住社區環境與人員分布狀況,平時可不定期的觀察周遭環境,是否即將發生災害,而適時提出預警;一旦不幸發生災害時,亦可發揮維持秩序及緊急救難之功能,達到救災、減災之功效。

七、土石流警戒DIY

  儘管目前全台布設之四百多個雨量站,密度已是世界第二高,但其中位於山區可供土石流警戒分析使用者僅約一半;所以如何掌握各地實際降雨情形,將成為發布土石流警戒區精確與否之重要因素。因此,當現階段雨量站的設置仍無法遍及所有土石流潛勢區情況下,民眾如能使用DIY型雨量筒自行量測雨量,配合當地事前設定之土石流警戒基準值,將可作為民眾防災避難的參考。

  土石流防災DIY型雨量筒,是使用2公升寶特瓶之下半部圓弧段,用石灰填平後,利用透明的部分,在上面加上刻度,每30公厘為一大刻度,當24小時累積雨量到達150公厘或上升速率超過每小時15公厘時,位於土石流潛勢溪流區內的居民就要提高警覺,必要時儘早疏散到安全避難處所,詳細製作過程可參考圖4。

簡易雨量筒DIY


圖4 簡易雨量筒DIY

參、結語

  水土保持是整體性、長遠性、預防性和防災性的工作,其成效是「有限性」,並非為「萬靈丹」,非短期間能看出顯著成效。惟有透過社區組織、凝聚社區力量、提升社區防災意識,本著「由下而上」之精神進行防救災工作,才能達到減災、防災之效果,拉近居民彼此之間的距離,更能於災害發生時,即時進行救災應變的工作,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5-06-01:2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