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我國休閒農業推動成果及辦理情形

輔導處 黃明耀

壹、緣起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變遷,農業已由初級產業轉型為多元經營產業。休閒農業是結合在地產業、人文與自然生態特色的新型態農業經營方式,本會訂定休閒農業整體發展計畫,以區域型計畫(Regional Plan)輔導休閒農業經營,改善其投資環境,並鼓勵國內農業邁向國際化,期能創造農村就業機會,提升休閒農業產值,突破農業發展瓶頸,活絡地方經濟。

貳、依據

一、行政院90年5月2日核定之「旅遊發展方案」中將「輔導建設農漁牧休閒渡假區」列為重點工作項目。

二、行政院91年5月31日院台經字第0910027097號函核定「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將「發展休閒農業計畫」納入「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同時配合「觀光客倍增計畫」辦理。

三、行政院93年11月15日院台經字第0930051134號函核定「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將「規劃與推動具國際觀光水準之休閒農業區」列為觀光及運動休閒服務業主軸措施。

參、目標

  本會輔導推動休閒農業以來,吸引甚多有經營休閒服務業理念與抱負的農家子弟返鄉轉型從事休閒農業,包括設立休閒農場、綠色民宿等,使休閒農業觀光旅遊蔚為風氣,亦帶動周邊服務業商業活動。90至93年輔導全國21縣市145個鄉鎮辦理休閒農漁園區計畫,並吸引1,880萬遊客前來農村旅遊,創造商機約35億元,增加就業機會約21,700餘人次,在農村勞動力缺乏及老化的情況下,休閒農業發展不但創造經濟收入,同時也改進農村生活環境與品質。

  未來休閒農業將朝向體驗、旅遊、景觀及在地文化等主題發展,以呈現台灣農業多樣內涵;並創造優質經營環境,規劃具國際觀光水準之休閒農業區,成為國內觀光休閒產業重要資源,使台灣觀光服務業更具深度、廣度與特色。94年至97年預定達成下列目標:

一、增加3,700個就業機會。

二、吸引休閒農業遊客3,550萬人次。

三、創造休閒農業產值70億元。

肆、執行策略

一、開發具有國際級觀光特色之休閒農業區,將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農業融合地區觀光資源,建構綠色優質休閒產業。

二、提升服務品質,創新經營理念;拓展休閒活動離峰商機,開發國際市場。

三、透過休閒產業發展,帶動地方產業文化活動,開展地方美食料理與特產伴手禮,促進鄉村社區經濟發展。

伍、具體措施與執行情形

一、規劃與推動具國際觀光水準之休閒農業區

  (一)推動休閒農業區輔導計畫:

  1. 已劃定休閒農業區50處:休閒農業區經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提送本會審查劃定後,由該區管理委員會負責實際運作與管理。

  2. 分階段輔導休閒農業區:邀集學者專家組成專案團隊,實施休閒農業區評鑑,藉由「診斷─輔導─研習」機制,找出各區發展瓶頸與問題,擬訂解決對策,依其發展現況分為起步期、成長期及成熟期三階段,針對不同階段之發展需求及各區特質給予適當輔導。
    (1)起步期之休閒農業區,由於在地經營者及居民之整合有待加強,因此輔導重點在強化業者及居民對於發展休閒農業之正確認知及健全地方推動組織。
    (2)成長期之休閒農業區,其在地推動組織之運作業臻健全,且對區內發展藍圖已有共識,故其輔導重點在休閒農業主題營造(含整體環境意象及年度活動設計等),以及協助充實休閒公共設施。
    (3)成熟期之休閒農業區,組織運作與居民投入程度均佳,整體發展與永續經營主題明確,基本休閒公共設施已趨完備,則進一步輔導其發展套裝商品,提昇人力水準及服務品質,營造優質旅遊環境,並協助拓展國際觀光市場。

  (二)評選5處適合發展具國際觀光水準之休閒農業區:

  1. 依據93年度全國休閒農業區普查結果,選定宜蘭縣冬山鄉中山休閒農業區為標的,94年度執行實質建設。

  2. 依據94年度全國休閒農業區評鑑結果,選定苗栗縣南庄鄉南江休閒農業區及臺東縣關山鎮親水休閒農業區為標的,95年度辦理資源配置與細部規劃,預定於96年度進行實質建設。

  3. 預定於96年評選另2處適合發展具國際觀光水準之休閒農業區,於97年度進行實質建設。

  (三)宜蘭縣冬山鄉中山休閒農業區之執行情形

  1. 選擇本區之考量因素如下:
    (1)發展休閒農業16年,當地居民有91%從事休閒農業,地方組織完整,居民有高度共識。
    (2)以茶葉及文旦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農業產業豐富,自然資源豐富、生態完整,富含濃厚的農村風味。
    (3)周邊擁有林務局羅東林管處開闢之國家級新寮溪森林步道,以及宜蘭縣政府設置之仁山植物園與仁山步道等政府投入資源,可增進其深度與廣度。

  2. 為提升中山休閒農業區的服務品質,推動建立該區品牌形象、旅遊便利性與國際接軌等工作,重點如下:
    (1)建立品牌形象:以區域整合概念來形塑本區。以顏色、建材及圖像建立全區意象,進行道路綠美化,設置產業主題館及設立放牛吃草生態示範區;印製聯合DM、規劃套裝旅遊聯合產品等。
    (2)提升旅遊便利性:設置旅遊服務中心,於產業點設25處旅遊資訊站,建立區外雙語交通指標;推出通用性套裝旅遊券,於產業點設置全區導覽地圖與單一服務窗口。
    (3)國際化行銷:與國際旅遊通路結合,引進國際觀光客。初期以區內香格里拉休閒農場及三富休閒農場為主,由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及台灣觀光協會帶領參加東南亞國際旅遊展覽,辦理發表會及旅行社參訪團等活動,迄已有超過5千位國際旅客前往本區旅遊,其中以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最多,香港次之,為國際化市場奠定良好基礎。

二、協助解決休閒農場籌設與經營管理所遭遇之困難

  (一)檢討修正「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本辦法已於95年2月20日發布修正全文30條。修正重點為放寬休閒農業區之設置上限為600公頃、區內合法之民宿經營得提供農特產品及餐飲服務、擴大公共設施設置項目、調降休閒農場遊客休憩區之面積限制為1公頃及簡化申請程序等。

  (二)研商修正5項休閒農業相關法令:包括「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非都市土地休閒農場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休閒農業區劃定審查作業要點」及「非都市土地休閒農業區容許作休閒農業設施使用審查作業要點」,均已進行研修作業中。

  (三)辦理中南部地區6縣市休閒農場輔導座談會:邀集各縣副縣長及休閒農場經營業者參加,溝通休閒農場取得登記證遭遇困難並協助解決。截至95年9月25日已核發77家休閒農場經營許可登記證,另210家已獲准同意籌設,並正辦理土地使用變更等相關程序。

  (四)編印休閒農場申設工作手冊:已於95年7月完成,並提供地方政府承辦人員遵循,減少民眾申辦之困擾。

  (五)辦理「輔導休閒農場經營貸款計畫」:提供准予籌設之休閒農場專案低利貸款,協助休閒農場經營者解決整地開發建設、環境改善及經營管理等資金問題。

三、加強休閒農業人力資源培訓

  (一)辦理休閒農業從業人員培訓,實施標竿學習計畫及專業技能訓練(含餐飲管理班、住宿管理及農場管理等),共4場次。

  (二)辦理產學合作計畫:

  1. 提供青年學生體驗農業並實際參與休閒農場之工作,進而投入休閒農業服務行列。經招生、審核,並於苗栗飛牛牧場辦理聯合教育訓練,於7月份起有77位學生至28家農場進行為期約400小時之建教合作實務訓練。

  2. 媒合畢業青年就業,提昇休閒農業人力素質。分別於中彰投就業博覽會、台北世新大學、台南真理大學、台北勞委會職訓局等地辦理7場次徵才活動,截至9月25日為止,計有223人報名,190人通過第一階段甄試,69人已由各農場面試錄用。

  拓展學校戶外教學體驗市場,編印校外農業體驗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設計系列書籍,規劃以農業體驗為主題的校外教學,傳授中小學生農業基本知識、體驗農村生活,使動態的農業體驗活動連結學習課程與生活經驗,透過農業資源與學校教育的結合,使學童能在自然的學習環境體驗農村文化的內涵。

四、協助開發與行銷休閒農業創意產品

  (一)舉辦休閒農業創意大賽,透過本活動激發休閒農業經營業者之創意。比賽分為農業體驗活動設計(設施或行銷創意設計,每屆有其重點)、農業特色產品及特色紀念品3項進行比賽,以當地農村生活、文化、生產、生態或農特產品,設計富有教育、體驗意涵的農業活動,開發具有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之特色產品。第六屆競賽預定於95年12月頒獎。

  (二)舉辦「休閒農業之美」攝影大賽,並巡迴展示得獎作品,呈現休閒農業的美麗風貌。

  (三)編印「元氣散步」與「活力散步」工具書,向國人推介休閒農業區與休閒農場之美,並提供旅遊資訊。

  (四)規劃設置台灣農產精品專櫃示範點,完成台灣農產精品產品量產情況及價格調查,發送精品專櫃示範點評選辦法,並接受報名中。

五、參加國際性旅展,拓展台灣農村旅遊

  (一)經評估各國旅遊生態及衡量台灣休閒農業文化特質,決定從華人最多的東南亞市場開始推展,包括香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地區,建立與媒體、航空公司、旅行業者的通路合作關係。

  (二)推動「台灣休閒農業參加國際性旅遊展覽計畫」,評選套裝旅遊商品及設計農業體驗活動參與國際性旅遊展覽,開拓海外華人來台之旅遊市場。規劃參加台北、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國際旅展;安排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媒體記者或總工會人員來台參訪;接受當地媒體訪問,介紹台灣休閒農場特色。

  (三)舉辦休閒農業國際研討會及台灣休閒農場香港市場行銷研討會,使我國農村旅遊之發展與國際接軌。

陸、未來加強辦理措施

一、依休閒農業區發展現況,調整審查、劃定及後續輔導機制。

二、協助休閒農業區以「綠化、淨化、美化」原則,整合區內產業、文化及藝術等資源,輔導休閒農業區規劃農村創意主題體驗活動,創造旅遊誘因。

三、健全休閒農業區在地推動組織,協助其發揮應有功效。

四、輔導休閒農業區內之休閒農場提升經營與人力水準,結合學校人才建立在地輔導諮詢團隊,提昇服務品質。

五、辦理休閒農場評鑑,並協助優質休閒農業區及休閒農場列入國內外旅遊名錄資訊,加強國際行銷。

柒、結語

  近年休閒農業的蓬勃發展,一方面是國人對休閒生活的重視,使國內旅遊市場成長,休閒農業亦蒙其利;另方面國人對旅遊觀念的改變,不再侷限傳統旅遊景點與都市遊程,尤其是日常身處都市叢林者,則常懷回歸自然與懷舊的心情,享受田園悠閒時光。當然,近年來政府積極建立休閒農業之法規制度,協助休閒農業從業人員提昇服務品質,建立地區特色,是休閒農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休閒農業之未來不能僅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更要配合觀光客倍增計畫,以台灣鄉土風情吸引國際觀光客,誠是永續經營的重要工作。同時藉由國際化的動力,將休閒農業旅遊產品提升到國際水準,並開拓國際市場,達成建構綠色優質休閒產業與創造農村就業機會的雙贏目標。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5-10-31: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