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農村72變系列報導之二十一】咖啡飄香 文學沁人-經典農漁村古坑鄉華山地區

水土保持局第三工程所 莊皓雲‧張新民

咖啡原鄉風華再現、魔豆傳奇傳唱千里

  走在街上到處都可以看到販售咖啡的店面或是攤子,台灣人愛咖啡已經形成一種風潮,但有多少人了解咖啡的歷史呢?而屬於台灣自己的咖啡又在哪裡找得到呢?現在市面上所強打的「台灣咖啡」又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台灣咖啡種植源於民國23年間,由日本人種植於古坑鄉的大尖山及荷苞山,因試種的成果品質相當優良,於是後來廣植於華山、華南、桂林、荷苞及樟湖等地區,但是因過去國人對於咖啡的接受度較低,經濟價值遠不如其他作物,因此逐漸任其荒蕪。在921地震及土石流侵襲之後,華山居民思考產業未來走向,想起早期古坑咖啡曾經風光一時,因此決定以咖啡為華山產業發展之主軸,短短幾年之內,在公部門及地方的共同努力下,古坑地區的休閒咖啡店在華山、華南、桂林、荷苞等處復甦起來,成為台灣咖啡產業的發展重鎮。

  華山地區的咖啡為阿拉比卡種,因海拔較高,咖啡質地堅實、香氣濃郁,風味特別甘醇。配合「台灣咖啡節」舉辦和媒體的傳頌下,打響「台灣咖啡原鄉」之名。

  2003年,地方政府與民間企業推動第一屆台灣咖啡節,雲林縣文化局同時開動「咖啡文化列車」,邀請文人品嘗台灣咖啡香,作家群做出山城咖啡無盡浪漫的詩詞描述。讓華山咖啡產業一夕成名,第一年就創造4億產值,華山咖啡-「小小魔豆」的創意產業,帶來無限商機。

  2005年的第二屆台灣咖啡節更巧妙的運用了媒體的傳播能力。以一個月的時間,再創15億產值,約為第一屆咖啡節的5倍之多。

  第三屆台灣咖啡節也延續與企業財團合作的路線,並進一步打造文學與咖啡結合,且把合作觸角延伸至鄰近的北港商圈,由雙方共同結盟為活動宣傳造勢,製造〝炒作〞的話題性來延續這股咖啡熱潮,本屆也造就3天超過10萬人潮湧入古坑的驚人佳績。

用古道串聯文化、讓咖啡遇上文學

  在景觀咖啡坊與特色民宿林立的華山,仍有百年古厝藏身於巷弄之間。在古意步道入口附近的僻靜角落裡,有一個百年古厝群落,沿著小巷走進去,彷彿穿越時空回到百年之前,漫步在淳樸古意的鄉野間。因為距離車水馬龍的149號線道較遠,使這裡仍保有原始的農村風情;再加上特殊的氣候因素,讓全華山只有這裡的杉木不易被白蟻啃蛀,所以這些古厝得以百年屹立不搖。

  華山地區歷經土石流災害,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協助社區重建的過程中,並積極輔導當地之產業發展、公共及公用設施、環境保育之規劃,現在華山地區已發展出具當地特色之農村景觀及休閒資源,也成為雲林地區著名的休憩景點。

  為了提升品嘗咖啡之氛圍,水土保持局在華山創造出一條雲林文學步道,將雲林在地十二位文學家之作品鑿刻在土石流留下的大石上,陳列在步道旁,使民眾在散步之餘,也能欣賞在地文學之創作,深具意義。利用這專屬華山社區之特色,將另一個新元素-「文學」帶入華山,讓華山除了有咖啡香,也瀰漫著文學氣息。

親近華山就是親近大自然

  華山素有「雲林縣陽明山」之美譽。也因大尖與二尖山在雲林縣有指標的作用,對古坑鄉來說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有的生態資源也因此孕育而生。放眼整個大華山地區,花草繽紛,鳥聲盈耳鳶飛蝶舞,是一處漂亮迷人,生態豐富的大自然教室。

  華山目前有14條步道,大多皆適合全家出遊。走在咖啡樹、茶園交錯雲霧繚繞的山野間,塵世煩憂隨著汗水淋漓而下,徹底舒放壓力後,將會有脫胎換骨的舒暢感。另外,華山社區也開設生態解說員培訓班,讓當地民眾參與,並舉辦生態體驗營,投入就業行列,裨益家計。現在每到假日常看到一批批的遊客在導覽員的帶領下,體驗華山之美,感受華山之秀。

農村大躍進、華山最經典

  華山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山明水秀、景色宜人,早在5年之前,這座美麗的山村還只是個默默無名的傳統農鄉;如今美景依在,但它已成功的在台灣休閒農業位居一席要角,還躍上國際成為台灣咖啡原鄉的代名詞,日前更在居民共同努力下,參加第一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所舉辦的「十大經典農漁村選拔」活動,在百餘個社區的強力競爭中,脫穎而出得到評審委員的青睞,得獲「十大經典農漁村」的殊榮!現在的華山更挾著「十大經典農漁村」之光環,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協助輔導下,持續推動提升服務品質及一系列行銷推廣活動,讓華山繼續發光發熱,除了成為臺灣休閒農村的代表,更朝向國際化之目標邁進!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6-09-07:1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