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米棧古道風情畫-花蓮壽豐米棧社區

水土保持局第六工程所 曾紹書

  日據時代至民國50幾年的時候,沒有台11線公路、與花蓮大橋,水璉地區的居民們,必須仰賴米棧古道翻山越嶺、將農產品挑至米棧屯積,居民再將貨物集中後,用渡船、牛車載運過花蓮溪到壽豐與花蓮來販售,其中最大宗的貨物是稻米,因此有了「米棧」這個名稱。

  台灣樟腦油生產量曾是世界總量的二分之一,日本人用其製造藥品、米達尺、三角規等賺取外匯是其富國重要資源。早期水璉、米棧、草鼻地區就有四 五十家民工組成的樟腦油煉造工寮,他們將煉好的樟腦油全部運至日本人,設在米棧第五鄰的倉庫,民工們生活所需要的全部補給品亦囤積於此,民工返迴工寮時順便攜回物資,或請挑夫代勞,其中最大宗的物資是白米,這是「米棧」這個地名的另一個說法。

  米棧社區位於花蓮縣壽豐鄉靠海岸山脈西側,花一九三縣道38公里至48公里之間,隔著花蓮溪與鳳林大里相望。位於海岸山脈西側山腰的地理位置,有一覽縱谷風光的優勢。
米棧古道路線圖

  青壯年人口外流嚴重的米棧社區,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為了留住輕壯年人口,特在該地區辦理鄉村人力培訓,並邀請了鄰近的中興社區一起上課,在角石工作室的幫助下,借得良好的上課地點,順利開課。

  米棧在以前原是聯通水璉和壽豐的要道,米為當時棧道運輸最大宗的日常生活用品,因而古道有「挑夫」這項特殊的行業,挑夫也成為米棧的精神象徵。社區居民基於該段文化歷史,復以古道豐饒的生態多樣性,決議善用課程所學與資源,讓因功效不再而沉寂的古道再現風華。

  透過多次課堂討論,歸納眾人想法,並經由授課講師提供之資訊與建議,以生態手法陸續清理出適宜的古道尺度、以竹與樹枝築土梯、固邊坡、掘導水道。在施作過程的細節檢討與修正中,漸漸誘發了學員們的長才,也建立了學員們的自信心,使得施作與討論的往返間,調整出適才適用的效益。

  古道修整工事既成,唯缺適宜之入口導引。學員們繼而討論以架橋型式將入口延伸至平穩的土地,並設計出特殊而合度的彎曲造形。運用在地素材,效法前輩經驗,使用當地豐富的竹材與九芎木,建造了與環境形象契合的古道入口意象。

  重塑古道精神-古道為昔日米棧與水璉之間輸通資源的要道,村落對古道的功能以物質往來的運輸依賴為重;台11線與連絡道相繼開通後,古道的運輸效益不再,見證古道風華的歷史遺痕與自然資源卻不可忽視。

  透過人力培訓課程對社區的影響,居民的地方認同感萌發,雖是老弱婦孺也跟著固守家園的中壯年一輩,紛紛站出來為提升環境品質,而貢獻一己之力。在社區開課的堅持中,開啟了與鄰近社區交流的合作之路;出外謀生的遊子,也因緣際會在人力培訓課程的工作坊中,發現根留家園的可能性。再現古道不僅理出塵封已久的歷史記憶,輸通了歸鄉遊子之路,也為社區之間架起了「心」的橋樑,更成為社區建構過去與未來,通往“新米棧”的道路。

  米棧社區因著人培課程誘發了社區能量,兩年兩期對社區密集性的知識教授與輔導,促使原有的社區發展協會更加有效率的運作,社區也發掘了蘊藏於當地、屬於地方的寶藏-米棧古道。

  課程與輔導只是引發社區自主活動的觸媒,藉著課程討論出的社區共識才是該戮力保持的價值。現階段已整修完成的古道,是社區的新起點,學員在古道整修的過程中,也看見了個人能同時兼顧生計與守護家園的機會,而古道修復只是開始,配套工事尚待著手進行,在水土保持與社區特色推展方面,可發起各種社區討論會,探討水土保持與社區經營、社區資源與特色發掘、生態工法與傳統工法、社區產業與社區行銷等各項議題;在古道營造方面,可串聯鄰近社區合力行動、維護古道環境、踏查古道文史、重新定線、辦理社區古道觀摩與實作,進一步調查古道開發史、訪談社區耆老口、社區挑夫,並彙編及整理口述資料。

  逐步統整建立各種社區軟硬體資訊的過程,將有機會牽起互助式的社區串聯資源網,同時,逐步發展的社區需要適度引入外來資源,如觀光旅遊消費、環境改善計劃提案等,以取得發展所需經費,並可透過資訊傳遞媒介增加曝光機會,間接提升社區人力人才的需求,進而引回各行各業的離鄉遊子返家從業、營造新家園。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6-12-11:34,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