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主委陳武雄讓農村更添詩意
詩人主委陳武雄讓農村更添詩意
刊登於新台灣新聞週刊第349期
要推動台灣為「無毒農業島」的農委會主委陳武雄,當年曾全程參與台灣叩關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推手。也是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科技經濟組政策委員,更是馬蕭農業政策主要推手。而陳武雄最不為人知的是,他也是一位詩情畫意的知名詩人,在詩壇他的筆名叫「陳填」。
陳武雄與詩結緣,他說是在年輕時有感而發而起的,少年時,陳武雄與一般年輕人一樣不知愁滋味,在桃園念武陵高中時就對古詩詞產生興趣,高中時從學校到火車站的上下學途中,沉醉於古詩的礸研,後來才又進入現代詩的研究。
1984年,陳武雄在農委會企畫科長任內,在中國時報發表了一系列的詩文,報社把他的稿費寄到了當時最負盛名也是戰後本土詩社的先聲詩人陳千武處(由於陳千武的真名就叫陳武雄),讓陳千武認識到陳武雄在詩文造詣的功力,陳武雄因此寄了兩篇詩給陳千武指教,沒想到陳千武竟然把它刊登在當時詩壇最富盛名的「笠詩社」的詩刊上,從此,陳武雄與詩人陳千武成了亦師亦友的關係,後來陳武雄自己也出了兩本詩集。
陳武雄就任農委會主委後,最近帶了一批詩人到農村參訪體驗,在「詩與休閒農業的對話」中詩人們對台灣的農村美學感動得不得了,陳武雄要在他任內把詩人的人文藝術之美加進去農村裡。他自己也在參訪宜蘭驚嘆宜蘭之美的同時,以「陳填」的筆名,寫下了這樣的一首詩︰
「穿過隧道,海浪走在前方,稻田斜引變型島。彩繪紙鳶飛舞,在金棗鴨賞之外,細雨輕飄著茶香」。
陳武雄今年64歲,美國伊利諾大學農經博士,早年長期在農委會服務,省府期間,受到當時省長宋楚瑜賞識,擔任台灣省農林廳廳長,之後到農委會擔任副主委職務,全程參與台灣叩關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曾擔任民進黨執政初期的農委會副主委。隨後並在民進黨執政期間辦理退休,辭去公務員轉戰國民黨智庫擔任科技經濟組政策委員。
陳武雄在國民黨智庫期間,曾經居中協調2006年國共合辦的兩岸農業論壇,2年前台灣柳丁生產過剩,陳武雄也幫助省農會,順利銷售1200噸的柳丁到中國。陳武雄,擅長對外談判,對農產品進軍中國相當積極。陳武雄日前表示,以他這2年和中國民間貿易團體的接觸,他認為農產品銷中,非常有空間,未來兩岸相關業者可以簽訂雙向的採購意向書,建立長久的貿易關係。
陳武雄在馬蕭農業政策中提出「給農民好生活的12項重要政策」,未來將持續加強造林,8年種6萬公頃,以及設立農業部,推動「農村再生計畫」,建立富麗新農村等。
他並提出農業3項願景,包括引領台灣在50年內建設為「無毒農業島」,以及馬蕭執政4年內,將讓台灣平均每戶農家所得突破100萬元。另外,也將建設4千個農村社區成為美麗恬靜的家園,和休閒農場結合,深化休閒農業區。 (余金來)
發布日期:97-07-11 |
![]() |
![]() |
97-07-11:2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