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日本「農政改革之檢討方向」簡介  


     企劃處 林文傑

一. 前言
日本為因應國際農業局勢快速變遷、努力實現提高糧食自給率的政策目標、新訂中長期農業政策發展方向等實需,於2009年1月19日成立以首相為召集人的「食料農業農村政策促進本部」,經多次閣僚會議協商,於4月17日初步提報「農政改革之基本方向」,以做為2009年8月日本研訂未來5年的新農業施政方針。因其內容頗具參考價值,特將其要點予以概述,供相關人士卓參。

二. 日本農政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農政改革的必要性:現今日本農業處於農業所得減少、農業勞動力老化、農地面積漸減、農業後續人員不足、農村過疏化、農業生產資材及國際糧食供需量價起伏巨變等情況下,為使日本農業能永續發展,農業施政方向已臨改革的臨界點。
(二)農政改革的目的:以達到「農業持續發展」、「安定糧食供需能力」及「農村活力」等3個「再生」為努力方向,以期能恢復農業及農村的熱情與活力,並讓日本全體國民同蒙其利。
(三)推展農政改革的方法:為使未來的農業政策能順利推展,除了重視生產者的權益,亦應同時兼顧食品產業、消費者等的需求。換句話說,未來農業政策的訂定希望採取經由全民共同研商的方式,建立具有透明性及公平性的共識,以期能達事半功倍之效。

三. 檢討項目及檢討方向
(一)提升食品的安全性:食品安全的管理範圍,宜自農場的生產至餐桌的末端消費,均以「防患於未然」為基本考量的重點,包括積極採用HACCP(危機分析與評估)、積極提供正確的食品產銷資訊等有效的方法,達到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及消費者食用食品時的安心等政策目的。
(二)培育及確保核心農民:為使日本的農業能夠永續發展及國民所需的糧食能安定供給,應重視農業經營所需的各種農業人才的培育與確保相關事宜,並由加強農業基礎設施、改善農業經營環境、鼓勵非農業人員投入農業產銷行列、確保農地及農業用水能獲得合理利用、強化農業金融體制、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等方面著手,以以期能確保核心農民安居樂業。
(三)農地問題:農地制度的改革,將農地制度的目的由昔日強調「農有」的理念,轉換為以「農用」為主軸的規範。亦即,未來農地轉用及農用區域的劃分等相關政策措施採「嚴加限制」的原則辦理,並以限制優良農地移轉、降低農地遺產稅及地價稅等稅賦、加強優良農地區域的基礎建設等方式,達到確保優良農地農用的政策目標。
(四)檢視農業產銷相關事宜:現今農業產銷常有生產過剩,引發資源浪費等疑慮,所以未來農業生產應以「需求」為出發點,以期農業產銷能順利推展。亦即,宜針對農業產品的特性訂定不同的產銷策略,例如蔬菜及畜產等資本集約型的產業,和稻米等土地利用型的產業的產銷有顯著的差異,因此,有必要檢視現今渠等的產銷實況及缺失,供做未來政策改革的參考依據。
(五)提高農業所得:由相關的統計資料得知,近15年來約有2/3的日本農家的農業所得(農業純所得)呈減少趨勢,顯示農業經營面臨嚴竣的挑戰,因此,宜深入檢討現今農業有關的生產、價格、生產成本、跨品目農業補貼等政策執行績效及利弊得失,供做未來訂定提高農業所得政策的參考,以期日本農業能永續發展。
(六)糧食自給率問題:由於世界人口呈增加趨勢,且印度及中國等人口眾多的國家,因其國民所得逐年成長而產生肉類等較高價位食品的量價亦隨之增加等因素影響,未來全球糧食供需量及價格可能呈現大幅度劇變的趨勢。其於日本擬將糧食自給率提高為50%的政策,今後日本糧食供需相關事宜,宜以世界糧食供需的立場,隨時檢視日本糧食供需實況,並確保肥料等農業生產資材能充裕供給,以期能達到糧食供給不虞匱乏的政策目標。
(七)農漁村對策:農山漁村聚落有國土保全、水資源涵養、生態保育等多項機能,但因人口過疏化及老化、生活機能欠佳、就業機會趨減等因素影響,面臨廢村等多重危機,因此,如何促使農山漁村活性化,為當前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宜由加強城鄉交流、鼓勵城市居民移居農山漁村、強化日本型農山漁村直接給付等政策著手,以期能確保農山漁村永續發展。
(八)加強農業與非農業間之合作:日本的農村及農業是全體國民共有的資產,因此,有必要以加強農業與非農業、農村與城市間之交流與合作等方式,達到促進農業及農村永續發展、城鄉互通有無等社會福祉目的。
(九)朝向新領域的挑戰:農林漁牧業及農山漁村具有豐富太陽能、風力、潮汐等綠能、可供生物科技研發的潛在性資源等漸受重視的資產,因此,如何結合渠等與非農業領域的產業,共同研發並且開創新領域的各種產業,為未來應重視的挑戰。

四. 結語
日本此次所公布的「農政改革之檢討方向」,以「農業持續發展」、「安定糧食供需」及「農村活力」為政策目標,基本方向包括提升食品安全、培育及確保核心農民、確保農地農用、需求導向的產銷規劃、提高農業所得、確保糧食供給、確保農村永續發展、加強與非農業部門合作、發展綠能及開創新領域產業等,將供做2009年8月研訂未來5年的新農業政策施政方針,故值得相關人士參考及持續關注。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8-06-23:10,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