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國際重要農情資訊

國際處 李蓮生 編輯

  1. 亞銀:忽視氣候變遷 亞太國家將嚴重受害

依據「亞洲開發銀行」 2009 年 9 月 30 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若忽視氣候變遷問題,亞太地區國家將面臨食物和能源短缺、貧窮問題惡化以及作物不斷減收等後果。

該項研究分別針對農業、移民、能源所提出之研究報告,若各國無法採行包括貿易自由化、引進更高品質作物品種等新措施的話,該地區將遭遇重大社會和經濟變化;在某些情境之下,未來 40 年間,食物價格可能因收成銳減而飆漲 70 %,使部分亞洲國家營養不良的問題更形嚴重。基於鄉村地區的整體貧窮狀況、氣候變遷的預期衝擊,以及其他的不確定性,審慎擘劃有其必要。

該項研究報告警告,像阿富汗 、 柬埔寨、寮國 、 緬甸、孟加拉、 尼泊爾這些貧窮嚴重的國家,不僅風險最高,恐怕也最無力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壓力。

2. 氣候變遷降低全球糧食產量 智庫籲積極增產

美國智庫 -- 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 IFPRI ) 2009 年 9 月 29 日表示,全球暖化將減少全球糧食產量,並導致在 2050 年開發中國家可獲得的食物減少,因此呼籲採取積極行動,提高糧食產量。

IFPRI 的報告指出,「氣候變遷使營養不良的兒童增加,並大幅降低熱量的消耗。」「對於發展中國家的一般消費者,熱量供應將較 2000 年減少 7 %。」

IFPRI 表示,較高的溫度將造成作物產量降低,助長植物疾病和蟲害。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 Sub-Saharan Africa )都將因產量和生產的下降,而受到最嚴重的傷害。

IFPRI 建議,每年增加 70 億美元的公部門開支在農業研究上,改進灌溉和連結產地與市場的道路,以抵消氣候變遷的影響。

3. 中國大陸廣西梧州發現萬年野生水稻

中國大陸廣西梧州市在 2009 年 9 月間發現一處野生水稻,專家確認距今至少有 1 萬年歷史,是研究古代水稻的「活化石」。廣西農業科學研究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陳成斌分析認為,這種野生水稻距今至少有 1 萬年歷史,屬中國大陸國家 2 級保護植物。

這片野生水稻是在梧州市長洲區倒水鎮東閣 3 組的一處山洼被發現,生長面積約 1 分地。水稻植株最高約 3 公尺,青綠色的葉子與普通水稻十分相似,但葉面積約大 3 至 4 倍。目前這些野生水稻已進入抽穗期,還沒有開花。

倒水鎮農業服務中心助理農藝師黃遠光表示,這處野生水稻是被當地上山割松脂的農民發現的,這種野生水稻生長週期較長, 1 年 1 熟,每年 3 月間開始生長, 10 月下旬成熟。

中國野生水稻有藥用野生稻、疣粒野生稻、普通野生稻等 3 個品種,梧州發現的屬藥用野生稻,抗病能力很強,基本上不會染病蟲害,穀穗結實率很高,一串穀穗近 1,000 粒,但秕穀比例相當大,而且同一串穀穗不同時間成熟,熟 1 粒掉 1 粒。此外,野生水稻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相當高,比現代水稻高出約 10 倍,即使在缺少陽光樹蔭下還能生長。

4. 全球 2/3 主要三角洲瀕臨沉沒

美國科學家研究過去 10 年拍攝的全球 33 處主要三角洲的衛星照片發現,有 2/3 的三角洲遭受地層下陷及海平面升高的雙重威脅,中國大陸的黃河、長江及珠江三角洲均被列入最危險級。其原因包括大肆超抽地下水與開探石油天然氣,以及地球 暖化。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北極及阿爾卑斯山研究所」學者 James Syvitski 領導的團隊發現,這些約有 5 億人口居住的主要三角洲, 85 %在過去 10 年受過嚴重 水災侵襲,面積達 26 萬平方公里。

除澳洲與南極洲外,各洲人口最稠密、農業最發達的三角洲都受害頗深,亞洲的三角洲受影響最大,數百萬人面臨威脅。他們將三角洲的危險程度分為 5 級,最危險級中國黃河、長江及珠江三角洲均入列,另有泰國湄南河、非洲埃及尼羅河以及法國隆河三角洲。危險居次者包括孟加拉恆河、緬甸的伊洛瓦底江、越南的湄公河及美國的密西西比河的三角洲。

人類行為危害三角洲原因包括在河流上游蓋水壩截流、超抽地下水及採礦。如湄南河三角洲地下水層每年降低 5 到 15 公分,義大利波河三角洲開採甲烷導致地層下陷 3.7 公尺。其次是地球暖化,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小組原先預測, 2070 年海平面將上升 21 到 71 公分,近來參考格陵蘭與南極洲冰棚急速融化數據,已修正為本世紀末海面會上升至少 1 公尺。

5. 俄計劃 2012 年將進口肉類數量縮減一半

俄羅斯農業部長葉連娜 · 斯克倫尼克 2009 年 9 月 21 日透露,俄羅斯計劃到 2012 年為止將進口肉類產品在國內市場所占百分比降低 18 %,屆時進口肉類將縮減至 2008 年的一半。

斯克倫尼克指出, 2009 年上半年俄羅斯進口肉類已縮減了將近 30 %,根據農業部預測,在 2009 年底進口肉類的百分比會降低至 25 %,而 2008 年的這一指數是 32 %。

斯克倫尼克 21 日在聯邦委員會就 2008 至 2012 年農業發展國家計畫實施召開的會議上發言時說:「我國農業面臨的主要任務是減少進口肉類產品在國內市場的數額。我們計劃在 2012 年把這個比例降低至 18 %,這和 2008 年相比幾乎減少一半。」

6. 德法酪農將大量鮮奶倒入萊因河 抗議價低

歐洲多國的酪農近來為抗議牛奶價格過低,紛紛採取行動;比利時酪農在 2009 年 9 月 17 日將 300 萬公升的牛奶倒在農田。法國酪農 2009 年 9 月 18 日也駕駛 3 百多輛弋引車,將 350 萬公升的鮮奶倒在觀光景點「聖米歇山」附近;更早前,德國酪農前往柏林,將牛奶倒在農業部大樓前,還有酪農舉行示威遊行; 法國與德國的酪農 2009 年 9 月 19 日也聚集在德法邊界,將大量鮮奶倒入萊因河。不少酪農表示,牛奶價格大跌,已低於成本價,這種情況若持續,他們都將破產。

2009 年春天以來, 歐盟境內的牛奶價格跌了 40 %, 1 公斤合 台幣只有 10 幾塊錢,連成本的一半都不到,酪農叫苦連天,目前約有半數酪農已經拒絕供貨,預計部分超市的乳製品馬上就會開始缺貨,希望迫使價格回升,不過業者最希望歐盟與各國政府拿出辦法促銷協調,否則酪農業只有死路一條。

法國政府召開緊急會議,並提出 3,000 萬歐元的農業補助,同時也召集銀行、保險業者研擬方案,協助酪農度過危機。

7. 馬拉威依據選民登記卡發放補助肥料

馬拉威宣佈要用選民登記卡,作為申領補助肥料的憑證,當局宣稱這麼做的目的是要防止冒用人頭的狀況,不過反對黨說,選民登記卡只能證明投票資格,卻無法辨識持卡人是否符合補貼條件,政府這麼做反而會讓許多因故沒有完成選民登記的人,被剝奪了應該享有的福利。

馬拉威和非洲許多國家一樣,因為天災人禍,面臨長期糧食危機,因為無法穩定耕作,農民收入減少,許多人連種子和肥料都買不起, 4 年前(即 2005 年),馬拉威展開農業補助計畫, 2009 年有 160 萬人可以領取到政府發放的種子和肥料,可是,馬拉威沒有身分證,一般人都用護照或是駕駛執照來證明身分,由於冒用身分的情況嚴重, 2009 年,農業部決定改用選民登記卡作發放憑證,不過這個作法顯然還是存在其他漏洞,人權團體和反對黨都批評,可是他們似乎也拿不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8. 綠色革命之父 布若格 病逝

1970 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有「綠色革命之父」美譽的美國農業學者布若格( Norman Borlaug ), 2009 年 9 月 12 日日晚間因 癌症引發的併發症,在美國德州家中病逝,享壽 95 歲。

布若格 1914 年生於愛荷華州農家, 1940 年取得博士學位。第 2 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進入洛克斐勒 基金會,開始推動糧食增產。

1960 年代初期,布若格在墨西哥培育出耐旱、抗病蟲害且高產量的矮生種小麥。新品種在拉丁 美洲大豐收,讓原本需要進口糧食的墨西哥,在 1963 年成為小麥輸出國。

有了墨西哥經驗加持,布若格又把麥種和肥料,送往印度和巴期斯坦等糧食嚴重缺乏的落後國家,兩國小麥產量激增,糧荒得以紓解。

布若格在第三世界對抗全球飢荒,拯救超過 10 億人性命,協助避免 1960 年代廣泛預測將會發生的大饑荒,改變了歷史等偉大貢獻,讓他於 1970 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獲知消息時他人還在田裡工作;甚至到 90 歲的高齡,他仍在大學任教,培養年輕學子交棒。他也在 1986 年創辦「世界糧食獎」( World Food Prize ),表彰對糧食增產有貢獻的個人。 2006 年他出版傳記「餵養全世界的人」, 2007 年他從當時美國總統 布希手中,接過了平民最高榮譽的國會金質勳章。

拜綠色革命之賜, 1960 到 90 年,世界糧食產量增加 1 倍。但 1990 年代後,「神奇麥種」增產率節節下滑,已低於人口成長率。全球仍有逾 10 億人陷於饑荒,綠色革命雖然提高糧食產量,仍彌補不了人口過度成長的缺口。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綠色革命也屢遭環保人士批評。他們認為,布若格採用密集、單種栽培的耕種方式,加上仰賴人工化肥,對環境造成傷害。但布若格反駁,他的方式可減少農地面積,因此能保護環境,反倒是低技術、有機等耕種方式容易造成飢荒。

9. 國際稻米研究所將在星進行水稻雜交等研究

總部設在 菲律賓的國際稻米研究所和農業科技公司 Syngenta 簽約,準備在未來 5 年內,在新加坡進行水稻雜交和稻田省水等研究項目。

國際稻米研究所理事長齊格勒( Robert Zeigler ) 2009 年 9 月 7 日在新加坡的簽約儀式中表示,糧食危機是過去 10 到 15 年內世界忽視水稻研究造成的,絕非偶然。

齊格勒說,人類上世紀 60 年代遭遇飢荒,從而衍生第 1 波「綠色革命」,也就是開發中國家和落後國家為解決糧食問題,進而大規模進行農業技術改良,並引進新品種及使用化學肥料促進糧食收成量增加,這使全球糧食產量在 80 年代達到頂峰,造成米價下跌,人們也因而對糧食問題掉以輕心。各國逐漸減少水稻科研的經費,年輕科研人員放棄農業研究轉而從事其他科研領域,導致水稻科研創新急劇下跌。米產量和各國囤糧從 2000 年起降低,米價看漲,導致 2007 年的糧食危機。目前雖然全球暫時贏了糧食危機的戰役,但戰爭還未結束。目前全球有約 1/3 的人口以米為主食, 非洲國家也出現愈來愈多依賴稻米的趨勢,但全球米產量最高的亞洲,卻把適合種植水稻的田地佔用,加上城市化加劇,這些水稻田也逐漸消失。

根據統計, 1 公頃的稻田米產量可以餵飽 4 人,到 2030 年則必須餵飽為 5 人。這就是說,科研人員必須在 20 年內有所成就,讓水稻產量大幅增加,否則全球將有 20 %的人口面臨挨餓困境。國際稻米研究所因此鼓吹以基因等生物科技為基礎的第 2 波「綠色革命」,希望在氣候和雨量豐富適合稻米生長的東南亞推動。

齊格勒表示,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科研和商業中心,擁有大量科技人才和基礎設施,可促進水稻科研能力成長,及各科研中心和私人企業的合作。因此,國際稻米研究所和先正達公司簽約,將在新加坡進行水稻雜交和稻田省水等科研項目。此外,國際稻米研究所也準備和拜耳( Bayer )集團,進行類似的科研合作。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8-10-19:1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