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水稻

一、寒害徵狀

(一)秧苗期

  水稻於秧苗期受寒害,稻苗生長較遲,秧苗也變得比較矮小、發育緩慢。

(二)本田初期

  一期作水稻插秧後不久,經常會遭遇寒流或冷氣團侵襲,常有13℃以下之低溫環境,插秧不久的稻株容易發生寒害,致使生育受阻甚至死亡。

(三)水稻孕穗期間

  水稻孕穗期間對低溫最為敏感,尤其在開花前兩週左右之「減數分裂期」,如連續幾天溫度都低於20℃以下,對低溫敏感性稻種將會因為寒害而發生稻穀不稔實,即所謂的空穗,也有人稱為「青立不稔症」,若溫度低於18℃時,則受害情形會更嚴重。

(四)水稻生育後期

  二期作如果種植過晚,抽穗至成熟期容易受到低溫、低日照或季風影響,稻穀成熟期會延遲、結實不良,造成減產損失。

二、寒害發生期間

  水稻在日平均溫度低於20℃時,對不同生育階段會發生不同類型的寒害傷害:

(一)一期作

  一期作氣溫由低溫上昇至高溫,在水稻秧苗期溫度最低,其後氣溫隨植株之生長而上升,至成熟期溫度達到最高;一般一期稻作秧苗期常遭遇低溫寒流或冷氣團,秧苗易受低溫寒害;在4、5月梅雨期偶然會有異常天氣發生,此時會有連續幾天溫度低於20℃以下,若逢稻株發育至孕穗期,將會導致稻穀結實不良、產量降低等現象。

(二)二期作

  二期作剛好相反,由高溫降至低溫,於秧苗期至分蘗期為高溫環境,抽穗期至成熟期,氣溫逐漸下降。二期作水稻插秧延後時,常在孕穗期至乳熟期遭遇到低溫或季風影響,造成稻穀充實不良情形,影響米質與產量。

三、寒害防治措施

(一)秧苗期

  一期作秧苗期在低溫環境,需要預防寒害,因此在育苗綠化場會覆蓋透明塑膠布或不織布保溫。一般塑膠布保溫效果較好,在陰冷天氣塑膠布內溫度高於外界2?5℃,但在晴天無風時塑膠布內溫度會大幅昇高,應適時翻開塑膠布降溫與通風;不織布具有透光、透氣、透水的優點,但是保溫效果較差,在陰冷天氣比塑膠布內溫度約低2℃,因此當冷氣團來襲(溫度低於10℃)時,應在不織布上面加蓋一層塑膠布或不織布保溫,待溫度回升後除去。品種間對冷害之反應並不相同,其中秈稻對於低溫比較敏感,當氣象預報有寒流或冷氣團來襲時,更應事先加強防寒措施。

(二)本田初期

  可於傍晚時灌水,使田間保持深水流動,藉由田水的高熱容量及釋溫來防止葉片受到寒害或霜害;至翌日氣溫上升時,再排除田間積水,恢復一般管理。

(三)水稻孕穗期間

  一般正常年期孕穗期都不會發生低溫情形,但在氣候反常之年度,低溫敏感性稻種恰於「減數分裂期」遇到低溫時,將發生寒害而造成稻穀不稔實現象。為防止發生此類寒害災情,農友應注意調整種植時期:一般中晚熟品種依當地慣行農時,不要過早種植,可以避免本田初期之寒害及氣候反常時發生之孕穗期低溫危害;對於早熟稻品種應該稍晚種植,一般到2月下旬以後種植比較安全。

  又在施用重肥的環境下,稻株對於低溫的反應更敏感,但是磷肥可以減輕危害;因此田間管理方面,對於容易發生低溫危害之品種,應採較晚種植並避免重施氮肥,酌量增施磷肥,以增強對低溫之抵抗性。

(四)水稻生育後期

  水稻幼穗分化期至抽穗期間,對低溫較敏感,如遇氣象低溫預報,可加高稻田灌溉水深度(水的熱容量大,降溫慢),俟天氣溫暖時再將水排出,適度減輕低溫寒害。對於低溫比較敏感之品種,應宣導農友二期稻作提早於7月下旬種植,避免過晚種植,以確保生育後期不會因為受低溫或季風影響而造成減產損失。

四、寒害災害影響評估

  在水稻生育期間遭受低溫侵襲時,評估災情之嚴重程度端視溫度下降幅度、降溫速率與低溫期長短而異,也因為品種感溫性和發生之時期而有不同。生育早期的寒害影響,多半僅會延緩生長與延遲生育;比較敏感的幼穗形成期寒害,會使抽穗遲滯甚至空穗;穀粒充實期之寒害,則會妨礙穀粒充實而減輕粒重。因此,受寒害之影響評估應依實際情況判定,應當慎選合適品種與栽植期,並隨時注意氣象預報採行適當之防護措施,以避免或減少災情。

  • 回上一頁
  • 99-01-06: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