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蘭陽平原裡的大進傳奇

水保局台北分局 邱月花

大進─山青水美、團結和諧的世外桃源

宜蘭縣 冬山鄉 大進村,是農村再生的一則傳奇。

  大進村位於宜蘭縣冬山鄉,宜33號公路(羅寒公路)由東至西橫貫村莊,是蘭陽平原邊陲的一個中型農村。大進村的地形像一個畚箕,南、北、西三面均被山丘圍繞,與寒溪村連結成一個狹長的山谷。番社坑(註1)由西向東流經本村,將本村劃分成南、北兩部。洪水期的番社坑洪流沖抵鼻仔頭山邊,阻斷本村對外交通。所以大進村這個山谷就成為封閉型的山谷了,只有一個狹小的開口,地形封閉。以羅東溪為界,分成三個區塊,一是種綠竹筍的淋漓坑,二是種茶葉的蚊子坑,三是種水果的小埤,擁有山地、平地、溪流等豐富的自然資源。

  大進村居民世代務農,但隨著社會變遷,農業收入不佳,造成人口外移、土地荒廢、傳承流失,整個山村1,000多公頃的農地只剩1,000多位居民。

  因屬封閉型山谷,且為番社坑分割而地形不完整。雖距羅東不遠,卻是宜蘭平原開發最晚的地方,而被邊緣化了。但是環繞的淺山丘,林相完整植被良好,山泉淙淙,甘甜清冽。

  農民辛勤經營的果園,四季均有多種水果盛產,因屬低開發區,森林茂密數量繁多的野鳥,飛躍鳴叫於林間果園。還有活潑敏捷的台灣彌猴群偶爾現蹤跡於山林;不知何時,難得一見的老鷹就盤旋於山谷晴空,予人一番意外的驚喜。

  屬封閉型的小埤湖,是現今僅存少數未被污染的湖泊,村民正努力做生態保育復育的工作,小埤湖的優美景觀與生態環境又是大進村未來新的希望。

  因地形封閉且屬番界,所以開發最晚。從各地移民而來的窮苦人家,在此落地生根,就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移民社會。

  福佬人、客家人、平埔人、外省人遷居到這裡以後,語言、生活、習俗早就融合了。但仔細探索,仍可分辨出各族群的人格特質與習性。

  團結、互助是移民社會求生存的不二法則,至今本村仍保有這美好的傳統。尤其是村民遇有婚喪喜慶,就會全體動員,協助辦理,藉機聚會、話敘,並且傳遞訊息、交流感情。

  堅守家園,勤奮工作。雖然兒女均已成家立業,但執著的農夫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勞動於果園、茶園。大進村優美的果園、茶園景觀,全歸功於他們的努力。

  在這山村店舖,往往可以遇到來此消費的南島族群最古老的民族 — 泰雅人。你只要請他們喝一杯「阿比仔」(維士比)或遞給他們一支「香煙」,就可以用最古老的南島族群語言 — 泰雅語和他們聊天(如果你會的話)。

  如果遇到年輕的泰雅人,請他們喝一杯「三合一」(米酒、咖啡、鮮乳),就可以和他們聊天了。從他們茫然的眼神,你就會感受到那種被同化而失去原有的山岳文明的悲哀和與文明社會競爭的弱勢者的無奈。

  大進村雖在台灣經濟突飛發展的過程中被邊緣化了,但也免卻不當開發的破壞。現今仍保留著散村聚落型態,少有聯棟式的國民住宅;全村還可看到炊煙裊裊景相。保有最多、最完整的民國40年代、50年代、60年代的山村建築。

培根計畫及 農村再生計畫,為社區注入活水

  好山好水是大進村的驕傲,尤其天然資源維護讓大進人引以為傲,多數社區農民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早期治山防洪績效讚譽有加;特別是近期推出培根計畫及農村再生社區整體規劃,為全國農村社區注入一股活水,尤其是大進社區更是雀躍不已,因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整體目標一致,讓人感受到宜蘭農村社區再生的旺盛活力。

  筆者曾多次深入大進農村社區體驗,與在地居民接觸互動,感受到農村居民渴望再生的眼神。整體而言,天然資源、農業、休閒、社區的活力及文化產業,大致構成了大進農村整體的環境基調。惟農村社會人力老化、農業經營不易、生活空間機能不佳、灌溉用水缺乏系統性,以及長久以來居民信心低落等問題為普遍現況,亟待解決。

  農村再生整體規劃以社區環境改善為始,即透過地方活化的建設,以在地自主的精神,結合在地的相關組織與專業的團隊輔導,協助社區克服種種問題,重建農村居民的自信與尊嚴,以人為本位的軟體來驅動有形的硬體,讓土地與環境重新被尊重、讓農村再現驕傲,以有效落實農村再生之目標。

  被忽略的世外桃源(大進)默默展開了寧靜革命,可惜的是,到大進村的遊客,多為採買水果、蜜餞而來,卻忽略了這裡美好而特殊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由於地處偏遠,除了一些算完整的治山防洪工程及灌溉用蓄水池外,沒有重大建設,因此造就大進依然保有相當完整的自然景觀及傳統散村聚落。因地形屬山谷聚落型態,在地居民多數務農,教育程度不普及與外界接觸較不頻繁,居民是純樸善良的農民,也導致許多避鄰設施在當地設置,更讓整體發展蒙上阻礙。尤其近年來私人業者擬於村莊入口處設置納骨設施,居民全體動員自救至今已有 1800 天,為維護這片美好家園,居民開始團結一致,共同抵抗避鄰設施。同時參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人才培育課程,以務實態度學習,全體居民開始邁出農村再生第一步。

  社區營造頗具成效的大進,其關鍵除環境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背後的驅動軟體──「人」,大進從沒落的邊緣尋找一線曙光。

  培根計畫是一個機會,加上村民亟思改變的企圖與決心,凝聚了一股強而有力的動能,從認識、參與、付出,大家凝聚的共識確實值得感動。

  當然整體發展過程,「因雇工購料」的操作模式最能直接觸動「在地情感」,一件工程由居民討論、形成共識、研提計畫、分工執行、共同維護,施作過程不但居民情感凝聚在一起,也開始互相關懷並尊重人與環境、土地之間的和諧才能永續經營。在「因雇工購料」的操作模式中也讓人察覺,組織領導人的無私是牽引居民共識參與的關鍵,若非則難具成效。

  大進從寧靜革命歷程中交織一串串令人感動的人、事、物, 村長藍細川說,半年來已有30多位原本在城市工作的大進青年,返回大進定居務農,加入社區營造的團隊。改變的觸媒是三年前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所開辦「培根計畫」,由農村居民自主性的愛鄉意識發動社區改造,政府扮演知識授予、協調資源的輔導角色。

  大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文仁笑著說,自己每天都去上「培根計畫」課程,唯一一次沒上完課是重感冒頂不住才去吊點滴的。「因為(課程)都講到我們的心坎裡,所以我們就有興趣啦!」。

復甦與蛻變:生態復育與文化傳承

  他們先從尋找地方生態與文化傳承開始。種了10多年水生植物的阿揚仔,被村民稱為「水生達人」,他無償提供自家土地,栽植上千種水生動植物,成為具當地特色的景觀生態濕地,這一方山水,提供學校社區教學,認識大自然,也增加農村利益。

  再來是建造石板屋、奉茶亭。石板屋曾是大進村建築文化歷史中重要特色,黑石板也是當地特有石材;至於奉茶亭則是重現古早大進人的人情味,早年大進村是先民山區和羅東鎮之間的必經之地,村民總會在路旁備茶水供過路人飲用。居民利用筆筒樹和竹片做樑柱,再採來天然的藤蔓代替鐵釘,集體建造的奉茶亭既傳承了工法又符合節能減碳的精神。

  還有修路種花。大進村民重新修建貫穿全村的主要道路,並在路旁種滿豔紫色野牡丹,這顏色可是村民討論好幾次才決定的。土地由村民無償提供,人工由全體村民義務提供,種了4萬多株野牡丹造景,如今已成紫色大道。

  走入社團,最感人的部分在於人心,村民願意熱心投入,以無私的精神奉獻鄉里,進而引發大家的相續投入,更帶來了整個社區的進步, 「培根計畫」不但讓大進村地力再生、文化再生、農村的人也再生了!以 文化組 46歲的藍欽祿 為例 , 曾經是居民眼中看似流浪又不善與家人溝通。但自從阿祿仔參加培根課程,在其中找到興趣也看見希望,主動參與文化資源調查工作,開啟了大進文化尋根之路,結果成效斐然,不但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也找回許多先民遺留的文化,阿祿仔破舊的雞舍變成大進文化見學中心(野燒陶見學坊),一個小啟發竟尋回被遺忘的文化及深藏阿祿仔內心的自信;現在的他已是大進文化達人,更是一家人的驕傲,也是大家學習的對象。

  因為人的改變,讓很多事物亦隨之改變;紫色花道、奉茶亭、生命水(淋漓坑灌溉引用水)等等蘊育而生。農村再生計畫由下而上的模式,讓社區居民亦開始思索如何讓農業升級以達三生(生活、生產、生態)、三農(農村、農民、農業)共存、社區自給自主的目標。

  看到大進的蛻變,他們築鳳引巢,骨幹脊樑已找到自己的願景目標,老農夫見到陸續返家定居的少年仔,流露喜悅滿足的笑容與自信的眼神,看著一群為家鄉打拼的背影,既堅定又自信,大進持續在寧靜中革命,為自己的未來革命,我們都感受到農村再生曙光灑落在大進的土地上,牽引著異鄉遊子──回家真好!

  這一把由農村中壯世代燃起的「農村再生」希望之火,已帶動了大進的「青年返鄉潮」。一個拉一個,為大進的美麗明天一同打拚!

註1:蕃社坑為蘭陽溪(舊名濁水溪)支流。原名寒死人溪,後名為蕃社坑,今名為羅東溪。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9-06-21:1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