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總結報告

主任委員 陳武雄

一. 前言

  農業攸關每個人生活及飲食消費需求,農業施政推動健康安全、科技卓越與注重在地發展的休閒樂活等精緻農業,已考量氣候變遷影響,朝綠色生態產業發展。

  今年是「國際生物多樣性年」與「台灣節能減碳年」,本會議之召開具前瞻性與重大意義。

  經分組會議與今日跨領域的研討,共獲致 43 項策略,計有相應之 208 項措施。對於農業未來因應氣候變遷之調適策略已有更明確的方向與更周延的作法。

二. 農業調適政策架構與願景

圖1 我國因應氣候變遷農業調適政策架構

圖 1  我國因應氣候變遷農業調適政策架構

圖2 願景:低風險、低碳排、新商機

圖 2  願景:低風險、低碳排、新商機


三. 農業調適策略

(一)維護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

  農業與水土資源密不可分,須確保農業用水、農地永續利用,維護生物多樣性,發展與環境和諧共存的自然農業。

1. 友善使用農業用地:農地、林地及山坡地分級分區使用,結合農村整體規劃,發展與環境共存的自然農業,研擬受氣候變遷影響之財產權保障,提供必要之輔導及補償。

2. 發揮邊際土地之生態及滯洪功能:評估易淹水地區,規劃作為濕地、生態教育公園或提供為洪氾發生之緩衝帶。

3. 提升農業儲水功能及用水效率:建立高效農業用水、儲水、調度及回饋機制,蓄存豐水期水量,活用回歸水及夜間灌溉餘水。

4. 建立生物多樣性風險管理策略:擴大生態保護區,建構多元種原保存機制,設立全國生物多樣性資訊中心,追蹤物種變遷,維護生物多樣性。

(二)加強農業產業調適

  農業生產受氣候變遷影響,溫度、日照、降水變化加劇,影響動植物生產區位、產量與品質,危及糧食安全。

1. 研發抗逆境品種及設施:推動高科技遺傳育種,強化設施栽培、溫室環控等生產管理新技術。

2. 發展環境友善生產模式:推動有機農業與健康管理栽培模式;儲備木材自給潛力,研發生產具地方特色之國產環保林產品。

3. 建立漁業作業新秩序:透過跨國區域性合作,掌握全球漁場、海汛變動;因應海洋與棲地生態改變,劃設海洋保護區,輔導漁民調整漁具漁法、漁期漁區,發展與環境和諧漁業。

4. 推廣縮短食物里程消費觀念:鼓勵在地生產,在地消費,善用技術及地理優勢,發展在地優勢農業。

(三)建構糧食安全體系

  氣候變遷加深糧食安全危機,依風險程度規劃糧食安全供應。

1. 提升糧食自給機能:促進休耕地活化,檢討休耕補助措施,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擴大經營規模,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鼓勵在地飲食消費,提高糧食自給率。

2. 確保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糧食安全及生態所需之農地總量及區位,維護優良農地,引導合理利用與管制,確保優良農業生產區。

3. 建構糧食風險管理體系:研訂主要糧食安全存量標準,依不同風險等級規劃適當之糧食生產結構,掌握國際糧情動態資訊,推動區域糧食安全儲備機制,建立國外緊急供應管道。

(四)強化天然災害防救能力

  未來災害型態的複雜度與救災復建的困難度預料將愈來愈高,必須強化天然災害防救能力。

1. 科技防災整備:統合各部會之防救災資訊系統,建立複合型災害監測預警與分級疏散避難機制,強化減災資材整備,強化地方政府防災決策及執行能力。

2. 全流域整體治理:以聚落安全為核心,導入全流域整體治理及管理策略,整合山林河路橋防災資訊及建構決策支援平台,研究集水區最佳保育治理模式,加速災區水土保持復建。

3. 強化農村自主防護:推廣農漁村極端天氣防避災知識,建置風險管理體系,提供社區防救災專業協助,提升農村自主防災能力。

(五)擴大農業節能減碳

  海洋、土壤、森林生態系是碳吸附排名前 3 名,農業是碳吸存量大於排放量的產業,正是減緩全球暖化現象的關鍵產業。

1. 發展節能減碳新技術及設施:開發低耗能與節能農漁機具與設施,運用太陽能等多元再生能源,推動農業節能環控生產模式;改善畜牧業經營與廢水循環利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2. 推行「農產品碳足跡」制度:發展低碳農業,鼓勵消費低碳農產品,並建立農業碳排放量盤查制度。推廣合理化施肥、低投入之栽培模式,研發稻桿等在地農業廢棄資材再利用。

3. 強化農業碳匯功能:發動全國造林與加強護林,充分利用公私有地,鼓勵公民營機關團體參與,適度提高山坡地獎勵金;並推展海洋植藻、農田保育耕犁,研發增加森林、海洋及土壤碳匯之技術。

(六)建立監測預警機制

  氣候變遷對本土農業的衝擊範圍與影響程度,仍有許多待進一步探究,須進行跨部會、跨科技合作,建構預警監測機制,俾作為政策決斷之重要參據。

1. 建立農業體系脆弱度評估指標。

․ 掌握國際氣候動態資訊,評估氣候變遷對動植物生理及疫病蟲害風險之衝擊。

․ 建置全國農地資訊整合平台,進行農地資源質量變化動態監測。

․ 追蹤海洋生態環境及魚群物種分布和迴游路徑的變動。

2. 建構監測與預警機制

․ 建立動植物疫情通報與反應機制。

․ 農漁畜產品安全供應之預警處理系統。

․ 強化複合型災害潛勢評估及預報模式。

四 . 未來關鍵策略

(一) 依風險程度建構糧食安全體系:除考慮糧食安全存量外將依糧食安全風險,分高中低三級規劃不同糧食生產結構及供應機制,並參與區域糧食安全儲備。

(二) 整合科技提升產業抗逆境能力:研發抗旱、耐熱、耐鹽等抗逆境品種,應用氣象及資通訊等跨領域科技於產業經營,並維護生物多樣性。

(三) 推動低碳農業:發揮在地生產優勢,鼓勵在地消費,發展低碳足跡農產品;同時建立農業碳排放量盤查制度。

(四) 發揮邊際土地的生態及滯洪功能:規劃易淹水地區作為濕地或提供為洪氾發生的緩衝帶;研擬受氣候變遷影響的財產權保障,提供必要的輔導及補償。

(五) 強化農村自主防災體系:連結全國防災體系與整合資通科技,建制農村風險管理體系,提升農村自主防災能力。

(六) 開創低耗能、低碳排的綠金新商機:發展節能、低碳排之新農業經營模式及健康安全的綠金農業。

(七) 建立生物多樣性風險管理策略:擴大生態及海洋保護區,建構多元種原保存機制,設立生物多樣性資訊中心,追蹤物種變遷,維護生物多樣性。

五 . 結語

  氣候變遷是一個全球性的考驗與動態挑戰,除減緩與調適因應外,需改變思維創造利基,建構滾動式的調整策略及擴大全民的共同參與。

  鑒於氣候變遷之規模與頻率等因素存在不確定性,資源投入必須體認抉擇之無悔性,考慮整體發展正向需求與成本最適運用,將本次會議結論依優先次序,擬定短、中、長程具體行動方案,推動實施。

  未來將秉持「健康、效率、永續經營」農業施政方針,持續創新與追求動態平衡,化危機為新契機,掌握低風險、低碳排,發展新興綠金農業,以確保糧食安全與台灣農業的永續發展。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9-07-14:1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