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台灣地區蜜蜂病毒監測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盧美君‧吳輝虎‧侯鳳舞

壹. 前言

  蜜蜂是大自然中植物繁衍最主要的授粉媒介;如今,人類有三分之一的食物,直接或間接的來自於需要蜜蜂授粉的作物;台灣自1910年引進義大利蜂迄今近百年,除了生產蜂產品外,全年無休的小小蜜蜂,對國內農糧作物之生產功不可沒,據統計全世界需昆蟲授粉作物之產值約新台幣6兆1,200萬,其中有80%的授粉媒介為蜜蜂,需蜜蜂授粉之作物年產值達台幣500億元以上,堪稱為現代的「農業之翼」。

  2004 至 2008 年間北美洲、歐洲及印度等地驚傳蜜蜂神祕消失,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這種蜂群崩解失調( 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 )現象的共同的特徵為外勤工蜂一去不復返,蜂巢周圍無蜜蜂殘體,巢內僅剩少數之內勤蜂、幼蟲、蛹、卵及蜂王,蜂勢瞬間衰退而不留痕跡。以美國為例,全美 240 萬的蜂群中,有一半以上用來授粉,每年需蜜蜂授粉的作物產值約 150 億美元, 2006 至 2007 年間因 CCD 造成的損失達 30-90% ,科學研究結果顯示, 96.1% 的 CCD 蜂群含有以色列麻痹病毒( Israel acute paralysis virus, IAPV ),而接種 IAPV 的健康蜂群,致死率可達 70-80% ,原先被認為低病原性昆蟲 RNA 病毒,對蜂群的威脅性顯現無疑,至此蜜蜂病毒的研究逐漸受到國際的重視。

貳. 台灣地區蜜蜂病毒之監測現況

  目前,被報導的蜜蜂病毒約有 19 種,在分類上大多屬於蜜蜂類小 RNA 病毒( picorna-like virus ),其中有 9 種已完成全長定序,分別為急性蜜蜂麻痹病毒( acute bee-paralysis virus, ABPV )、蜜蜂黑王台病毒( black queen-cell virus, BQCV )、克什米爾蜜蜂病毒( Kashmir bee virus, KBV )、慢性蜜蜂痲痺病毒( chronic bee-paralysis virus, CBPV )、蜜蜂囊雛病毒( sacbrood bee virus, SBV )、蜜蜂畸翅病毒( deformed wing virus, DWV )、蜂蟹蟎病毒( varroa destructor virus, VDV )、 Kakugo virus ( KV )及以色列麻痹病毒( israel acute paralysis virus, IAPV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與台大昆蟲系王重雄老師合作,利用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 RT-PCR )技術,進行台灣地區北、中、南、東共 9 個蜂場蜜蜂病毒監測。檢測結果顯示, 7 種蜜蜂病毒中,有 5 種病毒── DWV 、 SBV 、 BQCV 、 KBV 、 KV 於蜂場中潛伏存在;平均感染率在 6 月為 42 %, 12 月時升高至 94.4 %;除 SBV 外,其它 4 種病毒可感染任一發育階段的蜂群; 6 月期間成蜂主要感染的病毒為 SBV 及 DWV ,幼蟲及蛹以感染 KV 為最普遍,冬季則不論發育階段,以 BQCV 、 KBV 及 DWV 為主要感染之病毒種類;樣本多重感染現象普遍存在,即一隻蜂感染 2 個以上的病毒;就發育階段而言,幼蟲的感染比例最高,其次為蛹及成蜂。根據文獻報導,蜜蜂病毒的傳染主要經由蜂蟹蟎(Varroa destructor )、餵食及蜂王垂直傳染,事實上檢測之蜂蟹蟎、蜂蜜、花粉、蜂王漿及蜂王樣本中,也有蜜蜂病毒的潛伏。

  一般而言,蜜蜂感染病毒的主要症狀為尾部較黑、斑紋不明顯、體毛掉落、吻伸長、感染的成蜂顯現跳躍不平衡感,部分病蜂無法飛翔而只能爬行,其它依病毒種類而有不同症狀,如感染 DWV 的成蜂翅膀畸型; SBV 使得幼蟲無法化蛹,皮下形成囊狀物; CBPV 及 ABPV 病毒造成的麻痺、顫抖症狀。因蜜蜂常感染多重病毒,在診斷上很難就症狀研判病毒種類;因蜜蜂微粒子病(由一種原生動物感染所致)常伴隨著病毒發生,加上蜂蟹蟎感染與 DWV 一樣會使得蜜蜂翅膀畸型或萎縮,複雜的多重致病因子,使得開發蜜蜂病毒病分子檢測技術,用於田間診斷上格外的重要。

參. 蜜蜂病毒偵測及健康管理為防治首要措施

  在這裡我們不禁要問,蜜蜂病毒要如何防治?一旦低病原性、潛伏感染的蜜蜂病毒轉化成高病原的蜜蜂殺手,又要如何因應? CCD 事件是一個例子,田間也不乏疑似蜜蜂病毒的診斷案件,尤其在越冬時節。蜜蜂病毒目前尚無藥物可供防治使用,只能藉由改善蜂群管理著手,大部分疑似病毒案例,發病快速且突然,嚴重的發病 3 天內可導致蜂群折損一半,所幸的是若蜂王仍健康,經簡單的消毒處理,尚可緩和或控制疫情蔓延。監測結果顯示台灣蜂場普遍潛伏著病毒,雖然以慣行的養蜂管理模式,在食物不虞匱乏,蜂群強勢及健康的情況下,不見得會發病,但 RNA 病毒的變異大,受到環境及氣候因子影響,何時會出現高病原性的蜜蜂病毒不得而知,因此進行蜜蜂病毒偵測,並瞭解病毒種類、全年消長分布及傳染途徑,可提供蜂農預警,俾利於採取適當的健康管理措施,如加強餵飼、調整蜂勢及適期防治蜂蟹蟎等,未來擬進一步研究整合性之蜜蜂病毒防治策略,以減少蜂農損失,維繫台灣農糧作物授粉需求,並穩定生產及品質。

肆. 結語

  在現有的農耕模式下,農藥的大量使用及大規模的單一作物栽培模式,使得野生的授粉者大量減少,依賴人工飼育的蜂群來授粉成為主要的生產模式,尤其溫網室作物。根據日本農業新聞報導,日本正面臨著國內蜂群不足的困境,學者研究認為肇因於蜜蜂病毒感染,甚至不排除 CCD 發生的可能。台灣未來發展精緻農業,蜜蜂授粉技術的開發將為不可或缺的一環,養蜂產業的存在及興衰,實攸關於未來農業之發展成敗。監測蜜蜂病毒只是疫情之基礎研究,未來仍有賴於相關政府資源的投入,才能將大自然珍貴的「農業之翼」,健康地在寶島台灣繁衍,開創農業發展之新局。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9-07-14:15,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