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中型慈鯛螢光魚全球首見 產學合作成果記者會

漁業署 吳建勳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 99 年 6 月 25 日舉辦「中型慈鯛螢光魚全球首見」產學合作成果記者會,陳主任委員武雄在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推動辦公室吳金洌博士及芝林企業有限公司林育禾董事長的引領參觀下,對於中型螢光魚的研發成果,讚佩不已,陳主委員並表示,台灣觀賞魚養殖技術享譽國際,中型螢光魚的問世,象徵台灣螢光魚基因轉殖技術持續領先全球。現場並吸引 39 家國內外媒體,關注螢光觀賞魚科技之成果。

  本次產學合作成果,係在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推動辦公室吳金洌博士的主持下,並由中央研究院陳志毅博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於民國 94 至 97 年間進行研究,終於研發成功,相關成果亦發表於國際著名科學期刊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上。

  吳博士強調,台灣氣候環境適合發展觀賞魚產業,運用生物技術進行品種選育改良,再藉由產業界的專業繁養殖能力,不斷有新品種問世,可讓台灣觀賞魚創新研發成果於國際發光,並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占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據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臨海研究站陳志毅博士表示,南美慈鯛科觀賞魚體型較大、生命週期較長,又魚卵、透明化魚體不易取得,以及質體改建不易,研發過程困難重重。本次研發成功對於產業之意義,除可擴大應用至其他中大型觀賞魚類外,將研發成果技術移轉於產業界,未來可望創造更大之商機。

  另外,農委會強調,觀賞魚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於不斷推出新品系,為滿足產業需求,漁業署已於 98 年 4 月 3 日公告實施「基因轉殖水產動植物田間試驗管理規則」,規範田間試驗機構之管理,及基因轉殖水產動植物田間試驗之管理(遺傳特性調查及生物安全評估),目前正由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建構東南亞首座基因轉殖水產生物田間試驗場,未來將可帶動台灣對發展基因轉殖水產生物技術與產業,並提升台灣觀賞魚產業在國際市場之能見度與競爭力。

  另為避免基因轉殖之螢光魚對生態環境造成衝擊,依據「基因轉殖水產動植物田間試驗管理規則」規定,本次發表之中型螢光魚,未來必須通過田間試驗後,才能於市面上展示、流通。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9-07-15:1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