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快樂上培根-幸福在農村

水保局 魏勝德.鄭旭涵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繽紛的雲彩是晚霞的衣裳 …… 」

  在這首鄉間小路的歌詞中,道盡農村生活的美好,然而,如此光景似乎只在記憶與想像中,曾幾何時,隨著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的威脅,讓我們開始驚覺,人類已因過度追求物質生活,以及無限制開發地力,造成自然資源浪費;且資訊快速發展的社會型態,促使人際間的情感疏離,農村生活方式也因而脫離在地脈絡。現今走入農村,映入眼簾的不是紅磚厝,而是鐵皮工廠,不是綠油油的稻田,而是雜草叢生的休耕地;過去老中青三代同堂的景象也不再,為求生計,青壯年到外地工作,留下老年人與小孩子,農村社區少了朝氣活力,當我們想起這首歌時不由得有所感慨,農村應該可以像從前一樣,和諧、快樂、幸福 … …

  就是這股力量,這份使命,農村再生條例如此孕育而生,透過「由下而上、計畫導向、軟硬兼施、社區自治」的核心理念,「啟蒙農村、扎根再生」,經由下而上內發引導擎劃農村願景,凝聚農村再生計畫為起點,運用軟硬兼施的操作方式,發展社區自主管理,一點一滴恢復多元化的台灣農村樣貌。而農村再生培根計畫就是這股力量的火車頭,創造追求幸福美好的活水源頭。

  培根計畫已在這片土地默默深耕了 7 年,許多農村初聞農村再生培根計畫時,總感一頭霧水,究竟培根計畫是什麼?簡單而言之,培根計畫就是培植在地人才,藉由在地學習扎根的行動,運用地方自然資源與傳統生活智慧,凝聚眾人共識,讓人與人緊密串連,重新找回農村的生命力與情感,許多農村縱然沒有都市一般的便利生活機能,卻能兼顧生活、生產、生態各面向的環境資源條件,享受住在農村的喜悅,生活中可以恣意呼吸清新的空氣,任由微風輕撫臉頰,盛夏薰風揚起時散步到河邊泡腳,消解酷夏暑意,同時可以享用毫無污染、最貼近自然的農產品,漫步在鄉間小徑,感受這悠閒愉悅的生活步調,濃厚的人情味,使大家緊密的連結在一起,這些都是都市生活無法取代的感動。

  誠如 馬總統所言 「農村再生、先做培根、培根做好、根留農村」 農村再生培根計畫就是如此,循序漸進的 4 個階段,帶領社區從 關懷班─識寶,進階班─抓寶,核心班─展寶,再生班─享寶, 各有不同的目標,引導農村居民共同參與社區發展規劃與環境營造,塑造農村發展願景,邁向自立自主。培根計畫像是一篇篇生動的在地故事,它是永遠的進行式而沒有完結篇,主角是農村居民本身,由他們自己寫歷史,透過學中作、作中學的互動成長,分享學習的喜悅,剖析培根計畫各個階段帶給農村居民的感受,不難發現參加培根計畫真是快樂的一件事,就從關懷班說起:

關懷班【識寶】

  關懷班第一堂課,大家總會像初次上學的小孩子一樣,既新奇又不安,即使大家都是鄰居,突然要大家來「上課」,難免還是會感到緊張。人沒到齊也沒關係,大家一起幫忙找,村、里長拿起麥克風廣播:「大夥來上課喔~」過不了多久,老的小的陸陸續續來到,露出靦腆不好意思的笑容,找了個位子乖乖坐好,一切就緒之後,就開始培根囉!

  農村再生到底是什麼?計畫怎麼寫?僱工購料怎麼做?社區想要知道該怎麼發展、怎麼規劃,老師到社區講給你聽,這就是培根計畫在做的事,聽起來好像很嚴肅,但事實上,來上課的老師都很清楚社區想要的方向,用在地的語言去跟社區溝通、互動,引導大家開始思考、關心居住生活與環境。透過其他社區發展的案例經驗,讓大家更加瞭解怎麼開始,一步一步建立大夥的觀念、想法。

  通常只要老師開啟了話題,就會引發大家熱烈的討論,縱使七十幾歲的阿公,也像開了竅似的侃侃而談,有別於平常的沉默,農村在這時候響起久違的喧鬧聲,再次充滿朝氣與生命力,大家也就開始思考社區的問題與未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再度連結。誠如雲林縣林內鄉林北社區的黃秀雲小姐說:「培根計畫讓早已沒落的農村再度活潑了起來。」

  關懷班雖然只有短短的 6 個鐘頭,卻是意味著社區啟動的一刻,帶著愉悅的心情與展開的熱誠,就來上進階班吧。

進階班【抓寶】

  就像我們要唸 2 年級一樣,學習路上有了一群好夥伴,互相陪伴成長。進階班這個階段的目標是讓學員更加認識自己,瞭解居住環境的潛力與限制條件,找出自身特色,透過輕鬆活潑的課程,走出教室,親身操作,譬如社區巡禮踏勘、生活地圖描繪 …… 等,且最為令人期待的還有戶外觀摩課程,讓學員走訪其他社區,看看別人做了什麼,聽聽他們怎麼做?也能促進社區之間交流,讓社區認識更多新朋友,培根計畫在快樂生動的氣氛之下,提高了農村再生的參與意願。進階班總是滿載了學員的歡樂與夢想,引領大家繼續向前。

核心班【展寶】

  社區更加深入認識自己之後,下一步便是要開始學習付諸行動,核心班課程特別重視實作精神,讓學員不只會說夢想,更懂得如何去實踐,譬如說讓社區申請雇工購料,大家動員起來整理社區環境,或是共同完成一件屬於社區的作品,更加的把向心力及情感凝聚起來,創造屬於社區共同的記憶,也是社區精神的展現,不需要理事長或是總幹事強迫,大家都是自發性的來上課,當上培根已成為一種習慣,農村的未來就有希望,畢竟農村再生不是一個人或兩個人的事,而是眾人要齊心為農村的未來努力,這就是社區到了核心班階段,觀念轉變的一個重要過程,也是農村社區整合的開始。

再生班【享寶】

  培根計畫的最後階段─再生班,顧名思義,是為了要讓社區邁向再生之路,體認自主精神,並且能達到永續經營。在這個階段,社區通常會透過工作坊或社區的座談方式,討論社區短、中、長程發展方向,比起關懷班的靦腆青澀,再生班的同學都能來上一段深知灼見,把共同討論的成果,透過一筆一畫勾勒匯集成最「青」的「農村再生計畫」,大家的願望,有系統、有目標逐步落實,這是再生班最重要的使命。農村再生是永不間斷的,再生班的結業不代表結束,而是再一次新的開始,農村經營要永續,留給下一代更美好的環境與生活,就從農村再生計畫開始實踐,農村每一份子都是農村永續發展不可遺漏的成員。

  今年通過的農村再生條例,將培根計畫從行動方案,正式納入法定作為,賦予培根計畫更大的使命,未來培根計畫不僅要處處陪伴農村社區,更要擴大結合各部會培育人力資源與社會各界培訓動力,引入美學、建築、景觀、社會文化等專業師資,強化培根計畫的深度與廣度,帶動農村人力質與量的提升,培根計畫從具體的規劃 4 階段課程行動目標開始,結合公部門的適當補助計畫,經由培訓使農民的構想透過行動力,邊學邊落實,同時增加培訓過程的彈性,讓人力資源較弱勢的農村社區,可以有較長的學習機會,體質組織健全的農村社區,從有系統學習中,獲得大幅成長的機會,最後完成再生班的每一個社區,都能符合農村再生永續經營的目標。培根計畫就像火苗,一點小小的引動,將燃起農村的動能,激發社區潛力。

  農村的美好,透過培根計畫重新發現,農村的傷痛,透過培根計畫抹平遺忘,農村社區就像一個大家庭,長者如同父母親長,鄰居如同兄弟手足,年輕人如同子女,大家擁有共同的夢想與目標,並不孤單,用快樂的心,加入農村再生培根計畫,找尋屬於自己幸福的角落。

  青山雲影繚繞,清澈的溪流蜿蜒劃過翠綠田野,夕陽西斜,聚落升起了裊裊的炊煙,街道上有著孩童的嬉鬧聲、老舊腳踏車的鈴鐺聲,阿公阿嬤坐在門口納涼,爽朗的笑聲不時響起;天色漸暗,入夜後晚風吹起,漫步在星空之下,伴著月光,溪畔的螢火蟲將黑夜妝點得更加曼妙,幸福是什麼感覺?已不是言語所能形容。

「笑意寫在臉上,哼一曲鄉居小唱,任思緒在晚風中飛揚,多少落寞惆悵,都隨晚風飄散,遺忘在鄉間的小路上。」

希望再度哼起這首鄉間小路,我們心中都不會再有任何遺憾 ……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9-10-18:9,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