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100年度施政計畫暨收支預算案報告

主任委員 陳武雄

壹 . 前言

  農業是最重要的民生基礎產業,也是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最關鍵的綠色產業。本會為提升台灣農業競爭力、穩定糧食安全供應及發揮生態環境等多元功能,從過去 60 年代的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到 80 年代的三生(生產、生活、生態),已引領農業朝向多元化發展。農業施政在強調「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的核心施政理念下,發揮台灣農業的科技優勢與經濟地理條件,並擴展到對農民、對消費者、對環境、對子孫及對全世界的五大關照層面,建立農產品安全無縫管理體系,守護國人身心健康,並全面提升農業企業化經營能力,提供安適休閒的生活品質,強化農業對天然災害之因應,確保本土農業永續發展。

  台灣農業正處於「不足中的過剩」之窘境中,亦面臨自由貿易、兩岸農業經貿的競合、全球氣候異常、京都議定書規範、環境與生態保育的課題及國內外對農產品衛生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等不可逆的大趨勢,本會將持續引領台灣農業追求動態的平衡,照顧國內外消費者的健康,強化核心技術,引進企業化管理模式,因應氣候變遷推動農業調適政策,兼顧維護自然生態資源、善盡節能減碳之責,發展高綠能產業,加速莫拉克颱風災後農業救助及產業重建,以打造台灣農業成為「衛生安全的健康農業」、「科技領先的卓越農業」及「安適休閒的樂活農業」為施政願景。

  以下謹就 99 年度已過期間的施政績效與預算執行情形、 100 年度施政計畫重點及預算配合編列情形,進行分項報告,敬請 指教。

貳 . 99 年度已過期間的 施政 績效與預算執行情形

  99 年本會秉持「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的施政方針,推動全民農業施政,落實推動小地主大佃農、農村再生、綠色造林與海岸新生等愛台 12 建設及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農業施政包含健康、卓越、樂活及永續四大主軸,以深化農產品之安全驗證,研發領先國際之科技技術,開發農業深度旅遊與農業精品,以及強化綠色造林、治山防災,加速推動莫拉克災後農業重建,引導產業轉型升級,提升農業競爭力,讓台灣農業永續發展。截至 9 月底,各面向已陸續展現具體成果,茲就主要施政績效及預算執行情形說明如下:

一 . 施政重點及績效

(一)推動健康農業,保障民眾飲食安全

1 . 推動農產品安全管理

  - 加強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 99 年至 9 月底以化學法抽驗田間及集貨場蔬果 8,261 件,合格率 92% ;稻米 444 件,合格率 95.7% ;茶 1,491 件,合格率 91.01% ;蜂產品 365 件,合格率 100% ;以生化法檢驗果菜批發市場蔬果 21 萬 2,687 件。辦理田間及市售有機農產品品質檢驗 935 件,合格率 99.1% ;標示檢查 1,687 件,合格率 96.5% 。

  -辦理養殖水產品上市前藥物殘留及重金屬檢測, 99 年至 9 月底抽樣 614 件,合格率 98.7% ;於批發魚市場辦理簡易衛生檢查 1,443 件,合格率 100% ;針對畜牧場畜禽用藥抽驗 30,670 件,合格率 99.7% ,對於不合格案件已依法查處,並辦理後續追蹤教育。

2. 推廣吉園圃、 CAS 、有機及產銷履歷農產品

( 1 )推廣吉園圃安全蔬果

  -迄 99 年 9 月底,已輔導 1,682 個產銷班通過吉園圃審查,生產面積 21,091 公頃,達本年推動目標 24,000 公頃之 88% 。

( 2 )擴大推動有機農業

  -已認證通過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 13 家,通過有機農產品驗證農戶 1,566 戶、面積共 3,576 公頃,達本年推動目標 3,500 公頃之 102% 。驗證通過之有機農糧加工品經營業者計 171 家。推動有機農業專區, 99 年規劃增設 358 公頃。

( 3 )推動 CAS 台灣優良農產品

  -辦理優良肉品等 15 大類產品驗證,計有 317 家廠商、 6,199 項產品通過 CAS 驗證。 99 年 5 月 3 日將鮮乳、鮮羊乳及牛肉項目納入優良農產品標準。加強對學校、國軍等推廣,提高消費者之認識與信心 。

( 4 )推廣產銷履歷農產品

  - 以外銷國家有要求、通路有保障及有食品安全風險疑慮者 3 原則落實推動。已通過產銷履歷驗證經營業者 1,420 家,生產品項包含農、漁、畜等 137 項。

3. 落實農業用藥及資材安全管理

  - 以代表性農藥使用範圍試驗評估辦理農藥延伸使用,提供合法藥劑讓農民選擇,加強用藥安全管理,確保農產品衛生安全。迄 99 年 9 月底已公告核准擴大「葫蘆科瓜類」、「茶」及「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之農藥延伸使用範圍計 886 項,預計 99 年底前全數完成初步檢視 。

  - 加強市售農藥品質監測,抽檢市售成品農藥 800 件, 10 件屬劣農藥,已依法查處。查獲非法製造及販賣偽(禁)農藥案件 58 件。各縣市政府執行市售動物用藥品品質抽驗 442 家次,違規案件 38 件,罰鍰 125 萬元 。

  - 輔導農民正確及合理有效使用肥料, 99 年至 9 月底已輔導 234 處合理化施肥示範農場,面積共 282 公頃,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 10 ~ 33% 。推廣生物菌劑肥料施用於豆科、葫蘆科作物及果樹共 7,450 公頃。

4. 健全動植物防疫檢疫體系

  - 自 99 年 4 月發生羊痘病例後,除採移動管制與淘汰處理等防疫措施外,並進行疫苗採購及研發,完成 43 萬劑疫苗整備,於 6 月起由各縣市政府訂定並推動其轄區羊痘疫苗免疫計畫,迄 99 年 9 月底疫苗注射率達 99% 以上,疫情已獲控制。

  -推動重要動植物疫病監測,建立入侵種生物管理機制,維持我國為有害生物之非疫區。於國內機場及港口配置 41 組檢疫犬組,執行入境旅客隨身行李與貨物偵測, 99 年至 9 月底查獲農畜產品逾 42,000 件、 43.4 公噸。針對威脅生態系、棲地或物種的主要入侵種生物建立管理計畫,預計防除小花蔓澤蘭 2,500 公頃;研擬銀膠菊防治行動計畫,預定於 99 、 100 年分別清除銀膠菊 1,250 公頃,迄 99 年 9 月底已清除 582 公頃。

  -積極突破檢疫障礙,拓展外銷市場, 99 年至 9 月底經檢疫殺蟲處理後輸往美、日、韓之鮮果實 2,759 公噸。蘭花生產業者符合美、加、韓附帶栽培介質規定者計 166 家,輸出量計 1,150 萬株。澳大利亞 8 月 26 日公告,我國成為第一個獲准放寬帶介質蝴蝶蘭的輸入國。

  -推動重要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與技術宣導,執行水稻、果樹及蔬菜等作物重要病蟲害整合性防治,面積達 7,000 公頃以上。推動果實蠅共同防治工作辦理面積達 120,000 公頃。推動斜紋夜蛾大面積共同防治工作,規劃在雲林縣執行 42,000 公頃 , 宜蘭縣執行 500 公頃,有效減少該蛾密度,降低危害風險。辦理十字花科蔬菜、果樹及甘藷等作物,性費洛蒙使用技術推廣講習會 20 場,推廣面積共約 2,300 公頃。

(二)打造卓越農業,領先科技布局全球

1. 發展卓越科技產業

  - 99 年 4 月歐洲比利時根特花展,奪得大會形象獎; 5 月蝴蝶蘭在英國 Chelsea 花展,勇奪銀牌獎,累積豐富外銷能量。 2010 台灣國際蘭展,參觀人數達 32 萬人次,創造產值 55 億元。 99 年 1 至 9 月蝴蝶蘭出口值 5,836 萬美元,較 98 年同期 4,317 萬美元成長 35.2% 。

  -推動 2010 國際花卉博覽會,展期為 2010 年 11 月 6 日至 2011 年 4 月 25 日,預計 32 國 61 城市參展,可展現我國園藝實力及農業科技成果,增加國際能見度。預估展場所使用花卉植栽約 3,000 萬株, 90% 以上由國內生產,照顧國內花農,可提升國產花卉產值 22% 。

  -透過專案允許漁船運搬養殖活魚外銷, 99 年至 9 月石斑魚活魚外銷量 5,519 公噸,出口值約新台幣 16 億元。 99 年 3 月 19 日本會與交通部會銜訂定「台灣地區漁船航行至大陸地區許可及管理辦法」,使 15 艘台灣活魚運搬船可直接航行至大陸福州、廈門等 11 處港口,讓漁民的經營產生新商機。

  -本( 99 )年度我國觀賞魚參加 8 月「荷蘭錦鯉展」及 9 月德國「 2010 杜伊斯堡國際七彩神仙魚大賽」,分別勇奪 4 項冠軍、 8 項亞軍,與 3 項冠軍、 6 項亞軍、 5 項季軍,共 26 個獎項,成果豐碩,成功建立我國觀賞魚優良國際形象。另於屏東農業生技園區規劃設置「外銷觀賞魚及水產種苗研發產銷暨物流中心」,已同步展開招商工作,預計 100 年 11 月完工。

2. 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化發展

  -本會農業試驗所、畜產試驗所及水產試驗所創新育成中心,已有 13 家廠商完成進駐,累計進駐廠商 24 家。推動農業科專計畫整合農業產官學研各界研發能量。迄 99 年 9 月底已核定 11 件法人科專、 18 件學界科專、 28 件業界科專計畫,輔導業者 28 家,帶動業者經費投入 1.1 億元。

  - 99 年至 9 月底已育成大豆、落花生等新品種,取得植物品種權 9 件。取得綠竹筍採收保鮮裝置等專利 25 件,辦理技轉案 87 件,技轉金收入達 4,237 萬元。輔導業界提升技術研發能量及經營管理能力, 99 年推動建立水產種苗及觀賞魚農企業體系,完成訪視診斷 203 案,輔導科技農企業 52 案。

  -強化農業核心技術管理,防範重要農業科技外流;建立官方溝通平台;強化水果等農產品虛偽產地標示之查處監管,防止台灣著名農產品產地名稱在中國大陸遭搶註;請中國大陸儘速核准台灣 CAS 優良農產品及吉園圃等證明商標之註冊申請案,其中 CAS 標章已核准公告,待公告期屆滿即可獲證。

3. 持續建設產業創新園區

  -迄 99 年 9 月底已完成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基礎工程 233 公頃,獲准進駐廠商 56 家,投資金額達 42.8 億元,已有 40 家廠商營運生產,以園區為核心逐漸形成產業聚落。台南縣「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已完成第 1 至 3 期園區 115 公頃大地工程、營運服務中心等建設,核准 46 家廠商進駐,投資金額 24 億元,已有 32 家廠商營運生產。兩園區均列入台灣全球招商計畫,以建構農業生技產業聚落及蘭花全球價值鏈。

4. 擴大經營規模,提升經營效率

( 1 )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

  -迄 99 年 9 月底,出租農地之小地主 7,769 人,大佃農 682 人,承租農地面積達 3,856 公頃, 99 年目標 5,000 公頃。平均每戶耕地面積 7.4 公頃(連同自營),為現行台灣平均農戶農地面積 1.1 公頃之 7 倍,有效引導擴大經營規模。大佃農專業農民平均年齡 42 歲,較一般農業經營者平均年齡 62 歲,年輕化效果顯著。

( 2 )建置稻米等生產專區

  -輔導建置稻米專區 39 處,全年契作面積約 1.4 萬公頃,平均每期作每公頃農民收益增加約 1.2 萬元;設置花卉生產專區 20 處 386 公頃;輔導設置外銷供果園 3,327 公頃。

( 3 )輔導優質農產品契作產銷

  -推動落花生、紅豆、甘藷、芝麻、黑豆等雜糧作物農工契作示範 848 公頃;輔導辦理冷凍毛豆農友與農民團體或農企業合作契約生產 5,500 公頃。選定芒果等 12 項水果,輔導業者與產銷班簽訂合作意願書,導入技術服務團專家輔導系統,建立優質供果園 4,215 公頃。

( 4 )促進茶葉廠農合作

  -輔導 137 個業者參與防治安全用藥及合理化施肥,面積 1,660 公頃;設立優質茶專區 170 公頃,藉由產製銷合作經營,穩定茶源供應並建立品牌化產品。

( 5 )推動蔬菜滾動式倉儲

  -掌握農民團體大型冷藏庫庫存蔬菜約有 6,500 公噸,辦理夏季蔬菜滾動式倉貯計畫,其中購貯甘藍及結球白菜 1,470 公噸,可於颱風豪雨災害期間釋出,穩定夏季蔬菜供需。

( 6 )推動責任制漁業

  -持續辦理漁船收購計畫,規劃投放 22 萬立方公尺以上之人工魚礁,及放流魚貝介種苗 1,000 萬尾(粒);推展釣具類及娛樂漁業活動,輔導網具類漁業轉型發展, 99 年 6 月發布「二十噸以上未滿一百噸延繩釣漁船裝設漁船監控系統輔導措施」,最高補助金額為新台幣 1.5 萬元。

5. 開創農業行動化雙向加值服務

  -整合各項農業電子化資源,包括農產品批發交易行情、疫情警報、農情報告、農業教育訓練等 20 多項。藉由「農業行動化平台」即時以簡訊、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傳播給農友。迄 99 年 9 月底,網站會員數逾 1.2 萬人,訊息發布次數超過 31.5 萬次。

6. 簽署兩岸經濟協議( ECFA )及未來因應

  -兩岸經濟協議於 99 年 8 月 17 日獲 大院審議通過,並於 9 月 12 日正式生效。在我國堅持保護農業的立場下,仍將繼續管制 830 項中國大陸農產品,不新增開放項目;另已開放的 1,415 項農產品在不降稅,以及陸方亦未附加條件下,給予我方 18 個稅項農漁產品納入早收清單免稅優惠。對於已開放進口的中國大陸農產品,本會將採加強檢疫及衛生查驗、進口防衛或境內救助等作為,並輔導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等措施因應。

7. 推動國際農業合作

  -我國與美、加、荷、以、澳、越、泰、菲等國家簽署農業合作協定或備忘錄,期能藉此建立台灣在熱帶及亞熱帶農業產業鏈的樞紐地位。為避免自越南進口產品混充大陸相關產品(大蒜、乾金針及茶葉)影響雙方貿易,本會於 99 年第 6 屆台越農漁業合作會議向越南政府提出關切,達成尋求可行解決方案之共識。

  -本會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 WTO )農業談判與相關議題諮商,參與亞太經合會( APEC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等各項活動與會議,強化我國際參與度與能見度。 99 年 8 月我國舉辦 APEC 「糧食安全論壇」,推動建立糧食安全緊急儲備機制等理念與亞太各經濟體交流;另本會陳主任委員武雄於 10 月率團參加在日本新潟舉辦之 APEC 「糧食安全部長會議」,於現場倡議「 APEC 緊急糧食儲備機制」等 6 項行動計畫,並與各經濟體進行部長級雙邊會談,加強我國與各國農業合作與交流,為確保我國及亞太地區糧食安全做出具體貢獻。

  - 99 年 8 月我國主辦第 5 屆國際漁業人論壇( IFF5 ),來自美國等 28 個國家,計有 138 個國內外機關、團體約 300 餘人參加; 10 月組團參加於秘魯舉行之「 APEC 海洋部長會議」,我國與各國共同發表巴拉卡斯宣言,強調海洋漁業資源在糧食安全上之重要地位; 11 月我國將主辦「 2010 年亞太種子協會( APSA )年會」,對我國規劃建立亞太種苗中心極具指標意義。

(三)發展樂活農業,提升舒適農村生活

1. 推展農業 深度旅遊

  -迄 99 年 9 月底,累計輔導休閒農場同意籌設 478 家,取得許可登記證者計 242 家,劃定休閒農業區 67 處,辦理評鑑工作,依各區發展需求及特質給予適當輔導。為加強休閒農業國內外行銷,參加「 2010 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 2010 海峽兩岸台北旅展」等。

  -發展地方農業產業文化, 99 年預計辦理「新社花海行 ‧ 樂活 99 好心情」及「農情台九線 ‧ 花東花海行」等產業文化活動。輔導開發具地方農業特色之伴手精品 40 項、女兒禮及組合禮盒 30 項;累計輔導農村家政婦女成立田媽媽料理 154 班,培訓班員 2,000 人次。

  -為推動海岸漁業旅遊,已規劃八斗子、烏石及梧棲等 3 處漁港設置遊艇泊區,於八斗子漁港及烏石漁港辦理釣魚平台工程及其他整建公共設施,活化漁港與漁村。規劃辦理全台 39 條休閒漁業旅遊路線,推薦予國人從事休閒漁業旅遊。

  -推展森林生態旅遊,本會選定以花蓮大農大富、嘉義東石鰲鼓、屏東林後四林等 3 處作為園區地點,將於 100 至 101 年分別完成以有機樂活、溼地保育及低海拔生態為主題之園區。並持續整建 18 處國家森林遊樂區,完備 8 處自然教育中心網絡之串連,建構無障礙環境,提供 205 萬人次生態教育機會。

2. 開發農業精品與整合行銷

( 1 )辦理農漁會百大精品之評選與行銷

  -輔導農漁會以「嚴選製造、在地生產」健康安全的農產品, 99 年計有農漁會 73 家、 100 項優質好禮入選。輔導農會建立實體通路、新增團購及網路商城等新興通路,並於 10 月 7 日至 10 日假台灣大學舉辦台灣農漁會百大精品展,讓民眾瞭解近年來農漁會的努力與創新的成果,進而提升農漁會整體形象。

( 2 )積極開發農業精品

  -於 9 月 24 日至 26 日辦理台灣米博覽會,行銷推廣台灣好米,將「送好米、上好禮」之送禮新意念推展至消費者及企業。提供具茗茶精品形象之廠農合作、產銷履歷及產地證明標章優質安全茶品計 1,200 公噸,產值約 13.2 億元。

  -輔導農會、合作社、產銷班等發展農村酒莊 25 家。 99 年 4 月參加布魯塞爾國際酒類評鑑,大湖地區農會及南投縣車埕酒莊產製的「草莓淡酒」及「車埕老站長」梅子酒,在 49 個國家 6,964 款參賽酒品激烈競爭下,榮獲銀質獎殊榮;霧峰鄉農會及南投縣信義鄉農會酒莊產製的「燒酎米酒」及「狂野梅子酒」榮獲第 7 屆德國國際烈酒評鑑銀質獎,顯見我國農村製酒技術與品質已臻世界水準。

( 3 )促進農產品國際行銷

  -推動強化農產品全球市場深耕計畫,組團以台灣館形式參加「 2010 台北國際食品展」,並辦理農產品海外參展行銷統一識別形象設計。於東京、香港等都會設有台灣農產品展售據點,規劃於上海成立推廣、物流及網路行銷多元服務平台, 9 月在大上海地區共 150 餘家店鋪辦理「台灣蔬果節」宣傳活動,預估 99 年出口至中國大陸之水果可達 8,000 公噸。

  - 99 年至 9 月底我國農產品出口值為 29.15 億美元,較 98 年同期成長 22.5% ,其中鰻魚、蝴蝶蘭、茶葉與萵苣等品項之出口值均較去年同期增加 100 萬美元以上。台灣生鮮水果出口中國大陸更達 863 萬美元,較 98 年同期大幅增加 130% ,顯見兩岸直航效益。

3. 推動農村再生

  -「農村再生條例」於 99 年 8 月 4 日公布施行。本條例以農村為 中心,兼顧農民生活、農業生產及農村環境之整體發展,期透過「由下而上、計畫導向、社區自治、軟硬兼施」之策略,重建農村人文、產業與土地和諧共處新秩序 。

  -透過推動培根計畫,激發社區潛能及凝聚力,以客製化之課程,依據社區資源差異,建立農村民眾參與農村規劃的機制,由社區「自主營造」作頭家,迄 99 年 9 月底累計已培訓 946 社區、 41,695 人次。

  -辦理農漁村社區建設、基礎生產條件改善及環境綠美化計 576 社區;依據個別農村社區特性及發展願景,改善農村基礎生產條件,例如辦理有機無毒農村生態(馬太鞍、南埔、羅山社區)等。輔導台南縣七股、宜蘭縣礁溪等 40 處沿海養殖漁村辦理漁村再生計畫。

  - 99 年至 9 月底完成創新農村社區人文種子訓練班 6 梯次 294 人次,案例研習 2 梯次 163 人次,成立 15 個在地團隊,辦理 112 個農村社區人文發展。輔導 7 縣 178 鄉鎮農會辦理青少年農業及鄉土教學共 451 組作業組、農業後繼者活動 56 場、農村夏令營 44 梯次 1,306 人,以實作方式引導青少年學習農業,參加人數計 146,320 人。

  -提升農村婦女生活經營能力,輔導 173 家農會強化 1,728 班家政班組織功能,計 36,910 位婦女參與; 99 年 9 月 21 日「田媽媽」受邀於日本「第 15 屆 APEC 婦女領導人網絡會議」談農村婦女成功創業經驗,讓我國的田媽媽成為台灣之光;辦理農村高齡者生活改善班 120 班,服務高齡者計 5,800 人。

4 . 提升企業化經營人力

  -促進農業經營朝企業化發展,迄至 99 年 9 月底,培育 28 位新進農業經營管理顧問專家,辦理原有顧問專家回訓 3 場次,強化經營管理診斷與輔導能力。

  -輔導 31 家農會轉型發展經濟業務,辦理農漁會推廣人員輔導產銷班及推廣職能培訓 260 人,提升農漁會推廣人員輔導企業化經營的專業職能。

  -推動農業人力培育,辦理農業體驗 17 梯次 418 人、產業體驗 3 梯次 74 人、產業別進階訓練 6 梯次 152 人;針對有意從農青年,辦理農場見習 73 人及農業職業訓練 3 梯次 29 人;培育農漁民第二專長訓練 2,000 人;辦理船長 12 公尺以上之漁船各級幹部及船員訓練計 8,864 人次。

  -規劃設立農民學院,結合農業研究、教育、推廣資源,建構完整之農業學程及課程,建立農業能力認證制度、網路學習平台及農業經營諮詢服務體系,透過教育訓練、實習和認證,提升農業專業人力素質。

5. 提升農業金融經營績效

  -建構全國最大的金融服務系統, 99 年 6 月 28 日農業金庫與 301 家農漁會簽訂「代理收付款項總契約書」,簽約後 1,154 處營業據點提供民眾國民年金、信用卡費及稅款等繳費代收服務。已成立全國農業金融及資訊中心,推動農漁業金融資訊共同利用業務。將於 101 年整合全國農業行銷網路,提供便利農產品交易平台。

  -持續改善農漁會信用部經營體質措施,迄至 99 年 9 月底,全體農漁會信用部放款 7,304 億元,逾期放款 263 億元,逾期放款比率 3.60% ,分別較 93 年 1 月底農漁會信用部業務一元化管理前增加 1,684 億元、減少 732 億元及降低 14.11 個百分點,創近 15 年來新低。

  -賡續推動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支應農(漁)業者農業經營資金需求。 99 年至 9 月底計核貸 5.1 萬農(漁)業者,貸放金額達 294 億元。對於擔保能力不足農(漁)業者提供農業信用保證,協助 3.3 萬農(漁)業者取得農業融資約 170 億元。

6. 照顧農漁民福利

  -持續發放老年農民福利津貼, 99 年至 9 月底計核發 379.85 億元,受惠農漁民 721,379 人。發放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學金, 99 年至 9 月底計發放 9 億餘元,受益農漁民子女 133,618 人。為維持農田水利會營運及減輕農民負擔,每年補助農田水利會 22.3 億元。

  -辦理農業天然災害救助, 99 年至 9 月底歷經甲仙地震、低溫寒害、連續豪雨等災害,已核發現金救助金額計 1.97 億元,受益農漁戶數計 6,851 戶。另凡那比及梅姬颱風之農業災損現正積極辦理救助作業中。

  -辦理稻穀保價收購, 99 年 1 期作收購公糧稻穀 12 萬 3,656 公噸,支付收購價款 28.2 億元,以收購價格與市價之價差估算,直接增加農民收益約 3 億元。

  -辦理農業動力用電補貼, 99 年電價仍維持 97 年調漲後現行電價,補貼農業動力用電漲幅之二分之一,補貼金額 2 億 2,500 萬元,以減輕農漁民用電負擔。修正「漁業動力用油優惠油價標準」,補貼期程修正至 102 年 12 月底前維持 14% 漁船用油補貼: 98 年漁船用汽油補貼 4,847 艘,補貼金額 7,300 萬元,已於 99 年 5 月 14 日完成撥付。

  -補貼農民用肥負擔, 98 年國際肥料原物料行情開始下跌,優先調降農民購肥價格。本會 98 年投入肥料補貼經費達 57.5 億元, 99 年仍有 11 種主要化學肥料持續補貼,國內農民購肥價格多已較鄰近國家低廉。

(四)落實永續農業,維護自然生態環境

1. 推動農地資源空間規劃

  -本會已協助宜蘭縣等 15 個縣政府完成縣級農地資源空間規劃作業,為深化縣級農地資源空間規劃成果,規劃自 99 年起,以 3 年時間協助各縣政府完成轄區內主要農業鄉鎮之農地資源空間規劃作業,期藉由引導農業經營區位合理配置,促進農地資源有效利用。預計 99 年底完成 10 縣 40 個鄉鎮級農地資源空間規劃。

2. 強化多功能農田水利建設

  - 99 年預計辦理農田水利渠道更新改善 350 公里及相關構造物改善 1,320 座,農地重劃面積 291 公頃。於「加速重劃區急要農水路改善」計畫,辦理農地重劃區內急要農水路改善 388 公里、早期農地重劃區農水路之更新改善 1,938 公頃及灌排水路維護 4,000 公頃。推廣農民施設旱作管路灌溉設施 1,700 公頃,加強灌溉水質監測,建置水質監視點達 2,610 處。

3. 推動綠色造林

  -推動綠色造林計畫,鼓勵民眾參與造林,增加碳吸存, 99 年目標為推動平地及山坡地造林 4,450 公頃, 99 年至 9 月底已推廣造林面積 4,503 公頃,平均每人可增加綠地面積 1.95 平方公尺。

  - 針對濫墾收回地、土壤退化區及崩塌地等完成劣化地復育, 99 年預定完成 250 公頃,至 9 月底已完成 755 公頃(含崩塌地 310 公頃)。建構西部濱海綠色廊道, 99 年預定完成海岸及離島造林 140 公頃,至 9 月底已完成 142 公頃。

  -加強林地管理及森林保護,防範濫墾、盜伐及森林火災發生, 99 年至 9 月底已取締新濫墾 11 件(面積 4.35 公頃)、盜伐 65 件、搶救森林火災 29 次(面積 32.90 公頃)。加速國有林租地造林地補償收回, 99 年預計收回 700 公頃,至 9 月底已收回租地 613 公頃。

4. 落實整體性治山防災

  - 99 年至 9 月底辦理 土石災害防治、區域性水土資源保育及綠環境營造及特定水土保持區治理等 104 件,控制土砂量 340 萬立方公尺,並配合辦理土石流監測及預報,減少土砂災害發生。

  -辦理保育治理工程 1,681 件,有效土砂控制量 1,525 萬立方公尺,保護山坡地面積 56.2 萬公頃,保護人口 128.3 萬人,減少土砂災害及下游淹水損害。完成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演練及宣導 258 場;培訓土石流防災專員 826 人, 99 年底增至 1,000 人。

  -辦理野溪清疏 228 件,清疏土石 500 萬立方公尺,山坡地土砂災害緊急處理 233 件,控制土砂量 1,176 萬立方公尺,降低災害規模確保聚落安全。辦理水庫集水區保育工程 330 件,控制土砂量 1,439 萬立方公尺,減少水庫淤積來源,延長水庫使用壽命。

  -辦理國有林集水區整體性治山防災工程 250 件,全數發包,已完工 112 件, 99 年底完成後,可處理崩塌地面積 360 公頃及抑制土砂下移量 690 萬立方公尺。

(五)加速農業重建,恢復災區產業機能

1. 產業重建轉型升級

  -農糧產業重建從破壞後的重建中轉型升級,協助災區水稻、茶及蔬果等改善受損設施與設備,恢復農業產銷機能。蝴蝶蘭已全部恢復生產並陸續外銷,原訂 103 年產值倍增目標( 53 億元)提早至 102 年達成。

  -養殖漁業方面,屏東縣石斑魚受損 725 公頃,截至 99 年 9 月底已有 598 公頃完成復養(復養比率約 8 成), 99 年 6 月 24 日已全部完成客土及消毒作業,受益面積 310 公頃。配合莫拉克災區重建工作,補助屏東、高雄等縣市養殖石斑、觀賞魚及水產種苗業者,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自 99 年起於三年內補助漁民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迄至 9 月底申請案件計 355 件。

  -協助農民整修設施、恢復種畜禽生產,回歸正常生產運作,迄 99 年 9 月底受災養豬場重建比例達 92.9% ,豬隻復養比例達 91.3% 。另配合推動新式高效率健康畜禽生產系統,以加速產業轉型及升級 。

2. 漂流木清理及多元利用

  -莫拉克颱風漂流木清理至 99 年 5 月底告一段落,約計 145 萬公噸,後續辦理曾文、南化水庫土砂疏濬等工程,陸續清出 7.3 萬公噸,總計 152 萬公噸。

  -已建立漂流木多元利用模式,籌劃漂流木木雕藝術園區,舉辦漂流木雕刻藝術創作活動 5 場次,進行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利用,培訓災區原住民 110 人以上,提供台東縣嘉蘭村、高雄縣杉林慈濟大愛園區等災區家園重建用木材約 3,365 公噸。

3.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整體改善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為台灣知名旅遊景點,惟因園區開發甚早,建物較老舊,較缺乏整體動線安排及規劃。配合莫拉克風災重建,成立跨部會「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災後復建暨整體規劃小組」,擬訂「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整體規劃」,分短期( 99 至 100 年)、長期( 101 至 103 年)進行環境景觀整備及整體商圈再造,期使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能轉型,提升台灣之國際觀光形象。

4. 災區資源環境及農村社區復建

  - 99 年辦理莫拉克風災農田水利設施復建工程 76 件、農地重劃區農水路復建工程 61 件。 99 年至 9 月底以高雄縣甲仙鄉和南巷、屏東縣來義鄉義林村等 18 重大受災集水區,進行中長期復建規劃。針對 80 處預定劃設特定區域防災重點聚落,進行緊急處理及簡易復建;重要瓶頸及淤積嚴重溪段辦理野溪清疏 54 件,清疏土砂 291 萬立方公尺。

  -加強國有林復育、保育及重建,針對國有林有二次土砂災害及保全對象部分,已完工 15 件,預計 99 年底完成後可處理崩塌地面積 80 公頃及抑制土砂下移量 260 萬立方公尺;加強河川野溪及水庫疏濬方案,迄 99 年 9 月底累計執行量為 1,841 萬立方公尺,達成率 184.1% ,進度超前約 84.1% 。

  -辦理高雄、屏東及台東縣等縣市之 156 處農村社區災後環境復建與公共設施重建,輔導災區居民參與重建,僱用災區民眾 128 人,培訓 64 個受災農村社區,提供受災社區重建所需資源和資訊。

5. 加速凡那比颱風災後農業重建

  -本會從 99 年 9 月 18 日 17 時起,分 13 次發布土石流警戒區預報,警戒區計疏散人數 9,490 人,屏東縣來義村進行預防性疏散,避免可能造成傷亡人數逾 120 人。至 9 月 30 日 15 時止,凡那比颱風強風豪雨造成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 45 億 1,650 萬元。

  -本會成立 28 個技術服務團協助農民恢復生產,並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公告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提供年息 1.25% 低利貸款 20 億元,充裕受災農漁民復建及復耕所需資金。並對莫拉克及凡那比雙重受災之申貸農漁民,將利率調降為 1% ,並停收利息一年,其經費由政府負擔,俾減輕受災農漁民還款壓力,期儘速恢復農業生機。

二 . 預算執行情形

(一)本會主管 99 年度歲入法定預算數 21.97 億元,截至本( 99 )年 9 月底止,累計分配數 18.21 億元,累計實收數為 17.25 億元,短收 0.96 億元,其中台灣肥料公司 98 年度股息收入 3.30 億元預計於 10 月繳交國庫。

(二)本會主管 99 年度歲出法定預算數 1,063.91 億元,截至本( 99 )年 9 月底止,累計分配數 797.64 億元,累計執行數為 718.74 億元,占累計分配數 90.11% 。主要辦理項目包括執行科技計畫 25.19 億元、農漁林業及動植物防疫檢疫等管理計畫 32.07 億元、農漁林業及水土保持等發展計畫 193.64 億元、老年農民福利津貼 356.38 億元,其餘為一般行政與農業金融業務等經常性支出。

參 . 100 年度施政計畫重點

  本會主管 100 年度預算包括公務預算及非營業特種基金預算,配合中程施政計畫及核定預算額度,並針對當前社會狀況及本會未來發展需要,編定 100 年度施政計畫,施政重點說明如次:

一 . 推動健康農業,保障民眾飲食安全

(一)建立農產品安全無縫管理體系,全面強化藥物殘留監測;落實屠宰衛生檢查,確保消費者權益。

(二)加速推動安全認證,發展吉園圃、 CAS 、有機及產銷履歷(選擇適當產品並與國際接軌)農產品,保障消費者健康。

(三)健全動植物防疫檢疫體系,推動口蹄疫防除措施,防杜重大疫病蟲害入侵;強化農林漁牧四大產業疫病偵測,做好疫情通報與防治措施,提升農業用藥品質及管理,維護良好農業環境。

二 . 打造卓越農業,領先科技布局全球

(一)整合十大研究團隊,強化新科技研發與產學資源整合,發展具競爭力之優勢產業;加強農業智慧財產權之保護管理與運用,設置創新育成中心,加強農企業扶育,落實執行「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促進農業科技產業化、商品化。

(二)持續建設農業科技園區,形成產業聚落,結合農業科技研究資源,發展農業生物技術、蘭花、石斑魚、觀賞魚及種苗種畜禽等產業。

(三)全面提升農業體系之企業化經營能力;推動小地主大佃農計畫,結合活化休耕地措施,鼓勵老年農民將耕地長期出租予專業農民,擴大農場經營規模及企業化經營;加強企業化經營管理訓練,建立農業專業人員職能地圖,籌設農民學院,培育農業經營人力;推動農業體系及產銷班企業化經營輔導,提高產業競爭力。

(四)發展精緻農糧產業,調整稻米產銷結構,兼顧糧食安全與經濟效益;活絡漁業經濟,開發觀賞魚外銷產業及新穎水產加工品,維持石斑魚養殖技術及產業發展領先國際;推動高效率畜牧生產系統,推行畜禽產業統合經營制度;落實農漁牧場登記,建立產業自主的產銷調節體系,推動農糧作物契作,穩定農漁產品產銷。

(五)全面發展農業技術與服務數位化功能,強化安全農業資訊體系,持續推動行動化雙向加值服務,促進農業行銷推廣,提升農業經營效率;並建構「樂活農村數位電視系統」,行銷台灣樂活休閒生活及農村再生建設;推動農產運銷現代化及電子化,提升運銷效率。

(六)持續深耕農產品全球市場,確保外銷產品品質及安全性;掌握日本、中國大陸等利基市場動態,加強國際宣傳促銷活動,提高台灣農產品知名度;排除關稅與非關稅障礙,擴大外銷農產品品項。

(七)推動兩岸農業交流,落實推動兩岸檢驗檢疫協議與建立農業智慧財產權協商機制;適當管制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維持進口秩序,減少農產品受進口損害。

(八)積極參與國際農漁業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強化國際諮商與合作,加強推動雙邊互惠農漁業合作,擴展農漁業發展空間,確保我國產業之永續經營。

三 . 發展樂活農業,提供舒適農村生活

(一)發展休閒農漁業,推動農業深度旅遊,結合農村文化、健康養生、知性教育與休憩空間營造,促進休閒農業加值發展。

(二)推展森林生態旅遊及 自然 教育中心,整建全國步道系統,規劃體驗學習、紓壓療癒等主題遊程,拓展綠色休閒旅遊市場;設置 3 處平地森林園區,打造節能減碳之優質生態知性園區。

(三)落實農村再生條例,輔導農村居民「由下而上」提出農村再生計畫,提升農村居住及人文品質;加強辦理培根計畫,凝聚社區共識。

(四)發展台灣農業精品,包括台灣茗茶、農村美酒、經典好米、竹製精品、金鑽水產、優質畜產等,落實產地標示,結合當地產業文化,配合農村旅遊及消費者需求,行銷農業精品。

(五)建構農村優質生活及健康照護體系,增進農村婦女及高齡者福祉;結合農業產業文化、農村美學,促進農村社區人文與特色產業發展。

(六)輔導農漁民團體永續經營,增進服務功能及多元發展;健全農業金融體系,發揮全國農業金庫功能;辦理農業專案貸款,提供農業經營資金需求。

(七)繼續發放老農津貼及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學金,辦理農業天然災害及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照顧農漁民生活。

四 . 落實永續農業,維護自然生態環境

(一)推動海岸新生,促進漁港活化,建構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管理機制,兼顧產業經濟效益與海洋生態保育;推動農業節能減碳、合理化施肥、畜禽場環保減廢與資源再利用,並加強動物保護。

(二)推動農地資源空間規劃,引導農業經營區位合理配置,建立農地分級分區管理及農地變更回饋機制,提升國土資源利用效率,集中資源輔導具優越產銷條件之專業生產區。

(三)推動綠色造林,加強林地管理,維護生物多樣性,落實森林永續經營。

(四)建立入侵性動植物偵測防治系統,強化入侵生物之預防、偵測及消除。加強邊境管理,並針對威脅生態系、棲地或物種的主要入侵種生物建立管理計畫,維護本地生態環境。

(五)推動整體性治山防災及環境綠美化,加速天然災害復建復育,提升水患防治成效,增進國土保安;強化多功能農田水利建設,發揮農業生產、保育、教育及遊憩等多元功能。

五 . 加速農業重建,恢復災區產業機能

(一)為減少災區農民損失,本會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公告辦理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針對不符合救助辦法資格之受災嚴重農漁民,辦理產業復建輔導專案措施,協助復耕復養。

(二)加速推動莫拉克風災農業重建,並藉前瞻性的作為,導引產業重建兼顧規模效益與轉型發展,符合國土保安原則與生態環境需求。

(三)在重視國土保育、生態環境維護及適地適作之原則下,調整養殖漁業生產區功能,完備養殖區工程建設,營造優質安全之生產環境;藉產業重建輔導養殖漁業轉型發展,建構節水省能源的海水養殖系統。

(四)儘速完成颱風災後水土保持、農路復建及野溪清疏,辦理土石流警戒及預報精進及重大災區土石流潛勢調查。

(五)強化治山防災,將「阻、擋」策略改為「疏、導」策略,以「多次小量發生災害之控制」方式控制土砂,減少災害影響範圍。同時,採軟體防災與硬體減災並重方式,加強山坡地監督管理。

(六)加強森林復育、山坡地造林及推動私有地獎勵造林,健全林地管理及 集水區 治理,增聘國土保育人員協助森林保護,營造多樣性生態環境,發揮國土保安及水源涵養等功能。

肆 . 100 年度預算編列情形

  本會依據行政院施政方針及本會中程施政計畫,並衡酌國內外經濟情勢與未來農業發展需要,通盤檢討各項重要計畫執行績效,妥慎編列本會主管 100 年度預算,期使所獲有限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以下謹就預算編列情形 簡要說明:

一 . 本會主管歲入預算部分

  本會主管 100 年度歲入編列 15.79 億元,包括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 5.86 億元、規費收入 3.99 億元、其他收入 3.55 億元、財產收入 1.93 億元、罰款及賠償收入 0.46 億元。較上年度法定預算數 21.97 億元,減少 6.18 億元,約 28.13% ,主要係減列林務發展及造林基金賸餘繳庫數,有關歲入預算內容詳如 圖 1

圖1 100年度歲入來源別內容

100年度歲入來源別內容
二 . 本會主管歲出預算部分

  本會主管 100 年度歲出預算計編列 971.38 億元 ,包括本會 701.69 億元、林務局 83.38 億元、水土保持局 30.54 億元、各試驗單位 52.24 億元、各區農業改良場 14.29 億元、漁業署 39.30 億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20.68 億元、農業金融局 4.43 億元及農糧署 24.83 億元等,較上年度預算數 1,007.58 註 億元,減少 36.2 億元,約 3.59 ﹪,主要係 減列投資全國農業金庫經費 40 億元 ,有關 100 年度編列主要內容詳如 圖 2

  註 上年度歲出法定預算數為 1,063.91 億元,因配合部分縣市合併或單獨改制為直轄市相關稅收分配與收入及支出之調整,移出「老年農民福利津貼」科目 56.33 億元,列入省市地方政府「補助直轄市及縣市政府」科目項下,基於比較基礎一致,爰修正上年度預算數為 1,007.58 億元。

圖2 100年度歲出預算編列主要內容

100年度歲出預算編列主要內容

 

(一)一般支出:編列 143.27 億元(編列內容詳如 圖 3 ),主要係支應本會暨所屬機關人事費、行政業務經費、農漁林業及動植物防檢疫相關計畫經費等。較上年度 186.04 億元,減少 42.77 億元,主要係減列投資全國農業金庫經費 40 億元。

 

圖3 100年度一般支出編列主要內容

100年度一般支出編列主要內容

(二)依法律義務支出:編列 594.93 億元(編列內容詳如 圖 4 ),較上年度 589.03 億元,增加 5.9 億元,主要係增列老年農民福利津貼 1.83 億元及漁業用油補貼 4.57 億元等。

圖4 100年度法律義務支出編列主要內容

100年度法律義務支出編列主要內容

(三)公共建設支出:編列 194.88 億元(編列內容詳如 圖 5 ),較上年度 189.96 億元,增加 4.92 億元,主要係增列整體性治山防災 13.91 億元,減列 2010 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推動計畫 9 億元等。

圖5 100年度公共建設支出編列主要內容

圖5 100年度公共建設支出編列主要內容

(四)科技發展支出:編列 38.3 億元(編列內容詳如 圖 6 ),較上年度 42.55 億元,減少 4.25 億元,主要係減列農業政策研究及科技管理科技發展計畫 1.23 億元及防疫檢疫科技發展計畫 0.76 億元等。

圖6 100年度科技發展支出編列主要內容

圖6 100年度科技發展支出編列主要內容

三 . 附屬單位預算部分

本會主管非營業特種基金包括農業特別收入基金及農業作業基金, 100 年度各基金預算編列情形,簡要說明如次:

(一)農業特別收入基金(各分基金明細詳 表 1

1. 基金來源編列 258.49 億元,較上年度 249.63 億元,增加 8.86 億元,約 3.55% ,主要係國庫撥款收入及勞務收入增加所致。

2. 基金用途編列 393.49 億元,較上年度 397.54 億元,減少 4.05 億元,約 1.02% ,主要係糧政業務、農業貸款利息差額補貼計畫等經費減少所致。

3. 基金來源及用途相抵後,短絀 135 億元。

4. 預估 100 年底基金餘額 168.93 億元。

表1 100年度農業特別收入基金預算編列情形

表1 100年度農業特別收入基金預算編列情形

(二)農業作業基金(各分基金明細詳 表 2

1. 業務總收入編列 2.37 億元,較上年度 2.34 億元,增加 0.03 億元,約 1.28% ,主要係銷貨收入增加所致。

2. 業務總支出編列 2.18 億元,較上年度 2.17 億元,增加 0.01 億元,約 0.46% ,主要係銷貨成本增加所致。

3. 業務總收支相抵後,賸餘 0.19 億元。

4. 預估 100 年底基金淨值 12.18 億元。

表2 100年度農業作業基金預算編列情形

表2  100年度農業作業基金預算編列情形

 

伍 . 結語

 

  永續發展農業是政府不變的政策立場,持續提升農漁民福祉是政府一貫的努力方向,本會以推動「健康、卓越、樂活、永續」的全民農業為施政方針,將發揮農業多元功能,兼顧產業經濟、農村人文發展、自然生態保育及農民福祉,期能打造一個紮根現在、關懷未來、布局全球的現代化農業,引領台灣農業邁向新的里程碑。本會 100 年度主管預算係 秉 持前述理念及配合政府整體施政,並以零基預算精神,就各項計畫全盤檢討,依輕重緩急,排列優先順序,在行政院核定的歲出預算額度範圍內編列,深信在各位委員的鞭策與支持下,共同來為台灣農業打拼,定能開創台灣農業更美好的未來。

以上報告,敬請

各位 委員支持與指教。謝謝!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9-12-16:1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