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運用維基百科模式架構建置農村資源資料庫

王孟瑜(註: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景觀系 業界教師)
賴振民(註:國立中興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校友)

一 . 前言

  今年立法院已三讀通過「農村再生條例」,展現政府欲實質改善農村的決心,並以促進農村永續發展及農村活化再生,改善基礎生產條件,維護農村生態及文化,提升生活品質,建設富麗新農村為主要目標。其條例中所要推動之農村再生計畫,將使得農村未來能朝向有秩序的規劃建設,而規劃之始首重農村各項基礎資源資料的蒐集,例如社區未來若要推行農村再生計畫涵蓋生態層面,則需有完整的基礎生態環境資料作為規劃的依據。

  但由於過去的農村規劃大多僅為 2-3 年就必須完成規劃與建設之工作,規劃期程時常不及 1 年(劉健哲, 2006 ),以至於壓縮其基礎資料調查的時間,使得規劃單位因而無法有效蒐集完整基礎資料,造成後續的規劃大多在資料蒐集不齊全的情形下展開,終使成果往往不如預期。 有鑑於此,本文乃嘗試提出以維基百科線上資料庫建置之經驗模式,應用於農村資源資料庫之建立,期能為未來整體農村再生計畫之實行,奠定良好的資料整合基礎。

二 . 維基百科

(一)簡介

  維基百科( Wikipedia ),網址: http://www.wikipedia.org/ ,是一個擁有多種語言版本之「內容開放的網路百科全書計畫」(如圖 1 ) 。其中文名稱「維基百科」是經過投票討論後所決定的,「維基」兩字除了音譯之外,「維」字義為繫物的大繩,也做網解釋,可以引申為網際網路,「基」是事物的根本,或是建築物的底部,「維基百科」合起來可引申為網際網路中裝載人類基礎知識的百科全書。在維基百科的條目內有許多連結,可引導使用者前往有關的頁面,並獲得更進一步的資訊(維基百科,2010)。

(二)歷史

  維基百科最初是 Nupedia ( Web 版的線上百科全書計畫)的附屬計畫之一,原本的 Nupedia 是一個經由專家透過同儕評閱製作的自由百科全書計畫,但編輯者僅限於各領域的專家,目的是希望專家學者能志願撰寫供公眾自由閱讀的內容,以建立一專業線上百科全書,但過程進行得並不十分順利,以至於該計畫最後停止運作。 其失敗主要乃因Nupedia有一個嚴謹的同行評審系統,且需要「專業資格」的使用者才能做出貢獻,但也因需由專家撰寫,使其進度十分「緩慢」。 因而在 2000 年時, Nupedia 創辦人和員工討論著要如何讓 Nupedia 成為更「開放」與「完整」的計畫,於討論中許多人建議使用 wiki 可以讓一般大眾貢獻內容,但有許多的編輯者和評審員拒絕讓此一開放式的 wiki 網站加入 Nupedia 計畫中,因此新的計畫即改用「 Wikipedia 」作為名稱,以號召大眾參與編輯內容,並使用屬於自己的網域( wikipedia.com )正式上線。

(三)內容之編撰與特點

  基本上瀏覽維基百科的訪客「不需要具有特殊的資格」就能做出貢獻,他們只需要書寫關於既有知識的條目文章,無論是任何年齡、來自何種文化或社會背景的人都可以撰寫維基百科條目。 任何人只要能連上網際網路,都可按下「編輯本頁」的連結來編輯維基百科的大部分內容,每個人都能夠自由的添加資訊、參考資料來源或註釋,只需要符合維基百科的編輯方針,並且達到一定的標準即可完成編輯工作。除非不符標準或引發爭議的資訊有可能會被移除。然而該百科的特點是使用者不需要擔心,在添加資訊時會不小心破壞維基百科,因為其他的編輯者會適時的提出建議或修復錯誤,而維基百科所使用的軟體也經過精心設計,使得修復編輯錯誤變得十分容易。 因而維基百科本身有 3 個重要的特點如下:

1. 維基百科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包含人類所有知識領域的「百科全書」。

2. 計畫本身是一個 wiki ,允許「大眾廣泛參與」。

3. 中文維基百科是一部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

  因此,維基百科乃是民主制、精英制、獨裁制的混合,通常大部分的內容,如同「由下而上」之參與模式,透過由普通網友的討論、修改,可謂為民主參與的形式,而維基管理員則因特殊、適當的理由而解除部分限制,例如修改首頁、刪除不適當的條目或封禁使用者。

三 . 我國建制農村資源資料庫之現況

  台灣農村幅員分布廣闊,其中具農業屬性的農村社區達 4,000 餘個,過去無規劃式的蛙躍成長,以及因人口流失等因素造成的窳陋敗壞,急需整頓再生,逢此農村再生條例通過之際,政府將以三生並重與計畫導向之規劃,建設富麗新農村。然為實現多元富麗的農村,有賴完善的規劃建設,其農村建設更需以完整之「農村資源資料庫」為規劃依據,方能克盡全功,俾使農村蛻變重生。 例如由於本土基礎生態田野資料缺乏,僅以保育研究以瀕危或明星動物為主,使得農村生態環境復育之工作更顯困難,而農村生物多樣性營造技術,更非僅是護岸的生態工法,而是需考量各項動植物特性之多元考量(盧惠敏,2006)。

  依德國之經驗,其農村規劃與建設工作期限常達 15 年以上之時間,且為使規劃之工作更趨周全,規劃期程則需 3-5 年,期間更是投入充足的時間在基礎資料的蒐集(劉健哲, 2006 ),亦即在完備的基礎資料下,才能規劃出符合村民及生物需求之環境,例如在生態社區之推動建置,並非只是單純種植花草之「形式綠美化」,而是必須依據各項生物屬性之環境需求,營造層次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創造適合物種棲息躲藏的生物空間,以實質建構完整之生態體系。

  我國政府部門雖早已制定分年分期分區建立農村資源資料庫之方針,欲普查既有農村相關人文、自然、產業及文化資源,並培育當地農村建設種子人員及自發性組織,協助調查既有之農村社區組織資源,以活絡地方經濟與文化活動(邁進二十一世紀農業新方案, 2001 )。但礙於國內之農村相關資料散落,經費與人力之不足,計畫期程過短,完善的「電子整合資訊系統」不足,使得當前農村資源基礎資料庫之建立進度緩慢。

四 . 農村資源資料庫之建置

  依據農村再生條例之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應統籌農村規劃及建設相關資源,配合區域性農業發展政策,整合政府各部門在農村社區實施之各項建設及計畫。 因此未來農政單位將成立「農村規劃發展署」,專責主管農村建設的工作(陳武雄,2009)。

  農村規劃建設之始,首要是整合散落在各單位以及各處之農村資源基礎資料,其乃浩大且複雜之工程,端賴政府部門之資源力量,恐需耗費相當多的人力與資源。 其資料庫建置之困難,相當類似於前述以專家模式建置之Nupedia線上百科計畫,另農村再生條例中也強調「由下而上」之規劃方式,但其參與之方式應並非僅限於硬體面之行動參與,而應該更包含軟體面向之「實質參與」,也就農村資料庫建制之參與,即結合關心社區之眾人力量,共同見置無形的農村資源資料庫,將更能符合農村再生條例中「軟硬兼施」之精神。

  鑑此,在現行農村資源整合資訊缺乏,及農村急待改造再生的情況下,可參酌前述維基百科之建立模式及特點,打破過往專家模式的資料庫建立形式,開放讓「大眾參與」農村各項基礎資源資料之編輯,也就是以民主、自由、開放、整合之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動態農村資料庫系統,內容由全民來參與編輯此資料庫,並開放給大眾使用,藉由多人之編輯修改,將能更「快速」完成資料庫之更新建置,以奠定未來農村再生發展之基礎。其對於開放式農村資源資料庫的建立,試擬建置要點如下:

1. 以維基百科資料庫系統架構為藍本,建置農村資源資料庫。

2. 整合相關文字、圖像、影音等多媒體,呈現多元資訊之資料庫。

3. 納入現有農村之圖文資料於開放式的農村資源資料庫。

4. 採民眾參與之開放式編輯模式,使民眾隨時可編輯更新資料。

5. 設立資料庫管理員以維護管理農村資源資料庫。

五 . 結論與建議

  隨著農村再生條例的通過,農村應跳脫以往僅有消極「管制」下的蛙躍式隨意成長,應以成長管理導向,透過實質的「社區自治」與「由下而上」之整合規劃概念,以 10 年 1,500 億元的法定農村再生基金,執行農村再生計畫,使 4,000 個農村能改頭換面,促進農村活化再生,展現新風貌(農村再生專屬網, 2010 )。

  而現今乃是計畫的開端,首要即是在於農村資源資料庫之整合建立,其成果更是關係著未來之農村規劃建設,如能運用「維基百科模式架構模式」,應用於農村資源資料庫之建立,促使農村基礎資料更加完善充足,農村之規劃將更有資料可循,方能做為地方由下而上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及生態之三生環境之重要參據,亦較能以較好的方法對農村再生計畫作有系統之準備,以達富麗新農村的目標願景。

參考文獻

  1. Flickr,2009,http://www.flickr.com/photos/ansel117。
  2. Flickr,2010,http://www.flickr.com/photos/13629751@N05。
  3. Ottenhausen,2010,http://www.ottenhausen.de。
  4. 陳武雄, 2009 ,通過農村再生條例不能拖,農政與農情,第 202 期,台北:農委會。
  5. 農村再生專屬網,2010,http://rr.swcb.gov.tw/index.aspx。
  6. 維基百科,2010,http://zh.wikipedia.org/zh-tw/Wikipedia:关于。
  7. 邁進二十一世紀農業新方案, 2001 ,行政院農委會。
  8. 劉健哲, 2006 ,城鄉新風貌-德國之農村與規劃,詹氏書局。
盧惠敏, 2006 ,生態規劃與工法,建築季刊雜誌社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02-15:9,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