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2010年日本新食料農業農村基本計畫之簡介

企劃處 林文傑

一 . 前言

  日本農林水產省依「食料農業農村基本法」規定,研定新的「 2010 年食料農業農村基本計畫」(日本每隔 5 年公布新的基本計畫),並於 2010 年 3 月經其國會通過,供做今後日本新的中長期農業施政方針,因其內容頗具參考價值,故將其要點予以概述,供相關人士卓參。

二 . 主要內

  日本新基本計畫全文約 5.2 萬字,分成前言、食料農業農村政策的基本方針、糧食自給率的目標、農村振興相關的政策措施、推展食料農業農村綜合性政策措施所必要的注意事項等五章(全文之翻譯,請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頁 http://www.coa.gov.tw 查閱),其相關要點如下:

(一) 新基本計畫前言

  1. 概述現今日本糧食農業農村所遭遇的困境:近 40 多年來,日本的農業政策以稻米調整政策為主軸,以致於農業人員彼此間產生不公平的感受,而需求頗多的麥類及大豆等促進生產相關措施則呈現嚴重落後現象,致使日本的糧食自給率呈現持續低迷狀況。此外,更因世界人口不斷增加,以及 20 世紀人類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因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及產生大量廢棄物所引發的溫室效應、環境污染等問題,成為今後日本及全球糧食供需所必需面對的挑戰。此外,處於日本糧食自給率偏低、農村過疏化等趨勢下,如何確保日本國民糧食供需均衡、維護自然生態等,均屬不容忽視的課題。

  2. 肯定日本農業、農村對安定糧 食供需的貢獻及新農政施政方針的理念:日本農山漁村所處的地理條件,約有 70% 屬於山林且急峻的地型,致使農業的生產處於相對不利的狀況,農業人員除努力生產日本國民所需的糧食外,更使日本生態能呈現多樣化的面貌等貢獻,頗受日本全體國民的肯定。為使日本農業能夠永續發展,農林水產省新創「農戶別所得補貼制度」,希望能將日本農業生產體制轉換成以符合消費者對於「品質」及「安心、安全」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展農業六級產業化的方向努力,以期能達到促進「食」與「地域」得以永續發展的目的。

(二) 新食料農業農村的基本方針

  1. 確保可以再生產的政策措施:因農業生產資材價格上漲、進口農產品量值增加等因素影響,致使近 15 年來,日本每一農戶的純農業所得平均減少 1/2 ;更因農業就業人口減少及老化等理由,致使日本農業的發展面臨嚴重的挑戰。因此,宜以「農業及農村肩負糧食安定供給及多方面機能」的觀點,積極「辦理可以促進農業人員繼續務農相關事宜」為努力方針,以期能供做日本農業永續經營的基礎。

  2. 以擴大生產方式因應多樣化需求,並建構提高附加價值的產銷 體系:由於近數十年來,日本對於其國內需求呈現減少趨勢的農產品項目,採取抑制生產方式因應,但對於需求增加的農產品項目的供給,則出現無法促進增產的現象,致使糧食自給率持續維持低迷狀況。因此,未來農政的施政重點,應針對需求增加的農產品項目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並且訂定自生產至末端消費的整體性產銷策略,以期能達到推展農業、促進農村六級產業化等政策目標。

  3. 培育並且確保具有生產多樣化農產品能力的農業人員:處於日本農業勞動力朝向高齡化、農業人員的培育呈現落後現象、農業新 進人數亦少的情況下,致使確保農業後續人員相關事宜陷入困境。尤其是,以往以擴大經營規模為主體的農業政策,無法提升農業人員從事多樣化農產品生產的意願及能力,進而使日本農業、農村對於糧食供給可能出現短缺而需進行緊急生產的應變能力,呈現力有未逮的危機。因此,宜依 2009 年新修定的農地法等法規規定,採取培育並且確保具有競爭力的經營體制等政策措施,並建構符合地域實情之需的政策體制。

  4. 確保優良農地,並希望其相關政策得以實現:現今日本農業及農村正處於衰退狀況,且農地面積及其利用率亦呈漸減趨勢,而農業人員想擴大農場經營時則有農地取得不易等的困擾。因此,希望以發展農村六級產業為基礎,使日本的農村得以重現生機。

  5. 因應氣候變遷等環保問題所引發的連鎖反應:處於地球溫暖化、氣候異常、地下水源減少、土壤沙漠化及污染化、生物種類減少 等棘手問題層出不窮的實情下,日本除了加強其糧食自給率及環境保全外,宜朝將日本所具有的農業及環保等相關科技,採經由國際合作等方式,達到對於解決上述問題有所貢獻的目的。

  6. 推展可以突顯成果的政策措施:日本農林水產省希望將昔日所使用的農政手段曾遭受限制或約束的政策措施予以根除,改以農戶別所得補貼政策等,為發展新食料、農業、農村計畫的基礎,努力加強部會間之合作與協調,並將可以突顯政策績效的重要措施列為施政重點。

  7. 建構符合消費者對於品質安全需求的農業產銷體制:由於農產品及食品安全相關事宜,愈來愈受日本國民重視;因此,宜以「防患於未然,勝過事後補救」的理念為基礎,採取「單一窗口作業 」方式,積極辦理危機管理、農業生產規範等強化農產品及食品危機管理相關事宜。

  8. 以六級產業化為基礎,重建具有活力的農山漁村:為使日本農山漁村等偏遠地域能重現活力,宜積極鼓勵各地域從事各行各業的業者,充分活用各地域所擁有的生質能源及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農山漁村的景觀、地域居民所擁有的文化資產等資源,並且積極 辦理城鄉交流相關事宜,以期能達到政策目的。

(三) 日本糧食自給率的目標

  1. 日本對於糧食自給率的見解:處於世界人口成長、中國大陸及印度等新興國家糧食需求增加、氣候 異常使全球糧食供需趨勢呈現複雜化、日農業就業人員高齡化等因素影響下,為使日本國民所需的糧食能夠不虞匱乏,希望能積極充分利用日本現有的農業資源、人力、財力及積極推展國際農業合作等相關政策,使日本的糧食自給率,由 2008 年的 41% (以熱能為計算基準),於 2020 年提升至 50% 。

  2. 日本因應提升糧食自給率的努力方向:以努力調整日本農業生產結構,及改變國民飲食消費習慣為主軸 。前者將原來以生產食用稻米為主的水田,調整為生產可供做飼料用稻米、米粉等加工用稻米使用的方向努力,以及擴增水旱田輪作體系等方式,使日本的農地利用達到最高境界。在消費方面,以改善約占日本總人口 10% 以上不吃早餐的問題、努力恢復日式飲食習慣、研發可以促進日本產農產品消費的新食品及可以達到促銷的各種方法,以期能達到提升日本糧食自給率的政策目的。

(四) 日本食料農業農村相關之綜合性計畫

  1. 確保糧食安全供給相關計畫:糧食安全的理念,是以「事前防患於未然,勝過事後的補救」為基礎,且基於事權統一之需要,新設「食品安全廳(名稱暫訂)」為權責機關,積極辦理整建食品 生產、製造、進口及流通等食品安全鏈架構相關事宜;推展地產地消等強化日本國產農產品為主軸的飲食與農業間之合作;以活化日本國內食品市場、積極拓展國外市場的方式,促進日本糧食產業朝永續發展的方向努力;以推展國際合作、支援國外農業投資等方式,舒緩國際糧食供需及價格變動所產生的不安事宜等相關政策。

  2. 促進日本農業永續發展相關計畫:以創設水田稻作農戶為主,麥類及大豆為輔的農戶別所得補貼制度;提升農業農村六級產業化;積極辦理培育,並且確保各種類型的農業人員從事多樣化的 農業經營;積極辦理防止耕地棄耕及嚴格限制農地轉用等政策措施,以期能確保優良農地及其有效利用;徹底檢討農業生產基礎整建相關事宜,以期能達到促進日本農業永續發展的政策目標。

  3. 農村振興相關政策:以充分活用農村地域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農山漁村的自然景觀及傳統文化資產的方式,達到促進農業、農村六級產業化的理想目標;積極辦理促進城鄉互助合作等交流相關事宜;以辦理偏遠地域直接給付等方式,達到確保聚落機能能夠維持正常運作及環境保全等政策目標,且為農村振興相關政策能夠有明確 的努力方向,以另訂「農山漁村活性化願景」,供做辦理農村振興相關政策的施政方針。

  4. 橫跨食料、農業、農村之相關政策:對於農業相關之技術、環境等綜合性政策措施,宜採取自研發至產業化給予一貫性的政策支持;強化結合「食」與「農」等相關資訊整合,以期能達到人才確保、資訊透明化等目的。

  5. 農業相關團體之整編:由於時空的變遷,致使現有的各種農業團體,呈現原先設置目的與現今實況有所差距,或所肩負的任務無法達成等問題;因此,為配合推展新食料、農業、農村計畫之實 需,有必要將現有的各種農民團體組織架構、任務、營運方式等進行全盤性的檢討及重組,以期能達到預期性的理想目標。

(五) 推展新食料、農業、農村計畫所需之配合措施

  1. 推展官方與民間結合為一體的綜合性政策措施:為使日本的新農業政策推展能夠順利進行,有必要將官方與民間的各種力量,採「分工合作,各盡權責」的原則,建構能夠使日本全體國民輕易瞭解,且在推展該相關政策時,能充分顯示其效果、效率的政策推展體制,以期能使政策措施達到理想目標。

  2. 以重點且具有效率的方式辦理農業預算相關事宜:由於現今日本財政處於相當艱困的狀況;因此,農業部門所爭取到的預算經費之支用,應本著「該花則花、該省則省」的原則辦理,且應隨時針對時勢的變化及需求,進行經費使用之檢討與調整,以期能達到符合經濟效益的理想目標。

三 . 結語及建議

  日本此次新定的食料、農業、農村基本計畫,一方面將日本農業的重要性及其所面臨的困境予以詳述外;另一方面,採取新創農戶別所得補貼制度等方式,突顯現今的執政黨(民主黨),與以往的執政黨(自民黨)在農業政策理念方面的差異性,及政黨輪替時農業政策施政的主要變化,且其績效更將成為日本下次國會改選時日本選民的選擇參考依據。因此,其未來的發展動向,值得國內相關單位及人士密切關注。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02-15: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