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新鐘有愛.愛在心中—「屏東縣萬丹鄉新鐘社區」

水保局台南分局 林姿君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再來一次…」,又到了每星期社區關懷據點照護的日子。每到這一天,社區志工總是聚集在社區活動中心,為社區弱勢族群與長輩進行一系列的照顧服務。從量體重、血壓、測額溫…,透過志工細心的服務與講解,讓社區長輩們多了一份關心與感謝。另一頭,社區媽媽正在辛苦地準備午餐,用心地烹調每一道佳餚,為了是讓長輩們有更多的營養與健康。落實在地老人照護服務,紓解高齡社區問題,一直是新鐘社區的主要目標之一。為了使社區老人能得到鄰里間溫馨關懷,社區不斷地投入各項資源與人力,以優質的照顧品質,及居民間自助助人與相互關懷的精神,進而達到營造一個和樂的健康社區。

  「新鐘有愛.愛在心中」不只是社區的一個口號而已,而是從社區的根本實際做起,居民為何如此喜歡待在這個社區,當然除了社區的主動投入外,居民之間的情感與活力更是奠定社區發展的主要基礎。而在這個以「健康和樂」的社區為發展目標下,其實還包含了從各個面向出發的營造經驗與成果展現,它不但豐富了社區每個角落,更造就了整體不斷向上的精神與毅力。請接著跟著我們的腳步,繼續探索這充滿生命力的社區。

  「蝴蝶.蝴蝶.生得真美麗…」這是一首耳熟人詳的兒歌,但這也是孕育新鐘社區在環境綠美化,與生態保育的重要里程碑。台灣素有蝴蝶王國之稱,約有四百種蝴蝶,但在社區內就高達了 16 種的蝴蝶與 30 幾種原生植物。由於社區位在古隘寮溪河道旁,然而因上游的源頭被切斷後,以致於河道僅剩下排水的功能,使得原本生態棲地遭受破壞,讓這群蝴蝶面臨了嚴峻考驗。但社區努力地將河道旁進行環境改造,為維護原有生態環境,因此打造了「蝴蝶生態園區」,並成為社區主要地景特色。在營造的過程中,居民利用假日期間,運用廢棄的試體與花崗石塊,以 S 形方式建立了一條健康步道,並且以黑色緣石鋪設福祿壽字體,象徵著不論是這片生態景觀能維持它的永續性,或是社區人們也能健康的呷百二,充滿和樂的氣息。

  要維持社區生態的永續性發展實不容易,有時還必須面對無情風災的考驗,像是八八風災就造成河道旁排水系統不良,導致社區面臨淹水之苦,更使得河道旁的賞蝶健康步道造成損毀。但社區持續努力地改善,除了再次利用廢棄之試體架高擋土牆,防止土壤流失外,為了讓擋土牆能更美觀,也邀請書法家將台灣美麗的諺語寫在護欄上,變成了一條台灣諺語步道,形成了園區內另一項特色。今日每當我們走過步道,除了欣賞花蝶外,聳立的「祈福鐘」更是代表祝福社區平安的地標,經由善心人士的捐贈,在縣長曹啟鴻、鄉長郭寶聯等代表的接受下,作為永久紀念並呼籲縣民共同攜手創造安居樂的健康家園。

  由於蝴蝶生態園區的產生,讓社區居民更重視環境,也更愛護社區。為了能延續這樣的生態氣息,在社區理事長呂有來的帶領下,藉由社區會議共同討論如何創造一個生態教室,因此「新鐘衙門蝴蝶生態教室」構想與執行就此產生了!衙門或許給人家的印象是較為戒慎、避免進入的空間場域,但新鐘社區打破了這傳統的思維,將派出所旁的髒亂點進行整理。此空間原是堆放事故廢棄的汽機車,雜亂不堪,且下雨天積水造成登革熱病媒蚊滋生,嚴重影響社區居民健康。為了營造美麗清境家園,透過「社區認養」的方式進行整理,除了將大型廢棄物予以回收外,志工們將樹葉掩埋作為肥料,樹幹切割小塊排成圍籬,區分志工所認養的區塊,更種植以蝴蝶蜜源為主的植物,營造蝴蝶的新樂園,此也成為全國首創派出所與社區合作打造的衙門公園。

  社區進一步地營造生態教室及居民的休憩空間,在衙門公園內利用舊木頭及木製建材,建造了涼亭與桌椅,成為天然的開放性生態教室。不論是社區居民辦理小型會議或是餐會,吹著自然的涼風,欣賞蝴蝶成群飛舞,別有一番風味。在這多元而豐富的生態資源下,每年平均有 12 個單位來此參訪,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武雄於 99 年 12 月也來到了社區項桂亭與社區幹部及居民們一同談天說地,共同欣賞這一片美麗的風光。然而在這些營造點的背後,除了公部門與社區資源投入外,在後續維護管理方面,社區志工們也盡心盡力地維護。社區在環保志工隊上,主要區分為掃街志工隊、防疫志工隊,及綠美化志工隊。在志工隊長的帶領下,於每週日早上定期進行環境清淨家園工作,與環境綠美化整理;而在衛生所上班並擔任社區志工的李明遠大哥,一直是推動社區營造的主要人物,他也在防疫方面投入許多心力,定期帶領社區防疫志工實施清除積水容器,並辦理登革熱防治宣導活動。新鐘社區就是在這麼多熱情的支持下,一步一步地推動環境綠美化的改善,除了奠定良好的基礎,更在 2009 年獲得社區園治獎的最高殊榮。 2010 年社區也參與由農委會舉辦之「亮麗過新年」大掃除活動,動員社區志工針對社區活動中心,與信仰中心新興宮進行環境整理與綠化的工作,社區期待未來能夠透過這些地景特色,並結合人文及美食特色,發展生態旅遊。

  說到社區人文及美食特色,大家第一個想到萬丹鄉的產業就是「紅豆」,就連總統馬英九對於紅豆餅這項美食也讚不絕口,更親自參與今年一月在萬丹鄉舉辦的紅豆文化節。雖然紅豆是萬丹鄉的特產,但是社區針對這項紅豆產業,發展另一項極具養生與健康的特色食品「紅豆杏福粽」。一般的花生肉粽,在熱量上就高達了 500 卡,但紅豆杏福粽是利用紅豆、杏鮑菇、香菇…等食材包入粽子,取代了高熱量食材,成為健康美味具特色的粽子,且熱量僅為 280 卡;社區希望大家吃了會健康幸福,這也就是「紅豆杏福粽」的由來。紅豆杏福粽在經過營養師與志工媽媽的努力下,現在已成為社區最夯產品,並獲得萬丹紅豆藝術季比賽第一名榮耀。社區推動的養生健康產品,除了紅豆杏福粽外,志工媽媽也透過一系列的課程學習,將社區主要的家常美食,藉由熱量與食材營養成分標示,讓社區民眾能精確掌握熱量及糖分,吃出屬於社區自己的健康。

  社區在近幾年的發展之下,從老人關懷照護、環境綠美化、及社區產業已逐步進入成熟階段,但社區依舊努力不懈地在社區營造各層面持續推動辦理。自 98 年在理事長的帶領下,首次參與由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所辦理的培根計畫,在近二年的課程培訓期間,進一步帶動社區志工及居民參與,除了瞭解農再政策內容及相關社區案例外,社區居民不斷地透過工作坊操作,將社區原有的優勢轉化為社區願景構想,繼續朝新的面向來發展。

  閒置空間的利用與產業的結合,已成為社區下一階段的目標。「玫瑰托兒所」原為一所天主教幼稚園,在這座歐式風格的建物中,由於不再使用,荒廢了三十幾年,早已荒煙漫草。社區期待透過認養維護的方式進行空間再利用,除了保持原來的風貌外,更期望改造成為社區紅豆生產加工展示及體驗服務的空間場所。將社區主要產業生產過程以紀錄片的方式作為教學之用,並結合蝴蝶生態教室形成多樣性的知識傳遞;透過早期農具的典藏,將社區文化進行保存;提升社區產業活化再造,以體驗行銷的方式推展社區產業。當然除了吃的產業以外,社區也經常邀請手工藝品老師指導社區長者及志工,以回收物品再利用的方式進行創作,如樹皮編織、稻草玩偶等,創造出精美手工藝品,此也可成為社區特色產業之一。

  從這幾個不同面向看來,新鐘社區不斷地求創新與保存在地化特色。雖然新鐘社區內人口眾多,但由於社區內街道較小、生活空間緊密,村民從小到大幾乎都一塊成長,因此人情味相當濃厚;且社區在重視人文教育的發展下,不斷地透過各項志工培訓,培養社區人才,增進志工的能力,為社區服務。相信「新鐘有愛.愛在心中」必能讓來此的民眾感受到新鐘社區的愛以外,更能將這份愛回饋給社區,社區有信心成為萬丹鄉最具有特色的農村社區。

社區長輩們跳健康操

社區長輩們跳健康操

社區參加亮麗過新年大掃除活動

社區參加亮麗過新年大掃除活動

社區參與培根(社區地圖繪製)

社區參與培根(社區地圖繪製)

祈福鐘

祈福鐘

農委會陳武雄主任委員參訪新鐘社區

農委會陳武雄主任委員參訪新鐘社區

賞蝶步道

賞蝶步道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04-20:1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