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找回農村社區的生命—鳶嘴山下的福隆社區

文 /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張惠真
圖 / 張秀霞

  『大量遊客將破壞居民的生活品質,不如先改善社區生活環境、增加休閒設施,讓在外工作或居住的子女喜歡返鄉度假,留住家鄉的父母則可常享天倫之樂,歡喜、安心的住在這裡』 ,當福隆社區執行長道出這是社區居民的共識,這一席話真的感動了我,因為這幾年來,在推動「創新農村社區人文發展計畫」,有許多社區開始執行就以如何吸引遊客進到社區為出發點,例如一開始就培養導覽解說員、印製導覽手冊,硬體設施也以方便外來遊客為著想,當社區還沒準備好遊客匆促進來社區,居民生活及產業未獲其利,反倒是破壞了居民的生活品質。

  位於台中市東勢區鳶嘴山下的福隆社區,是進入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起點,面積約 2.7 平方公里,人口 4 千 3 百人,是個農產業豐富的典型客家庄。 98 年底由台中縣東勢鎮農會提送「創新農村社區人文發展計畫」為新辦社區,農會之所以選擇本社區,乃因早在 70 年代,社區就曾執行現代化農村發展計畫,「吾愛吾村」的理念還留在老一輩的居民腦海裡;社區組織也相當豐富,有社區發展協會、長壽俱樂部、守望相助隊、環保志工隊、農業產銷班、家政班、媽媽教室 … 等;因此希望藉由計畫執行,整合及活化社區組織。

  計畫研提後,農會和社區就開始準備工作,由經營社區報 30 餘年經驗之山城週刊社長吳鎮坤先生擔任執行長,先在社區找了 30 位熱心的志工幹部,包括各組織負責人、退休老師、產業代表 … 等,並尋訪全省有社區營造經驗及實力的 7 位老師為社區志工說明社造經驗及理念。第一年,成立社區資源踏查工作坊,工作人員分組進行採訪、查證、拍攝,包括社區沿革、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人文歷史文化、古蹟、生態 … 等,並手繪社區地圖,編輯出一本福隆社區珍貴資源手冊「鳶嘴山下的家園—福隆社區的故事」,重要的是這一本故事書,不是導覽手冊,而是分送社區 1,300 戶每戶一本,居民們都大感驚訝,原來社區內有這麼多的人文歷史、生態、產業文化,他們第一次覺得生活在這裡是幸福的,以居住在這個社區為榮,無形中更凝聚居民對社區的向心力;第一年的努力的成果,在年底辦理發表會中一一呈現,居民的認同與感動,成為幹部、志工繼續努力的動力,因此開始思考第二年該做些什麼?經討論結果有二項重要決定:(一)志工是決定社區經營成敗的關鍵,有更多志工的投入,社區工作才能持續長久推展下去,因此改組了停滯的社區發展協會,讓大多數由政治人物組成的社區幹部群全數退下,只擔任會員,改由社區熱心的志 工出任,果然社區有了新的活力。(二 )明年要做什麼需由社區居民共同討論決定,居民希望社區老、中、青及小孩都有學習機會,因此提出學習方向—「生活面」:生活環境美學工作坊、畫我社區親子彩繪、社區髒亂點改善、親子活動;「文化面」:大鼓傳統文化傳承班、花布創意美學工作坊、木工坊、地方特色美食傳承工作坊、小小劇場;「生態面」:生態環境教育工作坊、石角溪水生昆蟲與水質調查 … 等,並訂出社區的目標,短程目標是「營造優質的休閒生活環境」,中程目標是「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長程目標是「推行安全農業,進而成為無毒社區」,因此順利的得到 99 年計畫續辦的機會,在居民共同努力參與下,實施結果都有良好的成效。

  農業是福隆社區的主要產業,梨子、甜柿、柑桔、桃子、梅子在不同季節中綻放著美麗的花朵,結的果實成為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在農民的腦海中浮現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展望,都記載在社區的故事中: 『記得祖父那一代,農民是多麼榮耀的事,肩負增產報國的責任,以農立國,以農業養工業,農民是何等尊嚴。父親這一代因為努力耕耘而經濟獲得改善,讓孩子能有良好的教育。我們這一代的農民好像有被社會視為弱勢團體,以同情的眼光看待農民。在消費農產品時,最多也只是把它當成消費一般商品而已,並沒有真正認識這對農民所代表的意義,付出多少血汗所換得來的,每一種農產品都有它的內涵和文化或歷史或故事。』

  社區農民開始思考,未來的農業會變成怎麼樣,是不是考慮把腳步放慢,縮小耕作面積、把產量減少、品質提升、掌握成本,或者就改植新研發的品種,不再碰觸高成本的寄接梨,農民昔日不嫁接的栽培方式或許已經忘記,如今將以重新學習的心態來接受未來,試看是否能走出一條新的農業的路。並體認農業是產業,也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是否應該賦予新面貌、新生命,是休閒、提供體驗、深入文化、生態教育傳承的角度,或者能展現個人特色風格的特殊教育農場來面對這多變的社會新趨向。當前農業經營隨著產值的增高,對於環境也會相對付出代價,是農民值得探討的問題;除了農藥問題,除草劑、化學肥料的使用,還包括一些有機肥料的濫用,不好的商人藉機會將工業污染廢棄物摻雜在有機肥料中,不知情的農民就這樣污染了賴以維生的農地。農民需要更多的正確資訊,也希望政府加強把關,將鳶嘴山下這片美好的土地留給子孫永續經營。

  時代變遷影響著產業的發展,但居民深刻體認「農業是產業,也是我們的生活方式」,不應在追求經濟利益下犧牲了生活型態與生產環境的永續性。他們的心中早已烙下 社區營造的出發點「滿足社區的需求,不論是精神上或物質上…」,相信他們的同心協力、腳踏實地的作法,將地方人文特色與產業結合,一定可以圓滿達成社區的短程、中程及長程目標,成為一個自主的社區,當社區準備好了,自然會引進更多的商機。

01 社區媽媽於成果發表活動展現學習成果
01社區媽媽於成果發表活動展現學習成果

02 為社區學童講解「社區繪本布書」故事

02為社區學童講解「社區繪本布書」故事

03 推動草木共生的梨園

03推動草木共生的梨園

04 認識石角河豐富的生態

04認識石角河豐富的生態

05 大鼓傳統文化傳承

05大鼓傳統文化傳承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05-17: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