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日本漂流木對策及處理實務

林業試驗所 陳財輝.鍾欣芸

一 . 前言

  漂流木泛指林木殘體(斷幹、斷枝等)受到降水之運搬移動,最後堆積在河道、河口、海岸等地者稱之。台灣漂流木之處理,係依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所公佈之「處理天然災害漂流木注意事項」執行,此注意事項於民國 94 年公佈實施,經 96 、 98 年修改部分條文內容。然而,在民國 98 年之八八風災,造成漂流木數量高達數百萬立方公尺以上,體積龐大之漂流木嚴重阻塞橋樑、河道,並危害堤防、溪畔村落住宅、農田及漁港設施等,影響層面很廣,漂流木處理上極為困難。

  受到全球暖化作用影響,未來極端氣候事件預估會越來越頻繁,漂流木問題如何預防及有效處理,全民應共同面對此一難題。日本的漂流木危害歷史記錄極久, 10 幾年前多次嚴重漂流木災害一再發生,因此對於漂流木的防治與處理,已累積有許多處理經驗。

  民國 99 年 12 月承蒙日本交流協會指派九州大學名譽教授大村寬博士來台灣指導,首先於台北林業試驗所舉行「日本國漂流木對策及處理實務」研習會,說明漂流木在河川上、中、下游之危害機制及對策。由於漂流木處理相關之行政部門,有中央、地方、林務、水利、交通等諸多單位,漂流木之縱向及橫向處理相當不易。

  漂流木成因相當複雜,經由漂流木理論的專家大村寬教授解說,漂流木的來源不僅來自於崩塌,亦來自於森林,上游森林經營的處理屬於林業,但林學的人對下游治水及土木設施、崩塌治理不熟,而治水的人對於林學也不清楚,雙方對漂流木的理解皆存在盲點。而漂流木是個跨區域及跨領域的議題,範圍從森林、水利、港口、湖泊、水庫到海邊,內容相當複雜且範圍龐大。未來希望河川單位、土木單位甚至交通單位都應該對漂流木所會衍生的問題皆需有一定的瞭解,諸如大肚溪口南端上便有二高、一高、高鐵、台鐵及許多橋樑橫跨,漂流木沖撞淘刷橋柱的問題陸續出現,本次漂流木處理研習會僅是一個開端,未來有待解決之議題仍極多。有關研習會之講授內容重點,摘錄如下:

二 . 上游集水區漂流木處理對策

  河川上游森林為漂流木之主要來源,如何減少漂流木的產生,是此處的重點工作。根據調查,日本漂流木主要來自林木的風倒及風折木,而影響林木風折、風倒的原因,有樹種種類、林木胸徑大小、林地土壤的軟硬度等多項因子。在樹種種類方面,以針葉樹種被害程度高於闊葉樹種;胸徑(離地面 1.3 公尺之樹幹直徑)大小則是以 25 公分以上較大林木較易受害,且發生風折現象的林木又多於風倒;在林地土壤部分,則以生長於硬質土壤的林木較不易遭受暴風危害,而土壤硬度適中者則易遭風折危害,土壤硬度軟者則容易產生風倒現象。因此,上游集水區森林處理對策,大致可分為現存林分之撫育經營管理、被害跡地的林木復育、設置防風或河畔保護林帶等三項,分述如下:

(一)林分之撫育經營管理

  日本的人工林造林通常採高密度植栽,栽植株數大多為每公頃 4,000 株。此種林分,若未進行疏伐撫育管理,林木由於生長空間不足,往往會產生樹形細長、地下根系擴張分佈面積狹小,林木的抗風力會減弱,當強風來襲時,經常導致風折、風倒的現象;若進行適度的疏伐,讓留存林木之根系會適度擴張,可增加林木對暴風的抵抗能力。

(二)風害跡地的林木復育

  森林地林木受到風害而毀損時,若不積極進行復舊造林措施,可能會繼續擴大林木受害範圍。風害跡地之林木復育極為必要,林木復育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

1. 將留存幼樹養護培育成林。

2. 以周圍母樹天然下種更新為主。

3. 採取周圍母樹種子進行直接播種,或將種子培育成苗木後加以栽植。

4. 使用既有之苗木進行人工栽植等。

(三)設置防風或河畔保護林帶

  在衝風處設立防風保護林帶,減少現存林木繼續遭受風害,減少風折、風倒木的產生數量;另外,在河川兩岸設立河畔保護林帶,一方面保護溪水水質及森林生態系,另一方面在漂流木發生時,發揮阻擋部分漂流木隨土石流衝入溪流中,產生連續性危害。

  上游集水區森林之風折、風倒木,在大雨來襲時易形成漂流木,並連帶引起山崩、土石流。上游漂流木處理策略,主要以種植抗風力強的深根性闊葉樹種、配合適度的林分撫育管理及林木復育、設置河畔保護林帶等多項策略,增加上游森林林木對土壤的穩固力,防止崩塌及土石流的發生,減少森林風倒木的產生等森林管理方法有待後續研究建立。

三 . 中游集水區漂流木處理對策

  集水區中游地區之漂流木,主要來自上游風倒木被土石流及溪床暴雨所運移而來者,此處之對策主要在減少漂流木往下游移動能量。中游漂流木之攔截方法,有築造 A 字型壩、梳子型壩等多種,在壩體後方必須要有足夠的空間,藉以暫時貯存漂流木的容量,並且需定時將貯存之漂流木移出,延長壩體之使用年限及空間,同時搭配施做護岸工、固床工等水土保持工法,進行溪畔崩塌地邊坡的穩定工作。

  由於集水區中游地區,往往已為許多百姓的活動範圍。因民眾交通需要之橋樑,常採建造經費較低之河道中設置多數橋墩,跨距過密的橋墩往往阻塞漂流木,而產生難以預期的危害,尤其當漂流木受到流水運搬時,產生的沖擊力極大,過去有將橋樑沖毀的案例紀錄。尤其在中下游地區橋樑設計時,儘可能以不設橋墩之橋樑設計,或是拉長兩橋墩間的跨距設計,減少橋樑受到漂流木危害的機會。

  因此,在集水區中游地區漂流木處理對策,以如何有效設置攔截漂流木之透過型壩為主,並評估其設置所產生的效益,同時因應人類活動需求所設置於河道上的橋樑等設施,必須評估是否會連帶產生漂流木之潛在性危害。

四 . 下游集水區漂流木處理對策

  下游集水區地區為漂流木主要堆積處,由於位於人類活動主要地點,漂流木處理主要對策為廢棄物儘速清除與漂流木資源再利用。日本過去對漂流木的處理主要以焚燒為主,但現在因空氣污染法中明文規定禁止焚燒,尤其是浸過海水的漂流木,其在燃燒時會產生戴奧辛,嚴重污染空氣品質。目前漂流木的處理,儘可能將廢棄物部分降至最低,漂流木材表面因附著許多細砂石,木材利用上產生極多障礙,大多將漂流木打成粒片之細顆粒狀作為肥料,或是與泥漿、種子混合作為崩塌地噴漿資材,過去進行崩塌地復舊經驗得知,參雜 30% 的木屑漿施用,植生復舊效果更好;另外,亦有將漂流木作為生質能源之燃料使用,或是將漂流木粒片直接施用於森林或公園內步道,避免林內步道表土過度裸露而被降雨侵蝕流失。

  下游集水區地區以清除及利用漂流木為主要目標,但下游行政管理機關眾多,各機關間漂流木處理分工必需事前規劃清楚,否則漂流木堆積的位置可能在河口、海岸、農田等任何地方,若分工界點不清,往往會造成無法儘速處理的窘況。

五 . 未來漂流木資源處理展望

  小量的漂流木產生,雖對溪畔林生態系有正面的效益,但漂流木瞬間大量發生則會產生嚴重的傷害,日本的漂流木處理理論及經驗雖可供參考。但是漂流木成因複雜,未來我國應派員前往日本考察,實地瞭解日本產官學各界,實務上如何以新技術改進漂流木處理要領,以及漂流木資源利用研發等,供台灣漂流木處理技術提昇之參考。

  台灣地區多年前自禁伐天然林以來,上游森林鮮少經營,未來應建立種植抗風力強的深根性闊葉樹種,防 止河畔崩塌地產生,減少上游倒木產生數量之森林管理方案;台灣中游集水區雖有設置梳子壩等攔截漂流木工程,但其設置數量是否足夠,或是其攔截效果如何應確實加以探討改進;下游集水區漂流木清除及利用方面,除了少部分紅檜、扁柏等珍貴木材市價較高可標售利用,其他雜木、枝梢殘材雖不具標售價值,仍為製作家具、棧板、養菇太空包、鍋爐燃料、園藝景觀或藝術雕塑創作良好材料。如莫拉克颱風產生的漂流木,林務局配合災後重建期程,協助原住民家園重建、舉辦漂流木雕刻藝術創作活動,並於台東成立「向陽薪傳」木工坊,發展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創造就業機會。同時也開發漂流木炭化與有機堆肥等商品化產品,及以超音波法等非破壞方式,建立漂流木強度檢測分等資料庫,可提供業界分級應用,期可提高產業利用價值,達到漂流木多元化利用的目標。目前漂流木多以藝術雕刻為主,然而此種利用方式僅消耗有限的漂流木,如何增加漂流木資源之有效利用,有待各界共同研商開發各種新用途,降低漂流木之廢棄物數量。

01 集水區上游原始林沖刷而下之巨大漂流木需分段裁切運送,絕非外界誤解之盜伐木

01 集水區上游原始林沖刷而下之巨大漂流木需分段裁切運送,絕非外界誤解之盜伐木

02 高雄縣旗山手巾寮颱風過後漂流木及土石埋沒大面積香蕉園

02 高雄縣旗山手巾寮颱風過後漂流木及土石埋沒大面積香蕉園

03 屏東縣東港鹽埔漁港防波堤颱風過後充斥著大量漂流木

03 屏東縣東港鹽埔漁港防波堤颱風過後充斥著大量漂流木

04 漂流木應用於家園重建 - 台東縣三仙社區活動中心(林務局提供)

04 漂流木應用於家園重建-台東縣三仙社區活動中心(林務局提供)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05-18:1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