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養鵝工廠化之精準管理

畜產試驗所 張伸彰 . 林旻蓉 . 賈玉祥

. 國內外養鵝狀況

  根據 2009 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在養鵝隻及珠雞數量為 35.7 億隻,主要集中地區為中國,其在養量為 31.7 億隻,佔世界在養量之 88.8% 。 根據 2009 年農業統計年報顯示,台灣地區鵝隻年屠宰量 459 萬隻,在養隻數為 200 萬隻,養鵝產值約 1.92 億元,佔畜牧業產值約 1.3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09 )。台灣肉鵝生產為白羅曼鵝與華鵝二種品種,其中白羅曼鵝佔有生產量約 97% 。 2005 年台灣鵝隻年屠宰量為 650 萬隻減少到目前 459 萬隻,顯示台灣對鵝肉消耗量有逐年下降之趨勢,然養鵝產業技術提升有助於雛鵝產量提升,未來勢必遇到供過於求之窘境,當前養鵝銷售屬於自產自消之島內型態, 2009 年起政府積極輔導業者出口,並成功將雛鵝出口至國外市場。

. 種鵝繁殖季節及產期調節

  家鵝之壽命為 20 年或超過 20 年之久,然而,商業生產種鵝場基於生產效能之考量,一般於 3-4 產次後即予以淘汰,但商業生產種鵝有達 6-7 產次仍繼續使用。鵝屬於季節性生殖之動物,一年之間受到光照刺激而有繁殖期及非繁殖期,根據 2009 年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以彰化地區為例,每年日出與日落間之最短及最長時間為 10 小時 39 分鐘及 13 小時 38 分鐘,自然環境下,母鵝產蛋期約自 10 月初至翌年 5 月底間,其日出與日落間(日照時間)分別 11 小時 56 分鐘及 13 小時 31 分鐘,其中日照時間以 12 月 17 日 之 10 小時 39 分鐘最短,故每年母鵝於產蛋期間之日照時間分布為曲線,而該期間之 1-3 月為盛產期,這段時間稱為繁殖期。另有以光照調控種鵝於夏季繁殖,母鵝產蛋期約自 4 月至翌年 10 月中旬結束,種鵝盛產期為 6-8 月,此階段稱為非繁殖期,非繁殖期所生產的雛鵝,產業界俗稱「倒頭鵝」, 此項技術目前於養鵝業界已普遍使用,然關鍵性技術則未臻成熟,導致無法掌握種鵝開產時間。

  早在 20 年前,由南投縣竹山鎮少許養鵝農民,利用天然氣候,開始生產倒頭鵝,當時每隻雛鵝單價約 200-300 元 / 隻,因氣候逐漸轉熱後,所生產雛鵝數量不多,顯示出夏季生產雛鵝重要性。另 「民以食為天」顯示食物對於民眾的重要性 ,以往夏季要鵝隻生產種蛋是天方夜譚,所以夏天要吃到新鮮鵝肉則不太可能,民眾僅能吃到冷凍保存的鵝肉。彰化場於 1989 年起即開始著手環控技術之開發,經過多數研究人員努力後, 將水簾設備導入產業,並研發整套調控技術,於夏天以人工調控種鵝繁殖,環控鵝舍生產技術是養鵝產業的革命性關鍵技術, 這項技術使民眾能夠於夏天品嚐到新鮮的鵝肉,也解決原本鵝隻產銷失衡之問題。環控鵝舍生產技術於 2010 年已獲農委會農業智慧財產權審議會審查通過,並於 2010 年 5 月 1 日 已簽約技轉養鵝業者,針對環控技術內之條件調控, 本會畜產試驗所彰化種畜繁殖場(以下簡稱彰化場) 將持續研發新技術,以符合市場需求及提升國際競爭力。

. 台灣環控鵝隻飼養及現代化設備

  有首兒歌所敘述「 我家門前有 小河 …… 。小河裡,有白鵝,鵝兒戲綠波 …… 。」這是一般民眾的印象,鵝飼養於河邊或池塘的景象,但原本夏天無法繁殖的種鵝經由彰化場及中興大學研發環控鵝舍之生產技術,讓能於此階段 生產雛鵝,使於非繁殖期期間,產蛋數極少或幾乎不下蛋,致鵝隻供應不敷需求,運用將種鵝進入密閉禽舍內技術得以改善。使原本每坪可關 3 隻種鵝的開放式禽舍,變為集約式飼養模式,種鵝每坪可飼養 7 隻增加坪效。鵝隻要進入環控舍前之休產期,需進行營養控制,期間給與休產料 150 公克,藉此控制種鵝體重,避免休產期鵝隻過肥,影響到產蛋期之生產,另進行種鵝換羽作業,為控制種鵝於同時間產蛋為重要工作,以避免種鵝提前或延遲產蛋。當種鵝進入環控鵝舍後,調整光照時間及給與產蛋料,則可使種鵝開始進入產蛋期。 2003 年起中興大學許振忠教授開始輔導養鵝業者使用此技術, 彰化場 也陸續開始輔導鵝農光照調節,為鵝產業開創新紀元。

  使用環控鵝舍生產雛鵝,所需之設備成本較高,包括硬體設備之密閉鵝舍、遮陽片、水簾片及需與中央控制溫溼度系統等環境控制條件結合。舍內地面需有水池、高床地面或沙質地面及產蛋巢等區域,環控舍內同時採用自動輸送飼料及飲水裝置等現代化設備。另配合彰化場研發 RFID 智慧型產蛋系統,可將平飼種鵝高產蛋及寡產鵝清楚辨識,此項技術已進入實際測試階段,俟技術成熟後,可廣泛運用於民間種鵝場提供做為篩除機制。

. 綠能化環控鵝舍

  綠色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能、太陽能、風能及地熱能等等。然太陽能發電為綠能之一, 彰化場 於 2010 年獲得經濟部能源局補助設置太陽光電設備,以太陽能發電所取 得再生能源,結合環控鵝舍建置全台第一棟「光電鵝舍」,該光電鵝舍所架設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產生之發電量為 52.29 kWp ,可供應光電鵝舍、生醫鵝舍及種蛋孵化室之所需,達成節能省碳目標。此設備如以每 kWp 可產 3 度電力而言,每天約可產生 157 度,此電力生產量約節省一棟 1000 隻種鵝環控鵝舍之 80 % , 未來如設置成本降低及每單位發電量提升,將可節省農民於成本之支出。而台灣養鵝戶數為 1,038 戶,主要集中於雲林、彰化及台南等地,如利用設置太陽能光電,有助產業未來新契機。

  應用節能設備於環控鵝舍,以節省能源之 LED 為光源應用於環控鵝舍之種鵝產期調節及產能提升為研究方向。使用 LED 除節省能源外,其產生之光波長對種肉禽亦有影響,據研究報告指出,肉雞給予藍色或綠色光源對其體增重有顯著較給予紅色及白色光源者重,然種禽則相反,其需光波長較長之紅光或黃光;然不同動物對光的感受性亦有所差異,因此彰化場將持續針對環控鵝舍與綠能產業結合,進行相關研究。

五 . 結語

  養鵝工廠化已逐漸成形,目前台灣環控鵝舍數量已達 60 棟,彰化場將持續對環控鵝舍內種鵝產期及產能深入研究,輔導鵝農精準飼養管理及控制種鵝產期,另將深入對種鵝於舍內產蛋高峰的維持,增加種鵝產能,降低每隻雛鵝成本,期望未來能針對各項技術一一突破。

  近年雛鵝價格動輒每隻高達 120-130 元,這對本產業永續經營相當不利,究其主因為種鵝產期調節未如預期,導致種鵝產蛋延遲所致,鵝農紛紛投入設備增養。以目前每棟環控鵝舍種鵝數量 2,200 隻為計,台灣約有 13.2 萬隻種鵝,每週可孵化種蛋量約為 27 萬枚,每 週至少可生產 16.2 萬隻雛鵝,產能超出需求,勢必對養鵝產業造成極大影響,唯有積極開拓國外市場方能解決國內淺碟市場之窘境,開創養鵝產業新契機。目前 彰化場 積極輔導種鵝場種雛出口, 2009 年底業已協助鵝農出口雛鵝至馬來西亞,建立台灣養鵝產業種雛出口之 先河,期盼產官學界攜手合作,共同開創養鵝產業新契機。

光電鵝舍外觀

光電鵝舍外觀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07-18: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