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營運成果

林務局 鄭筑云

一 . 緣起

  野生動物保育法自 78 年 6 月 22 日公告實施迄今已有 20 餘年,我國野生動物保育工作因政府與執法單位於該法頒布之初雷厲風行取締保育類野生動物違法利用,已大幅減少過度利用本土或國際野生動物。近年來林務局更思如何以教育有效地培植深入人心的保育觀念,加強國際保育合作與環境健康監測以達生態保育與環境永續的目標。

  林務局身為保育業務的中央主管機關,委託全臺共 8 個收容中心,持續救護並收容保育類野生動物無主個體,共計有臺北市立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救傷中心、宜蘭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中興大學野生動物急救站、高雄壽山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野生動物急救站以及成功大學 - 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等 。目前各收容中心依其專長、人力資源、及收容場地之負荷量,接受由相關單位移送之各類保育類野生動物、或野生動物之救傷工作,至 99 年在養動物數量已超過 4,000 隻。收容工作對於國內自然生態整體維護、生物多樣性之保存、及減低外來種動物對本土環境之衝擊等均具正面之助益,且近年來各收容中心更加強在野生動物救傷及疾病防治、社會教育與宣導、專業人員訓練、學術研究、與國際保育合作等方面,發揮其多面向之積極功能。

二 . 成果紀要

  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本局投入資源最多,也是規模最大,且發展極為快速的收容中心成員,其近年來營運成果可以不但包含野生動物之救傷收容,收容約 900 隻較大型野生動物,更創造多項創新功能,以下簡單分點說明如下:

(一)持續維持一個兼具專業與人道的動物救援及長期收容場所,以協助野生動物保育法之落實

  目前收容中心所收容之保育類動物 99 年度共累計收容有 109 種、 911 隻動物個體,包括哺乳類 35 種、 583 隻,禽鳥類 31 種、 78 隻,及爬蟲類 43 種、 250 隻,平均每個月約有 20 隻的野生動物從臺灣各處移送至該收容中心,因收容中心能長期協助執法單位收容保育類動物,使各單位更能無後顧之憂,勇於偵辦違法輸出入、買賣或公開陳列展示保育類動物等相關案件。

  目前已進行多項籠舍改善計畫,以維持動物的基本正常行為,例如「老虎的覓食運動」計畫,即是在老虎園區設置「餵食柱」( feeding pole ),採循序漸進的方式,約每 2 天進行早晚各一次的覓食運動,藉由可口的牛肉塊來誘導老虎,讓老虎能夠在覓食過程中增加運動量,接近在自然界生活型態,以達保持動物個體的健康之目標。

(二)改善國家形象,增進國際關係

  經由不斷地參與國際保育事務、國際動物救援活動,擴大我國的國際參與度,建立我國保育先進國家之聲譽,繼經由參與國際救援組織,則增加了我國對國際事務的瞭解與影響力,再由舉辦國際會議邀請各國研究人員或執行者來臺,增加國家的國際曝光率。

1. 收容中心經由救援動物及收容工作與國際相關組織交流互助,往來頻繁,早已奠定我國在救援動物工作上不遺餘力的美名,另在 98 年東亞及東南亞野生動物救援國際研討會於臺灣舉辦,簽署野生動物救援網絡( Wild Animal Rescue Network )合作計畫,該國際組織於 99 年正式成立,我國為創始會員國之一,不但有助於確保生態平衡,永續發展的可能,同時也在此行動中與其他國家建立了友好的實質關係。

2. 國際友人與媒體參訪 : 目前收容中心的規模已堪稱是世界最大的保育類動物收容機構之一,加以對動物救援及照養經驗豐富,許多國際友人及國際媒體均預約到訪。許多貴賓均因此對我國在野生動物保育上的努力,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我國正面的國際形象有所貢獻,實際改善我國家形象,建立我國為重視動物保育之先進大國。

(三)打造收容中心成為全臺灣最科普且具實物的野生動物教育功能的基地

  收容中心提供國人接觸野生動物自然生活實況的機會,成為學校戶外教學的優質首選,成人專業成長,國內外相關工作人員進階學習的重要據點。

1. 一般參訪

3 年( 97-99 年)來參觀的觀眾資料分析結果,顯示 3 年之間總參觀人次高達 24,643 人,平均每年有約 8,200 人的參觀量,件次增加,尤以 99 年 9,600 人次的參觀人數最高。

  對於中心之解說導覽為滿意或非常滿意,且會推薦其他人至中心參觀( 96.7% ),多數人( 99.2% )亦表示中心的導覽可提高其對野生動物保育的概念,多數人今後會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保育的概念。

2. 專業實習

  為培育照養野生動物專業人才,並深耕動物保育動物的觀念,每年收容中心開放相關科系的全國大專生至收容中心實習的機會,每次實習時間約 2 個月,使實習的學生均能深入地瞭解並現場操作實習,協助學生快速瞭解本身的志向,也為社會儲備專業人才,逐漸精緻化整體野生動物的保育行動。

(四)培力專業生態解說

  藉由「 SFLERAP 史福萊瑞普」理論,解說教育活動可以循序進地帶領民眾從觀看( See )動物,感受( Feel )動物,傾聽( Listen to )動物,體驗( Experience )動物,閱讀( Read )動物,欣賞( Appreciate )動物,到保護( Protect )動物( Ward and Wilkinson 2006 )。

  為積極落實生態解說教育,以協助政府達成生物多樣性及環境健康的維護,定期招募志工並舉辦志工培訓課程,目前已培力有中、臺、英語的解說人力。由 99 年下半年的問卷調查中可以發現,有充足志工加入的解說團隊,參觀者其生態教育解說方式滿意度極高( 97.9% ),且反映該解說導覽能提高 99.2% 參與者對野生動物保育的概念。另更擴大辦理專業生態解說之培力,將生態教育的種子擴及一般小學教師,藉由種子老師的培育,相信將使更多人受惠。

(五)教育之核心-生命教育之推展

1. 以動物及自然生態為引的營隊課程

  鑑於社會型態的轉變,社會將會更多元,人際關係也會更形複雜,新的價值體系一再變化,為使下一代不因多元的價值體系迷失迷惑,推動「生命教育」更形重要。故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運用收容中心豐富的動物資源及優良的自然環境,開發出生命教育活動,藉由許多不放棄生存機會的野生動物,使學員從認識、關照其他種類的動物生命開始,到認識自己的身體,進而知道如何鍛鍊自己的身心和體魄;也透過活動傳遞生命是等值的、無價的,以及生命需要愛護、珍惜的理念。提供積極、正面、健康之系列戶外或室內課程,包括:近距離的觀察野生動物、參與照顧野生動物、夜間動物觀察、爬樹,及自我探索 EQ 活動等,以自然環境及野生動物為引,所設計出來的營隊活動,更容易觸動學員的感性面。增加營隊的課程內容也能有更好的吸收力。

2. 生命教育素材的開發

  規劃開發生命教育教材,以影像記錄動物的生命故事(附件:擺盪、救援三部曲),詳實記錄動物的生命救援到最後的動物生命意義的再實現,以野生動物的故事展現生命的尊嚴、韌性與珍貴,期以影像的感動人心,帶領觀者感受對生命的禮讚。

(六)發展保育醫學,促進動物、大眾及環境整體之健康

  收容中心會常態性接觸不健康的野生動物,有必要建立疾病監測體系及所需技術。中心於 2007 年完成基礎實驗室 1 棟,具備血液分析、體內外寄生蟲檢測、病毒檢測樣本準備的能力,並與相關單位建立合作管道,共同進行疾病的監測。累積收容中心於野生動物及環境健康議題上的成果與經驗, 99 年完成相關工作如下:

1. 強化野生動物疾病篩檢,預防人畜共通傳染性疾病傳播。

2. 與國內醫學院校及國家疾病篩檢機構建立合作機制,設立南區野生動物疾病篩檢站。

3. 進行鳥類血液寄生蟲及痘病毒之疾病檢測監控、建立臺灣獼猴基因庫,並與醫學研究單位合作進行疾病預防及控制之機制。

  同時邀集國內外相關研究者或相關單位舉行國際研討會,討論經由監測野生動物疾病,維護環境健康新興議題及可行辦法,建立合作機制與對話平臺,確保大眾生活空間之環境健康品質。

(七)調和場域設施,結合課程方案,提供落實友善環境設施的示範場地

  生態教育的場所應該要能傳達對環境友善的訊息,且一個具有生態教育功能的場域,應有合宜的設施,方足以發揮功能,包括了教學設施、生態解說設施、生活設施及衛生環保設施等,為此收容中心除了在既有設施進行美化綠化外,新增的硬體設備均力求以對環境友善的綠建築為基準。於 98 年 4 月新增完成了「沙林生命教育館」,有效的提供了民眾戶外參觀後的室內休憩、自主學習及活動互動學習空間,及多元的學習機會。

  該館取名「沙林」,呼應林務局長久以來「聚沙成林(造林前,先聚沙)」的工作典範。主體建築設計為挑高屋頂並設計圓弧構造的屋頂,引入南風由北面流出,創造空氣對流降低室內溫度,每片玻璃皆為隔熱設計,於室內的材質設計上多數使用綠建築標章之建材,整個館的外型猶如一顆閃閃發亮的眼睛,設計初衷即是希望這個館就像一扇靈魂之窗,透過它,大家能夠看到各種生命的珍貴內涵。

(八)促進物種永續生存,確保收容個體仍能回饋其野外族群

  收容中心持續與國內及國際間相關機構交流,協助動物個體獲得最妥善之處理,亦盡可能讓動物能參與國際復育計畫。 99 年將收容中心中的 2 隻世界極為瀕危之安哥洛卡陸龜送至 BCC 參與該物種之復育計畫,我們相信來自屏東科技大學的 2 隻個體加入這個繁殖復育計畫中,將可發揮其珍貴的基因特殊性,使復育計畫後代最終能夠回歸野外,重建健康的野外族群。

  99 年亦將三龍骨澤龜外送至奧地利龜鱉中心( Turtle Rescue Center )參與當地的復育繁殖計畫,及外送臺灣山羌組織進行物種遺傳多樣性分析。經由這些計畫可發揮收容中個體的最高價值,經由回饋野外族群,保育並復育國內外之野生動物及其野生族群,增進野外族群健康及存續。

三 . 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不論是動物、人類或整體環境都面對不同以往的挑戰,臺灣因人口密度高、環境負擔大,所面臨的威脅尤為迫近且嚴重。

  本局整合歷年來投入收容中心之資源,創造出舊資源的新價值,重新確立收容中心之定位、願景,整體發展的思考,有效提升該收容中心營運效能,讓資源得到最有效之應用,獲得最大之效益。

  以往,收容中心主要著重於對每一個保育類野生動物個體的救援以及照顧,協助政府收容因查緝非法利用野生動物案件所產生的無主動物 ; 現在,收容中心更具「保育、教育、研究、國際事務參與、環境健康監測、生態健康維護」等功能,除了可配合學校,成為學校戶外教學的優質首選外,亦為專業成長,國內外相關工作人員進階學習的重要據點。

  未來持續累積林務局委任之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發展成果與經驗,建立互動交流機制,積極促進國內外其他動物收容單位之優質發展,持續結合更多有意願推動野生動物保育之公民、社區、學校、非政府組織( NGO )、非營利組織( NPO )、政府部門與企業,共同推動保育觀念之普及,生態平衡促成行動之施行以及環境健康之監測,確實朝永續發展前進,提升並確保當代國民及下一代國民之生活品質。

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鳥瞰圖

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鳥瞰圖

增加收容環境多樣性設施,保持動物的正常行為:在鐵網罐中放置水果或蔬菜等食物,讓鸚鵡用挖取的方式慢慢得到食物,藉此來維持他們正常行為

增加收容環境多樣性設施,保持動物的正常行為 : 在鐵網罐中放置水果或蔬菜等食物,讓鸚鵡用挖取的方式慢慢得到食物,藉此來維持他們正常行為

 98年舉辦東亞及東南亞野生動物救援國際研討會海報

98 年舉辦東亞及東南亞野生動物救援國際研討會海報

99年生命教育夏令營,藉由認識野生動物,學習尊重其他生命及自我認同

99 年生命教育夏令營,藉由認識野生動物,學習尊重其他生命及自我認同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08-15:1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