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照老年農民,疼惜青壯農民-建立尊嚴、效率、公平的老農津貼制度

主任委員 陳武雄

一 . 前言

  老農津貼自 84 年 6 月開辦,每人每月 3 千元,自 93 年 1 月起,調增為 4 千元;自 95 年 1 月起,調增為 5 千元;自 96 年 7 月起再調增為 6 千元,調漲 100% 。這 3 次修法調增老農津貼金額,都是在重大選舉前。今年也不例外,民進黨在未提出財務來源的情況下,提案再調增老農津貼 1 千元。

  如果農政資源充裕許可下,政府也希望提高老農津貼發放的金額。但事實上,政府預算經費有限,且有諸多農業施政尚需推動。政府 100 年度預算對農民的補貼共有 843.5 億元,其中老農津貼為 511.4 億元,占 6 成,其他 4 成補貼農民的經費為 332.1 億元,包含農業低利貸款利息補貼 48.8 億元、肥料補貼 27.9 億元、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學金 18.5 億元、稻穀保價收購 47.9 億元、轉作休耕補貼 111.7 億元、農業天然災害救助 11.3 億元、其他各項補助 66 億元等。如果老農津貼每人每月增加 1 千元, 1 年經費將增加 82.4 億元,勢必會排擠政府對農民的其他補貼經費,及農業建設發展與研究推廣的經費,進而影響對青壯農民的照顧及農業之競爭力。也許青壯農民對於要求政府協助的聲音相較微弱,但對於他們潛在的需求,政府也不能忽視。畢竟,青壯農民是扛起農業發展的主力,更需要政府的大力輔導及照顧。

二 . 老農津貼調整的四大原則及三個政策目標

  政府除了照顧老年農民外,尚有其他老人及弱勢族群也需要政府的照顧,才符合整體社會對公平正義的期待。以內政部 8 項社福津貼及年金給付為例, 1 年總經費約 757 億元,受益人數 219 萬人,平均每人每月受照顧金額平均不到 3 千元,這些項目包含,身心障礙者的生活補助、中低收入老人的生活津貼、中低收入家庭兒童及少年的生活扶助、國民年金的相關給付、原住民給付、低收入戶家庭的生活補助、低收入戶兒童的生活補助、低收入戶就學的生活補助等。

  老農津貼 84 年 6 月開辦迄今調整 3 次,調幅 100% ,為同期間物價指數漲幅 19.6% 之 5 倍。以同性質的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為例,中低收入戶為社會上最弱勢的貧苦家庭,其老人生活津貼為 3 千元到 6 千元, 84 年迄今有 16 年未曾調整。因此,照顧農民外,也應該要考慮到社會的公平性,需要兼顧其他老人及弱勢族群。

  為了要建立老農津貼制度性的調整機制,兼顧及照顧其他弱勢族群,避免每逢選舉各黨派競相喊價加碼。經過各方請教、蒐集各界意見及各種資訊審慎評估的結果,研擬老農津貼及其他 8 項福利津貼、年金給付調整案的四大原則,希望可以達到 尊嚴的農民,效率的農業及公平的社會福利三項重大目標 ,具體實施內容如下:

(一)老農津貼調整制度化

  建立制度化的調整機制,每 4 年參照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漲幅調整,調漲不調降,以取代選舉時喊價式加碼。依據主計處資料, 96 年 7 月至 100 年底預估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為 5.27% ,老農津貼按 5.27% 調漲後,每人每月可領 6,316 元,雖然只調增 316 元,但是未來每 4 年參考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動調整,而且調漲不調降,長期而言,對農民是更有利的。

(二)老農津貼訂定排富規定

  「排新不排舊」,基於誠信原則,現領人不排富,以確保其權益,修法後新申領人實施排富。目前我國的社會福利津貼,除了老農津貼沒有排富規定外,其他老人社會福利津貼及榮民就養金均訂有排富限制。基於公平原則,我們主張老農津貼應該排富,而且有高達 74.3% 的民眾支持排富。

至於老農津貼排富的條件,分為所得及不動產兩項:

1. 所得方面

  新的申請人,個人農業所得除外,非農業的年綜合所得總額達 50 萬元以上 者,不能領老農津貼;也就是受排富限制的這 50 萬元僅計算非農業所得;農業所得不計算在內。

2. 不動產方面

  這裡的不動產並不包括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及生活所必需之農業用地及農舍。也就是將農業用地、農舍扣除後,其個人所擁有的土地按公告現值計算,及房屋價值按評定標準價格計算,合計新臺幣 500 萬元以上,才不能領老農津貼。

(三)擴大照顧老人及弱勢族群

  除了老年農民外,我國尚有其他老人及弱勢族群也需要政府的照顧,才符合整體社會對公平正義的期待。內政部主管老人及弱勢族群之社會福利津貼及年金給付,長期以來都沒有訂定調整機制,這次我們一併比照老農津貼調幅 5.27% 予以調漲,以擴大照顧老人及弱勢族群。前述 8 項社福津貼及年金給付者,他們每人每月可多領 73 元至 746 元。至於輔導會主管之榮民就養金,今年已調增 600 元, 4 年後比照本次調整之 9 項津貼及給付一併調整。

三 . 照顧老年農民,疼惜青壯農民

  此次老農津貼的調整,在整體 農政資源有限的情形下,政府考量除了要照顧老農的生活外,也要幫助青壯農民的生產,以及未來農業的長期發展。 因此,政府也提出老農津貼的配套措施,也就是發放老農離農津貼,鼓勵老農離農,將土地出租給青壯農民經營,以協助青壯農民擴大經營規模,進而提高他們的收入。

  目前農民平均年齡約 63 歲,年齡偏高,每戶耕地面積平均約 1.1 公頃,耕地規模偏小,我們從 97 年開始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後,大佃農平均年齡已降為 42 歲,耕作面積擴大為 8 公頃。但是至今年 9 月,大佃農總承租面積只達 6,200 公頃,必須更普遍的鼓勵老年農民離農。未來我們將鼓勵從農參加農保年資達 5 年以上之 65 歲以上農民,將土地出租給 55 歲以下之青壯農民者,每月每公頃給付 2 千元離農津貼,但是訂有上限,也就是每人最高可領 3 公頃的離農津貼。

  政府發放離農津貼,老年農民除了透過市場機制收取租金外,老農離農津貼每公頃每月 2 千元,現領老農津貼農民出租 1 公頃,每月可以領到 8,316 元,最高出租 3 公頃,每月最高可以領到 1 萬 2,316 元,除了協助青壯農民擴大經營規模,提升經營效率外,更可保障農民的晚年生活。

  我們到各鄉鎮辦農民座談會時,很多青壯農民向我們反映,他們需要資金購買農業機械及蓋溫網室,希望政府協助他們低利貸款及補助部份經費,減輕負擔;種有機作物的農民,希望我們補助有機肥;另外,漁民、養豬、養雞的農民也都提出許多希望農委會協助的項目。老農津貼若每個月增加 1 千元, 1 年需增加經費 82.4 億元,農委會每年就要調減其他農業預算 82.4 億元;而每月增加 316 元只要多編列 25 億元,節省下來的 57 億餘元,政府可以增設稻穀烘乾設備,讓農民方便繳交濕穀;補助農民設置溫網室設備,減少天然災害損失,有利於生產調控;改善農漁畜產品市場設備及環境,提升運銷效率,促進產銷資訊流通,減少盤商剝削;協助畜禽舍設備更新及診療服務,生產健康優質之畜禽產品;增加海洋漁業資源之復育,讓漁民出海可以滿載而歸,其他還有補助購買農業機械,獎勵有機生產等等,可以替青壯農民做好多事情,提升其競爭力及收入 。

  此外,目前輔導青壯農民的政策,例如,小地主大佃農,成立農民學院,培育青壯專業農民,青年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農村再生計畫等,也都需要預算經費的支持。政府在有限的預算經費下,應該把錢用在刀口上,照顧老農生活之餘,也應牽成目前正從事農業工作的青壯農民,如此農業才能繼續發展,農村經濟才能活絡,也才能吸引青壯年留在農村耕耘。

四 . 結語

  此次行政院版的老農津貼調整案,建立參考消費者物價指數連動調整的機制,並擴大照顧民眾層面,包含老年農民、國民年金被保險人、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族群,受惠人數較多且更為節約經費。我們深信,此次老農津貼等 9 項福利津貼及年金給付的調增所建立的制度及配套,將為臺灣的老農、老人及弱勢族群,提供一個更具公平性、普遍性,更穩定可靠的制度,並有助於臺灣農業競爭力的提升。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11-21:1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