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國際重要農情資訊

企劃處 謝筱君
國際處 李蓮生 編輯

1. 泰國以貨櫃取代沙包抗洪

  泰國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水患使得泰國歷史最悠久的工業區-納哇那空工業區,因抵擋不住滾滾洪流, 2011 年 10 月 17 日宣告淪陷。由於工業區外牆被沖垮,區內廠房全部泡在泥水中,工廠外圍的停車場,所有汽車也泡在水裡,為了堵住不停灌進工業區的洪水,當局出動軍用直升機,吊掛著大型貨櫃趕往潰堤的工業區外牆,隨後將貨櫃投放在進水口附近,取代沙包,希望能圍堵洪水,農業方面,泰國米因為洪水也損失慘重,預計未來泰國米的價格會上揚。

  納哇那空工業區位於曼谷以北、車程距離曼古約半小時處,建於 1971 年,是泰國最早興建、歷史最悠久的工業區,區內員工全力圍堵洪水,互相支援,卻還是淪陷了,目前已全面停產。

  首都曼谷方面,雖然最近一波洪峰與曼谷擦肩而過,但曼谷的抗洪大作戰,情勢依然非常嚴峻,當局表示,曼谷必須在 48 小時內,用 120 萬個沙包,堆成長 6 公里的擋水牆,曼谷市才能免於洪水侵襲的命運。而曼谷郊外的農業區,稻米全都泡在水裡,農民只能眼巴巴看著心血結晶泡在水裡,無計可施。

  據統計,目前約有 155 萬公頃的農田泡水,稻米損失約 600 萬公噸,未來這個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國,恐怕面臨稻米漲價的命運。

2. 山東疑現瘦肉精羊 農業部要查

  由於中國大陸山東省羊肉養殖戶傳出濫用瘦肉精,大陸農業部 2011 年 10 月 26 日聲明,將派員前往核查,若有違法將「嚴格處理」。

  山東利津縣鹽窩鎮有山東省肉羊第一鎮之稱,鹽窩鎮大型養殖戶就有 1,000 多家。當地瘦肉精取得相當容易,據稱「比買洗衣粉還簡單」,當地多個養殖戶家中都堆放不同形式的瘦肉精,藥片、原粉和石灰粉摻拌的瘦肉精。大陸媒體指出,山東東營市鹽窩鎮擁有農業部登記有案的定點市場,大量羊肉交易在此進行,羊肉銷往北京、河南、江蘇、大連、天津等 17 省市。但在鹽窩鎮,羊餵食瘦肉精並不是秘密。

  大陸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表示,對於「山東肉羊第一鎮瘦肉精氾濫,養戶多種方法防檢測」訊息,農業部「高度重視,迅速安排國家飼料質檢中心赴利津縣開展肉羊瘦肉精檢測,同時責成山東省畜牧獸醫局赴利津縣迅速調查核實,一經查實,將依照有關法規嚴格處理」。

3. 2011 年世界稻米貿易會議在越南胡志明市舉行

  2011 年世界稻米貿易會議於 10 月 19 至 21 日在越南胡志明市舉行,與會人員包括全球各地稻米貿易商、稻米進出口國的專家和代表。

​​   會議主辦單位之一的美國稻米貿易 商茨溫格( Jeremy Zwinger )表示,近來世界稻米需求日益增加,因價格、品質及產量的競爭,未來稻米將取代其他穀物種類。具體數字顯示, 2011 年前 3 季,稻米主要出口國的出口量大幅成長,其中第 1 季成長 20% ,第 2 季成長 17% ,第 3 季則為 11.5% ,被視為有史以來最高的增長。世界對稻米的需求增加使世界各國稻米生產和出口商開始把目光轉向印度的稻米原料供應商,茨氏指出,稻米貿易商須掌握世界稻米行情,從而做出正確的決定。

  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副部長裴伯蓬於會議開幕致詞時強調,實行革新多年後, 2011 年越南稻米出口首次突破 700 萬噸;然而,越南仍面臨許多困難。裴伯蓬副部長表示,今後 10 年,越南水稻種植業將在全國進行機械化,通過提高水稻種苗品質及產量,進而提高稻米品質及產量;規劃稻米種植區,特別是出口稻米種植區,打造越南長粒稻米品牌等。

4. 亞洲最大國際農業會展場地在哈爾濱奠基

  亞洲最大的 國際農業會展場地- 國際農業博覽中心, 2011 年 10 月 30 日 在 中國大陸哈爾濱奠基。

  中國大陸哈爾濱國際農業博覽中心由華鴻集團投資建設,總建築面積 110 萬平方公尺,包括農業展館、世界農業發展論壇永久會址、農業金融大廈等,預計 2013 年竣工,並將努力爭取在當年舉辦世界級大型農業會展。

  哈爾濱市市長林鐸說,中國大陸哈爾濱國際農業博覽中心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一流、亞洲最大的國際農業會展場地。哈爾濱市政府與德國科隆市政府之前已簽署策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大力支持對方會展業發展,並為雙方企業拓展業務提供協助。

  按照華鴻集團與德國科隆國際展覽集團簽署的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舉辦「世界農業博覽會」和「世界農業發展論壇」,這是科隆集團在中國大陸第一個區域性常設博覽會,也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專業博覽會和最高水準的農業論壇。

  哈爾濱是素有「北大倉」美譽的黑龍江省省會,全市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認定面積達 3,212 萬畝。

5. 聯合國:東南亞洪患恐導致缺糧

  由於慘遭水患蹂躪,稻米和其他作物受創,加上救援送達不易,聯合國正密切監控部分東南亞國家爆發嚴重糧食短缺的可能性。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 2011 年 10 月 21 日報告, 2011 年 9 月初開始席捲東南亞地區的暴風雨已導致泰國約 12.5% 、菲律賓 6% 、柬埔寨 12% 、寮國 7.5% ,以及越南 0.4% 的稻田受損。

  菲利普期貨分析師 Lynette Tan 表示,穀物受創料將對芝加哥稻米期貨年來 17% 的漲勢帶來支撐,增添糧食成本壓力,讓以稻米為主食的亞洲政府官員頭痛。 Tan 進一步指出,由於泰國水患無好轉跡象,糧價恐有上揚空間。

  泰國是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泰國稻米將占今年全球稻米貿易 3,420 萬公噸的 31%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越南是第二大出口國,而菲律賓則是 2010 年全球最大稻米買主。

  泰國農業經濟辦公室秘書長 Apichart Jongskul 表示,泰國恐因這波洪患損失 600 萬公噸糙米,主要收穫隨之減少至 1,900 萬公噸左右。這個受損數據尚不包括儲存在倉庫的泡水的稻米庫存。這波洪患前,泰國政府預估主要收成在 2,580 萬公噸,主要收成通常占年產量的 70% 。

  另菲律賓國家糧食局官員 Lito Banayo 表示,菲國 2011 年因為颱風損失約 60 萬公噸白米,約相當於 17 天的需求量。

6. 萎凋病蔓延 菲國搶救香蕉

  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香蕉感染萎凋病, 3 年內可能導致香蕉產業滅絕!菲律賓農業部正全力搶救當地香蕉產業。

  菲律賓香蕉種植與出口協會執行董事安提格表示,萎凋病在納卯省及周邊數省蔓延, 3 年內可能導致當地香蕉產業滅絕。

  農業部納卯區主任帕拉旺表示,農業部已成立專門小組,和地方政府及民間產業聯手落實檢疫措施和宣導工作。帕拉旺說,專門小組已在嚴重受災區展開製圖及監控作業,以確認萎凋病的破壞範圍和程度;他坦承,目前尚無有效方法可以消除萎凋病,因此只能從預防措施著手,農業部將與地方政府配合,執行更嚴格的檢疫程序,焚燒染病作物,禁止移動疑受感染農具,並在蕉園及各出入口設置浸腳消毒池。

  萎凋病又稱「巴拿馬病」,病菌透過土壤傳播,攻擊香蕉作物的導管,阻礙水分吸收,最後導致香蕉死亡,受感染土地 5 年內無法生產。

  菲律賓是全球第 3 大香蕉出口國,產地集中在民答那峨島,目前約達 5 萬公頃,根據菲國農業部數據,香蕉去年出口收益達 3 億 1,930 萬美元,以日本、韓國、香港、紐西蘭和汶萊為前 5 大出口市場。

7. 穩定糧價 聯合國籲市場透明化

  2011 年 10 月 16 日為世界糧食日( World Food Day ),聯合國 2011 年 10 月 17 日在義大利羅馬召開一項會議,呼籲商品市場透明化,以穩定糧食價格。一些活動人士則呼籲針對開發中國家的農地投資訂定全球準則。

  FAO 秘書長狄伍夫告訴與會的部長和援助人員,糧價的波動對人類的飲食權利形成挑戰,國際糧食市場必須更透明;目前全球約有 1/7 、也就是約 10 億人挨餓,他敦促各國每年增加 800 億美元投資農業,以增加糧食存量。羅馬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 Benedict XVI )也發表聲明,呼籲增加對農業的投資,以協助穩定糧食生產和糧食價格。

  在羅馬會議召開的同時,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 CFS )也展開了為期 1 週的集會,討論富有國家在開發中世界大舉採購農地的問題。 這個問題通常被稱為「土地掠奪」,非政府組織警告,此作法正威脅貧窮國家的小農生計,並拉抬世界各地糧價。國際農民團體「農民之路」表示,土地掠奪是占主導地位的企業糧食系統,如何讓越來越多農民和消費者陷入貧困境地的最明顯且可恥的例子之一。

  國際援助團體「樂施會」( Oxfam )呼籲 CFS ,透過協議取消糧食轉化為燃料補貼、規範商品市場及提高貧國糧食儲備,以達成打擊糧價波動的目標。 樂施會也呼籲加強監管投資和土地治理,以及承諾促進農業中的性別平等,並大幅提升在小規模永續農業的公共投資。

8. 中國大陸農村人口外移 每天少 20 個村

  大陸農村勞動人口嚴重外移,許多鄉村實住人口不足戶籍人口一半,且多是老人與兒童,每天平均等於有 20 個村「消失」。因農村缺乏勞動力造成糧食短缺的問題漸漸浮上檯面。

  大陸官方統計資料顯示, 2005 年至 2009 年全大陸的村民委員會數目每年減少 7,000 多個,等於平均每天有 20 個村「消失」,主要原因為因應城市化發展,在「農民工」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大量外移的農村青壯年勞動人口使農村出現了「農民荒」與更嚴重的「人口荒」。

  大陸官方 2011 年 6 月調查發現,河北、山西、湖南、內蒙古等一些農業大省,年輕人變得越來越少,最嚴重的粵北河背村原本 23 戶人家的村莊,如今只剩下 2 戶村民。由於欠缺充足的勞動力,近年來中國大陸農村土地荒廢情形日益嚴重, 2008 年湖北省濱湖村全村耕地荒廢面積竟超過 40% 。除此之外,大陸農村還存在「隱性荒蕪(即經耕種,肥力下降,荒廢的土地)」現象,本來可以種植雙季稻的水田,一半以上都只種了單季稻。

  由於種地純收入太低、工作太苦且不體面,青壯年勞動力不願回農村耕種,打工愈來愈成為農民增加收入和賴以謀生的主要辦法,城鄉流動、遷移並定居城市日漸成為年輕農民的強烈願望。農業人口的快速減少,影響中國大陸的農業穩定和糧食安全,同時,也使農村出生率下降,農村人口老化問題進一步惡化。預估再過 10 到 20 年,隨著老年人陸續凋零、兒童外出求學,大陸農村的傳統和文化生活型態有可能成為記憶中的往事。

9. 日相擬參談 TPP 反對聲浪大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初步決定,將於 2011 年 11 月在夏威夷召開的亞太經合會( APEC )表達參加交涉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TPP )的意願。此舉連執政民主黨內部反對的聲浪也很大。

  日本媒體報導,多位中央政府官員透露,野田初步決定 2011 年 11 月在夏威夷召開 APEC 領袖會議時,表明參與交涉是否加入 TPP ,並已指示相關部會著手準備。

  APEC 會員國中,美國等 9 個國家有意加入 TPP ,目前正在交涉中。野田認為,日本有必要從制訂規則的階段就參與。

  倘若加入 TPP ,將因關稅降低使日本國內市場遭國外產品席捲,日本農業團體等大力反對。民主黨內,與農業有關的議員組成議員聯盟「慎思 TPP 之會」,由前農林水產大臣山田正彥擔任會長,發起連署,目前已收到 180 名國會議員連署,其中大半是民主黨籍議員。而在中央政府內部,農林水產大臣鹿野道彥對於參加交涉也持謹慎觀望態度。

  日本於 1993 年配合烏拉圭回合協議開放稻米市場時,實施了總額約 6 兆日圓的農業補助對策,因此野田正思考提出包含大筆財政支出在內的農業振興支援政策。另外,野田周邊有人認為,可先說服反對派人士,表示日本先表明參與交涉 TPP ,如果研判將對日本國內產生不良影響,再退出也無妨。

  野田 2011 年 9 月出訪紐約參加聯合國會議期間,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高峰會。歐巴馬對他表示,希望日本儘早做出結論。野田要如何與政府官員、執政黨、相關團體協調,將是重點。 APEC 領袖會議將於 2011 年 11 月 12 及 13 日舉行,在這之前,民主黨內需找出共識。

10. 氣候難民安置計畫須馬上辦

  國際專家小組 2011 年 10 月 27 日 表示,世界各國政府與救災機構必須刻不容緩地規劃,如何安置料將因氣候變遷而流離失所的數百萬人口。

  相關報告主要執筆人雪爾賓尼表示,與氣候相關的安置計畫正在越南、莫三比克、阿拉斯加沿岸、中國的內蒙古與南太平洋推行,每年規模約為 1,000 萬人。科學家指出,如果全球氣溫如同預測般在本世紀上升攝氏 4 度,在地球某些地區,人口安置實際上勢在必行。

  因為氣溫以這樣的速度上升,將對用水、農業生產、生態系統與海平面造成劇烈衝擊,這樣將影響到人類的居住地點與生活方式。

  雪爾賓尼說,過去因為建壩、採礦或其他發展而必須遷徙的行動,不見得能讓遷徙民眾得到預期好處。報告另一位執筆人澳洲阿德雷德大學( University of Adelaide )的唐揚表示,中國過去 16 年來有 125 萬人因為長江三峽建壩而遷徙。

11. 聯合國報告指出 糧食價格波動將加劇

  聯合國 2011 年 10 月 10 日發布糧食安全性年度報告指出,未來數年糧食價格波動可能加劇,使糧食自給率低、國家較貧困民眾糧食不足的風險增加。

  全球糧食價格指數在 2011 年 2 月創下歷史高點,成為引發中東和北非「阿拉伯之春」動亂的因素之一。雖然後來糧價趨於緩和,但是聯合國這份報告指出,經濟前景不明、穀類存糧過低、能源市場和農產品市場關聯更緊密,以及極端天候風險上升等因素,未來可能使糧價波動加劇。

  FAO 、世界糧食計劃署( WFP )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 IFAD )在這份聯合報告中說:「糧價波動與高糧價的現象可能持續,波動幅度可能增加」,「快速成長經濟體中消費者對糧食需求上升、世界人口持續增加、生質燃料持續成長(耗用糧食作物)等因素,將使糧食體系增加額外的負擔」。報告進一步指出,依賴進口的小型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中貧困的農民和消費者,更容易因食糧短缺而受害。

12. 南韓統計廳公布南韓農業相關資料

(一)南韓農家戶數及農家人口概況,詳如附表。

附表 南韓農家戶數及農家人口概況

日本與南韓之農家數比較

日本

南韓

人口( 2009 年,萬人)

12,756

4,875

農家

戶數

總數( 2010 年,萬戶)

253

118

專業農家比例( % )

17.4

53.3

農家

人口

總數( 2010 年,萬人)

260

306

65 歲以上所占比例( % )

61

31.8

每戶平均耕地面積(公畝)

2.02

1.23

(二)南韓 2010 年農家總戶數為 118 萬戶,比 2005 年減少 7.5% ;亦即,近 5 年來南韓每年農家以減少 2 萬戶的速度漸減。此外,就專業農戶而言, 2010 年南韓有 63 萬戶專業農戶(占南韓總農戶的 53.3% ),比 2005 年減少 21% 。

(三)南韓 2010 年農家人口數為 306 萬人,比 2005 年減少 11% ;就人口結構而言, 65 歲以上農業人口約占農業人口的 31.8% ;較南韓全體 65 歲以上人口的 11.3% 高出甚多。

(四)南韓 70% 的農家販售農業產品值,僅約南韓每人每年平均 GDP 的一半。

  13. 2011 年 9 月 15 日日本農林水產省將 2012 年度預算概算的內部意見予以彙整,以確保農業就業人員及擴大經營規模為 2012 年農業施政重點,其中以「符合一定條件的年輕人,如果從事農業的話,新設『支援新加入從事農業就業給付金』(名稱暫訂)」

(一)如何鼓勵 40 歲以下日本年輕的一代成為務農的新力軍,是當前日本農政主政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因此,執政的民主黨邀請相關單位及人員積極研商相關事宜,預定 9 月底能完成彙整作業,並將其結果及所需經費列屬 2012 年預算概算。

(二)目前設置在日本各地的「農業大學校」(註:與我國的『農業人員訓練班』類似;惟規模較大,且培訓時間較長。)或開始投入農業生產時所需支援的給付金等相關事宜,有全盤性檢討之必要。目前有人建議支援性給付金,希望每人每年可達 100 萬日圓以上。

(三)擴大經營規模方面,希望未來土地利用型農業(約有 368 萬公頃)中之經營規模在 20 公頃以上的經營單位能占全體的 1/3 以上。

14. 中國大陸 2011 至 2015 年的「第 12 期 5 年計畫(十二五)」中之「全國種植業發展計畫」,明示稻米、小麥及玉米的自給率目標為 100%

(一)「十二五」之農業有「 1 個確保, 3 個努力方向」

1. 為了維持糧食自給率達 95% ,將確保栽培面積 1 億 700 萬公頃,產量 5 億 4,000 萬公噸以上。

2. 3 個努力方向是食用油自給率維持在 40% 且能安定供給;棉花及砂糖希望能維持在自給自足的水準;蔬菜希望能達自給自足。

(二)上述之目標是否能達成,則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

1. 近 10 年大陸耕地面積因工業化及都市化等因素影響對土地需求增加,致使其耕地面積減為 1 億 2,120 萬公頃,離其所定之下限( 1 億 700 萬公頃)不遠。

2. 大陸對豬肉需求殷切,其所需之玉米等飼料是否能夠滿足其國內需求,有待考驗。

15. 日本國內的果菜批發市場交易呈現萎縮狀況

(一) 1991 年日本中央及地方果菜批發市場交易量 2,100 萬公噸,金額 5.1 兆日圓,約占當時日本蔬菜、水果總交易量的 80% ,達到最高峰。 20 年後( 2010 年)呈現交易量減少 23% ,金額減少 34% 的現象。

(二)日本中央及地方果菜批發市場交易量值呈下降趨勢,主因為:

1. 日本總人口數呈減少趨勢,且其消費型類朝少量多變化的方向發展。

2. 批發市場所收取的手續費是否合理,批發市場的數目是否過多,業者賴以維生的網路交易主要業務是否需要整合等問題,均引發質疑。

3. 超市等以縮短產銷流程、降低營運成本的中間業者蓬勃發展;食品加工廠與農民直接契作或自國外進口原料等的交易活動,越來越縮小批發市場的生存空間。

16. 2011 年 10 月 3 日「東協 +3 」的農業部長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協商稻米緊急儲備協定」相關會議

(一)為了防止天災而使「東協 +3 」會員國的稻米供需出現失衡問題,與會會員國同意訂定「東協 +3 稻米緊急儲備協定( APTERR )」, 13 國合計提供 80 萬公噸的稻米,並且籌設 400 萬美元的營運基金,以期能強化會員國糧食的安全保障相關事宜。

(二) 80 萬公噸稻米提供的國家,分別為日本 25 萬公噸、中國大陸 30 萬公噸、南韓 15 萬公噸及東協 10 國合計 8.7 萬公噸,總合計 78.7 萬公噸。

(三)營運基金方面,日中韓各出資 100 萬美元,東協 10 國合計出資 100 萬美元。此外,為使此新成立的協定能順利運作,中韓日 3 國每國每年應提供 7.5 萬美元,東協 10 國提供 7.4 萬美元的營運費用。

(四)今後東協 10+3 將進一步協商家畜(家禽)傳染病之通報及防治等國際合作事宜,並且強化會員國有關糧食供需資訊,以符實需。

17. 2011 年 10 月 20 日日本內閣召開「實現食與農林漁業再生會議」,通過「日本為使食與農林漁業能夠重展生機之基本方針及行動計畫」

(一)各地方的各種產業處於全球化趨勢下,如何使日本的農林漁牧業永續發展,日本全體國民在糧食供需方面能持有安定且安全的狀況,為日本當局不容忽視的責任;尤其是 311 大地震後,在災後重建方面更應該重視食與農林漁牧業再生相關事宜;因此,將農林水產省曾公布的農林漁牧再生基本方針等,提升到總理府(相當於我國的行政院)層級,積極展開重建相關事宜。

(二)「日本為使食與農林漁業能夠重展生機之基本方針及行動計畫」主要戰略有七:

1. 以提升競爭力、強化體質等方式,實現強而有力的農業永續發展。

2. 以提升競爭力、強化體質等方式,努力促進農業朝六級產業化、成長型產業化、流通效率化等方向發展。

3. 以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的方式,促進農山漁村的資源活化。

4. 努力促進森林、林業得以重展生機。

5. 建構可以促進漁業永續發展的政策措施。

6. 積極辦理 311 震災後農業復原相關事宜。

7. 應積極處理核電災害中,與農業相關事宜。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11-2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