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國際重要農情資訊

企劃處 謝筱君
國際處 李蓮生編輯

1. 雨林縮小 每年 750 隻紅毛猩猩命喪印尼

  印尼官方對於印尼當地民眾為了保護農作物或食物來源,平均一年造成 750 隻的紅毛猩猩死亡,使得野生紅毛猩猩數量急遽減少的說法,嚴詞否認。

  大自然保護協會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及其他單位專家在印尼實地訪查 687 處村莊後發現,在婆羅洲居住的印尼民眾,過去為了保護自己的農作物與牲畜平安,一年大約殺掉 750 隻紅毛猩猩。其中一名專家尼爾表示,很難想像在所有接受訪查的民眾當中,有超過一半的人表示,曾親手殺過猩猩,甚至煮來吃過。執行調查的研究人員艾瑞克表示,從調查結果發現,在森林深處的確發生猩猩與其他動物遭屠殺的問題,這件事情不容許世人保持漠視的態度。

  對此,印尼農業部發言人馬希胡德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正式報告,無法進行評論,不過對於調查的數據,他表示,數字應屬誇張。

  根據統計,全世界約 9 成以上的紅毛猩猩集中在印尼,目前紅毛猩猩數量約為 6 萬多隻。由於當地雨林面積不斷縮小,容易發生紅毛猩猩與人類爭地導致被殺的結果。

2. 無視反彈 日相宣布參與TPP談判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 2011 年 11 月 11 日以「日本為貿易立國有其必要」以及「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為由,正式宣布日本決定參加「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合作協定」( TPP )談判的各國間磋商,並於 12 日在夏威夷舉行的亞太經合會議( APEC )高峰會談中,與相關各國就如何參加 TPP 的談判進行協商。

  由於日本國內對加入 TPP 立場兩極,因此野田的發言刻意避免使用「參加 TPP 的談判」,而改用「參加 TPP 談判的磋商」。對此,民主黨內的反 TPP 派表示理解,但是最大在野黨自民黨的反 TPP 勢力則表示,這只是文字遊戲,最終目的還是「 TPP 談判」。

  野田首相進一步表示出,加入 TPP 談判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因為日本以貿易立國,參加 TPP 對日本高科技工業產品的出口,有絕對的好處,也可以讓日本汲取亞太地區的成長活力。

  目前參與 TPP 談判的國家有美國、澳洲、汶萊、智利、馬來西亞、紐西蘭、秘魯、新加坡和越南。反對日本參加 TPP 談判的人士認為,美、越、澳三國都是農產品出口大國,一旦加入 TPP ,如稻米等低價進口農產品充斥市面,將會對日本農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日本為保護農民,對進口稻米與小麥分別課徵近 800% 與 250% 的關稅。

  日本實際開始 TPP 談判的時間預料要等到 2012 年春天後;分析家認為,野田需要高超政治技巧,才能避免民主黨分裂。根據共同社之民調,日本民眾支持與反對參加 TPP 談判的比例相當,分別為 38.7% 與 36.1% 。

3. 中國大陸在非洲尋求農業資源

  南非標準銀行( Standard Bank )的一篇報告指出,中國大陸近幾年來,為了滿足日益成長的經濟需求,頻向非洲尋求燃料及原物料;為確保未來 10 年食物供應無慮,中國大陸對非洲龐大農業潛力,興趣越來越高。預料不久的將來,食物也將登上中國大陸在非洲的需求名單中。

  該報告指出,非洲落後的農業現況,使得中國大陸有機會以提供資金、技術理由與非洲展開雙邊合作。特別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未開發的巨大潛力吸引中國大陸越來越多關注,極有可能成為北京龐大食品安全戰略中重要的一環。該報告指出,北京正在尋求和一些擁有大面積農田且政治情勢穩定的非洲友好國家加深交往,例如莫三比克共和國( Republic of Mozambique ),中國大陸在當地進行了大量的農業投資。

  但該報告同時強調,雖然非洲能從中國大陸獲得它所亟需的資金與技術,但非洲國家政府應當合理利用這些投資,並把自身農業利益放在首位以確保非洲國家農業利益不受損害。

4. 以助越建乳牛養殖中心

  越南以色列企業論壇 2011 年 11 月 24 日在河內舉行。以色列總統裴瑞斯和越南副總理黃中海出席。兩國同意加強農業等多方面合作,以色列近期將協助越南,興建一座飼養 3 萬隻乳牛的養殖中心。

  裴瑞斯在論壇指出,以色列以先進的農業技術成為世界農業強國之一,農業領域高科技利用率達 90% ,這是以色列與越南合作潛力巨大的領域。他說,以色列與越南在包括農業領域在內的許多領域上達成合作協定。以色列將提供技術,協助越南興建飼養規模達 3 萬頭乳牛的養殖中心。

  黃中海表示,目前越南正致力在農業領域使用高科技。這是越以企業相互交流與合作的大好機會。

5. 南韓將以優惠關稅增加極度貧窮國家產品進口

  南韓將從 2012 年開始,對世界上極度貧窮國家生產的服裝和農產等 253 種產品,包括 T 恤、褲子、童裝在內共 12 種;農漁產品則包括柳橙汁、葡萄酒、威士忌、椰子等 241 種,給予更優惠關稅待遇,以增加從這些國家進口的產品。

  南韓政府 2011 年 11 月 25 日召開對外經濟長官會議決定,自世界極度貧窮國家進口的產品中,把適用優惠關稅率的產品比率,從目前的 90% 提高到 95% 。

  被南韓劃定為「極度貧窮國家」是聯合國根據各國收入水準指定的柬埔寨、尼泊爾、衣索比亞等 48 國。

  南韓政府計畫將「原產地規則( rules of origins )」中的附加價值標準,從現有的 50% 降至 40% ,讓這些貧窮國家在關稅方面享受更多優惠。在南韓進口總額中,上述貧窮國家所占比例從 2007 年的 0.6% ,提高到 2011 年上半年的 0.8% 。

6. 在泥炭地造林有助溫室氣體減排

  印尼茂物農業大學在南蘇門答臘地區人工林的研究證明,在退化泥炭地或已被砍伐的林地種植人工林有助於土地自身恢復,且能大幅提升碳吸收能力。

  這項研究顛覆部分人認為轉換退化泥炭地會帶來溫室效應的成見。對於正在致力保護濕地的中國大陸,上述研究發現具有重大的借鑑意義,提供另一種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思路。

  泥炭地是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大陸最重要的碳庫之一。它是由部分腐爛的植物物質組成的有機堆積物,在單位面積上可以比其他生態系統貯存更多的碳。在亞洲,泥炭地主要分布在沼澤森林較多的印尼和馬來西亞。農業大範圍挖溝排水、過度放牧和圍墾、亂砍濫伐、火災頻發、降水減少和溫度上升等,都會導致泥炭地退化。一般認為,泥炭地在退化過程會將貯存的碳釋放到大氣中,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高,會加劇氣候的變化。

  印尼政府近年致力探索永續發展途徑,其中規劃將部分已退化的泥炭地轉化為人工林,在這個過程中,由於缺乏科學、全面和客觀的瞭解,外界輿論一度指責印尼政府,認為將退化荒地轉為人工林會加劇溫室氣體排放。此一觀點遭到茂物農業大學知名泥炭地專家巴蘇基博士的駁斥。他帶領本次為期半年( 2010 年 9 月至 2011 年 3 月)的研究專案,結果證明在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人工林比退化荒地更有效。因此,這也進一步凸顯永續管理人工林對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性。

  研究團隊利用雷達技術,結合衛星影像與實地勘查,評估 1995 至 2009 年間不同時期內退化泥炭地的碳吸收情況。結果發現,退化泥炭地的漿紙人工林相較於相同區域的天然林能吸收更多碳排放量。此外,該區域的人工林在收穫後主要用於造紙,此舉能夠將碳元素以固定的形式保存下來,從而避免再釋放到空氣中。因此,持續的人工林營造可促進林木再生,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如此循環往復,除了提高碳吸收,上述研究還特別指出, 2004 至 2009 年期間,漿紙人工林的開發亦大幅提高當地的林地覆蓋率。

7. 大陸大量進口豬肉 可能成常態

  中國大陸自 2010 年以來主要肉類來源的豬肉價格居高不下,在這種情況下,專家分析,大量進口豬肉可能成為中國大陸的常態。

  據統計, 2011 年 1 到 9 月,中國大陸進口豬肉及其產製品達 87 萬噸,增加率達 44.6% 。其中 9 月的進口量更達到 14.2 萬噸,創下單月新高。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出口豬肉的數量則出現下降。

  目前美國、歐盟以及加拿大等地區是中國大陸主要豬肉進口來源。來自美國的進口數量和金額的增幅都超過 700% 。依據美國農業部 10 月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 8 月,中國大陸累計從美國進口豬肉 2.66 億磅。估計 2011 年中國大陸豬肉進口量將達 55 萬噸,比去年增加 10 餘萬噸。另據上海海關最新數據, 2011 年前 3 季,上海關區累計進口豬肉 5.9 萬噸,價值 1 億美元,比 2010 年同期分別激增 1.8 倍和 4.3 倍。其中 9 月進口量更是創下歷史新高,進口平均價格上漲到每噸 2,171 美元,為 2008 年 8 月以來首次突破每噸 2,000 美元。

  中國大陸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中國大陸目前豬肉價格明顯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對於豬肉生產相對過剩的國家來說,顯然是個商機。

  另有專家表示,因為玉米、大豆等飼料原料緊缺,需要大量進口,透過加大豬肉的進口量可減少對原料的依賴,中國大陸大量進口豬肉以後可能會常態化。

8. 墨西哥積極發展生質肥料

墨西哥於 2011 年 8 月建設完成號稱現今世界第二大的生質肥料廠,其相關要點如下:

一 . 墨西哥的肥料供需常處於需求大於供給的狀況;因此,墨西哥當局以中央、地方政府、農業開發銀行及廠商等共同出資 1,642 萬比索( 1 比索約等於新台幣 2.21 元)的方式,興建生質肥料廠,並於 2011 年 8 月舉行啟用典禮。

近年來墨西哥肥料生產及輸出入動向

(單位:公噸)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生產

1,356,567

1,865,391

2,050,365

輸出

695,283

798,015

685,062

輸入

2,735,850

2,650,399

2,808,227

國內消費

3,397,134

3,717,775

4,173,529

資料來源:日本 Food&Agriculture 2011 年 10 月 31 日發行 2861 號

二 . 墨西哥新建的生質肥料廠第一期的營業目標以供應 100 萬公頃農地使用為目標,而後逐漸擴廠,希望未來能達到供應 1,000 萬公頃農地使用的政策目標。其主要理由為:

(一)墨西哥有許多可供作生質肥料的原料,長期以來未能有效利用的情況下,使用過多化學肥料除了影響農業用地的土壤品質外,也增加該國採購肥料的外匯金額;尤其外來世界肥料呈現需求大於供給的趨勢下,墨國有必要積極辦理提高該國肥料自給率相關事宜。

(二)經墨西哥相關單位於農地實施進行測試結果顯示,該國所生產的生質肥料,對於提升各種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及品質等方面之成效頗佳;因此,如果積極推展生質肥料,對於改善該國自然生態等方面,亦有所助益。

9. 2011/12 年度美國玉米供需呈堅挺走勢

一 . 2010/11 年( 2010 年 9 月 1 日起至 2011 年 8 月 31 日止)美國玉米栽培面積( 88.2 百萬英畝),雖比上年期( 2009/10 年)增加 2.1% ,但受到玉米主產地氣候異常等因素影響,致使 2010/11 年的單位面積收穫量( 152.8 蒲士耳 / 英畝)比上年期減少 7.2% ;呈現栽培面積增加,但總生產由 2009/10 年的 13,092 百萬蒲士耳,於 2010/11 年減為 12,447 百萬蒲士耳,減幅 4.9% ,進而產生 2010/11 美國農家販售玉米每蒲士耳平均價格 5.18 美元,比上一年期的 3.55 美元增加 45.9% 的現象。

二 . 由於全球性的氣候異常現象越來越頻繁且危害程度越來越嚴重,以及美國玉米供作其國內生質能源的使用量呈增加趨勢等因素影響,致使美國農業預估 2011/12 年美國玉米栽培面積可達 91.9 百萬英畝,比 2010/11 年增加 4.2% 。但因單位面積平均產量只有 148.1 蒲士耳 / 英畝,為近 6 年來之最低;以及 2011/12 年美國玉米期初庫存量只有 1,128 百萬蒲士耳,為近 6 年來之最低等因素影響,故預估 2011/12 年美國玉米農家販售價格可能高達每蒲士耳 6.2 至 7.2 美元(比 2010/11 年增加 19.7 至 39.0% ),創近 6 年來之最高。

10. 日本將新訂「新食品標示法」

  日本為了促進食品標示制度能朝單一化的方向發展,於 2011 年 11 月 28 日由消費者廳成立包括產官學代表在內的專案小組,預定在 2012 年 6 月完成研究報告,並於 2013 年度開始實施「新食品標示法」,其相關要點為:

一 . 由於目前日本有關食品方面的標示制度呈現標準不一等問題,因此日本消費者廳打算將日本現行的食品衛生法、 JAS 法(日本農林水產規格標示法)及健康促進法三種與食品標示有密切關聯的法規予以彙整,希望能訂定單一標準的新食品標示法規並且實現防止危害食品衛生發生、擴大食品加工原料產地標示基準、增列食品管理項目等目的,以達到確保日本國民健康的理想。

二 . 新設的專案小組目前所關注的焦點為:

(一)除了維持現有的食品標示項目外,將加強日本消費者所關心的食品容器包裝等相關事宜。

(二)希望未來的食品標示內容,可以使一般消費者更容易瞭解過敏等與健康有直接關連的相關事宜。

三 . 日本政府將積極參考世界各國對於食品標示相關規定,以期日本新訂的食品標示規範中,有關如何強化食品產地標示義務內容,是否增列食品標示項目等方面的規範,有更周詳的法制依據。

11. 日本研發能分解塑膠的酵素

  2011 年 11 月 25 日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業環境技術研究所對外表示,該所已完成具有分解塑膠能力的酵素,其訊息要點如下:

一 . 日本每年用來供作覆蓋農作物生長所使用的塑膠膜等的消費量約有 17 萬公噸。就環保立場而言,處理這些使用後的塑膠廢棄物相關事宜,是件相當棘手的難題。因此,積極尋找可以分解塑膠廢棄物的方法,成為多年來環保相關的重大任務。

二 .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業環境技術研究所經多年的研發,發現以寄生在稻米或大麥葉片上的微生物為原料,經提煉成液態酵素後,將其噴灑在塑膠膜上,約一星期後,可以看到塑膠被分解的現象。而令研究人員高興的是,此種具有分解塑膠能力的酵素,以某種醣類為誘餌,置於特殊設計的裝置內,可以實現快速大量生產的目的,為未來作為商品化生產立下良好的基礎。

三 . 目前此項新產品尚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瞭解,其主要內容包括:

(一)處於乾燥或寒冷的狀況下,酵素無法將塑膠予以快速分解的原因及解決方法有待克服。

(二)酵素分解塑膠的最佳濃度,可能與塑膠材質有密切關連,其原因有待進一步解析。

(三)塑膠分解後的廢棄物處理相關事宜,有必要進一步研析。

12. 2011 年泰國洪災對全球稻米貿易可能產生的重大影響

  泰國是世界稻米最大出口國,而 2011 年泰國遭逢百年一遇的大洪災,不僅該國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其稻米產銷亦將對世界稻米貿易產生重大影響,其相關訊息要點如下:

一 . 2011 年 7 月下旬泰國受到 Nock-Ten 熱帶風暴危害,引發泰國稻米主產地北部及東北地區的洪澇,為泰國百年來最大的洪災揭開序幕。在全球氣候異常及泰國近幾年疏於水利整治的天災及人禍夾擊下,致使泰國約有 180 公頃的農地遭受洪水侵襲, FAO 等國際組織預估其稻米產量可能減少 400 萬公噸(約占泰國稻米年產量的 10% )。

二 . 2011 年上半年泰國因國內稻米庫存頗豐,致使其稻米價格每公噸僅約 7500 泰銖( 1 美元約等於 30 泰銖)的低價,使其農民的怨言越來越激烈,迫使當時的執政黨不得不祭出提高稻米收購的保證價格方式平息民怨:但因其收購價格低於當時在野泰黨的「以市價 2 倍收購稻米」的政策口號,因而於國會改選時,喪失執政權,也造成 2011 年下半年國際稻米交易價格出現走揚的趨勢。

三 . 由於近幾年來泰國稻米出口量約占全世界稻米出口量的 1/3 ,且為世界稻米交易品質規格的重要參考指標,雖然世界各國的稻米生產均以滿足其國內需求為主,但因世界各地氣候異常現象頻傳,可能使部分國家產生稻米供給不足的壓力。由於 2012 年上半年,國際小麥價格可能呈現高檔振盪的趨勢,致使替代性頗高的國際稻米價格亦呈現走高的趨勢等因素影響,國際穀物期貨市場等機構,預估 2012 年上半年,國際稻米價格可能高攀至每公噸 700 美元的高價位水準。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12-20:7,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