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推動在地消費,作伙來呷臺灣米

統計室 劉玉文
圖 / 禾米設計

  受西式飲食、選擇多樣化及外食增加影響,國人米飯吃得越來越少,麵粉製品、肉類、油脂等則明顯增多,致白米之平均每人每年可供消費量從民國 70 年之 99 公斤,逐年下降至 99 年之 46 公斤。

  稻米是最適宜臺灣地理條件生產之主食作物,但受到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部分稻田被迫休耕,國內糧食自給率也因而降低,國人膳食結構呈現失衡。近年,農委會為確保稻米產業永續經營、強化農地利用、維護國內糧食安全,以及改善國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不足,大力推動在地農產品消費,並將提振米食消費列為當前首要工作;運用「找回失去的米食消費市場」、「創新研發新米食」、「以文化深耕米食消費」、「以活動引領消費風潮」、「多元化廣宣行銷」等五大策略,期望 103 年每人每年白米消費量可提高到 51 公斤。

  呷飯用臺灣米,尚青、尚黏、尚有味;大家見面打招呼時,不要忘記問一聲:「 今天 呷飯沒!」表達對臺灣米食消費的支持。

民國79~99年平均每人每年白米消費量及100~103年預期增加之每人每年白米消費量

資料來源:糧食供需年報、農糧署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0-12-20: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