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花東縱谷中的瑰寶─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紀有亭 ∙ 陳靜儀 ∙ 蘇才峰 ∙ 陳鳳梅

緣起

  民國 90 年以前,經過花蓮縣光復鄉大富至富源,目光總是被紅瓦白牆的自強外役監所吸引,層層交疊的海岸山脈羣峰,配合著山腳下單純綿延的甘蔗及農田景觀,感受到單純而慢遊的農村生活。隨著經濟結構的轉變,糖業地位的衰退,民國 90 年起台糖公司配合著綠色造林政策,在這一大片的甘蔗田上陸續栽種起 20 餘種的台灣原生植物,花東縱谷上的森林進行式也就此展開。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的基地是台糖公司種植甘蔗製糖場地的大農及大富二個農場,農場的土地屬河川礫石,土地較為貧瘠,使得園區內林木生長參差不齊。園區整體規劃總面積約 1,250 公頃 ,完成造林面積約 1,000 公頃 ,當 97 ~ 98 年為平地森林園區規劃進入森林中實地勘查工作時,彷彿感受到 法國 作家 讓·紀沃諾 ( Jean Giono )著作 L'homme qui plantait des arbres (譯- 種樹的男人 )裡的環境與空間 …不過只需八個年頭,將 瘠的高地 形成森林,淙淙不輟的流水,整個鄉間由原本的荒涼呈現出整齊的農莊、粉牆的農舍,處處顯露幸福與安適的生活。泉池的水滿溢每一個農莊,每一片楓林。整個村莊又建設起來,原住在地價高漲的平原居民,搬到這高地住下來,帶來了朝氣、幹勁…

目標.定位

  園區整體規劃為發展平地多元遊憩活動,增加民眾之戶外休閒空間,朝符合生態、節能、減碳、健康為原則之低密度、綠建築設計導向之多元生態知性旅遊區,並結合花東縱谷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森林資源,以低碳、低密度、低開發的『三低』理念、結合『在地文化、生態永續、遊憩樂活與節能減碳』目標,打造『多元體驗的樂活森林園區』。

大農大富 LOHAS 的發展定位為:

1. 建構低碳休閒生態旅遊,串連花東觀光景點: 整合二鐵(鐵路、鐵馬)系統,推動園區無汽油,樂活慢遊之旅。

2. 糖業與林業文化連接: 糖業記憶重現,喚醒土地文化故事。

3. 塑造在地特色,鏈結原住民文化: 應用阿美族的環境倫理觀,結合在地自然景觀與資源。

4. 平地森林重現,山水脈絡延續:以森林撫育經營優化現有森林品質與環境生態,透過生態廊道縫補,營造生物多樣性與豐富度。

回首

  「 開發 」 是個人人討厭,卻又無法避免的行為,社會發展越進步,生活水準愈高,越是需要進行開發,不管是開發居住空間、休閒環境或者保育區域;整體而言,綠地面積即代表 「 開發 」 的水準,更是已開發國家環境評估的指標。

  當國際間因環保意識興起,投入大量經費進行環境保護與改善,並據以評估國家進步指標,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計畫的執行更是一大挑戰。 99 年園區整體規劃大致完備,工作執行與落實正考驗著不同機關間的協調與溝通。為了環境保護,在造林高密度區域進行設施規劃均以不影響林木生長地為原則,倘無其他替代方式,則以林木移植方式辦理。

一 . 豐美綠境─ MASADI 國際藝術節

  一批 88 風災的漂流木,引入了一場全新的藝術饗宴。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引入國外大地藝術祭的作法,邀請日本知名風動藝術家高田洋一的「傾聽森林的花」、享譽國際的公共藝術家與雕塑家 Florian Claar 的「陸上行舟」、被譽為當代綠建築先鋒的 n Architects 的「 Home is Your Habitat ; Habitat is Your Home 」、以及全球推崇並熱心公益的傳奇藝術家葉蕾蕾的「生命寶樹」。另外,國內藝術家顏名宏的「春之花園」、黃祈嘉的「綠夢地」、繭裹子的「 BirdHouse 」、以及梁豫漳的「流轉」,每件藝術作品風格迥異,極富創意,充分展現視覺上的震撼效果。

二 . 森林有愛、步道無礙─無障礙步道

  為落實『 Forest for People , Forest for All 』理念,讓更多行動不方便的朋友、長者們也能一同徜徉、悠遊在森林裡、一同享受芬多精,陰離子,特別在園區可遠觀花海的光臘樹林間,設置長約 533 公尺 之林間無障礙木棧道,採無水泥之方式進行基礎及棧道設置。而木棧道建置取用工作假期的概念,由花蓮當地國小學童及教養院生參與步道彩繪,使木棧道充滿童趣,在生意盎然之林相間,別具情趣,更達到生態教育之效果。

三 . 風情萬種─林間自行車道

  園區種植約 20 餘種台灣原植物,隨著季節更迭,園區內點綴著紅、黃色、橘色,為營造遊客別具森林風情的林間自行車體驗,自行車道定線時除配合造林木的種植間距,路線更選擇穿梭於不同林相間,而考量原棲地動物的習性,在車道路面下方設置生態廊道,除提供生物穿越並兼具排水功能,廊道內穿插長形木柱,可於水面上提供路線讓不親水性之生物攀爬穿越, 99 ~ 100 年己建置完成約 10 公里長之林間自行車道。

四 . 大地畫布─圖騰花海

  圖騰花海所在基地為長寬約 330 公尺 方正的 11 公頃 土地,早期為蔗田,為了營造旅遊亮點,農委會鑑於花東花海營造績效有成,期待本園區廣闊的土地營造具有當地特色花海,可塑造花海群聚效應,未來花東花海將成為指標性旅遊特色。在原為荒蕪且貧瘠的土地上呈現 11 公頃 的圖騰花海,著實為一大難題, 99 年本處委託專業景觀公司,運用「在地特色」、「花卉美學」及「永續生態」為基礎理念,訂定出設計目標 :1. 滿足開園服務需求。 2. 贏得花東花海第一的喝采。 3. 營造獨特在地文化與景觀意象。 4. 主題長久,年年換新裝。 5. 配合現地植栽移植作業。 6. 省工管理,經濟維護。

  依循設計目標,經過多次討論及匯集當地居民意見,設計出以阿美族男女樁米圖為核心花海區,並以彩色四季草花推疊出彩虹意象,外環光芒區以原住民遠古故事太陽光芒為意象,並以低度開發營造花海的方式,不同季節呈現不同光芒色彩。另一部分種植當地原住民作物,小米、樹豆、紅糯米、紅蔾等,在地呈現昔日阿美族原住民的生活方式。花海區除了美麗的花卉,園區處處見到社區居民、藝術與大自然融合的巧思設計,穿著花蓮 10 族原住民族群服飾的稻草人,站在一邊是高聳的中央山脈,一邊是低緩的海岸山脈,在耀眼陽光下守護著這片土地。

  當圖騰花海細部規劃完成且順利招標,但配合園區 100 年 5 月 21 日辦理『國際藝術節開幕活動』須呈現 11 公頃 巨幅圖騰花海又是另一難題,炎炎夏季又是颱風季節,營造色彩繽紛花海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得標廠商出動大量人力日以繼夜趕工,而園區所需花卉植栽高達 40 萬株,花蓮縣並非花卉產銷地區, 90% 花卉植栽需仰賴桃園、彰化縣市等花卉產地供應,而 99 年 11 月 6 日 至 100 年 4 月 25 日 正值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簡稱台北花博會),所有花卉均被花博契作,要如何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購足所需花卉,常常崩塌的蘇花公路又是運輸供貨一大困擾。短短不到一個月期間要完成種植,在 4 月梅雨季節,泥濘中迅速將一盆一盆的草花栽植完成,加上濕雨季節,嬌弱草花往往不敵惡劣天候紛紛垂死,廠商依據合約一盆一盆換植,要在園區每日鮮活呈現花卉之美,是一極大挑戰,我們與承包廠商一一突破,為花東地區花海建置寫下歷史新頁。

  有了初次花海營造經驗,本處於基地加強排水,慎選花種,在 101 年春節期間再度營造繽紛花海,成為花東地區單一面積最大花海。

  雖然是園區初期的建置,當相關問題逐一克服,看到平地森林園區的改變,隨著時間逐漸展現的成果,建置過程的汗水夾雜雨水、風吹日曬、挑燈夜戰、辛苦累積出來的成果,大家看到能為這片土地盡一份力,保護生存環境,為子孫留一片親近大自然的寶地,各種辛苦,也變得甘美了。

結語

  花蓮縣光復鄉人口結構為漢人、閩南人、客家人及原住民族群,大農大富周圍有大富(大和)聚落、馬太鞍聚落、太巴塱、馬佛原住民聚落、大興村(歐卡蓋 Okakay )及富興村,周邊地區的居民早期賴以維生的製糖產業,今日隨著園區的建置將轉變與社區共容共存共生。透過解說員培植、社區輔導及結合不同社區特色,規劃深入旅遊體驗,期待藉由社區的結合聯盟,整合鄰近的資源與力量,相互支援、共同分享,協力推動園區的建置,達到多元文化與社區共榮共存的目標。

 藝術家葉蕾蕾-生命寶樹

01 藝術家葉蕾蕾-生命寶樹

完成彩繪之無障礙步道,在生意盎然之林間充滿童趣

02 完成彩繪之無障礙步道,在生意盎然之林間充滿童趣

完成彩繪之無障礙步道,在生意盎然之林間充滿童趣

03 騎乘在不同林相組成的自行車道上,感受漫漫遊體驗

完成彩繪之無障礙步道,在生意盎然之林間充滿童趣

04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花海,藍天白雲下的繽紛花海,宛如童話故事裡的綠野仙蹤 ( 賴銀富攝 )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1-02-16:1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