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農業100年精華-揭開臺灣畜牧歷史展風華

畜牧處 汪玉貞

壹 . 前言

  臺灣飼養動物的歷史,在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已發現相當數量的豬、雞骨骸出土,說明了當時已經有飼養牲畜的遺跡,而隨著聚落人口的增加,飼養及繁殖牲畜的方式逐漸取代了原始的狩獵活動。

  早期在農村社會,畜牧產業並非像現在以專業化的形態呈現;相反的,早晨趕牛到田間工作,午後放牛吃草,在自家空地以廚餘養豬、養雞,是再常見不過的畫面。然而,此情此景已被現今之合理化、機械化與自動化逐漸淘汰,廚餘大多被飼料所取代,役牛也不復見,至於其他種類家畜禽的飼養方式,則由家庭副業或放牧形態轉為集約式經營模式。

貳 . 臺灣 畜牧產業演進歷程

一 . 養豬產業

  臺灣養豬產業由家庭式副業經營轉向企業化經營的首例,是由台糖公司開始。民國 42 年該公司延聘臺大戈福江教授組成台糖畜牧小組,自此開啟該公司的養豬事業。 47 年農復會(農委會前身)進口純種藍瑞斯( L )、約克夏( Y )及杜洛克( D )三品種豬隻,台糖自民國 53 年起,進行 LYD 三品種豬與臺灣本土桃園種雜交豬的組合試驗;於 57 年正式確立 LYD 三品種雜交肉豬的育種模式,並在畜試所提供技術支援、農會普遍設立人工授精站,自此奠定我國養豬產業穩定基礎。

  民國 52 年,政府進一步推動「綜合性養豬計畫」,參加此計畫的農戶,最少須自養 1 頭母豬與 10 隻肉豬,由政府指導人工授精、飼養管理、疾病防治等技術,並使用混合飼料;等到小豬養大之後,再由農會共同運銷體系,運到家畜市場販售,進一步改善民間養豬事業生產模式,奠定產業發展根基。

  政府所推動的「綜合性養豬計畫」進行 4 年之後,民間養豬水準大幅提升,許多養豬戶也由原先的家庭副業形態轉為專業經營模式。到民國 61 年時,政府更進一步規劃 20 處「養豬專業區」,藉由農牧綜合經營的方式,擴大養豬規模、改善農村經濟。

  國內養豬產業發展至此,已漸具雛形,毛豬飼養量增加,公平公開的交易制度與暢通無阻的銷售管道也應運而生。民國 67 年,政府協助各地家畜市場及屠宰場轉型為肉品市場,澈底落實電宰制度,為臺灣豬肉外銷作準備。正當我國豬肉外銷廠家逐漸增加的同時,日本豬肉最大進口國丹麥因爆發口蹄疫,迫使日方轉而向臺灣採購豬肉;期間丹麥雖因疫情控制恢復銷日,但在日本市場需求增加及日圓升值等因素影響下,我國豬肉外銷量大幅增加;至民國 76 年時,臺灣在日本進口豬占有率高達 48% 。

  臺灣養豬產業的榮景一直持續到 86 年 3 月,由於爆發口蹄疫致使我國調整成以內銷為主。同時也再強化養豬污染問題,政府通盤檢討養豬產業走向,推動離牧或轉業,至於環保工作也由污染防治作法轉為資源再利用、節能減碳與國際接軌之趨勢。

二 . 養牛產業

  臺灣在日治時期便已開始養牛 榨 乳,但是在養頭數極少;二次大戰期間,部分乳牛又被日軍宰殺充作軍糧,因此我國的酪農產業是從民國 44 年成立「台灣省乳牛事業改進會」之後逐漸開始發展。

  在政府的輔導下,自民國 54 年開辦學童乳,初期是由地方農會或合作社生產鮮乳供應學童飲用,之後因為民眾對鮮奶需求量逐漸增加,政府在各地開始設置酪農專業區,同時也選派農村青年到美國與紐西蘭接受專業訓練,並協助設立「青年酪農村」;現今知名的苗栗「飛牛牧場」,其前身即為民國 64 年所成立的「中部青年酪農村」。

  由於政府長期有系統的挹注資源,調整產銷秩序、進行乳牛群性能改良、提升生乳品質及加工技術,使臺灣雖因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以關稅配額方式開放液態乳進口,國產鮮乳仍獨占鰲頭。以往每逢冬天必產生之賸餘乳問題,也在對岸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後,獲得紓解。

  至於肉牛產業,則是自民國 61 年起設立肉牛專業區、 63 年開放牛肉進口,直到 67 年起國產牛肉與進口牛肉逐漸產生區隔,國產牛肉市占率近十年來一直穩定維持於 7-8% 之間。

三 . 家禽產業

  據載臺灣的家禽是在清代初期至中葉,漢族移居時代帶來的;早年農家利用空地飼養少量雞鴨,以年節祭拜及招待親友為主,之後逐漸發展成為農村副業,有少量交易。

  民國 40 年起, 從北部開始,發生了飼養洋雞的熱潮,自國外進口了雞種,繁殖之後出售,利潤不錯,從事者頗多,養雞數目逐漸增加,生產業者並於民國 49 年成立「台北市養雞協會」,民國 52 年擴大成立「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協助政府推動臺灣家禽產業發展。

  早期養雞場設備相當簡陋,在傳統市場附近弄個店舖,配置一部簡單的孵化器,一邊賣飼料,同時使用孵化器代客孵化,這樣的情形十分普遍。這個時期,政府提倡多項農村養雞振興措施,設置養雞示範區,成立公雞交換計畫,選派人員前往國外研習養雞技術,並引進蛋用雞種。

  民國 48 年臺灣發生了八七水災,養雞場受到嚴重破壞,因為飼料及雞蛋奇缺,蛋價高漲,促進大型養雞場的出現,也導致飼料事業的發展,飼料廠增加供應大包裝的養雞完全飼料,臺灣的養雞事業從此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尤以民國 50 年代海蘭一日齡蛋種雛的引進,由於進口的雞種是以計量遺傳學並應用近交系所交配出的高性能產蛋雞,致使當時產蛋雞的生產水準有突破性的改進。也因此導致國內養雞場競相自國外進口蛋種雛,本土育雛技術反而不受重視,目前則已成為市場的主流模式。

參 . 臺灣百年畜牧發展回顧

  綜觀臺灣畜牧產業之發展過程,其源頭起點實不可考,然由光復後或多或少經由老一輩之敘述,以及各項文獻上得知,民國 48 年發生八七水災、民國 86 年爆發豬隻口蹄疫、民國 91 年臺灣加入 WTO 、民國 98 年發生莫拉克風災 … 臺灣的畜牧產業,走過一道道關卡,突破種種困境,宛如浴火鳳凰,重生後散發出更璀璨的光輝。

  每一次的淬鍊,都是畜牧產業的轉折點,為使產業永續經營,生產設備及技術不斷調整更新,漸趨向專業化、規模化;政府不僅推動畜禽產業發展,也辦理認驗證制度,使得消費大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現代化的畜牧產業屬資本密集之設施應用型產業,價格受供需影響,飼養數量稍有過剩或不足,立即明顯反應。政府為避免發生產銷失衡,除掌握產銷資訊,加強研判與即時發布預警,並可依法推動總量管制、產業自主制度及理念;另協助產業建置現代化調理、加工設施及開拓海外市場,促進畜禽品利用及通路多元化,強化產業永續競爭力。

養豬產業

養豬產業

養牛產業

養牛產業

家禽產業

家禽產業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1-03-19:19,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