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農村綠帶之功能與設計原則-道路、農村水域及防風林帶

水保局 鄭旭涵.謝健德

壹 . 前言

  農村是人與自然互動最為頻繁的場域之一,具有相對都會區較為輕度的人為干擾,常能保留大片自然綠帶,有別於都市之人為綠帶環境。農村社區除含有豐富綠資源,亦是生物棲息之環境,但因人文經貿發展,農村生產所需之農耕地、竹林地等,而有純林、土地干擾或經營管理等衍生之環境問題。

  台灣農村發展至今,雖有許多成功由經濟農業轉型為生態農業之案例,但對於農村自然資源之瞭解尚待強化。因此在進行農村規劃與發展等決策時,倘能提出相對應之生態理論、物種分布、資源特性與地方生態特色等以為參據,將更可引發農村居民對綠色資源生態之共鳴與保育共識。

  農村再生為展現農村綠色資源環境之特性,並因應農村再生條例第 18 條規定(各級主管機關應配合農村社區整體發展需要,鼓勵於農村社區廣植林木,建設具生態及緩衝功能之綠帶)之需求,同時有效彙整台灣農村地區綠色資源資料、營造農村景觀之目的,謹以農村社區常見之道路、農村水域及周邊植群及防風林帶為例,探討緩衝綠帶、各種植栽設計原則及適合栽種之植生種類提出建議。

  農村綠帶之植栽配置,應考量當地原有的生態紋理,並依此為基礎架構進行設計。因此農村之綠帶配置應考量綠帶本身之區位條件及與周遭自然環境間的協調性,以維持植群生態健康為主軸,設計時可採用複層栽植、原生植物或老樹保存等生態性綠化策略為原則。以下就農村道路綠帶、農村水域及周邊植群、防風林帶等不同類型綠帶提出植栽配置參考原則。

貳 . 農村道路綠帶

一 . 道路綠帶植生結構

  道路旁之植生結構通常是由一個主要構成樹種和幾個輔助構成樹種所組成。道路構築時,往往基於行車安全,使得路邊植生剖面的序列是從草本到灌木、喬木植生;而林地通常是出現在道路外側交通工具不易到達的地方。道路沿線的植生往往會形成一條明顯的植生綠帶,其兩側分別是道路主體工程與鄰近的土地使用型態。

二 . 道路植栽配置原則

1. 種植灌木、喬木以區隔界線,引導視覺方向,間接作為道路指示。

2. 複層植栽須考量耐陰性,並盡可能挑選會開花的品種,以植栽生長。

3. 善用植生特性及四季時令變化,增加視覺豐富度。

4. 利用複層植栽的搭配手法,提高視覺豐富度,增加道路的多層次序列觀賞價值。

5. 以植栽遮蔽強風及不良景觀。

6. 以藤蔓植物裝飾擋土牆立面及構造物。

7. 利用常綠喬木塑造綠意盎然的景觀道路。

8. 增加不同型態的喬、灌木,以增添韻律感。

9. 不影響功能的情形下,設施以植栽綠美化。

參 . 農村水域及周邊植群

一 . 農村水域類型

  農村水域的種類繁多,以池體種類而言大略分為蓄水灌溉、滯洪防災、濕地保育以及觀光遊憩等 4 大類型。池體之基本構造又可略分為沉澱池、滯洪池、前池、緩流池(氧化池)、後池(尾池)等型態,農村水域池體欲達成具生態功能效果時,可在池岸及池中搭配水生植物的配置,以增加生態多樣性。各類型之農村水域營造,因不同的類型所著重之功能也不盡相同。其主要目的說明如下:

(一)蓄水灌溉型

  灌溉型水池為農村常見之設施,一般多設置於農作物集中區域,結合水圳及灌溉溝渠間的串流,達到循環供水之目的。

(二)滯洪防災型

  本類型水池主要用來降低因開發山坡地而增加下游地區洪峰流量之衝擊,藉由坡地水池蓄水體積及出口設計而達到降低洪峰流量、遲滯洪峰到達時間。

(三)濕地保育型

  人工濕地具有淨化水質及生態保育功能,係將生態工程應用於污水管理的一種自然淨化程式,在操作上無需曝氣、攪拌等人為動力,亦不需添加化學藥劑、介質單體附著物等人造物質,具有省能源、低成本、無二次污染、不破壞生態,及不受進流水水質與水量影響之優點。

(四)觀光遊憩型

  利用景觀手法建置生態水池,除提供基本蓄水、淨化水質及消防功能外,亦可改善原本單調的林地、草生地或旱作地景觀,並透過周邊景觀休憩設施之導入、步道建置,形塑適宜地方居民從事休閒活動之場所,達到生態水池建置多重目標。

二 . 農村水域及周邊植群配置原則

(一)陸域複層栽植原則

  農村水域之陸域植栽設計,包括池岸外緣之緩衝帶與其延伸之腹地。為呈現陸域植栽與水際空間之環境連續性,配置設計以喬、灌木小苗複層混植為主。植栽植物種類著重於減碳功能性與兼具視覺效果的景觀性考量,篩選原生且適生之植栽。

(二)濱水帶腹地空間大小之考量

  依據水池護岸結構體之坡度及岸邊之腹地空間大小,植栽種類之選擇與配置設計應有所不同。如岸邊有足夠之腹地時,可利用喬木植栽增加綠蔭與生物棲地。在腹地較為不足之水岸,可斟酌種植藤類植物使水岸增添色彩與親和性。腹地現有植被盡可能保存,局部裸露區位應以現地植物補植。陸域之腹地周邊栽種親水之原生地被、灌木及喬木,構成複層式植被,創造逕流匯入水池前之緩衝與攔截淨化機會,並提供林間動物棲息、躲藏與繁衍空間。

肆 . 農村防風林帶

一 . 防風林帶之規劃原則

  為有效防治海岸地區之飛砂、風害、潮害、土壤鹽害、土壤貧瘠、高溫乾燥等災害,防風林帶之規劃設置需配合地區之地形、氣象等條件,減少風砂及鹽霧以改善沿海地區作物生長環境及居民生活品質。

  根據研究顯示,防風林利用複層之種植方式,可增加防風林成功的機會。其複層防風林之規劃必須考慮樹種之選擇、造林方式及防風設施之配合等。就防風、防鹽設施之配合而言,主要的方法包括防風網配合植生苗木栽植,攔砂籬配合定砂植生及採用棋盤狀之防風設施架設。

二 . 防風林帶之植栽配置

  防風林帶之植栽配置以複層栽植為原則,其應用植物依冠層之層次而言,上、中層之樹木,如木麻黃、黃槿、福木、瓊崖海棠、海檬果、蓮葉桐、水黃皮、榕樹、砂朴、小葉南洋杉、肯氏南洋杉、紅淡比、日本黑松、相思樹、白千層、茄苳(重陽木)、鳥榕、台灣海桐、欖仁、大葉山欖、樟樹、無葉檉柳、苦楝、毛柿、象牙木、楊梅等。下層以灌木為主,如林投、草海桐、白水木等。

伍 . 結語

一 . 緩衝綠帶功能

(一)陸域帶狀或環形隔離綠帶:主要功能包括生態減碳、聚落微氣候調節、聚落蔓延的隔離、農村景觀的重建以及社區遊憩活動。

(二) 水域生態池與埤塘綠帶:主要功能包括淨化聚落家庭污水,提供社區魚塘遊憩、社區濕地、聚落氣溫調節、地下水補助、鄉村雨水儲備、農田用水調節等多功能。

二 . 建置原則

(一)緩衝綠帶建置應優先串聯現有的藍帶(溪流、排水、池塘等)、綠帶資源、以提高其景觀生態效益。

(二)利用複層混植之種植方式,提高視覺豐富度。

(三)增加不同型態的喬、灌木,以增添韻律感。

三 . 樹種建議

(一)以適地適生為原則,建議以本地原生種植物優先,北部地區可選用烏心石、樟樹、台灣肖楠;中部地區可選用烏心石、樟樹、櫸木、楝樹、台灣肖楠;南部地區可選用光蠟樹、相思樹、楝樹;東部地區可選用光蠟樹、櫸木、樟樹。儘量不使用外來侵略性物種。

(二)可選用對農村或地區有歷史、民俗意義的種類,如無患子、楝樹、破布子、北部的山胡椒、東部的麵包樹、台東蘇鐵、新竹地區的月橘等。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1-03-19:1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