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國際重要農情資訊

企劃處 謝筱君
國際處 李蓮生編輯

1. 中國大陸公布 2012 年中央 1 號文件

  中國大陸於 2012 年 2 月 1 日公布「中央 1 號文件」(註:中國大陸所稱之「中央 1 號文件」為專有名詞,以明定該年農業政策施政方針為宗旨),其要點如下:

一 . 此次所公布的「中央 1 號文件」,是連續 9 年關注「三農」(註:中國大陸所稱之「三農」,係指農業、農村及農民之三農)問題,並首次改推動農業科技為年度工作重點;其重點項目有三,其一是希望以科技創新的方式,達到支持農業現代化轉型的政策目標。其二是努力提升農業技術推廣的能力,進而達到健全鄉鎮等區域性農業科技水準。其三是加強農業科技的培訓,以期能達到振興農業的政策目標。

二 . 由於目前中國大陸的「三農」,隱藏著糧食供需不穩、農村勞動力不足(註: 2011 年中國大陸城市人口比例,首次超過 50% ,為中國幾千年來首次出現的現象,意味著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農村勞動力日趨短缺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糧食價格受國際糧商掌控、農業科技發展程度低落、農地徵收問題、損害糧食生產及農民權益受損情形嚴重、農民所得提升速度及增幅落後城市甚多等問題;因此, 2012 年中國大陸有關「三農」的施政重點為;

1. 持續擴大「三農」財政方面的支出,希望能儘快擺脫傳統農業的限制,並努力改善農村生活條件,以期能縮短城鄉差距。

2. 穩定糧食生產:中國大陸 2011 年糧食總產量達 11,424 億斤(每斤等於 0.5 公斤),已連續 8 年增產,但在全球性的氣候異常,可供開墾的農地有限,中國大陸人口仍持續增加等因素影響下, 2012 年的糧食總生產目標訂為 10,500 億斤,是否能達到此政策目標,則有必要以積極發展農業科技並予以積極推廣的方式促其實現。

2. 中國大陸積極發展牧草資源相關牧業

  中國大陸公布以 2020 年為目標的「糧食節約型畜產業中長期計畫」,其相關要點如下:

一 . 中國大陸因國民所得逐年增加,對於各種肉類等較高價位的畜產品需求,亦隨之增加;另一方面則因中國大陸擁有廣大的草原,可供發展草食性的畜牧業。因此,在減少畜牧業消費糧食兼顧生態環境等前提下,中國大陸公布以 2020 年為目標的「糧食節約型畜產業中長期計畫」,希望 2020 年中國大陸以 2010 年為基期的乳類產品能增加 1.7 倍,達到 6,400 萬公噸;牛肉增加 13% ,達到 740 萬公噸;羊肉增加 18% ,達到 470 萬公噸。

二 . 此計畫未將需要使用大量玉米及大豆等大宗穀物的家禽及豬等產業,列入計畫發展的範疇,以期能達到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草資源利用效益等目的外,更希望能在中國大陸國土綜合利用的前提下,一方面積極配合「西部開發計畫」之實際需要,另一方面則以改善內蒙古等偏遠地區居民生活條件為努力方針,進而達到穩定物價,提升社稷安定等政策目標。

三 . 此計畫的重要措施為:

1. 開發牧草資源:針對適合發展的草原地區,進行有效利用。

2. 加速研發及培育優良的牧草品種,並且予以推展。

3. 研發妥適的圈養方式,以期能推展擴大飼養規模等政策目標。

4. 強化防疫及安全管理體制,使其疫病相關損害能降至最低,進而達到提高農民所得的目的。

5. 加強畜牧業的各種培訓工作,提升農民從事畜牧經營能力。

6. 強化牛乳、羊乳等之收購、貯藏及產銷體制,以期能提升酪農的收益。

3. 2012 年南韓農產品輸出目標訂為 100 億美元

  南韓積極辦理擴展農產品輸出相關事宜,並將 2012 年輸出目標訂為 100 億美元,比 2011 年增加 30% ,其相關要點為:

一 . 南韓為了擴展農產品輸出,由南韓中央政府出面,廣邀各地方政府、農民團體、出口商、學者代表等共同成立專案小組,以每月定期召開農產品輸出對策會議方式,進行強化農產品輸出相關事宜,並將 2012 年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品輸出額訂為 100 億美元,比 2011 年增加 30% 。就輸出類別而言, 2012 年生鮮農產品輸出額的目標訂為 13 億美元,比 2011 年增加 28% 。就輸出地區別而言,希望 2012 年外銷至日本及中國大陸的輸出額,分別為 30 億美元及 20 億美元,分別比 2011 年增加 26.4% 及 44.8% 。

二 . 南韓此次積極拓展農產品輸出的主要策略為:

1. 成立促進農產輸出單位,並且針對其所需的開拓國外市場或農產品流通所需的經費,給予必要的經費補貼。此外,為了防止輸出業者出現削價競爭等問題,以農產品項目別為原則,訂定輸出規範,希望相關業者能配合辦理。

2. 為了提升南韓農產品輸出機會,除了鼓勵散居世界各地的韓式餐廳積極選購南韓所盛產的農產品外,更針對南韓主要農產品輸出地區的國情及現今之主要進口規範等研提因應對策,使其輸出之阻礙降至最低。

4. 美國積極推展大豆食品

  美國為減少學校營養午餐養育出肥胖兒童,在美國第一夫人主導下,美國農業部研提新的學校營養午餐指導方針,並且編列 32 億美元的預算,希望以 5 年的時間積極推展大豆相關食品,其相關要點如下:

一 . 由於大豆及其加工品具有價廉物美、容易加工及保存等優勢,且在營養成分方面,除了沒有反脂肪酸外,更含有豐富的維他命 D 及優質蛋白質等,列屬高營養價值的成分,長期以來被視為人間美食;尤其是處於華人文化成為世界潮流新主流的情況下,豆漿及豆腐等大豆加工食品,成為美國受歡迎的新寵。

二 . 美國農業部此次新修訂學校營養午餐指導方針的要點為:

1. 營養午餐的菜單中,每天均需要有蔬菜及水果。

2. 每餐的熱量供應量均應限制。

3. 不得提供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4. 儘可能減少肉類供應量,並且鼓勵以魚貝類及大豆加工品等取代。

5. 此新訂之指導方針,預定自 2012 年 7 月 1 日新學期開始實施,希望能嘉惠 3,200 萬名學童。

三 . 依美國健保中心估計,目前美國年輕世代中,每 200 人中有 1 名為素食主義者,在美國亞裔人口快速增加的趨勢下,未來約有 10% 蔬果菜單中,將屬豆腐、豆漿等大豆加工食品的消費市場,進而成為未來美國食品市場的新寵。

5. 美國與歐盟簽署有機農產品貿易協議

  2012 年 2 月 15 日美國農業部副部長 Kathleen Merrigan 、貿易代表署農業總談判代表 Isi Siddiqui 大使與歐盟執委會負責農業及農村發展執委 Dacian Ciolo 在德國紐倫堡舉行的全球最大規模有機農產品貿易展( BioFach World Organic Fair )簽署美國與歐盟有機產品貿易協議,並宣布自 2012 年 6 月 1 日起,美國與歐盟分別認證之有機農產品將可以在彼此境內以有機農產品名義販售。

  根據該協議,歐盟將承認美國農業部國家有機計畫( NPO ),並允許符合美國 NPO 標準認證之有機農產品在歐盟市場上銷售。反之亦然,即美國也承認歐盟有機計畫,允許歐盟生產與認證之有機農產品在美國市場銷售。美國與歐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有機農產品生產地,每年產值超過 500 億美元,並逐年增加中。該項協議,將可提升有機農業發展。

  美國與歐盟有機標準目前仍有部分差異,雙方爰個別就彼此國家有機計畫項目認定同等效力,因此該協議中仍有部分排除項目。例如美國有機法規規定,有機農產品禁止使用抗生素,除非在有機蘋果園及梨園使用抗生素控制火疫病( fire blight )。歐盟有機法規則允許抗生素使用於受感染之動物。基此,美國有機蘋果及梨生產過程倘使用抗生素控制火疫病者,無法於歐盟以有機農產品名義銷售;而歐盟農產品倘來自經抗生素處理之動物、水產養殖魚及貝類亦均不能於美國以有機農產品名義販售。未來雙方將定期檢視及討論雙方之有機計畫,加強合作、分享資訊,俾促進有機生產及共同解決動物福利等重要議題。

6. 蝙蝠身上發現流感新病毒

  美國衛生當局 2012 年 2 月 29 日表示,在食果蝙蝠身上發現 A 型流感新病毒株,首度顯示蝙蝠也和禽鳥般可傳播流感病毒,但據信這種病毒並不會危害人類。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 CDC )「病原體發現計畫」專家指出:「這是首度在蝙蝠身上發現流感病毒,但目前這種形式的病毒不會構成人類健康問題。」「這項研究至關重要,證明還有新的動物可能會傳播流感病毒。」

  新病毒在瓜地馬拉兩處不同地點活捉的 316 隻小型黃肩食果蝙蝠中,取樣驗出 3 隻身上帶有病毒。尚未聽說這種以食果為生、原產於中南美洲的蝙蝠會咬人。

7. 海洋傳警訊 世銀籲合作搶救

  世界銀行( World Bank ) 2012 年 2 月 24 日宣布,將成立全球聯盟,以妥善管理及保護因過度捕撈、汙染及氣候變遷而遭受威脅之海洋。

  世銀總裁左立克( Robert Zoellick )在新加坡 1 場保護海洋論壇上表示,海洋是地球及全球經濟的命脈。不過海洋卻遭到過度開發,海岸線受到嚴重侵蝕,珊瑚礁也受到汙染與暖化的威脅。世界銀行呼籲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及其他團體共組聯盟,展開保護行動,希望在 5 年內募得 15 億美元。

  左立克進一步指出,全球海洋因漁民過度捕撈、海洋惡化及生物棲息地流失而「岌岌可危」,「送出求救訊號( S-O-S ),因為我們必須拯救我們的海洋( Save Our Seas )」。左立克在新加坡舉行的世界海洋高峰會( World Oceans Summit )上表示,全球有約 85% 的漁場受到全面或過度開發,甚至走向枯竭,前 10 大魚種多被捕撈殆盡。他說:「事實擺在眼前,數據顯示,我們不夠努力,做得不夠多,讓海洋生病,甚至死亡。為了恢復海洋生態,我們已『投入龐大資源』,不過仍需要全球大規模的協調行動。」左立克提出數項目標,希望全球海洋夥伴關係( Global Partnership for Oceans )能在未來 10 年內達成,包括恢復全球至少一半的魚量。


資料來源 : 中央社 8. 地球降溫! NASA 指出全球雲層平均下降 40 公尺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透過衛星監測,發現 2000 年至 2010 年間全球平均雲層高度下降約 1% ,相當於下降 30 至 40 公尺。科學家表示,這個現象是由於高空雲量減少所致,並判斷未來地球降溫的現象將更加明顯,此現象也預示了全球氣候的變化趨勢。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的研究團隊獲得 NASA 協助,分析 2000 年 3 月至 2010 年 2 月間全球雲層高度變化。根據 NASA 衛星「 Terra 」的多角度成像光譜儀( Multi-angle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ISR )拍攝數據顯示,全球雲層高度正逐漸下降,在太平洋中部及印尼地區更為明顯。

  研究人員認為,雲層的高度下降使地球表面散熱速度加快,進而放慢全球氣候暖化的速度。雲層下降的原因仍有待研究團隊進一步調查,但消息指出可能與大氣循環的模式改變有關。未來研究人員將繼續調查雲層降低可能帶來的影響,並預測雲層若持續下降,溫室氣體造成的全球暖化現象可望獲得紓解。

9. 全球暖化是騙局? 16 科學家聯名揭秘

  全球暖化爭議再起!包括「日內瓦全球科學家聯盟」主席安東尼奧 ‧ 齊基基( Antonio Zichichi )在內的 16 名科學家,聯名發表措詞嚴厲的文章,指責「美國物理學會」等單位誇大了危機,事實上十多年來全球氣候並沒有變暖,「威脅論」者意圖把所有異常都歸咎於二氧化碳。他們說,這一切只因「全球暖化」讓許多人撈到大量好處,它使政府資金流入相關學術研究項目,也成為政府擴大官僚機器的理由。這種論調是政府增加稅收、讓納稅人補貼企業埋單的藉口,也是吸引巨額捐款流入許諾拯救地球的慈善基金的誘餌。

  2012 年 2 月 9 日發表的該篇文章中,特別描述了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伊瓦爾 ‧ 賈埃弗( Ivar Giaever )的觀點,向「全球暖化威脅論」揮出一記重拳。賈埃弗在上次美國總統大選是歐巴馬的支持者, 2011 年 9 月宣布退出美國物理學會,並且發表了以下的公開信:

  「美國物理學會指稱:『無可辯駁的證據表明,全球變暖正在發生。如果不採取行動緩和這一趨勢,地球的物理和生態系統、社會體系、安全和人類健康可能會嚴重受損。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全球變暖的證據果真是無可辯駁的嗎?」

  這 16 名科學家說,幾十年來,國際一直大力宣傳所謂二氧化碳「污染物」數量增加將摧毀人類文明的說法,但也有一大批科學家認同賈埃弗的觀點。

  對「氣候變暖論」挑戰最大的事實也許是:迄今為止,全球氣候已有十多年未呈變暖趨勢了。實際上,「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 22 年以來,氣候變暖的程度一直小於預期。面對這種尷尬,「氣候變暖論」者將矛頭轉向「極端氣候」,仍然歸咎於二氧化碳。

  這 16 名科學家說,二氧化碳是生物圈生命循環系統的關鍵要素,所以溫室管理者為了讓作物長得更好,常常將二氧化碳濃度增加 3 、 4 倍。這並不奇怪,因為植物和動物是在二氧化碳濃度相當於現在 10 倍左右時進化形成的。過去一個世紀以來農業增產,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原因之一。這 16 名科學家聲稱,採取激烈行動為世界經濟「脫碳」,並無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當前私人和政府在氣候方面投入巨額資金,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資有無必要,很值得懷疑。 資料來源 : 今

10. 民調:約 2/3 美國人相信發生氣候變遷

  根據 2012 年 2 月 28 日發表的一項民調結果,將近 2/3 的美國人相信確實發生了氣候變遷,創下近 2 年來的最高比例。

  儘管美國政壇對於溫室效應議題存在嚴重歧見,國會未能通過減低碳排放的措施,不過有越來越多美國人接受全球氣候變遷的事實。美國密西根州大學福特公共政策學院( University of Michigan's Gerald R. Ford School of Pubic Policy )和美崙堡學院公共意見中心( Muhlenberg College Institute of Public Opinion )調查發現, 62% 受訪的美國人同意有確切證據證明過去 40 年來地球平均氣溫越來越暖和;但也有 26%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相信全球暖化的證據;還有 12% 的人表示不能確定。

  這項調查發現,在接受全球暖化現實的美國人中,有將近半數的人主要是根據個人觀察到氣溫上升或氣候改變,而相信發生氣候變遷。這項調查也凸顯了意識形態上的鴻溝, 78% 的民主黨支持者相信有確切的環境變遷證據;而共和黨的支持者中,只有 47% 的人持相同看法。這項民調於 2011 年 12 月進行,以電話訪問 887 名美國居民,抽樣誤差在正負 3.5% 之間。

資料來源 : 新頭殼資料來源 : 法

11. 非洲雨林消失 恐與農耕有關

  法國科學家的研究顯示非洲中部的班圖族( Bantu )農民的經濟活動可能是導致雨林變成乾草原的原因。他們在 2012 年 2 月初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描述班圖族農民為尋找肥沃農耕土地,他們朝東方和南方熱帶雨林開拓,使得中非地區的雨林地帶,有部分土地變成大草原。

  班圖族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東部至非洲南部超過 4 百個族裔的統稱。許多族裔語言中的班圖就是人的意思。他們最早生活在西非的喀麥隆與奈及利亞,後來往南遷徙至南非,主要的生活型態是養牛、種山藥的務農生活。

  研究主持人巴戎( Germain Bayon )是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 French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xploitation of the Sea )的地球化學家,他和同事原本的研究計畫是試圖比對數千年來的雨量與岩石隨著時間推移而風化的關係,從沒想過從剛果河河口取樣的沉積物會與人類行為有關。巴戎說:「沉積物在這個地點不斷累積,讓我們有了 微粒 的完整紀錄。」

  形成土壤的成因有很多,降雨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當雨量降到地球表體,大氣層的二氧化碳被水滴包覆帶進暴露空氣中的岩石和土壤,其中鉀元素被快速地沖刷,鋁元素可以停留較久,因此,化學風化的程度越嚴重,鋁元素與鉀元素的關聯性就會越明顯。

  回溯至 2 萬年前,鋁與鉀的比例與降雨量化學風化似乎是同步的,化學風化作用增加或減少證明和雨量有關。但是這個緊密的關係在 3 千年前失衡,儘管氣候已經變得乾燥,土壤中鋁和鉀的比例明顯增加,當時沒有令人可信服的理由來解釋這個現象。巴戎說:「我們第一次看到結果時就愣住了。」研究成員發現當時也是班圖族開始遷移的時間,於是推出合理解釋。班圖族人進入雨林地帶,使用鐵製工具砍倒樹木,清除土地後作為耕種山藥和珍珠栗米的地方。數名考古學家為這份研究結果背書,與他們發現的鐵製文物考證年代相當。僅以少數的樹林幫助水土保持,但土壤仍容易遭受化學風化,甚至在下大雨時更顯嚴重。

  巴戎和其研究團隊認為,人類活動可能對化學風化產生影響。維吉尼亞大學氣候與地理學教授魯迪曼( William Ruddiman )表示,巴戎的研究論述相當具有說服力,他說:「我不認為有其他可能的推論。」魯迪曼並未參與巴戎的研究計畫。而德國歌德大學的植物考古學家諾以曼( Katharina Neumann )則有不同見解,她認為證據不足,花粉分析( Pollen records )顯示雨林被砍伐後不會立即形成草原,而是先長成次雨林,所以人類不會造成研究者所斷言的現象。她補充,在任何情況下,該地區在班圖族抵達時早已形成乾草原。她表示,就政治意義而言,將環境劇變歸因於人類是有意義的,但卻有過度簡化之嫌。她說:「我強烈不贊同這個理論,每件事都是由人類造成或人類破壞環境等等,但是除了雨林地帶,其他地區取得的考古資料和古物資料顯示人類的影響比我們想像中的程度要薄弱多了。」

12. 全球農業用水高達 92% 印度出口最多

  荷蘭一所大學研究過去 10 年全球水資源分配與使用狀況,發現農業占全球用水比例為 92% ,中國大陸、印度與美國仍是全球用水最大宗國家,其中美國的個人一年平均用水量,則超過全球民眾平均值的 2 倍以上。

  荷蘭屯特大學分析 1996 年至 2005 年全球用水情形,結果發現農業占整體用水的比例為 92% ,其中又以種植小麥、稻米與玉米占 27% 最多,養殖動物占 22% ,牛畜牧業占 7% ,中國大陸、印度與美國等 3 大國用水量,占全世界使用水資源的 38% 。不過,人口較中、印二國為少的美國,民眾個人一年平均用水約 2,842 立方公尺,達全球每人平均的 1,385 立方公尺的 2 倍以上。

  研究也發現,從他國進口的「虛擬水」( Virtual water )或水足跡( Water footprint ),比例已占全球用水的五分之一,其中以南北美洲、南亞與澳洲為最大水出口地區;最大水進口地區,則為北非、中東、墨西哥、歐洲以及亞洲的日本與南韓。

  最大水出口國為印度,一年出口高達 950 億立方公尺,阿根廷則以 920 億立方公尺排名第二。研究人員哈克斯特表示,「水出口雖可以為當地帶來外匯,但大量(水)出口卻不見得是項好事,因為環境可能在挖掘水時受到破壞」。

  研究人員希望研究結果可讓各國政府評估水資源使用方式,改善對環境不友善的耗水習慣。以玻利維亞為例,當地民眾食用肉類是全球平均值的 1.3 倍,換算成畜養每一噸肉的背後過程,需要耗掉 5 倍的水。

13. 美研究:風力發電廠恐改變天氣 資料來源 : 臺灣立報資料來源 : 中央廣播電臺

  風力發電向來被視為提供可再生能源,有助對抗全球暖化,不過,美國伊利諾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提出的一份新研究卻指出,風力發電其實會影響緊鄰電廠的周邊地區氣溫,白天較外圍地區冷、夜晚較暖,若規模夠大就足以造成區域性的氣候改變。

  美國伊利諾大學大氣科學助理教授羅伊率領的團隊,針對加州聖戈岡尼奧風力發電廠做研究,發現風力發電機組後方區域,白天地表溫度比發電機組前方低,差距可達攝氏 4 度,夜間情況正好相反。

  另一份由愛荷華州立大學進行的研究,支持羅伊的論點。該份研究發現,一塊有 100 台風力發電機的區域,當地地表溫度在夜裡較高,正好促進植物釋放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羅伊研究團隊指出,目前這種效應只侷限於風力發電機組所在地區周邊。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1-03-19:7,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