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防疫先鋒系列報導之2】番石榴根瘤線蟲整合性防治

防檢局 邱安隆.陳保良

壹 . 前言

  番石榴為臺灣重要經濟果樹之一,依 99 年農業統計年報所列臺灣種植面積約 7 千 1 百公頃,其中以高雄、臺南、彰化、屏東及宜蘭為主要產區,相關栽培品種甚多,如珍珠拔、中山月拔、紅心拔、水晶拔及二十世紀拔等,這些番石榴品種外型討喜、果肉香脆爽口,頗受國人喜愛,國外番石榴品質不論香氣、脆度或甜度均難以與國產品相比,惟近年來臺灣的番石榴植株受根瘤線蟲及立枯病為害,植株死亡率偏高,嚴重影響番石榴產業的發展。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簡稱防檢局)對此極度重視,經委請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花蓮場)、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簡稱高雄場)及國立中興大學(簡稱興大)等機關進行防治技術與方法之研發及推廣,已顯現成效,本文以番石榴感染根瘤線蟲為例,利用整合性防治方法,搭配使用農藥及非農藥防治資材,有效降低根瘤線蟲的發生,且對環境較為友善,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防治方法。

貳 . 防治原則:應用整合性防治方法以降低根瘤線蟲數量及感染速率

  所謂作物病蟲害整合性防治為一種符合成本效益之防治方法,其定義為利用多元之防治措施控制害物族群,同時兼顧農產品安全及保護環境的作物栽培管理方法,依此原理,欲降低番石榴根瘤線蟲的發生,須先擬訂適當的整合性防治策略與措施並落實推動,才可有效控制疫病蟲害的發生及降低生產者成本,本項防治策略的原則為杜絕( exclusion )病原,包括降低有害生物感染源的數量及感染速率,藉以保持該區作物生產安全,國內農政與學研單位多年來進行相關研究,包括花蓮場、高雄場及興大植物病理學系等專家學者所研發的防治技術均能有效降低線蟲密度。以花蓮場於 99 年及 100 年在宜蘭縣頭城鎮及員山鄉所執行 3 場番石榴根瘤線蟲整合性防治示範為例,首先檢測該示範田區是否存在線蟲,當發現已有根瘤線蟲時,則以減少土壤中線蟲密度為首要目標,其防治措施包括:(一)先適量施用丁基加保扶粒劑可立即殺死土壤中根瘤線蟲;(二)添加蝦蟹殼粉於樹冠周圍,因該物質含豐富的幾丁質成分,可提高土壤中放線菌密度,能有效分解線蟲卵殼,使其蟲卵無法孵化,以達降低土壤中線蟲密度;(三)添加蓖麻粕,其所分解的蓖麻素可直接殺死線蟲,並提供土壤有機質成分及果樹營養基質;(四)栽種萬壽菊並將其植體混拌在番石榴田區,此種植物因含 α-terthienyl 等物質,可有效殺死土壤中線蟲並降低線蟲卵的孵化率。上列這些防治措施經田間試驗並於舉開示範觀摩會時,林立法委員建榮專程蒞臨致詞,並對此項防治成果予以肯定,參與示範觀摩會之農民亦均認為整合性防治方法能有效降低線蟲數量,且對環境衝擊小,可作為未來栽培番石榴的農民參考應用。另高雄場亦於 101 年 3 月 21 日假高雄大社地區舉開「番石榴健康管理暨根瘤線蟲防治技術觀摩會」,會中再次證明施用蝦蟹殼粉及栽種萬壽菊可降低番石榴根瘤線蟲 2 齡幼蟲密度。因此,對於番石榴栽培者而言,如能藉由添加有機物質於番石榴果園,以提高土壤中的放線菌數量,並於田區栽植萬壽菊,將有助於降低根瘤線蟲密度及其為害,亦可達到農藥減量的效果。

參 . 一種成功的番石榴根瘤線蟲整合性防治實例

  此種番石榴根瘤線蟲整合性防治成功實例,係由花蓮場將生物及化學等防治技術整合運用並經改良後,藉由示範推廣方式供農民參考使用,本案所採用的資材包括丁基加保扶、蝦蟹殼粉、蓖麻粕、放線菌及萬壽菊等,當番石榴植株經強剪與新芽萌發時,於每株番石榴樹冠下環狀挖溝約 15 公分深,施以丁基加保扶粒劑 200 公克,另將蝦蟹殼粉及蓖麻粕以 5 比 2 的成分比混合,每株施用 2 至 2.5 公斤後(如附圖)覆土,經 2 週後每株番石榴植株再施 1 次,再過 1 週後每株植株根圈灌注以稀釋 500 倍之放線菌 1 公升,連續灌注 3 次;最後在果園種植萬壽菊(每分地撒播 1 公斤種子)(如附圖),於萬壽菊生長後期再施用蝦蟹殼粉及蓖麻粕,惟不可太靠近番石榴植株莖部,宜在樹冠以外,且翻犁埋入土中,才能達最佳效果。

肆 . 番石榴根瘤線蟲整合性防治之成效分析

  綜觀上述成效,番石榴根瘤線蟲整合性防治工作於第 1 年處理較麻煩費工,必須每棵植株周圍都挖溝埋入有機土壤添加物,才可使有機土壤添加物在番石榴栽培園區發揮作用,經處理 1 年後該區番石榴植株生長旺盛,新根均未再受感染,產量較往年提高 3 成。此示範區每公頃生產成本雖增加 99,915 元,但其產值也增加 145,000 元,因此第 1 年每公頃實際收益仍可增加 45,000 元,第 2 年持續使用有機添加物及種植萬壽菊可防治根瘤線蟲並降低植株死亡率,番石榴果實品質及產量均提高,且農民收益也增加,對於栽培者而言,不僅是一種永續的經營法則,更是一項對產業有正面幫助的農業技術。

伍 . 未來展望

  作物病蟲害整合性防治的目的是將專家學者所研究之成果與農民田間實作經驗相結合,進而達到對生產者有利潤、讓消費者吃的安心及維護環境生態,惟如何將理論與實務相互配合而達到實質的優良農業操作(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AP ),將是農政單位未來努力的目標。另對栽培者而言,建立「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是防治有害生物首先應有的基本認知,在田間進行實際操作時,可應用不同的防治方法達到此成效,如施用有機添加物、栽種忌避作物、適時適量噴施藥劑及做好田間衛生等措施,配合參加作物有害生物防治講習會或示範觀摩會,讓農民汲取現代農業專業知識與技術並進行意見交流,將有助於提升農民作物有害生物管理的觀念與能力。

添加蝦蟹殼粉及蓖麻粕等資材(上圖)及栽植萬壽菊(下圖)可有效減少番石榴根瘤線蟲的發生

添加蝦蟹殼粉及蓖麻粕等資材(上圖)及栽植萬壽菊(下圖)可有效減少番石榴根瘤線蟲的發生

添加蝦蟹殼粉及蓖麻粕等資材(上圖)及栽植萬壽菊(下圖)可有效減少番石榴根瘤線蟲的發生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1-04-16:1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