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臺灣農業100年時光掠影─大地農情

企劃處 吳兆揚

前言

  「大地農情」紀錄片內容涵括重要農業政策、制度與農村等整體農業發展的歷程,以及農糧產業的演變。由於農業涵蓋面廣,包括產業變遷、政策沿革、農村轉型與農業科技發展等多項主題,各項主題背後的發展故事與題材多元且豐富。然而每個階段都有值得紀錄的珍貴史料,每個故事都能拍成一部感人的影片,「抉擇」是這部 48 分鐘紀錄片最難之處。經過無數次的討論翻轉,為使主題聚焦鮮明,本片以臺灣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稻米產業發展為經,重要年代與產業關鍵變化為緯,從農糧產業變遷與影響深遠的土地改革,到近代面對農業自由化浪潮的壓力與因應,當然,成就卓越的農業科技研發更是值得推崇的成果,來述說臺灣過去一百年的整體農業發展故事。

呷粗飽到精緻食 臺灣農業的轉變與發展

  正如同影片在開始就提到,「稻米從呷粗飽,演變成各式冠軍米、伴手禮」,臺灣農業在過去百年間發生了重大變化,然而人與牛之間樸實深刻的夥伴情感,卻是恆久不變的,片中引述的感人報導「梁阿公不捨送往『老牛之家』安養天年的老牛」,感念牛一生的付出。不過,為因應社經發展與消費趨勢變遷,農業亦須不斷調整,在不同時代也呈現出不一樣的面貌。本片依據臺灣農業發展進程及重要事件,大致將本片劃分為下列 5 個段落進行影像呈現:

1. 「日治時期 殖民地的米糖經濟」( 1945 年前):臺灣農業從在日治時期重視砂糖生產的殖民經濟政策,歷經稻米的成功改良(蓬萊米的選育與推廣)及水利設施的興建(例如建造嘉南大圳等),轉變為米糖產業並重的經濟型態。

2. 「戰後復甦與成長」( 1945 年 -1965 年):此時農業發展重點為糧食增產與支持工業發展。政府陸續提出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政策,以提高耕種意願,同時透過肥料換穀等方式來掌握糧源。當時的米糖、香蕉、三罐王(洋菇、蘆筍、鳳梨罐頭)等農產品不但為臺灣帶來可觀的外匯收入,並作為國內建設經費,厚實工業發展的基礎。

3. 「產業調整與發展」( 1965 年 -1980 年):當時工商業發展吸引農村人口湧向都市,衍生農村衰退的情形。為了補足缺乏的勞動力,農業耕作方式從人力(獸力)走入機械化,農業經營型態也隨之調整,逐步轉型種植雜糧或市場價值較高的經濟作物;另一方面,畜牧業和遠洋漁業亦蓬勃發展,成為重要出口產業。

4. 「市場自由化的浪潮」( 1980 年 -2002 年):全球經貿情勢讓國內各領域面臨市場自由化的競爭壓力,政府逐步強化農民福利及其他相關保護措施。 2002 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為了降低貿易自由化對於國內農業的衝擊,農政單位人員在歷次入會諮商談判過程中努力折衝協調,以爭取國內產業調適轉型的時間;農業部門在入會前後持續調整農業結構,維護臺灣農業永續發展。

5. 「變革與創新」( 2002 年後):看似脆弱的臺灣農業,卻具有無比的韌性,貿易自由化帶來產業衝擊的壓力,但也帶來農業創新的動力。本段落呈現現代農業的多元面貌(休閒產業、農會加工事業)、農業研發人員的辛勞(益全香米的選育與推廣、文心蘭保鮮技術開發)、農業重要政策方向(安全農業、農村再生、小地主大佃農)、與農民合作推動新農業的故事(南投魚池紅茶產業振興)等,為下一個百年農業奠下根基。

農民與研發人員 農業發展背後的無名英雄

  本片在拍攝過程中採訪的農業前輩與研發人員,或許在農業一百年歷史的架構裡顯得渺小,但這些無名英雄,卻是歷史洪流中最重要的主角。他們守護著不同的領域,有著相同的執著與堅持,他們是農業這部機器的小齒輪,單一來看雖然不起眼,卻是產業持續進步的關鍵元素,也是本片亟欲深刻描寫的對象。由於影片篇幅限制,無法對於每段農業小故事以影像完整交代,因此搭配出版紀錄片別冊,作為影片延伸性的補充紀錄,以下摘錄其中 2 則小故事提供讀者閱讀。

  在片中可以看到,有位老農指揮水牛耕田,或許觀眾會納悶,人牛作夥的畫面,似乎只存在昔日的黑白老照片裡,而這段影像究竟存在於過去,還是現在?其實在臺東縣池上鄉,還有一位仍以人力、牛力親耕的農夫。已屆八十歲高齡的老農羅茂祥,赤腳踩在泥濘的水田裡,有力的吆喝聲引導著前方的水牛,人牛之間的默契與互動,橫跨了時空。羅茂祥祖先所留下來的土地是一塊梯田,這一甲田分成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畸零地,耕耘機操作不易,其實只要稍作整理,就可以克服田地不夠方正的問題,但羅茂祥不願意,不想破壞土地原來的面貌,幾十年來堅持以水牛、人力的傳統方式耕田。比起其他人輕輕鬆鬆用耕耘機耕作一甲地,羅茂祥只要一下田,全身都是污泥。他笑著說:「習慣了,手、腳接觸土地,卡實在!」

  另一個故事,講述風姿綽約的臺灣文心蘭切花,長久以來獨占日本的外銷市場,其中一個重要關鍵在於花卉採後處理保鮮技術的開發,且要歸功於農試所黃肇家博士與其研究團隊的努力。瓶插壽命不長,是文心蘭過去產量無法突破的最大關鍵。歷經研究團隊的多年努力下,研發文心蘭切花預措及燻蒸保鮮處理技術,改進外銷品質,並開發海運技術,有效降低出口成本,目前已廣泛商業化應用。研究之路像一場馬拉松,突破盲點、應用在第一線時,才發現沒有那麼單純,不同的品質、場合,都挑戰耗費心力的研究技術,如今看來理所當然的成果,最初都只是未知的結果。黃博士說:「農民覺得好用,會來跟你講,那時真的很高興…」,因此對許多從事研究的農業人員而言,埋首於手邊的研究,默默付出超乎常人想像的努力,就只為了這份簡單的欣慰。文心蘭從原本不到一千萬枝的外銷量,增加至今日的兩千五百萬枝,是全體人員共同的榮耀,溫室內金黃挺立的文心蘭,未來仍是持續臺灣驕傲的金色奇蹟。

臺灣農業新定位 農業多功能價值

  臺灣農業走過一世紀,歷盡更迭起伏,從蓬萊米的誕生,到增產報國的年代;從農業社會的轉型,到新的米食文化復甦。臺灣農業在無數的考驗中,累積前進的力量,在艱難的環境裡,看見未來的蛻變,享受開花結果的喜悅。今天的農業,加入美學創意,結合在地特色,拉近了城鄉之間的距離,在這個世代,重新定義了農業的價值,這個價值,不再單純取決於農業產值,更涵蓋了糧食安全、國土保安,以及生態與農村文化維護等許多非經濟功能的多元價值。本片除感謝過去為這片美麗鄉土努力的無名英雄,更祈莫忘初衷,為農業的永續經營共盡一份心力。

至今仍堅持以水牛耕田的農夫-臺東縣池上鄉羅茂祥

至今仍堅持以水牛耕田的農夫-臺東縣池上鄉羅茂祥

文心蘭外銷海運儲運技術開發者-農試所黃肇家博士

文心蘭外銷海運儲運技術開發者-農試所黃肇家博士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1-06-18:1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