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臺灣農業100年時光掠影─勇渡藍海

漁業署 許進隆

壹 . 前言

  漁業是一種傳統又辛苦的產業,而臺灣漁業在 2010 年總產量約 117 萬公噸,總產值約新臺幣 925 億元,另外,以 2009 年 FAO 統計資料顯示,臺灣為全球漁業產量第 24 大國家。但漁業的價值不僅在於經濟面的產值貢獻,尚有多種層面的價值意義,從糧食安全而言,漁業生產的漁產品供應臺灣 2,300 萬國民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從社會面而言,漁業除了從業人數約 33 萬人外,並帶動周邊產業就業人口;從外交面而言,臺灣的漁業實力,讓我們得以參與國際漁業組織,並藉由漁業外交拓展臺灣的國際視野及能見度。

  臺灣漁業發展近百年來轉變非常大,如早期的海洋漁業是以簡易竹筏、石滬或牽罟等方式捕魚,經由科技的提升,目前遠洋漁船已配有先進的漁航及漁撈設備,航跡遍及各大洋,圍網漁船船上甚至還備有直升機協尋漁場。又早期的養殖漁業,主要以粗放式養殖虱目魚、草魚等少數魚種,在試驗單位及漁民不斷研究下,養殖技術突飛猛進,現今臺灣養殖種類已朝多樣化及高經濟發展,並且朝向能與環境和諧共存的海水養殖為主 。

  臺灣以漁業為主題的歷史紀錄片,目前尚付之闕如,適逢建國一百年,本會漁業署特別委託光啟社製作本紀錄片,陳述漁業一百年來發展的足跡,並保留珍貴的漁業歷史畫面。

貳 . 勇渡藍海-兩段漁業發展的故事

  為了讓民眾親近觀賞,本紀錄片內容架構主要以虛擬的漁村小人物故事情節,介紹「臺灣海洋漁業」及「臺灣養殖漁業」,透過鏡頭,讓我們一窺漁民如何面對挑戰、力拼突破,展現不凡的智慧與創新,打造遍及世界三大洋的遠洋船隊及擁用高技術的養殖王國。

一 . 臺灣海洋漁業

(一) 1895-1945 年,日治時期,敲開近代漁業大門

  在日治時期前,臺灣漁民以半漁半農的生活模式,在漁汛以簡易木船或竹筏捕魚,使用的漁具漁法,包含罟、罾網、石滬 … 等。日治時期,著手漁業調查,引進新漁業技術,影響日後臺灣漁業發展。

(二) 1945-1960 年,百廢待興,積極增產漁業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漁船及漁港受到嚴重破壞,全臺僅剩 600 多艘小型漁筏及舢舨。政府從 1950 年代著手進行四年一期的經濟建設計畫,初期以沿近海漁業為主,進行整修漁港等漁業建設,並開始實施「漁船放領」政策。 1955 年政府實施「建造 350 噸級鋼殼漁船發展遠洋鮪釣漁業計畫」,開始朝向遠洋發展。

(三) 1960-1990 年,由近海到遠洋,開拓海洋漁業版圖

  回顧臺灣遠洋漁業,早期以拖網為主,自 1965 年後轉為鮪釣與拖網並重,在 1970 年代初期有大型魷釣業的加入,以及超低溫鮪釣漁業快速成長, 1980 年代發展大型鰹鮪圍網漁業,使臺灣遠洋漁業呈現更為多元化的發展。

(四) 1990 年至今,轉型求變,邁向漁業管理大國

  由於國際漁業組織相關規範愈趨嚴格,政府於 1990 年代禁止大型流刺網在公海作業、實施海上檢查員制度, 2002 年並實施海上觀察員制度。另外,透過積極參與漁業相關國際組織,除爭取漁獲配額外,也成功拓展漁業外交。

  隨著全世界保育觀念興起,政府與民間團體積極進行海洋資源管理,除對特定產業加強管理外,並透過投放人工魚礁及魚苗放流,建構多樣化生態環境。另外,部分漁鄉逐漸朝向觀光休閒漁業發展,提供民眾休閒環境。

二 . 臺灣養殖漁業

(一) 1950-1980 年,突破瓶頸,養殖技術奠定根基

  在光復後,隨著國民政府來臺,人口大量增加,政府積極推動養殖漁業,許多水產品如牡蠣、虱目魚、吳郭魚等,成為早期農漁村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在政府、水產試驗單位、以及漁民通力合作下,養殖技術逐漸突破瓶頸,產量也大幅提升。如 1963 年人工繁殖草、鰱魚成功,奠定臺灣人工繁殖技術; 1970 年代深水式牡蠣養殖試驗成功,開始改以深水延繩式或浮筏式養殖;被稱為臺灣家魚的虱目魚,在 1983 年達成「完全養殖」,並發展為「深水式養殖」,提高養殖密度及產量; 1950 年代主要養殖魚種之一的吳郭魚,經過不斷改良品種,不僅培育出「尼羅紅魚」,並發展出單性養殖。

(二) 1980-1990 年,從內需到外銷,揚名世界的養殖奇蹟

  隨著臺灣經濟起飛,國人對水產品需求大幅度增加,也帶動養殖漁業蓬勃發展,不僅肩負國人動物性蛋白質的來源,高品質的水產品更大量外銷,賺取外匯,在此階段,由於蝦苗養殖技術突破、配合飼料供應穩定、及政府積極輔導,草蝦養殖由粗放發展為集約式養殖,產量大量提升,而有草蝦王國的美名。 1987 年臺灣養殖漁業產量突破 30 萬公噸,產值逾新臺幣 352 億元,也因此打拼出外銷世界的養殖奇蹟, 1993 年鰻魚外銷金額曾高達 6.2 億美元。

(三) 1990-2000 年,從淡水至海水,養殖漁業輔導轉型

  面對草蝦大規模病變等種種挑戰, 1990 年起政府開始推動「養殖業輔導方案」,並著手推廣對環境影響較低的海水魚養殖及海上箱網養殖; 1995 年核定地層下陷防治方案,地下水用水量,由 1991 年的 24 億立方公尺,下降至 2010 年的 8.5 億立方公尺,逐漸朝向合理運用水土資源的臺灣養殖漁業,也邁向新的時代。

(四) 2000 年至今,重視水產品質,邁向精緻養殖漁業

  近年來,世界各國對於水產品衛生安全品質要求愈來愈高,並訂定嚴格的標準,不斷與時並進的臺灣養殖漁業,也透過嚴格的品質控管,提供消費者更安全、高品質的養殖水產品。為了使養殖漁業走向更精緻發展,政府於 2009 年推動「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將石斑魚及觀賞魚列入重點推廣項目,以增加國際競爭力,並與環境和諧共存,逐步朝向高品質及精緻化的目標邁進。

參 . 製作後記

  「勇渡藍海」,一部記錄臺灣漁業發展一百年的紀錄片終於完成了,而筆者很榮幸能參與本紀錄片的製作。記得光啟社製作團隊剛承製本紀錄片時,為了如何呈現曾傷透腦筋,因為臺灣漁業大致分為沿近海漁業、遠洋漁業及養殖漁業,而各產業有各自的發展脈絡與歷史,同時還有與漁民息息相關的漁村生活及宗教信仰等面向,近百年來錯綜複雜的發展面貌,要以 48 分鐘影片呈現,實在是一件艱難的任務。

  籌劃初期,為了讓製作團隊更深入瞭解漁業發展過程,除蒐集漁業發展資料提供製作團隊外,也請漁業廣播電臺提供曾訪問過的漁業重要人物錄音檔,並在各單位協助下,陪同製作團隊拜訪相關產業團體代表、漁業耆老等重要人士,藉由人物訪談發掘出各產業在各階段重要事蹟與故事。記得當石前組長聖龍生動的口述 1980 年代草蝦養殖的興盛與衰退時,筆者特別有感觸,憶起當年因為草蝦的興盛,先父賣掉澎湖七美的漁船,租下高雄旗津的繁殖場,投入草蝦繁殖工作,當時的剪眼柄、剝文蛤肉投餵種蝦、檢視母蝦抱卵量、收集「無節幼蟲」及計量等工作畫面彷彿歷歷在目,興盛時期,也曾見識到因「無節幼蟲」供不應求,買方徹夜守候在繁殖場門外等待交貨的盛況。

  製作團隊曾與我們聊起製作的感想,在長達數個月的拍攝過程中,除了行程易受天候因素影響外,常需配合漁船進港船期才能拍攝到畫面及訪問船長,有一次隨著南方澳李政義船長的鯖鰺圍網漁船出海拍攝作業情形,正值入冬的時節,東北季風陣陣吹來,波濤洶湧的航程,讓製作團隊深刻體驗到漁民海上作業的辛苦及高效率的捕撈技術。另外,從養殖業者的訪談中,製作團隊也瞭解到業者勇於創新的精神,面對困難時,想盡辦法克服,也因此能在莫拉克風災後快速復養。

  本紀錄片在製作團體用心製作下,歷經 17 次會議討論修正,終於順利完成,非常感謝受訪的漁民朋友,願意分享個人故事及心得,也希望本紀錄片能讓全民更瞭解漁業,更關心漁業。

肆 . 未來展望

  隨著全球人口的增加,水產品的需求亦日益成長,但受限於海洋資源逐漸減少,國際間對於公海從事漁業捕撈作業限制也愈來愈多,加上臺灣水土資源有限,臺灣漁業面臨很大的挑戰,展望未來,漁業署因應國際趨勢與自然環境的轉變,將在兼顧利用與保育的原則下,永續發展漁業,提供國人安全及高品質的精緻水產品,並與全民攜手共創下個一百年的漁業佳績。

位於澎湖七美的雙心石滬為古老的漁法

位於澎湖七美的雙心石滬為古老的漁法

人工魚礁投放

人工魚礁投放

深水式牡蠣養殖  

深水式牡蠣養殖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1-06-18:1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