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臺灣農業100年時光掠影─畜勢百年

畜產試驗所 謝怡慧

緣起

  當初收到企劃處調查各單位拍攝紀錄片的意願時,雖心中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但畢竟這並非我這爾等晚輩可以做的決定。向長官報告後,長官也很能認同拍攝紀錄片的想法,之後得知畜牧處也有拍攝意願時,遂決定由 2 單位一起合作籌劃拍攝工作。為使紀錄片拍攝工作可以順利進行,還成立了跨單位的工作小組。

抽絲剝繭 迎向「牧」光

  畜牧產業之大,內容之多,不是隨隨便便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完。所以要在短短 40 多分鐘內,呈現畜牧產業這百年來的變化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更大的挑戰是還得讓觀眾能夠感同身受,並瞭解畜牧產業的奧妙及有趣之處。因此,當初在選擇題材及風格時,確實煞費工作小組委員們的苦心。為了怕過多的產業介紹分散掉太多的注意力而失焦,幾經討論後最後決定以臺灣最具代表性的「豬」以及「鴨」,來作為這次影片敘事的主架構。當架構決定了之後,隨即開始請得標廠商撰寫腳本大綱;第一版的腳本大綱是在去( 100 )年 1 月初出爐,呈現手法是以傳統的紀錄片形式。但後來長官們建議採更有趣、更加生動、更能感動人的方式呈現,於是,嘗試在影片中加入「戲劇」的成分,希望能藉由演出,帶出更能讓人感同身受的內容及影像。不過,為了要能夠橫跨產業、縱觀歷史,所以劇情設定可是傷透腦筋。在歷經數次修改後直到去年 4 月,腳本大綱及詳細腳本才拍板定案,繼而開始進行拍攝工作。

漫長拍攝、剪接及修正的路

  廠商的攝影團隊大多沒有真正走進過牧場,所以拜訪第一家豬場時,就留下深刻印象。因為拜訪時間剛好遇到豬群放飯時間,當自動餵飼料的電動馬達一打開,隨著馬達的運轉聲,上百頭豬發出狂歡式的吼叫聲。攝影團隊身處於充滿共鳴及迴響的豬舍中,除了捕捉畫面之外,導演更是興奮地要工作人員把喇叭架好,以便把這充滿震撼力的叫聲收錄進影片中。另廠商南下拍攝鴨舖的同時,正好在屏東佳冬鄉遇到趕鴨逃冬畫面。所謂的逃冬,是指臺灣早期,因飼料以及糧食作物並沒有那麼充沛,因此鴨農在稻田收割後,會將鴨群趕入稻田中,讓其遊走啄食收割時掉落的稻穗以及田間小蟲,不但讓掉落的作物有更好的利用,鴨群也替稻田除去了害蟲,並且留下了可觀的肥料(排泄物),但隨著企業化及集約化的經營,如此自然的遊牧方式,已近乎絕跡。此外,廠商的攝影團隊到達現場也看到午後黃澄澄陽光下,翠綠原野上,成千鴨群像是小學生排路隊那樣,井然有序的穿過水溝、橫越馬路,從這片稻田被趕到那片稻田。那壯觀的場面,讓平時沒有接觸畜牧產業的廠商都留下了無法抹滅的深刻印象。除此之外還有太多精彩畫面,無法一一細說,只能待各位觀賞紀錄影片的時候,再一一去體會。

  當影片素材蒐集齊全之後,開始彙整成完整的紀錄片時卻發現,因為當初太過於專注在豬以及鴨的產業上面,致使紀錄影片的比重有些失衡,因此只好請廠商重新修改腳本大綱,重新拍攝肉品製作過程、食品加工工廠、各式的雞場以及諸多電腦監控設備等新式的畜牧與加工設施,期再一次重新調整劇情的比重以及連貫的方式,希望能更加強化產業的沿革與走向,讓觀眾可以看到更完整的畜牧產業發展樣貌。

  這一年來大家開了無數的會議,看著原本零碎的片段與鏡頭,不停的透過討論修改、再修改到最後完成的影片。心中的感動實在是無法言語,因為從影片中不但可以看到畜牧業者在臺灣產業發展過程中所投入的心力及努力,也看到在一幕幕的影像中,整個工作團隊的付出與努力。希望觀眾看到本片後能更瞭解畜牧產業進步的地方,那我們的辛苦就值得了!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1-06-18:6,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