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情定北迴歸線~走過二甲子的興泉圳」農田水利設施認識及體驗

農水處 陳敬華

前言

  花蓮縣南端瑞穗鄉富源地區的興泉圳,建於清光緒 15 年(西元 1889 年),自啟用後己有 123 年之久,歷經多次的整修與整治,目前水圳全長 8,518 公尺,其灌溉面積可達 437 公頃。

  尤其花蓮農田水利會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指導和督導下,將早期因受天然地理環境限制,尚無灌溉設施且廣大平原之土地,配合水土資源發展精緻農業之政策,利用旱作灌溉末端管路噴灑設施系統,培育旱作管路灌溉規劃設計技術及管理人才,並提供農民各類型旱作灌溉指導及服務,充分解決位於紅葉溪之沖積河床地旱地灌溉之困難。

農田水利設施認識及體驗規劃

  瑞穗鄉舊名「水尾」,意即秀姑巒溪之尾,隱身於花東縱谷中段,有北迴歸線穿越,地形頗富變化;鄉內不僅有極具文化特色的瑞穗黃金湯泉,尚有中外聞名的秀姑巒溪泛舟、茶園、牧場、咖啡、文旦等遊憩和農業休閒有關之資源。尤其全臺文旦柚栽植面積 6 千餘公頃中,栽植面積超過 600 公頃的花蓮縣瑞穗鄉之柚子花香,成為陪伴著本次體驗活動的驚喜。

一 . 農田水利設施參訪之選定原則

(一)首先在農田水利設施參訪選定方面,因位於瑞穗鄉的興泉圳,為該鄉最主要農作物灌溉,且為年代最久遠的水圳,為本次體驗活動之主角。

(二)花蓮縣瑞穗鄉旱作灌溉系統示範區域參訪,目的在讓社區和一般民眾以及學校師生,實地瞭解政府有效利用土地資源的農業政策。

(三)著名風景景點「花蓮瑞穗蝴蝶谷」,因屬興泉圳的上游集水區,在國人「吃菓子拜水頭」、「飲水要思源」觀念下,亦將此列入參訪地點。

二 . 在地資源之表演活動

(一)運用在地資源-社區內的富源國小有打鼓隊,西富國小有阿美族舞蹈隊,特邀請兩所國小的師生參與活動。

(二)提供表演機會-「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讓社區富源和西富兩所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在校苦練鼓藝、舞技之餘,能有實際操兵演練的機會,對小朋友正式上場比賽和表演心理素質的加強以及自信心的提升,將有莫大的鼓舞作用。

三 . 行程勘察與聯繫

(一)參訪設施及表演單位確定-經多次的電話邀請、協調、討論和實地拜訪接洽之後,予以確定。

(二)行程與路線勘察-在選定參訪設施、機關、單位後,立即初擬活動當天所有參訪活動與地點先後次序和時間,經多次實地勘察、討論、修正後,予以定案。

(三)安全與醫護-本次活動特請富源、西富及大富國小的校護人員負責活動進行時的醫護工作,且讓所有參與活動的伙伴和工作人員加保旅遊平安險。

(四)文宣活動-宣導摺頁由花蓮農田水利會財務組負責,並委託花蓮縣地方報和電視台進行宣傳,以行銷本次的活動。

四 . 參訪活動規劃

  本活動規劃,除參訪上述農田水利設施外,為豐富活動內容,特再安排參訪瑞穗鄉舞鶴台地之北迴歸線紀念碑、三級古蹟的掃叭石柱、清風茶園之製茶工廠、富源國小、自強外役監獄的生態園區、富興社區 — 興泉圳水圳公園、花蓮農田水利會富源溪集水區範圍為主的進水口、水門 … 等等。

五 . 受理報名結果

  本次活動規劃參加人員 400 人,除參加的三所學校師生及家長外,保留 100 位名額廣邀一般民眾報名參加,並透過地方報紙專題介紹花東縱谷最古老的水圳-「興泉圳」之後,更是引起民眾熱烈迴響,讓活動參與人員達到滿額。

體驗活動紀實

  101 年 3 月 28 日一早風和日麗,來自花蓮縣各鄉鎮的 400 名師生與民眾在 8 點前到達集合地點 — 北迴歸線紀念碑後,正式為後續各項活動拉開序幕。

  首先欣賞富源國小帶來的精采擊鼓表演,以及西富國小的阿美族舞蹈。表演活動結束後,花蓮農田水利會溫芳榮會長,特別強調本次活動目的在說明「水利設施與人們的關係非常密切,因人們所吃的食物必須靠農田來生產,而農作物又必須靠水圳來灌溉,因此沒有水圳就沒有農作物,沒有農作物,人類就無法生存。」之道理,可謂讓參與活動民眾深刻瞭解,花蓮縣內農業生產與水圳功能息息相關。

  接著在開幕之後,一群人則浩浩蕩蕩地來到清風茶園,由茶葉達人介紹茶葉的品種、製作方式及烘焙機具。參觀各種製茶有關的機具時,伙伴們都相當好奇,並頻頻探頭大口吸著留在機具上的茶香。

  接下來,遊覽車帶領大家至溫泉路,參觀目前全國最大的噴灌示範區-瑞穗旱作噴灌區。由水利會瑞穗工作站葉景松站長及饒國東助理管理師為學員介紹噴灌之各式噴頭,並講解花蓮縣瑞穗旱作噴灌區,為紅葉溪之沖積河床地,因受天然地理環境限制,早期無灌溉設施,廣大平原之土地未能充分有效利用,農作物之生長端賴老天下雨之滋潤,常有乾旱之災,產量甚不穩定。民國 62 年,政府為加速農村經濟建設、改善農民生活與促進地方繁榮,在當年 6 月由當時臺灣省水利局第九工程處負責施工旱作噴灌工程。至民國 63 年 12 月底為止,共完成面積 385 公頃之旱灌區,為當時全省最大,且是唯一利用自然落差重力式管路系統之旱作噴灌工程。在民國 64 年元月由花蓮農田水利會接管。

  目前旱灌區的農田以種植牧草來飼養乳牛為主,另種植文旦柚、鳳梨、花生、玉米、瓜類、火龍果等多樣農作物。除有效提高土地資源利用外,亦提高農民收入,且可節省灌溉水量。因此迄今已有 37 個年頭旱灌區,在花蓮農田水利會積極推行灌溉管理業務之下,讓農民對旱作灌溉有深切的認識,同時對噴灌效益亦有實際的體驗和充分的信心。

  當活動到此行的主角-百年興泉圳。工作站及花蓮農田水利會有關人員特別介紹,興泉圳在日治時期修築時,曾以每百公尺設「水衝」,來克服水平落差的問題;每逢颱風大雨或需整修水圳時,採關閉源頭閘門再開啟水門方式,讓圳水通過「水衝」後,再向兩邊水門洩水,以增加一倍以上的排洩水速度,在當時能有此設計,充分顯現工程人員的智慧。此外,支線亦設有「沉沙池」以調洪並淨化水質。再來就是水位流量觀測點,也就是自動測報幹線圳水的流量,電腦馬上回報到工作站及花蓮農田水利會,若有颱風豪雨或乾旱,工作站及花蓮農田水利會相關人員則會馬上做緊急應變措施。

  中午開心的享用以瑞穗鄉舞鶴茶區特有茶種為主之風味餐後,搭遊覽車至興泉圳上游源頭-花蓮瑞穗蝴蝶谷參觀。緊接著到富興社區,參觀興泉圳水圳公園、鐵馬道沿途的水門、水橋、閘門等水利設施,最後再開拔到法務部矯正署自強外役監獄,參觀各項設施以及生態園區。一趟古老水圳的巡禮,如同上了一門水利、水保與生態等多樣豐富的課程。

後記

  活動結束,富源國小校長黃信龍懇切的表達:「我們富源國小的小朋友少有機會實地接觸農田水利設施,雖然富源村稻田都是引用富源溪到興泉圳灌溉,但多數小朋友並不瞭解水圳的水到底從何而來、流往何處去以及功能為何?所以這一次的活動富含教育意義,是非常棒的鄉土教學與環境教育!」

  西富國小方智明校長則發表:「感謝花蓮農田水利會辦理『情定北迴歸線-走過二甲子的興泉圳』活動,讓學生能參與水利設施的認識及體驗活動。西富國小的學生家庭大多數是務農,對於農作物耕作或許有些許的瞭解,但對耕作所需要的水源卻是一無所知。在這次的活動中,讓學生對於農作物灌溉的水利設施能有所認識,也對於農田水利會為農民灌溉水源所做的努力有更深刻的印象。」

  「另外,在這次活動中主辦單位也邀請本校的學生做原住民舞蹈的表演,這對向來較為內向害羞的學生來說,是提供他們一個展現自我的舞台,也藉由表演活動獲得來賓的肯定中,有助於自信心的建立。本校的學生大多屬於弱勢家庭,外出旅遊參觀的機會相對的較少,這次水利會免費提供車輛及午餐,學生家長能在沒經濟負擔壓力下,讓學生快樂出遊。」方校長接著又說:「這次活動行程的安排,包含知識性的體驗學習及娛樂性的景點參觀,能讓學生在快樂的旅途中獲得滿滿的知識,也讓學校教職員工深切的體會到主辦單位的用心與努力。如此有意義的體驗學習活動能夠持續的辦理,相信是參與學校共同的聲音,能夠再次參與相關的體驗活動,更是我們所期盼的。」

  兩位校長一番肯定活動舉辦成功的談話,顯然已為本次活動宗旨和目標的達成下了最適當的註腳,亦充分展現活動指導單位行政院農委會及活動主辦單位花蓮農田水利會的用心,而農田水利設施的認識及體驗,也將更進一步深植於所有參與的小朋友與民眾心中。

01 開幕大合照

01 開幕大合照

02 噴灌系統介紹

02 噴灌系統介紹

03 水圳巡禮

03 水圳巡禮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1-07-17: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