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新北市三芝區共榮社區之蛻變與躍昇

水保局臺北分局 黃美珠

「衰敗凋零」

  新北市三芝區共榮社區八賢里,設籍人數 400 多人,實際居住人數 200 餘人,就像一般農村社區一樣,年輕人口外流,留在村莊內的老人家年老力衰,土地只能任其荒廢或使用除草劑管理,使得土地遭受污染、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傷害土地。

「轉變,最重要是人」

  退休回到家鄉的林義峰老師,不捨得家鄉這片好山好水衰敗凋零,一股腦投入農村營造工作,要讓兒時農村美好的景象重現,為了這個願景,首要工作從「人」下手,林老師強調說:「轉變,最重要是人,不然,任何建設都沒用」,不但土地需要改變,人心也需要轉變。由於村莊內經濟沒有起色,村子裡的人沒事做,加上教育程度不高,沒有別的休閒嗜好,晚上往往就聚在一起喝酒、賭博,問題相當嚴重。

  民國 94 年,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培根計畫課程在共榮社區開辦。整個社區湊一湊,總算有 20 幾個人報名,但是課程結束時只剩下 6 個人。林老師鼓勵大家改採無毒種植,沒有人相信他的那一套行得通。有人說,他是在都市裡教書的,不懂怎麼種田,亂教亂講;還有關心的歐巴桑以為他因父母親過世,「頭殼壞去啦!」但還好,也由於舉辦了這些教育課程,林老師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志工們,其中有同樣擔任教職的老師,因為被他的精神感動,跟著投入改變人心的工作行列。

  第一年慘淡收尾的培根計畫,經過二、三年後成為社區民眾的熱門選項,林老師說,由於課程內容都由社區自行規劃,很符合村民們的需求。所以剛開始有 60 多人報名,「呷好道相報」的結果,到課程結束時竟然有 118 個人,大約占整個社區人口的四分之一。

  人心改變了,土地也跟著改變。現在的共榮社區不再有雜草亂生、廢棄物亂放的廢耕地,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小片田園,茭白筍、山藥、金針花雖然數量不算多,但已全部改為無毒種植, 100 年更增加南瓜及蓮子等新興產業,今年度更擴大南瓜及蓮子栽植面積。水是清澈的,空氣飄著淡淡的草香,農產品賣不出去的日子已成為過去式。「從去年開始,就有外地人會一大早跑到田邊,等著買我們的茭白筍。」林老師說,還有假日的農夫市集,使得在地的生產有地方販售,甚至有田地還沒收成,就被搶訂一空。

「農村再生注入新活力」

  99 年 7 月 14 日 立法院通過農村再生條例,對共榮社區來說這是一個農村轉變最好的機會,也是讓農民真正當家作主的計畫,共榮社區完成四階段培根課程後,於 99 年 12 月 30 日提出農村再生計畫,並於 100 年 3 月 31 日經新北市政府審查核定,也是新北市第一本審核通過的農村再生計畫。

  計畫以生產為核心價值,改善關聯性因子,維護農村風格,做為整體農村再生計畫的主軸。改善農村經營人力、推動垃圾減量、環境資源的污染防治、推廣綠建築、創造凝聚的生活文化、改善農地人行步道、營造農夫市集的消費特色、開闢多元化生態博覽區、營造碳封存環境、建構具體環境資源教育區、改善產業技術等。

「軟體力量大於硬體」

  為了增加社區產業多樣性,除了茭白筍、山藥、西瓜及成功引進蓮子及南瓜等新農產品;並且積極開辦社區美食開發研習,如:南瓜及山藥饅頭、南瓜冰淇淋、南瓜冰沙等農產副產品,增加社區農產品多元價值。在此同時社區主要核心幹部積極投入無毒生產,並將生產及土地管理過程詳加記錄及上網,一方面與社會大眾分享農產品種植生長過程管理方式,一方面讓民眾放心農產品確實是無毒生產,藉由此方式行銷社區,增加農產品價值。

  社區除了積極投入生產之外,在去年也開辦農夫學堂, 發展多元化農村產業,促成在地謀生,林老師表示:「雖然路很難走,但不走會更難」。八連溪是社區環境核心價值,水文、自然、生物、植物、社區保育奮鬥過程等等,不但是解說重要題材,同時也將有價值的環境保護,推廣給各界, 培訓社區解說人才 期許開闢優質的解說經濟,提升農村知性旅遊價值。

  在去( 100 )年 7-9 月社區也舉辦了二梯次生態營隊及六梯次農事體驗營,以具體行動改善社區,輔導農村行銷,辦理一連串體驗活動,將生活、生產、生態等資源,與體驗活動結合,一方面輔導社區學習創造知識經濟,一方面提供社會民眾身歷其境,活動期間為暑假,天氣炎熱,社區生態系統正值盛況,活動有簡報、現場漫遊解說、農事體驗、品嚐農村風味餐、水圳摸蜆、茭白筍採收體驗及採購無毒農產品等。 遠從臺北、桃園都會區跑到偏僻鄉村,他們的目的絕不只是體驗種菜, 參與的 民眾在自我實現過程中,盡心盡力的體驗農村生活。原本對家鄉悲觀的農民,從這次活動中聽到都市人讚嘆聲:「你們社區好美、生態好豐富、空氣好清香,好棒!」 這時大夥們發現農村的價值就在這片土地上。

「蛻變與重生」

  今日的共榮就如同社區名稱一樣,與這片土地共生共榮,社區農民以無毒方式生產多樣性農產品,組織農村合作社,並積極投入濕地營造及生態復育。農夫學堂在今年更推出藝能學習,組織農村合唱團及研習二胡,使農村價值朝多元化發展,社區農村再生的目標是:「在地謀生」,在幾年前聽來是不可能的事,如今對大夥們來說卻是可以完成的理想,「路雖然遙遠,但只要開始就能到達!」

都市民眾體驗共榮社區生態環境,紛紛讚嘆:「這是一個美麗的農村!」

都市民眾體驗共榮社區生態環境,紛紛讚嘆:「這是一個美麗的農村!」

社區居民利用每週二、五、六晚上齊聚農夫學堂研習藝能。

社區居民利用每週二、五、六晚上齊聚農夫學堂研習藝能。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1-07-18:1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