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臺中市新社區防治葡萄皮爾斯病之案例分享

防檢局 邱安隆
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蘇秋竹
農業試驗所 石憲宗

壹 . 前言

  葡萄在臺灣之栽培面積達 3,069 公頃( 101 年農業統計年報),一直是深受消費者喜好的果品,年產值可高達新臺幣 60 億元,屬於重要高經濟價值作物之一。近年來葡萄遭受皮爾斯病( Pierce’s disease ,簡稱 PD ,如圖左)的 危害 ,嚴重時可導致全園毀損,影響農民收益至鉅。 PD 是由在木質部導管存活之細菌 Xylella fastidiosa 所引起,該病原菌侵入葡萄植株後,會進行系統性的移動,並分布於寄主維管束組織之導管內,受害的葡萄陸續在 1~5 年後死亡,以美國為例,本病害是葡萄產業的主要限制因子,影響其釀酒工業至鉅。為了有效防治本病害的發生,防檢局與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及農業試驗所等單位共同組成調查與研究團隊,研究結果顯示已確認 PD 可藉由無性繁殖體傳播,並透過柯霍氏法則( Koch's postulates )檢測與歷年田間調查,確認白邊大葉蟬( Kolla paulula )為臺灣 PD 的首要媒介昆蟲(如圖右),另雙輪瓜及漢氏山葡萄等雜草為該媒介昆蟲之中間寄主,目前農政單位藉由推動砍除罹病株、栽種健康植株、降低媒介昆蟲密度及提升農民自主管理等措施,有效減少該病害的發生。

貳 . 葡萄皮爾斯病整合性防治成功實例

  去( 100 )年度參加防檢局「防疫先鋒」徵選活動並獲得優勝的專業農民張維新先生,家住臺中市新社區,因長期栽種葡萄,故對於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有其獨特的經驗,在此將其防治 PD 實務經驗臚列如下供參。

一 . 配合農政單位進行官方防治以阻斷 PD 感染源

  針對病害發生區域適當的劃定疫區,並確實執行相關防疫措施,包括確認罹病情形及砍除罹病株,並持續進行官方防治,才能減緩 PD 對國內葡萄產業衝擊,維繫該項產業的永續發展。

二 . 選用健康種苗與砍除中間寄主以降低媒介昆蟲傳播速率

  對於尚未發生 PD 的葡萄產區,必須防範與管制由罹病的葡萄果園取用嫁接枝條,以避免罹病枝穗、帶菌種苗及媒介昆蟲傳入產區,另防治媒介昆蟲及其寄主植物(如鬼針草、鴨跖草、紫花霍香薊等),並剷除 PD 的中間寄主植物,可有效杜絕媒介昆蟲與 PD 的發生機會。

三 . 提升農民專業知識以強化園區自主管理

  參加農政單位舉辦之葡萄病蟲害防治講習會,可瞭解 PD 與媒介昆蟲的生態及對葡萄產業的衝擊,適時掌握田間診斷要領及調查時機,經標定園內 PD 罹病株後,自發性剷除罹病株及周邊雜草寄主植物,才能更有效撲滅葡萄產區 PD 之感染源。

參 . 結語

  砍除罹病植株、栽植健康種苗、嫁接優質接穗、杜絕媒介昆蟲傳播及做好田間雜草管理等,均可有效降低 PD 的發生。近年來,防檢局與地方政府合作,透過 PD 病原分離技術及分子生物檢測技術,確認並剷除 PD 罹病株逾 1 萬 3 千株,另 藉由防治媒介昆蟲及其中間寄主雜草,以降低 PD 媒介昆蟲的發生密度,此種整合性防治的成果,可有效防治 PD 的發生與蔓延,目前已持續藉由教育宣導及田間示範觀摩會的舉開,強化農民防治 PD 的觀念與技術。展望未來,農政單位將持續透過農民組訓方式,藉由主動監測 PD 及其媒介昆蟲數量,作為園區自主管理的依據,俾利臺灣的葡萄產業能永續經營。

葡萄皮爾斯病葉緣焦枯之病徵(圖左)及其媒介昆蟲葉蟬(圖右)   葡萄皮爾斯病葉緣焦枯之病徵(圖左)及其媒介昆蟲葉蟬(圖右)

葡萄皮爾斯病葉緣焦枯之病徵(圖左)及其媒介昆蟲葉蟬(圖右)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1-10-16: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