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100年我國糧食供需統計結果

統計室 劉玉文

壹 . 前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按年利用生產、進出口、存貨變動等資料,以簡捷合理之方法編製糧食平衡表( Food Balance Sheet ),除陳示當年國內各類糧食供給量、平均每位國民可供消費量,以及依各種糧食營養成分推估之平均每人每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種微量營養素可供攝取量,並進而據以編算糧食生產指數、糧食自給率等指標。糧食供需統計結果為評估國家經濟發展階段及國人營養狀況之重要參考,該會將之彙集後刊行「糧食供需年報」,廣泛提供各界應用。

貳 . 糧食供需統計結果

一 . 糧食供應

  民國 100 年臺灣地區平均每人可供消費之各類糧食為穀類 86.1 公斤(其中白米 45.0 公斤,麵粉 36.4 公斤)、薯類 20.5 公斤、糖及蜂蜜(主要為糖) 24.2 公斤、子仁及油籽類 25.1 公斤、蔬菜類 107.1 公斤、果品類 131.7 公斤、肉類 77.2 公斤、蛋類 16.9 公斤、水產類 35.1 公斤、乳品類(還原折算為鮮乳) 44.0 公斤、油脂類 21.1 公斤。與 99 年比較,穀類因小麥進口量增、食用玉米增產,平均每人可供消費量較上年增加 0.7% ( +0.6 公斤 ) ,其中 麵粉增加2.2 公斤 ;蔬果類因氣候平順豐產,平均每人可供消費量較99 年增加 2.8% 。若與 90 年比較,各類糧食之平均每人可供消費量除肉類、子仁油籽類外均呈減少,減幅逾 1 成者為乳品類、蛋類。

  由糧食供應狀況觀察國人飲食習慣之變化,受西式飲食、選擇多樣化及外食增加,為維持產銷平衡稻作生產面積縮減,平均每人每年白米可供消費量逐年下降, 100 年稻米雖增產 1 成 5 ,惟應糧食安全議題調高庫存水位,復進口量縮,國內可供消費總量減少,加上人口增長因素,平均每人白米可供消費量較 99 年續減 1.2 公斤或 2.6% ,較 90 年則減少 5.1 公斤或 10.2% 。與同以白米為主食的日本比較, 10 年間其每人每年白米可供消費量由 63.6 公斤減為 57.8 公斤,下降 9.1% 。

二 . 熱量供應及 PFC 比率

(一)熱量

  100 年平均每人每日可由食物中取得之熱量為 2,685 大卡,主要來自穀類(占 30.3% )、油脂類( 18.9% )、肉類( 13.9% )、糖及蜂蜜( 9.1% )、子仁及油籽類( 8.2% ),餘約 2 成熱量由其他 6 大類糧食提供。食物供給熱量較 99 年略減 9 大卡( -0.3% ),較 90 年則減少 107 大卡( -3.8% )。穀類為熱量最主要供應源,其中以白米、麵粉為最大宗,由於二者攝食便利性、飲食西化等因素,致國人熱量供應比重,呈現白米降低、麵粉提高趨勢,前者比重由 90 年的 17.2% 降為 16.0% ,後者則由 11.7% 提高至 13.4% 。

(二) PFC 比率

  PFC 比率係指熱量來自蛋白質( Protein )、脂肪( Fat )及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 )之構成比率,用以觀察膳食結構是否符合理想狀況。依行政院衛生署「臨床營養工作手冊」,一日飲食建議之脂肪熱量攝取以不超過總熱量之 30% 為宜,蛋白質熱量之適當攝取比率則依年齡、性別及勞動量而異,中度勞動量成人約 10 至 14% 間,日本發布之糧食平衡表則以 13 : 27 : 60 為理想 PFC 比率。利用糧食平衡表平均每人每日主要營養素可供攝取量推算, 100 年國人一日飲食之 PFC 比率為 13 : 37 : 49 ,碳水化合物供應比重較 99 年上升 1 個百分點。觀察近年糧食供攝量之 PFC 比率,蛋白質約於 13% 、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約在 38% 與 49% 上下,顯示國人膳食結構除蛋白質比率尚符理想,仍續呈碳水化合物不足,脂肪過量情形。

三 . 糧食生產

  以民國 95 年為基期, 100 年臺灣地區糧食生產總指數為 96.7 ,各類糧食生產指數分別為穀類 106.3 、薯類 94.5 、糖及蜂蜜 163.9 、子仁及油籽類 104.1 、蔬菜類 102.7 、果品類 102.5 、肉類 95.5 、蛋類 100.7 、水產類 83.9 、乳品類 107.5 。因應糧食安全議題,積極推動國產糧食生產,並帶動消費以提升自給,國內總體糧食生產較 99 年成長 3.4% ,除水產類減少 4.2% 外,其餘各項糧食生產尚能持平或呈增加,其中糖及蜂蜜(主要為蜂蜜)、穀類(主要為稻米)、子仁及油籽類(主要為花生、紅豆)增產較為明顯。

  就 90 年至 100 年糧食生產平均年變動率為 -0.9% 而言, 10 年間國內糧食總產出呈減少,除薯類、子仁油籽類、果品類生產指數年平均變動為正數,呈現增產之外,其餘糧食均為減產,其中減產幅度較大者為漁場受限並資源枯竭之水產類、受進口替代之糖及蜂蜜,生產指數年平均變動分別為 -2.9% 、 -2.4% 。

四 . 糧食自給

(一)糧食進口

  民國 100 年各類糧食供應之進口比率,除蛋類外均超過 1 成,其中糖及蜂蜜、子仁及油籽類及薯類超過 9 成比率較高。與 90 年比較,糧食進口依賴情形互有消長,除穀類、子仁及油籽類、果品類、乳品類進口比率較低外,餘各類糧食進口比率則較高,其中糖因國內逐年減產,多改以直接消費進口糖或由進口原料加工煉製,進口比率增加 17.1 個百分點;水產品在魷魚、花枝、白鯧等捕獲量減少,進口挹注需求增多,復生蠔、龍蝦、扇貝等鮮奇食材因應消費需求引入,進口比率亦較 90 年增加 23.8 個百分點。

(二)糧食自給率

  民國 100 年以熱量計算之綜合糧食自給率為 33.5% ,以價格為計算之綜合糧食自給率為 68.5% ,各類糧食之自給率(熱量)中,超過 100% 有水產類、蛋類,至果品類、蔬菜類、肉類自給率亦有 8 成以上。

  由於國外糧食以低價、強力促銷或貿易配額等優勢或手段進入國內市場,進而改變國人飲食習慣、取代國產糧食,致使我國糧食自給率呈現逐年降低情形。面臨 2007 年糧食價格飆漲與氣候變遷引發之糧食安全議題,政府陸續推動進口替代糧食增產與鮮享在地消費運動等多項政策以提升糧食自給率,與 99 年比較,以價格計算及以熱量計算之綜合糧食自給率分別上升 0.6 及 2.2 個百分點,其中以價格計算之綜合糧食自給率上升幅度較少,係 100 年中期,國際大宗穀物價格回落,進口糧食與國產糧食價差擴大;而國內稻米、玉米、花生與畜禽等熱量產品增產,則為以熱量計算之綜合糧食自給率上升主因。

  由於熱量主要來源糧食如小麥、玉米、大豆、芝麻、糖等,國內自給程度低,致以熱量計算之綜合糧食自給率呈下降趨勢,自 1994 年後均未達 4 成,甚一度低至 3 成,近年因應國際糧食危機,積極推動國內休耕地活化種植進口替代作物, 2011 年我國以熱量計算之自給率回升為近 8 年新高;觀察日本以熱量計算之綜合糧食自給率亦同樣呈現下降狀況,日本自 1998 年以來一直維持 4 成水準,於 2006 年降至 39% 產生警訊,故其國內推動多項提高自給率政策, 2007 年回升至 4 成, 2010 年雖其米粉用米等新規用米增產有所成效,然因甜菜、小麥、薯類減產,又再落至 4 成以下, 2011 年遭逢大地震與海嘯複合災難,重創主要產區與並仰賴進口援助,致其以熱量計算之自給率僅得維持前 1 年水準。

參 . 結語

一 . 每人每年白米可供消費量 45.0 公斤,較 99 年減 1.2 公斤

  我國白米可供消費量,隨著國民所得提高帶動之飲食多樣化,以及外食比率提高影響,漸被麵類與其他食物替代,政府配合推行調整生產計畫,減少國內生產,以因應飲食習慣之改變。近年面臨國際糧食短缺及價格大漲,為提升我國糧食自給率,乃積極推動多項政策,並加強休耕地活化增產,惟 100 年因庫存量增加、進口減少,致國內可供消費量減少,每人每年可供消費量較 99 年再減 1.2 公斤。

二 . 蔬果可供消費量因國內增產增加

  蔬菜、果品類為國人膳食纖維及重要微量元素之主要來源,此類因產品多數不耐儲運或具區域特色,故以在地消費為主,歷年自給率均能維持 8 成以上。 100 年由於產期氣候平順,國內產出再攀高峰,致平均每人蔬果類可供量達 238.8 公斤(蔬菜類 107.1 公斤、果品類 131.7 公斤),較 99 年增加了 6.6 公斤。

三 . 肉類可供消費量因國內增產提高

  100 年平均每人肉類可供消費量為 77.2 公斤(其中豬肉 37.3 公斤、禽肉 33.8 公斤、牛羊 6.0 公斤)。由於自給型之豬、雞國內明顯增產,在進口型之牛、羊輸入量維持平盤,致整體肉類可供消費量增,平均國人可供消費量較 99 年增加 1.3 公斤,自給率也上升 1 個百分點。

四 . 糧食自給率為近 8 年最高

  國外低價農產品,因貿易開放與比較利益,得以進入國內消費市場,進而取代部分國內糧食生產,致我國糧食自給率逐年下降,熱量主要來源者,除稻米在收購政策與多功能倡議下,尚維持一定生產規模,具備相當程度自給率,麥類、飼料穀類、大豆、芝麻等則進口依賴日深,自給率尚不及 5% 。面臨糧食危機衝擊,政府積極活化休耕地,增產稻米、玉米、花生等作物,致以熱量計算之綜合糧食自給率提升至 33.5% ,為近 8 年最高。

五 . 脂肪攝取過量,碳水化合物則有不足

  維持人體活力之熱量主要來自於攝取食物所含之蛋白質( Protein )、脂肪( Fat )及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 ),其百分組成即 PFC 比率。 100 年臺灣地區糧食供應熱量來源 PFC 比率為 13 : 37 : 49 ,偏離理想 PFC 比率( 13 : 27 : 60 )情形又再較 99 年緩和。由可獲取糧食之營養組成,觀察國人可得整體膳食結構,除蛋白質比率符合理想,脂肪、碳水化合物則仍顯見過與不及。

六 . 可供攝取熱量偏高,與實攝量約有 2 成差距

  100 年由供給量計算之每人每日可由糧食取得熱量 2,685 大卡,約有 5 成來自穀類及油脂類,惟因飲食習慣變化與攝食便利性,呈現白米比重降低、麵粉比重提高;另比較衛生署 94 年至 97 年間辦理膳食營養狀況調查結果,國人 16 歲至 64 歲平均每日膳食熱量為 2,049 大卡,顯見約莫有 2 成可供應熱量,在飲食消費過程中耗損(如精緻食用、殘羹剩餚、飼育寵物等)。

90年及100年每人每年糧食供給量臺灣地區糧食消費之變化-熱量供應來源

糧食供需重要統計指標

糧食供需重要統計指標

註: 1. 乳品類奶粉之每人每年糧食可供消費量已還原為鮮乳,折算比率採奶粉:鮮奶= 1 : 8 。
2. 供應進口比率=進口量 / 國內供應量 ×100

糧食供需重要統計指標(續)

糧食供需重要統計指標(續)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1-10-16:2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