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臺灣畜禽產品擴大外銷大陸地區之評析

畜牧處 李宜謙

  兩岸自 2010 年簽訂 ECFA 後,在農業智慧財產權及產品檢驗合作等議題已經過協商,並在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之溝通下,自 100 年第 4 季起臺灣畜禽產品開始外銷北京、上海等地,目前共有浤良食品有限公司、台灣農畜產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凱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保證責任雲林縣元長家禽生產合作社及嘉一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 5 家畜禽業者所生產之加工產品正式獲准輸銷中國大陸。

  然而臺灣畜禽業者目前對於中國大陸市場及其貿易環境並不熟悉,對於簽審、通關等法規仍顯陌生,此外,對於首次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業者而言,其市場拓銷費用相對較高,且禽畜產品為經常性生產(非季節性)的產業,一旦開拓市場後,即應長期穩定的出口供應,並須確保出口市場有穩定的需求,因此臺灣的畜產品在簽審、通關及物流各方面都有一些瓶頸需要突破。

  為瞭解國產畜禽產品銷售至大陸地區所面臨問題,以及擴大開拓華北地區銷售通路之可行性,進一步推動形塑國產畜禽產業為具出口競爭優勢之攻擊型產業,本會畜牧處於本( 101 )年 8 月指派家禽生產科李宜謙技正前往實地考察青島、北京等地物流業者、進口業者、青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及當地超市量販店等單位,以瞭解大陸華北地區主要進出口岸鄰近地區之消費情況、市場需求及相關檢驗檢疫規定,俾進一步評估我畜禽產品出口至該等地區之可行性與可能面臨之問題。

貳 . 我國 畜禽產品出口至大陸地區之現況

  目前 國內 畜禽產品正式通關輸銷至大陸地區之業者僅有上述 5 家廠商,輸陸口岸僅有廈門、上海及天津等 3 處。截至本年 10 月底銷售至大陸地區之畜禽產品數量僅達 45 公噸(詳表 1 ),因此尚有極大發展空間,而出口該地區之產品包括調製豬肉產品、加工禽肉產品及加工蛋品等,實有必要再深入瞭解大陸消費市場,並探討各主要口岸正式通關之條件與困難,作為培植具出口競爭力之農企業及推動國產家禽產業結構調整之先期布局。

參 . 中國大陸市場資料蒐集與探討

  臺灣的畜禽加工業者擬進軍中國大陸市場,除必須瞭解臺灣農畜品的出口概況外,更需要瞭解中國大陸畜禽品的發展與進出口概況、消費市場及環境。透過該等資料蒐集來瞭解中國大陸農畜品的市場發展與消費趨勢,將有助於業者發展其外銷策略:

一 . 臺灣主要出口貿易地區與競爭力分析

  根據「經濟前瞻」 2011 年 9 月號報導,臺灣出口產品到中國大陸的市占率,在 2002 年達到最高點,然後逐年下滑,而韓國自 2003 年急起直追,到 2005 年已經超過臺灣,除此之外,東協六國出口到中國大陸的占有率也逐年提高,到 2007 年時,也已經超過臺灣,顯示臺灣對中國大陸出口的相對重要性及競爭力日趨下降。其原因除了進口來源國彼此之間的競爭之外,還有當地廠商的競爭。為了嚴防進口品影響中國大陸國內的產業發展,中國大陸政府會採取相關的保護措施,且因中國大陸農產品大量生產,價格及成本相對低廉,進口商品必須面對中國大陸本土企業的競爭是無法迴避的。

二 . 中國大陸畜禽產業發展與進出口狀況

  透過瞭解目前中國大陸禽畜產品的產業概況,進一步分析中國大陸畜禽產品的市場版圖與進出口概況:

(一)畜禽產業在中國大陸發展趨勢

1. 走向大型企業化:如同臺灣的畜牧業一般,大陸的農畜業者有逐漸走向大型企業化的趨勢,從飼養到加工的過程中,專業化的程度也越來越高,且農業技術發展也越來越創新。

2. 畜禽產品的進口比例不斷增加: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糧食短缺問題逐漸浮現以及農產品市場現代化,大陸畜禽產品的進口比例也持續不斷地上升,且其畜禽產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元。

3. 羊隻養殖比例下降,帶動禽肉、畜肉等其他肉品消費量逐漸增加:由於中國大陸的政策發展與人民素質的提高,消費大眾越來越重視環保議題,而在飼養羊隻的過程中需要耗損大片的草皮,草皮被羊隻吃掉之後,剩下光禿禿的沙土,而沙塵暴一來,使得大陸各城市壟罩在灰茫茫沙塵中,其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近年來,大陸政府積極推動「退羊還草」政策,減少羊隻的養殖,歸還大片草皮及綠地。此政策使得羊肉的生產量與出口量不斷下降,伴隨而來的豬肉、禽肉等其他肉品的消費量正逐漸的增加,尤其是禽肉消費的成長,持續看漲。

(二)中國大陸畜禽產業進出口概況

  大陸畜禽產品的消費隨著人民收入水平提高而穩定成長,甚至是以倍數成長。根據「中國統計年鑑」及「農業展望」等資料顯示,農村與城鎮居民家庭年平均畜產品消費量( kg/ 人)如表 2 ,禽肉、奶類消費量的增長倍數較明顯,牛肉、羊肉的消費量變化不大,禽蛋類和豬肉的消費量增加速度相對較慢。

  而根據表 2 計算中國大陸居民肉類消費結構變化如表 3 ,豬肉的消費比重由 1978 年的 87% 下降到 2009 年的 64% ,而禽肉消費比例則由 1978 年的 5% 增長到 2009 年的 27% ,顯示中國大陸肉品的消費結構已明顯發生改變。

  另中國大陸畜禽產品之進出口變化如表 4 , 2004 年至 2009 年中國大陸畜禽產品對外貿易之變化,自 2007 年起,中國大陸畜禽產品之進出口貿易額開始由順差變成逆差, 2008 年逆差額進一步擴大,且往後更有逐年擴大之趨勢,顯示中國大陸畜禽產品的市場甚具成長潛力。

三 . 中國大陸農畜產品消費趨勢

  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發展,中國城鄉居民收入迅速提高,而農產品的消費結構也產生了變化。分析中國大陸 2010 年的總體經濟發展趨勢, 2010 年其人均 GDP 水平、市場化程度與經濟技術整體水平相較於世界先進國家仍存著較大差距,在未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中國大陸居民較高的儲蓄傾向,有利於繼續維持較高的投資率,以此為基礎,有專家學者分析 2010~2030 年仍為中國大陸經濟快速增長的時期。

  隨著中國大陸收入水平的增長,消費趨勢亦隨之改變,在過去中國大陸民眾的消費習性可能會以價格作為主要的考量依據,但隨著消費水平的增長,考量「安全」與「品質」的比重逐漸上升。而根據世界農業( 2010 )的報導,在 2008 年「三聚氰胺污染嬰幼兒奶粉」食品安全事故發生之後,中國國內約有 86% 的消費者認為其所在城市的食品安全問題非常嚴重,且有將近 94.5% 的農村消費者關注農產品安全問題,可見農產品的安全供給與品質的要求,已成為現今大陸消費者最關注的問題。

肆 . 臺灣畜禽業者出口至中國大陸面臨之問題

  經實地訪談上述 5 家正式通關出口至中國大陸之畜禽加工業者,瞭解這幾家畜禽業者所面臨的問題與考驗如下:

一 . 標示規定問題

  國內畜禽產品輸銷大陸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兩岸對於產品標示之規定尚未取得共識,包括產地標示規定及產品成分標示規定等問題:

(一)產地標示規定問題

 根據我國「貨品輸出管理辦法」第 22 條及 23 條規定,輸出貨品係在我國產製者,應標示中華民國製造、中華民國臺灣製造或臺灣製造,或以同義之外文標示之(如 Made in Taiwan 、 Made in R.O.C. 等),或標誌其他文字圖案(如 Taiwan 、 Taipei 等國內廠商名址),用以顯示我國產品者,始准予通關放行。因此業者要在臺灣通關時,必須註明其製造地為臺灣,但是當這批貨品通關至大陸時,中國大陸的貿易法規卻規定進口產品的原產地製造地必須要寫「中國臺灣」才能批准入關,兩岸因政治立場及意識型態的差異,海關對於產地標示之規定標準不同,當產品出口至大陸時,必須在當地的海關將貨品逐一更換標籤始准通關,因此,造成業者極大之成本負擔及銷售困擾。

(二)產品成分標示規定問題

  由於中國大陸與臺灣的用字與食品成分專有名詞的翻譯以及標示規定有所不同,因此,在食品成分的用字、字體大小與顏色上,國內業者也必須依據臺灣與大陸的慣用名詞與法規標準,分別製作不同的標籤,當商品運送至大陸時,必須更換符合中國大陸規範的標籤,才能獲准通關。

  臺灣廠商對於中國相關的法規與用字較為陌生,因此產品成分標示正確與否,對臺灣廠商而言,是一個相當頭疼的問題;而目前上海等地又出現一群俗稱「海蟑螂」的遊民,這些「海蟑螂」專門鎖定臺商產品販售的通路、專賣店,檢視產品的標籤內容是否符合中國大陸的法規與用字,一旦發現錯誤,便以向政府部門告發要求產品下架作為要脅,恐嚇並脅迫臺灣廠商繳交大筆封口費用,經常造成業者之損失及更換標籤的成本。

二 . 物流問題

目前國內畜禽產品輸銷至中國大陸,從通關到配銷的物流過程所遭遇的問題如下:

(一)通關物流問題

  由於臺灣的廠商對於大陸法規較不熟悉,且海關有權利讓不符合規定之產品滯留海關,而延滯費用在中國一天高達 800 元人民幣,再加上冷凍費用與託櫃費用,需付出高額的成本,一旦貨品因為標誌不清或是不符合規定,則必須負擔一筆龐大的物流成本費用。

(二)配銷物流問題

  在貨品通關之後,物流運送與分銷的費用更為驚人,由於中國大陸幅員廣大,若是想要銷售到中國大陸的 2 、 3 線城市,必須經過 5 層的分銷,而每層的分銷需要給付 15~20% 的物流費用,層層費用相加之下,產品價格就要往上提高,這也是為何浤良食品公司的皮蛋在臺灣的家樂福一盒( 4 顆)賣 65 元臺幣,但是在上海、北京等地之大潤發卻要 20 元的人民幣,將近 92 元臺幣。

三 . 行銷問題

國內業者外銷畜禽產品至中國大陸時,在行銷所遭遇到的問題如下:

(一)通路代理費用與上架費用昂貴

  產品外銷大陸除須給付通關費用、物流與分銷費用外,還須給付賣場、通路代理費用或上架費用,若是要在高檔的百貨公司(如新天地)販售,每個月還須固定繳交一定比例的銷管費用,除此之外,逢年過節或是百貨公司週年慶時,還需要額外繳交另一筆費用給百貨公司。另外顧客購買產品時所提供的紙袋,賣場也會抽一小部分的佣金,造成業者在百貨公司的實收金額一再打折扣。

(二)行銷人員費用昂貴

  畜禽產品出口至中國大陸時,「人」也是一大問題,例如在上海雇用勞工,雇主必須負擔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職金費用(俗稱 5 險 1 金),人員的底薪加上 5 險 1 金,讓國內業者的負擔非常大。

(三)行銷環境陌生

  國內業者在外銷中國大陸時,所面對的另一個行銷困境為「不瞭解大陸的消費者習性」,因此,業者的促銷手段與銷售手法等行銷策略都是透過不斷的 try and error ,從各種不同的成功與失敗的行銷策略中累積經驗。

伍 . 臺灣廠商的競爭優勢分析

  本節主要將臺灣廠商的競爭優勢區分為品質技術層面、地緣位置及華人口味嗜好等層面分別作探討:

一 . 品質技術層面投入較早,較中國大陸成熟。臺灣比中國大陸還要早投入食品安全與衛生的發展,且近年來農委會在農產品 CAS 及產銷履歷認驗證等制度方面亦已投注資源多年,因此在食品安全衛生的規範與技術方面,相較中國大陸成熟;另外臺灣的食品加工技術亦較中國大陸具有優勢。

二 . 地緣位置接近中國大陸,出口只需 3 個工作天即可送達。中國大陸若是向歐洲進口產品,必須要經過 1 至 2 個月的運輸時間,因此在運輸速度與成本上,比起其他的國家,臺灣更具有競爭力。

三 . 臺灣農產品不論在風味與產品型態上,均較其他華人地區更被中國大陸民眾所接受。臺灣廠商相較其他國家之業者,更能生產符合中國消費者所喜愛的產品。以近年陸客來臺觀光消費之情況看來,大陸民眾特別喜歡具有臺灣本土特色或文創意涵之產品,例如微熱山丘的土鳳梨酥等,是臺灣廠商應把握之契機。

陸 . 臺灣禽畜產品出口至中國大陸之策略擬定

  本節將就上述所提及臺灣廠商的競爭優勢、畜禽產業在中國大陸的發展趨勢以及中國大陸的消費習性等,分別對應目前臺灣禽畜產品業者行銷大陸所遭遇的問題,依據問題內容,提出如表 5 之因應策略。

柒 . 結論

  國產畜禽產品在外銷中國大陸時,面臨簽審通關、物流配送及行銷通路等問題,需要運用各項策略逐一克服。本文之目的即在提供相關大陸畜禽產品產銷市場現況及外銷策略及建議,希望協助國內業者於外銷中國大陸時,可以參考運用並順利開拓中國市場。

  臺灣因地理位置接近中國大陸,形成臺灣出口的地緣優勢,同時臺灣在食品安全與加工技術的發展較中國大陸成熟,亦成為臺灣畜禽產品的出口優勢之一。另外,中國大陸目前對於食品安全與健康問題之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國內業者可以利用中國大陸普遍對於臺灣製造的食品安全具有信心的優勢,在行銷時主打食品安全與健康。此外產品的特色亦十分重要,業者必須要思考自己的產品特色在哪裡,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文字包裝,並結合臺灣道地的文化或有特色的產品(如:臺灣藥膳養生雞)等,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未來更應善加利用國內成熟的加工及產品開發技術,多方嚐試研發各種蘊涵臺灣文化及創意的新產品,打造出專屬於我們自己的「臺灣味」,相信國產畜禽產品要擴大外銷中國大陸,仍有極大發展空間。

青島大潤發超市內的熟食品,禽肉賣相不佳,且擺設零亂

表 1 臺灣畜禽產品輸銷大陸統計量表(截至 101.10.31 )

表 1 臺灣畜禽產品輸銷大陸統計量表(截至 101.10.31 )

表 2 中國大陸主要年份全國居民家庭每人年均畜禽產品消費量

單位: kg/ 人

 

種類

豬肉

牛肉

羊肉

家禽

禽蛋

奶類

1978

7.67

0.26

0.49

0.44

1.97

-

1980

11.16

0.31

0.31

0.80

1.82

1.2

1985

11.83

0.43

0.43

1.55

2.45

2.4

1990

12.63

0.78

0.78

1.82

3.69

3.7

1995

12.51

0.81

0.81

2.45

5.11

4.6

2000

14.53

1.27

1.27

3.76

7.10

5.4

2005

17.54

1.52

1.52

6.00

7.18

21.1

2006

17.48

1.21

1.57

5.61

7.37

24.4

2007

15.67

1.93

1.52

6.51

7.22

26.7

2008

15.69

2.45

1.28

6.03

7.87

26.8

2009

17.03

2.56

1.37

7.17

7.79

26.4

相較 1978 年增長倍數

2.22

5.27

2.22

16.30

3.95

22.00

資料來源:中國大陸農業展望 2011 年第 8 期「我國畜產品消費變動特徵與未來需求預測」

表 3 中國大陸居民肉類消費結構變化

單位: %

 

種類

豬肉

牛肉

羊肉

禽肉

1978

87

3

6

4

1980

87

2

5

6

1985

82

3

4

11

1990

79

5

4

11

1995

77

5

2

15

2000

72

6

3

19

2005

67

6

4

23

2006

68

6

4

22

2007

64

6

4

26

2008

65

5

4

25

2009

64

5

4

27

資料來源:中國大陸農業展望 2011 年第 8 期「我國畜產品消費變動特徵與未來需求預測」

表 4 近幾年大陸主要畜禽產品進出口額變化情況

單位:億美元

 

 

畜肉

禽肉

乳品

進口

出口

進口

出口

進口

出口

2004

3.22

5.62

1.54

1.45

4.44

0.56

2005

2.52

5.48

3.34

1.94

4.59

0.82

2006

2.23

5.80

4.62

1.67

5.58

0.94

2007

5.74

4.71

9.45

2.62

7.45

2.42

2008

12.33

4.74

10.87

3.24

8.60

3.00

2009

7.16

4.28

9.84

3.36

10.30

0.60

資料來源:中國大陸農業展望 2011 年第 8 期「我國畜產品消費變動特徵與未來需求預測」

表 5 臺灣畜禽產品外銷中國面臨之問題與因應策略

 

內容

面臨問題

因應策略

簽審通關

1. 產地標示問題。

2. 產品成分標示問題。

3. 對大陸法規感到陌生。

4. 海蟑螂問題。

5. 海關延滯費用一天 800 元人民幣。

6. 冷凍費用與託運費用高。

1. 建議法規鬆綁,應依據進口國家之規範標示產地及產品成分,而不應受限於政治之意識型態,阻礙國內產品出口之機會。

2. 培養熟悉中國大陸法規與用字之人才。

3. 將過去的經驗記錄下來,並將其對應的方式彙整成一個 SOP 標準化模式,提供未來作參考。

4. 政府可以開設一些關於大陸法規之輔導課程,邀請目前臺灣農畜產品出口至中國大陸或是預計未來要發展中國大陸市場之業者參與輔導課程。

物流

1. 分銷費用昂貴。

2. 中國大陸冷鏈物流的發展尚不成熟,因此臺灣禽畜業者的產品要分銷 2~3 線城市有困難。

1. 找尋臺灣外銷中國大陸之廠商集結成策略聯盟,共同分擔管銷費用。

2. 青島市的冷鏈物流建置完善,因此若要打通華北地區 2~3 線城市,不妨從青島市開始布局。

3. 與中國大陸大型的物流公司合作(例如幫忙 Disneyland 規劃物流動線的新天天物流),以降低自行拓展物流的成本費用與困難度。

行銷

1. 對於中國大陸市場不熟悉。

2. 通路代理費用與上架費用昂貴。

3. 人事成本費用高。

4. 大陸幅員廣大,每一省的行銷方式都不盡相同。

1. 發展具有「臺灣特色」的創意料理或冷凍冷藏調理包,主打「臺灣ㄟ口味」。

2. 尋找策略聯盟夥伴,分擔代理費用與上架費用。

3. 在包裝上應該要依照臺灣與大陸消費特性與翻譯文字的不同而作一些調整與變化。

4. 未來可以結合電子商務,發展網路販售與宅配之通路。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1-12-18:1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