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農民學院-農民訓練規劃與推動

輔導處 倪葆真

一 . 緣起

  長期以來農村年輕人外流,農業人口老化,農業人力發生斷層現象,影響農業的永續發展 ,為鼓勵青年人投入農業經營,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各項措施,以鼓勵年輕人轉入農業工作。 農業知識之傳遞為支持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多年來既有的農業訓練,多由農業相關單位各自辦理訓練,課程內容或有重疊或有不足,資源無法有效整合運用;訓練規劃缺乏進階學習的課程設計,訓練課程亦多偏向技術面,缺乏市場行銷、產業發展等相關課程,對於想從事農業的青年人缺乏有系統的農業經營學習管道。

  為鼓勵年輕人從事農業,農委會自 95 年度起陸續推動農業漂鳥、園丁、農業職業訓練及 農場見習 計畫,提供青年 透過體驗 學習農業生產技能 ,引發青年對農業的認同與興趣,進而加入農業行列及創新農業發展,並 加強青年學員農業經營之實務能力; 100 年度起進一步規劃農民學院, 建立一個有系統、有效率及全方位的農業技能學習園地,成為菜鳥精進為菁英的訓練基地,並 結合農業研究、教育、推廣資源,建構完整之農業教育訓練制度,針對不同之對象,規劃辦理系統性之農業教育訓練,提供有意從農者,農業終身學習之管道。 農民學院自 100 年 5 月試營運,同年 11 月 5 日於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正式揭牌。

二 . 農民學院之願景及目標

(一)願景

農業創新經營基地,培育優質農業經營人才,提升農業競爭力。

(二)目標及策略

1. 建構農民學院組織架構,整合現有農業訓練教學資源,重建農業訓練制度。

2. 辦理系統化農業教育訓練,並強化農場見習實務訓練及建立農業能力評核制度。

3. 設立網路資訊平台,提供有意從農青年進入農業之多元學習管道。

4. 建立農業經營諮詢服務體系,提供農民全方位服務。

三 . 具體措施

(一)建構系統性農業創新知識的學習基地

1. 整合現有農業訓練教學資源,重建農業訓練制度:

( 1 ) 成立農民學院諮詢推動會,專責 農業教育訓練政策與制度之諮詢。

( 2 )幕僚單位由農委會輔導處擔任,負責政策規劃、制度制訂、績效評核、計畫及經費統合、服務平台建置、學員後續追蹤輔導、業務督導及聯繫協調等工作。

( 3 )農民學院管理中心設立於農試所,負責 教育訓練資源整合、標準化課程建立及教材製作、師資培訓、教學支援等。

( 4 ) 訓練執行機關(機構)以各試驗所及改良場為主 ,設立 14 個農業訓練中心 ,負責訓練課程規劃、辦理及後續諮詢服務與輔導。

2. 依產業別訂定農業職能基準,提供 作為訓練學習規劃之參考 ,及後續 制訂農業專業能力檢核及認證規範之依據,確保農業人力之專業化。

3. 規劃系統性之農業教育訓練課程,提供有意從農者,農業終身學習之管道。 並訂定各階層訓練班參訓者遴選標準及結訓評核標準及方式,以作為參訓者遴選依據。

4. 辦理農場見習實務訓練,透過專業農民指導新進農民,帶引學員實地參與農業生產與經營,以加強青年學員農業經營之實務能力。

5. 辦理農業菁英學堂講座,以產業趨勢、創新思維、品牌形象、產銷通路及行銷為主軸,進行跨領域 論壇講座 ,引發新契機 ,提升農業競爭力 。

(二) 建置農民學院網路資訊服務平台, 提供全方位學習網絡與服務系統。

(三)青年農民經營之輔導

1. 訂定「青年從農創業貸款要點」提供創業資金,另透過 15 項政策性專案農貸,協助青年取得經營資金,年息 1.5% 。

2. 透過農地銀行服務機制,提供有意從農青年取得耕作農地之諮詢服務平台。

3. 建立農業經營諮詢服務體系,組成農業經營諮詢服務團隊,提供農業經營諮詢服務。

四 . 系統性之農業教育訓練

(一)課程規劃

  由各訓練中心依據在地核心產業、重點產業發展及農漁民實際需求,並依據職能基準規劃設計系統性農業體驗、入門、初階、進階、高階訓練班 別、課程內容 。

1. 消費者農業教育-農業體驗營

參訓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資格條件:自由報名

期 程: 1-3 天

類 別:成人、青少年、親子

課程重點:在地農產業介紹、消費者飲食教育及農作體驗

學習目標:增進國人對農業的關懷與重視,對健康飲食與食品安全有正確觀念,帶動全民參與、支持農業。

2. 農業入門班(農業通識教育)

參訓對象:有意從農者

資格條件: 45 歲以下有意從者優先

期 程: 3 天

班 別:農藝、園藝、畜牧、水產、茶等

課程重點:產業概述、市場概述、農業環境介紹、田間操作、現場參訪、農業諮詢單位及農民團體介紹、農業政策、資訊及資源介紹等。

學習目標:提供學員獲得農業知識概念,及從農項目之選擇。

3. 農業初階班

參訓對象:初任農業工作者

資格條件:入門班結訓或農業相關科系畢業或營農 1 年者

期 程: 4 週( 20 天, 150 小時)

班 別:設施蔬菜、花卉、熱帶果樹、有機農業、菇類、保健植物、種苗、畜產飼養、水產養殖、茶葉、休閒農業等。

課程重點:農業概論、農業法規及政策、農場經營理念與規劃、生產作業流程及操作、運銷概念、田間實作等。

學習目標:使學員具備基本農業生產技術及農場經營概念。

4. 農業進階班、進階選修班

參訓對象:專業農民

資格條件:初階班結訓且農場見習 4 個月以上或農業科系畢或從農 3 年以上之農民

班 別:蔬菜、青蔥、綠竹筍、蔬果加工、草莓、葡萄、芒果、柑橘、荔枝、木瓜、番石榴、蓮霧、鳳梨、水稻、切花、花卉、蝴蝶蘭、當歸、保健植物、茶葉、乳牛、農機修護、堆肥與施肥、生物防治、休閒農場管理等。

期 程: 10 天(進階)、 3-5 天(選修)

課程重點:品質管理、市場資訊蒐集及消費者行為分析、產業發展與趨勢、田間實習等。

學習目標:農業生產技術之改進及生產品質之提升。

5. 農業高階班

參訓對象:農業專業人才

資格條件:進階班結訓、大佃農、神農獎農民或績優產銷班

期 程: 3-5 天

班 別:農業經營管理、農業行銷策略規劃

課程重點:組織運作與管理、整合性經營管理、創新技術及產品研發、財務管理、多元化行銷、資訊及科技運用、國際化市場經營、環保綠建築、水資源再利用等。

學習目標:創新經營能力、農企業經營管理

(二)訓練辦理成效調查分析

1. 參與學員之年齡:七成以上的參訓者為中壯年,反映出有意回農的青年多集中在 30 歲以上已有工作或社會經驗之青壯年,應為本計畫輔導的主要族群。

2. 職業與訓練別:農業體驗與農業入門的參訓者以工商服務業(自營和受雇)為多,近半數初階訓練參訓者與八成左右的進、高階參訓者為在職專業農民,與本會所規劃之各階層訓練對象相符合。

3. 經營產業別與訓練別:初階訓練以上的參訓者,以經營蔬菜、水果與糧食及特用作物為主,與本年度辦理的課程相當,顯示本計畫規劃的課程確實符合參訓者提升專業知能的期待。

4. 主要參訓動機與訓練別:進、高階訓練參訓者相較於其他訓練的學員,擁有較明顯之「想要學習新的知識技能」與「對農業有興趣」的參訓動機;初階訓練參訓者以「家裡有農地,有待耕種或經營」的比例佔最高,而農業體驗、農業入門參訓者則多以「想多認識農業」、「以後想要從事農業工作」為主。

5. 對訓練所安排的場地設施、課程規劃及生活照顧的看法:

( 1 )整體滿意度:農民學院各訓練別的參訓者對場地設施、課程規劃及生活照顧等安排,皆持滿意的看法,其中以「農業體驗」滿意度最高( 98.0% ),其次為「農業入門」( 96.7% )及「進階訓練」( 94.5% )。

( 2 )課程規劃合宜性:農民學院各訓練別的參訓者對課程規劃安排的實用性、合適性與實作演練等, 90% 以上皆持滿意的看法。

6.學習檢核分析 :

( 1 )農業體驗:超過九成參訓者同意透過此次訓練,瞭解食材的生長環境、選用在地食材的優點及以採購臺灣在地食材為優先。另外,亦有 94.3% 參訓者表示「經由這次訓練,農業達人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 2 )農業訓練:超過九成參訓者同意透過訓練學到新的觀念或想法;九成以上的參訓者同意上課教的課程,能確實提供他農業生產技術與經營的幫助。

7. 從農意願評估:

( 1 )未來投入或繼續從事農(漁)業工作的意願:針對參訓者從農意願的調查,除「農業體驗」學員有 71.7% 有意願外,其他訓練參訓者高達九成以上的表示非常願意與願意投入或繼續從事農(漁)業工作的意願。

( 2 )農業體驗至進階訓練參訓者未來願意投入或想繼續從事農(漁)業工作的原因,不外乎「個人興趣」、「看好農業前景」與「家中有農地」等。高階訓練參訓者,以「擁有農業知識及技能」所佔比例最高,其次為「看好農業前景」及「個人興趣」。

( 3 )影響「農業體驗」與「農業入門」參訓者的從農意願,以「農業知識和技能不足」及「資金不足」為最多;而「進階訓練」及「高階訓練」參訓者則多受「農產品價格偏低」與「農業所得偏低」及「人力不足」等因素影響。

五 . 結語

  人才為產業的重要資產, 藉由設立農民學院 統整訓練教學資源,建立農業訓練制度 ,有系統的規劃階層性與實務性訓練課程, 提供農業人力一個隨時可以回流的教育機會,透過課堂、實作及遠距等不同的教育訓練方式, 強化新農民及專業農民之長期養成訓練 。 本會更期望透過農民學院引進新農民,吸引更多社會菁英踏入農業,為臺灣農業找到更多優秀的青年農民,並透過輔導機制,協助從農者創新經營, 輔導青年穩健經營並逐步擴大規模,提升農業收益, 為農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並得以 調整農業人力結構,提升農業人力素質。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2-02-21:16,778